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浙江大学工程师学院,杭州,310015)
摘 要:2016年教育部统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改革以来,浙江大学工程师学院按照与全日制研究生“同一标准,同等质量”要求,从课程教学体系、专业实践模式、师资队伍质量等方面,积极探索非全日制非定向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管理,努力培养造就更多高端工程领军人才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国工匠。
关键词:“双非生”,工程师学院,教育改革
为推进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协调发展,促进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规范管理,教育部办公厅于2016年发布了《关于统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指出要“促进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规范管理”,“统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工作”。201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取消“单证在职研究生”,统一纳入全国统考,改为同时颁发学历证书和学位证书。政策调整带动了考研热情,不少考生以非全日制身份被录取,其中一部分成为与全日制研究生、非全日制定向研究生相区别的非全日制非定向研究生(以下简称“双非生”),这类研究生属于研究生招生与管理体制改革后的新生事物[1]。
2016年9月,为响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中国制造2025》,推进国家、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浙江大学工程师学院(以下简称工程师学院)正式成立。工程师学院作为浙江大学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的“试验田”,自2017年起连续三年招收“双非生”。2020年,按照教育部《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原则上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收在职定向就业人员,至此工程师学院“双非生”开始停止招生。本研究主要通过梳理工程师学院“双非生”教育管理方面的经验与做法,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若干思考,以期为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进一步改革提供思路与方法。
一、“双非生”教育改革的挑战和原则
全日制研究生《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统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工作的通知》发布实施后,统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迅速成为研究生教育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受到高校、社会的广泛关注。浙江大学工程师学院作为工程类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的“试验田”按照与全日制研究生“同一标准,同等质量”要求,积极开展“双非生”教育改革工作。
1.坚持以生为本,落实同一标准。按照《关于统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双非生”通过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达到浙江大学统一划定的复试分数
线,经复试后被录取。同时,相较“统筹管理”的迅速推进,“双非生”的奖助贷补等系列政策方面相对滞后,一定程度上受制于“非”。但是,非全日制研究生的“非”是对“全日制”的否定,而不是对“研究生”的否定[2]。为此,工程师学院按照“以生为本”理念,关心关切“双非生”合理诉求,积极创造各项政策,尽全力保障“双非生”与全日制研究生同等待遇。
2.坚持同等培养,落实质量为本。“双非生”属于研究生招生与管理体制改革的新生事物,既有非全日制研究生的自身特点,也有等同全日制研究生培养的要求,一定程度上对“双非生”的培养与管理提出了挑战。同时,“统筹管理”改革的目的,就是要提升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培养质量[3]。为此,工程师学院积极将“质量为本”理念落实到“双非生”培养的全过程,在招生录取及始业教育进口关、课程教学及实习实训培养关和学位论文及毕业答辩出口关等环节,与全日制研究生培养实行同等的要求和质量标准。
二、“双非生”教育改革的主要措施
自2017年首届“双非生”入学以来,工程师学院严格按照“以生为本”的理念,严格落实“同一标准,同等质量”要求,通过以构建课程体系和实践体系为核心,探索科教、产教融合发展路径[3],协同专业学院与行业企业创新“双非生”教育管理方式,形成了特鲜明的“育才、思政、
服务”培养管理全过程模式,努力培养造就更多高端工程领军人才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国工匠。
