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本地电视剧的不足及原因
作者:周莹 王烨
来源:《教育传媒研究》2016年第05期
姚桃
        【内容摘要】 以《山城棒棒军》《傻儿师长》为代表,重庆本地电视剧曾经在中国电视剧发展史上写下过引发关注的一笔,但之后却难有更好的佳作出现。虽然重庆电视人依旧在努力,也有一些可喜的进步,但重庆本地电视剧整体发展仍不尽人意。本文从作品创作、投资、市场、团队等方面,探讨了重庆本地电视剧的不足及原因,以期为包括但不限于重庆在内的本地电视剧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本地电视剧;不足;原因
        近年来,电视剧产业竞争激烈,热播剧成为各家电视台特别是卫视争夺观众和提高收视份额的重要抓手。重庆本地创作的电视剧继《山城棒棒军》《傻儿师长》之后,再也没有能够在立意内涵、社会影响等方面与之媲美的佳作出现。虽然像《街坊邻居》这样的方言生活剧目前在重庆当地还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但从全国范围看,重庆本地电视剧还远未形成气候,不仅在作品的数量和质量上没有突出贡献,也缺乏叫得响的团队品牌。
        一、重庆本地电视剧的不足
        (一)题材类型不够丰富
        重庆本地生产的电视剧主要集中在两大类型:方言剧和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前者如《山城棒棒军》《凌汤圆》《爬坡上坎》《街坊邻居》等,后者如《江》《一双绣花鞋》《失踪的上清寺》《解放大西南》等。方言剧的内容大都是平民化的家长里短,能够反映百姓生活和一定的社会现实,但电视剧影像中所呈现的重庆过于落后老旧,不能反映当下重庆的现代都市气息,作品被指缺乏“都市范儿”“国际范儿”。即便是一些现实题材同样缺乏现代都市气息,而青春偶像剧、都市情感剧等更多题材类型在重庆本地电视剧中几乎处于缺席状态。同时,重庆本地电视剧的题材内容还过度注重本地化和区域化,影响了受众市场。
        (二)剧作质量不高
        重庆本地电视剧,尤其是方言剧缺乏精品,近年来许多作品被指内容苍白、,表现的平民生活过于简单,缺乏思想内涵,更多是迎合观众需求,立意不高。《山城棒棒军》的编剧王逸虹在谈到当前方言剧的问题时说,后起的大量方言剧只采用了方言的语言载
体,并没有学习到剧作的精髓,“方言剧”的句式,应该是一个偏正结构,“方言”是为“剧”服务的,但后来的大量方言剧变成了“剧+方言”。剧仅仅扮演了一个平台的角,整个电视剧只是简单地在这个平台上说一点重庆话来搞笑,所以后来的这些作品往往走不远、留不下来,不能够成为经典。方言与剧之间主次关系的颠倒,单纯以“重庆方言”作为笑点,这种单一的喜剧思维限制了方言剧的发展,导致现在提及方言剧就觉得只能是方言搞笑式的比较粗俗的喜剧。而大量低成本、庸俗化的恶搞方言喜剧的出现,导致方言剧整体质量急速下滑。
        同时,许多方言剧在制作上也较为粗糙,不管从摄制水平还是演员的表演上,都显得业余化。重庆电视台电视剧制作中心主任、一级导演鄢光宗曾说,“现在的观众看方言剧,往往是边看边骂,形成方言剧亲和度高,但美誉度低的奇怪现象,比如《生活麻辣烫》就存在这样的问题。”①
        (三)市场受限,生产力弱
        由于缺乏现代电视剧营销意识和手段,只满足于面对本地观众,致使重庆本地电视剧走不出重庆地区,或者最多在云贵川地区产生有限的影响,更缺乏系统的产业链,无法形成规模化和系统化生产,难以打造全国范围内叫得响的品牌。
        二、重庆本地电视剧发展乏力的原因
        造成目前重庆本地电视剧发展困局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点:
