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
一、基础•运用(共19分)学校开展“星闪耀”主题阅读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品读课文,感受传统美德]
1.(6分)阅读《叶圣陶先生二三事》选段,完成下列各题。
   在我认识的一些前辈和同辈里,重视语文,努力求完美,并且以身①_____(做/作)则,鞠躬尽_____,叶圣陶先生应该说是第一位。上面说的是总的用语方面。零碎的,写作的各个方面,小至一个标点,以至抄稿的格式,他都同样认真,不做到完全妥_____决不放松。还记得五十年代早期,他发现课本用字,“做”和“作”分工不明,用哪一个,随写者的自由,于是出现这一处是“叫做”,那一处是“叫作”的现象。这不是对错问题,是体例不统一的问题。叶圣陶先生认为这也不应该,必②_____(须/需)定个标准,要求全社出版物统一。商讨的结果,定为“行动”义用“做”,“充当”义用“作”,只有一些历史悠久的,如作文、自作自受之类仍旧贯。决定之后,叶圣陶先生监督执行,于是“做”和“作”就有了明确的分工。
(1)依次给文段中加粗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瘁(cuì)    帖(tiē)
B.瘁(suì)    帖(tiē)
C.瘁(cuì)    帖(tiè)
D.瘁(suì)    帖(tiè)
(2)在横线处依次填入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①做    ②须
B.①做    ②需
C.①作    ②须
D.①作    ②需
(3)同学们分别用四字词语来评价文段中的叶圣陶先生。下列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先生无论是在总的用语方面,还是在写作的各个方面,都非常认真,从中可看出他对待学术一丝不苟的态度。
B.先生在使用标点、抄稿、用字等事上,无论大小,“不做到完全妥帖决不放松”,足见他在写作方面力求完美
C.先生因为用字问题,决定定个标准,并“要求全社出版物统一”,细致入微地表现了他诲人不倦的教育家风范。
D.先生发现“做”和“作”用字体例不统一的问题后,不仅提出解决办法,还“监督执行”,可见他尽心尽力的做事态度。
2.(2分)小凡同学把阅读过程中积累的成语进行了分类整理。请你观察下面两组成语的结构,在横线处分别选择一个正确的选项
(1)耀武扬威    呕心沥血    悲天悯人初一下册期末试卷     
(2)血气方刚    言行一致    妇孺皆知     
A.锋芒毕露
B.不可捉摸
C.姗姗来迟
D.惊心动魄
3.(2分)小杰同学将喜爱的文章汇编成册,向大家推荐。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1)在汇编的过程中,小杰同学发现启功先生的一幅书法作品(见右图),上面写着“香远益清“四个字,这让你想到北宋时期周敦颐写的《》。
(2)小杰同学把《邓稼先》《叶圣陶先生二三事》《老王》《驿路梨花》等文章汇编成册,并给手册命名为《香远益清》。结合周敦颐笔下“香远益清”的意思,请你推断小杰以此命名的原因是
4.(5分)[阅读经典,领略人物风采]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他确乎有点像一棵树,坚壮,沉默,而又有生气。他有自己的打算,有些心眼,但不好向
别人讲论。在洋车夫里,个人的委屈与困难是公众的话料,“车口儿”上,小茶馆中,大杂院里,每人报告着形容着或吵嚷着自己的事,而后这些事成为大家的财产,像民歌似的由一处传到一处。祥子是乡下人,口齿没有城里人那么灵便;设若口齿灵利是出于天才,他天生来的不愿多说话,所以也不愿学着城里人的贫嘴恶舌。他的事他知道,不喜欢和别人讨论。因为嘴常闲着,所以他有工夫去思想,他的眼仿佛是老看着自己的心。只要他的主意打定,他便随着心中所开开的那条路儿走;假若走不通的话,他能一两天不出一声,咬着牙,好似咬着自己的心!
(1)上面文字选自现代作家                 
(2)阅读知识卡片,请你使用相关符号(圆点、圆圈或直线等),圈画文中两处语句,并就圈画内容分别写出批注。
[知识卡片]
  圈点批注法是古人读书时常用的传统方法。
  圈点的内容应为文章的重点、难点、疑点,或者是自己深有体会之处。
  批注可以从作品的内容、结构、写作手法、语言特等方面着手,或展开联想、想象,补充原文内容,或写出心得体会,提出自己的见解。
5.(4分)[关注生活,体会时代精神]
阅读《礁石》,观察图片,完成下列各题。
礁石
艾青
一个浪,一个浪,
无休止地扑过来,
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
被打成碎沫、散开……
它的脸上和身上
像刀砍过的一样
但它依然站在那里
含着微笑,看着海洋……
一九五四年七月二十五日
(1)这首诗描写了一个长年累月被“无休止”的巨浪拍打的礁石形象。诗人用诗句“①”勾勒出礁石笑迎风浪的雄姿,表达了诗人对礁石②        的精神的由衷赞美。
(2)疫情之下的读书人、医护人员和七岁女孩都展现了《礁石》中所蕴含的精神。请你观察下面图片,根据语境,在横线上仿写句子。

阅读,如清流,带来内心的宁静;                      ;学习,如雨露,呵护明天的希望。
二、古诗文阅读(共18分)
6.(5分)默写。
(1)              ,壮士十年归。(《木兰诗》)
(2)会当凌绝顶,            。(杜甫《望岳》)
(3)谈笑有鸿儒,          。(刘禹锡《陋室铭》)
(4)            ,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5)            ,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7.(5分)阅读《游山西村》,完成下列各题。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1)全诗紧扣诗题中的“      ”字,先写诗人出游到农家,再写村外之景物,复写村中之情事,最后写诗人游兴未尽。
(2)与“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表达的哲理最相近的一项是       
[甲]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
[乙]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王安石《江上》)
[丙]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
(3)末句中“无时”是随时的意思。请结合这句诗的内容,说说你读出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