1.加强职业道德与职业伦理教育。(1)构建职业道德与职业伦理教育体系:在始业教育、专业教育等环节融入职业道德与职业伦理教育,营造教育氛围,开设《工程伦理》必修课,强化课堂教学;建强职业道德与职业伦理教育师资队伍,树立院士、资深教授等名师典范,加强榜样引领;将个人品德、职业操守等纳入评奖评优、工程师职称评审标准,激励“双非生”追求情怀提升和伦理卓越。(2)在实践中引导“双非生”树立正确价值观:推进行业专家同堂授课制度、举办“工程师说”等活动,分享行业专家在工程实践中的切身感受和职业道德决策过程,帮助学生更深层次担当职业道德与伦理责任;开展职业道德与伦理案例库建设,通过鲜活的案例和生动的情景模拟,增强学生的安全、责任、诚信和可持续发展意识;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引导,从学业到职业,在思政引领中引导学生树立工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价值观。
2.加强课程教学质量。(1)加强课程体系建设:整合校内各院系优秀研究成果和教学资源,诚邀校外行业专家参与,将基础研究、产品研发及产业化过程中的新思维、新方法、新理论
等融入到课程体系中,强化职业能力和应用能力培养;依托工程师学院工程创新训练平台、大型企业实践基地,校企联动建设实践课程体系。(2)加强案例教学使用与开发建设:制定案例教学管理办法,对企业实践教学案例的选取、使用前的备案登记、使用后的效果分析等进行规范管理,并将案例教学贯穿专业学位所有课程;邀请行业专家进课堂开展案例教学,结合国内外鲜活的工程案例以及专家丰富的实践经验,增强学生的应用能力;推动授课教师走进企业,与行业专家联合开展案例现场调查、剖析企业困境、形成教学案例,既提升教学实效,又助推企业发展,实现校企合作的双赢。
3.开展校企协同的专业实践。(1)加强专业实践体系建设,制定《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训练管理办法》《专业实践训练现场答辩考核专家评分表》等制度文件,规定“双非生”须有不少于6个月或不少于1年的企业具体项目实践经历,并将专业实践考核结果作为学位申请的前置条件及评奖评优的重要参考;坚持校企协同、产教融合、国际合作,遴选高水平跨工程领域的校内外专家组建实践导师队伍,成立实践基地管委会,开展实践活动和行业专家一线教学等,提升学生跨专业系统思维意识、产业高新技术发展敏感度和宏大的专业视野与格局。(2)多维打造产教融合基地,依托杭州、宁波等国家产教融合型试点城市资源,与浙江中控、吉利控股等建立高水平实践培养基地;以国家双创示范基地为依托,建设“
Idea Bank”国家备案众创空间和人工智能创新实践基地,支持孵化“互联网+”等国家级大赛项目;通过实践教学与思政教育融合发展,引导学生把论文写在实践一线,提高学生专业认同感和社会责任感。
4.做强师资队伍。(1)落实师德师风第一标准:针对“双非生”交叉专业领域和多学院共建的分布式集成特点,成立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组,形成工程师学院主导、相关专业学院协同落实的师德师风工作体系;落实教育部及学校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实施细则、教师职业行为准则、研究生导师管理办法等制度,建立师德失范行为负面清单及调查处理办法,在年度考核、人才引进、职称评审、评奖评优等方面实行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制。(2)提升师资队伍质量:制订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资格遴选标准,落实“求是导师学校”与“育人强师”培训全覆盖,结合选题开题等毕业论文过程环节,每季度开展导师交流与培训工作,全面提升队伍质量;统筹全校相关工程学科师资力量,汇聚校外优质人才资源,聘任政治素质过硬、教学业务精良、实践经验丰富、行业影响力大的教师或行业专家为导师,推进“双师型”导师队伍建设。
三、推进“双非生”教育改革的总结思考
经过4年多的探索,工程师学院“双非生”教育改革取得了积极的成效。但对照“同一标准,同等质量”要求,需要针对“双非生”自身特点,进一步提高思想站位,积极对接国家、社会和企业需求,从课程建设、校企协同、思政教育等方面加强“双非生”教育改革与管理[4][5]。
1.进一步突出能力培养的课程教学模式。紧密围绕“双非生”人才培养目标,根据行业需求动态调整“双非生”培养方案,聚焦数字经济、智能制造、人工智能等领域共建核心课程和工程技术类课程;强化学科思政,开设专业教育与思政引领融于一体的课程,提升学生政治素质、职业伦理道德和领导力;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加强校外资源参与课程或讲座的力度,争取每门课程邀请1-2位行业专家走进课堂,持续开展面向实践能力培养的专题讲座,积极开设全英文课程,提升学生国际竞争力;加大行业专家开展案例教学力度,坚持与企业的引进来和走出去,联合制定有代表性的典型教学案例。
2.进一步优化校企协同的实践教学模式。经过4年多的实践,工程师学院已与专业院系建立了规范统一、分工合作的“统合”式教学管理模式,即工程师学院负责“双非生”的日常教学管理事务、企业导师聘任与选配、制定企业实习实践管理办法,专业院系主要负责科学合理地安排“双非生”开展专业实践,保证实践教学培养质量。专业实践作为“双非生”的重要培养环节和
主要培养特,还需要在开拓重大行企业资源、建设自主实训平台和实践项目、加强导师队伍建设等方面不断优化,要充分发挥工程师学院八大工程创新实训平台作用,做优做强校外实践基地,大力拓展海外实践基地,为专业实践提供更强大的支撑保障。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