        (一)资金匮乏
        重庆虽然是我国四大直辖市之一,但地处西南,经济发展远不如北上广和江浙地区,在全国电视剧资金投入更多向北上广、江浙地区倾斜的情况下,重庆的电视剧创作面临严重的资金短缺问题。《街坊邻居》系列的制片人刘岗在谈到该剧的创作经历时说,资金的筹措比较困难,特别是第一笔资金的筹措。由于重慶本地电视剧尤其是方言剧的市场范围狭窄、投资风险更大,进一步影响了投资商、赞助商的投资热情。《街坊邻居》系列在第二部完成之后,就由于原公司停止投资而搁置10年,直到2014年得到重庆市沙坪坝区政府的支持,新的《街坊邻居》系列才重新回到电视荧屏。
        当下的电视剧市场,偶像剧、都市情感剧等比较热门的题材作品几乎被湖南、浙江、安徽、江苏等几大强势电视台所垄断,重庆电视机构更不敢冒着高风险去争取更大的收益。而没有更大收益,就没有更多资金投入下一轮生产,也就形成了恶性循环。目前,重庆电视机构和重庆影视行业只能在保守中慢慢寻求突围。
        (二)缺乏高端人才和长效团队
        重庆本地电视剧的创作,虽然有像《山城棒棒军》的编剧王逸虹,华表奖得主,《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的编剧熊明国,《山城棒棒军》《傻儿师长》的导演束一德,《雾都夜话》的导演马及人,《谜道》的导演程兵,《重庆小》的导演兼编剧鄢光宗,《青年》的制片人姚旗这样一些热爱这片土地并为之不懈努力的优秀人才,但总的来说这个队伍还是势单力薄的。
        一方面,由于重庆电视剧发展空间有限,对人才的支持力度不够,一些本地创作人才发展到一定阶段后,选择离开重庆去北上广等发达地区发展以提升自身价值,而返回重庆的本地创作人员,也因得不到重视而进一步流失。实际上,电影《匆匆那年》的导演张一白就是土生土长的重庆人,而重庆电视艺术家协会副主席束一德导演的儿子束焕则创作出了《爱情呼叫转移》《泰囧》这些耳熟能详的作品。
        另一方面,由于资金和市场的因素,无法招揽全国一流的电视剧创作人才聚集于此,较难建立高质量的、长期协作发展的团队。《山城棒棒军》的编剧王逸虹在谈到这个问题时,不无遗憾地说,重庆没有形成自己的专业团队,仅凭一个人或者几个人是不可能做好本地方
言剧的。虽然当年《山城棒棒军》打了漂亮的一仗,重庆电视台也有意继续开发和创作重庆本地方言剧,但因为种种原因,致使计划没能实施。
        演员方面也是如此。重庆虽然出了陈坤、殷桃、蒋勤勤这样一些明星,但在重庆本地题材的影视作品中却很少能够见到他们的身影。我们看到的重庆本地题材的电视剧更多的是启用尚停留在本地的明星或众演员,这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尚停留在本地的明星在重庆以外的知名度大打折扣,即便在西南周边云贵川地区知名度也不高;另一方面,平民演员虽然有原生态的一面,但由于没有受过专业训练,在表演中难免显得不自然,从而影响了整体效果。香港导演余积廉就说,香港有严格的演员选拔制度和片场管理制度,导演对每一个场景的设置、人物的表情动作都有严格的要求。而在重庆,许多演员都缺乏专业的影视表演能力,缺乏专业演员的职业素养,这也是重庆电视剧成绩不佳的原因之一。
        (三)政策体制的限制
        重庆影视行业发展缓慢,还与本地政治文化的发展、相关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有关。虽然重庆市决定追加文联所属十多家专业艺术家协会每年的费用,用来支持剧本、影视和音乐等各方面的艺术创作,但相比北上广地区力度仍很不足。地方影视行业的发展如果得不到切实
有效的政策及资金支持,就无法很好“走出去”,也会较难“引进来”。同时,方言剧的发展受政策影响更甚,尤其是2009年国家广电总局重申了电视剧语言的使用规范,要求电视剧语言应以普通话为主,一般情况下不得使用方言和不标准的普通话。方言剧如果没有普通话版,就不能在全国范围播放,只能以栏目剧的形式存在,这一规定使得方言剧更加无法“走出去”。
        (四)长期收视习惯的影响
        重庆本地不是没有制作过都市生活题材的电视剧,比如《防火墙5788》《永失我爱》等,但播出后沒有达到预期的收视效果,所以电视台又回到主推抗日剧、谍战剧的轨道上来。究其原因,是重庆地区收看本地电视剧的观众受教育程度偏低、年龄偏大、低收入人占了很大部分,他们长期以来形成了收看抗日剧、谍战剧的习惯。加上麻将文化的影响,方言剧的通俗、琐碎,抗战剧的热闹,谍战剧的悬疑,成为他们选择收看电视剧的重要标准。
        (五)方言剧的衰落
        抛开政策的限制不说,重庆本地方言剧的衰落也有其自身的原因:
        首先是语言障碍的问题。方言是每个地方的文化标签,但人们在使用方言与外界交流的
时候,却不可避免地会遇到沟通障碍,加上外地人不了解当地文化,就更难理解其中的含义和笑点。
        其次,没有好的剧本是根本原因。回想《山城棒棒军》的成功,一部看似平淡朴素的电视剧,却深刻地反映出一个时代农民工的价值取向、优秀品质,以及这座城市的价值取向,个性化的人物形象勾勒出重庆人的精神面貌,而后来拍摄的许多方言剧翻来覆去都是那些似曾相识的家长里短,故事缺乏内涵,只是说些低俗的“重庆段子”来取悦观众,大大降低了方言剧的品质,自然得不到长久的发展。
        除此之外,也有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原因。文化产业的繁荣和多媒体的兴起为人们提供了更多选择,导致了“分众”这一概念的出现和流行,不同层次的观众有不同的审美需求和审美趣味。综艺娱乐节目的发展,美剧、韩剧、英剧等电视剧的引进,一大批年轻观众和高学历、高收入观众被分流,方言剧越来越成为中老年专属产品,导致了方言剧受众范围的进一步变窄。
        重庆本地电视剧曾创出过自己的特,但在发展道路上,却未能像东北、浙江、山东等地的本地电视剧那样站稳市场、凸显优势,形成自己的品牌。
        从前文的分析中,我们看到了重庆本地电视剧存在的问题和背后的原因,倘若能够针对问题制定对策,相信重庆本地电视剧应该会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根据国家颁布的相关法律,推广普通话势在必行。电视作为一个重要的语言平台,当然不能落后,如果影视剧中充斥着各地方言,势必会影响“推普”工作的进展。从“书同文。车同轨”的角度加以考量,在全国传播的电视剧中禁止使用方言无可厚非。但在一些区域传播的媒体中,本地题材的电视剧加入一些方言,让看电视的普通观众感到亲切,似乎也可以理解。
        问题是,如何妥善地处理好“方言”与“电视剧”之间的关系,套用一句国学术语来说,要搞清楚“方言”与“电视剧”之间谁是“体”,谁是“用”:是“方言”为“体”,“电视剧”为“用”,还是“电视剧”为“体”,“方言”为“用”?这是一个必须厘清的大问题。
        笔者认为,必须是后者,也就是“电视剧”为“体”,“方言”为“用”——语言永远是为剧情发展服务的。
        搞清楚这一点,包括但不限于重庆在内的相关区域用本地方言创作的电视剧才有可能做到可持续发展。
        注释:
        ①李平、唐莹:《鄢光宗:方言剧?庸俗!》,新华网,http://www.cq.xinhuanet/news/2004-04/07/content_1928903.htm,2004年4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