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变乎”的原因之别解
作者:李留庄
来源:《教师·中》2011年第10期
作者:李留庄
来源:《教师·中》2011年第10期
入选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五册的《庄暴见孟子》一文,节选自《孟子•梁惠王下》,是《孟子》中非常经典的片段。它采用对话的形式,具体而又形象地阐述了孟子关于如何当一个贤明的国君的主张,该主张属儒家的基本思想之一,对当时及后来的影响较大。文中孟子与齐宣王的一番对话富有机智、耐人寻味,值得我们深入挖掘和仔细玩味。孟子以齐宣王好乐为由头,借题发挥、因势利导,巧妙地将齐王的好乐与齐国的盛衰联系起来,步步深入、水到渠成地得出“与民同乐”方能“王天下”的结论。在他阐发道理前,有一个小插曲:他日,见于王,曰:“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 王变乎曰:“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直好世俗之乐耳。”
对于“王变乎”的原因,答案可谓五花八门。按北京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三语文教材知识详解》(以下简称《教材详解》)和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新教材完全解读》(以下简称《完全解读》)等教辅书的介绍,目前学界有三种流行的说法:不悦之(认为孟子不该问自己“好乐”的事);羞愧之(认为自己不该“好乐”);愠怒之(认为庄暴不该告诉孟子自己“
好乐”的事)。不少练习册据此设计出一道选择题,但答案不尽相同,三种说法都有。笔者以为,这三种说法固然都有各自成立的理由,但是如果其他说法也有道理的话,简单地让学生硬从现在流行的三种说法中选择一种,是没有道理的,也不利于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意识和“深思慎取”的自主精神。
幕后之王演员表我们不妨先来分析一下目下学界的三种说法 。
齐王面露“不悦之” 有无道理?应该说是有的。我们知道,孟子是继孔子之后儒家的又一位学术大师,其思想本于孔子而有所发展,“施仁政”“行王道”乃其思想核心。考其经历,和孔子也很相似,也曾率弟子游说各国。先游说梁惠王,不为所用,后一度任齐宣王客卿,结局也差不多。原因何在呢?因其处于战国七雄争霸的时代,这时,周王天下共主的局面已不复存在,各国都已进入封建社会,经济实力都已积累到一定程度,都在以力相争,而孟子却鼓吹以德为王,言仁义而不言利,对于急功近利的各国诸侯来说,自然是“迂阔而远于事实(不切合实际情况)”了,谁还会任用他呢?齐宣王起初对他是抱有希望的,希望这位天下闻名的贤者能给他提供一种使齐国迅速崛起的策略,然而孟子的那套理论并未给他带来热切期待的眼前利益,久而久之,对他的“老生常谈”产生厌烦甚至害怕的心理自然就不足为奇了。
受这一心理驱使,孟子一开口,齐宣王自然就会产生一种本能的警惕,认为孟子肯定又该批评自己贪图享乐并趁势宣扬“仁政”理论了,所以立即现出“不悦之”,意图很明显,就在于想在第一时间堵住孟子的口,让他知难而退,省得他又要在自己耳边絮絮叨叨个不停。
如此,齐王的“愠怒之”也就好理解了。《教材详解》如此解释:供养一支乐队,势必劳民伤财,并影响政事。而孟子是一直宣扬“仁政”并劝齐王“保民而王”的,所以孟子一启唇,齐宣王心中自然会“怪恚”庄暴不该把自己的隐情告诉孟子了。分析当时的情境,齐宣王的这一心理其实很正常,他既认定孟子又要抓住“好乐”一事批评自己不能勤政并进而重弹“与民同乐”“仁政”的老调了,怎会不反感呢?怎么能不暗地里怨怪庄暴呢?从这一角度说,齐宣王迁怒于庄暴的多嘴而面露“愠怒之”自然不足为奇。但是,从根本上讲,还是因为打心眼里厌烦孟子的那套早已令自己心理麻木的空洞说教。
持“羞愧之”一说的也不乏理由,如《完全解读》这样阐述:儒家历来重视礼乐,认为音乐具有重要的政治教化作用,从音乐可以考察一个国家的兴亡盛衰,并且反对把音乐作为单纯的娱乐活动。作为国君,只能好“先王之乐”,因为这样的音乐才是教化百姓、民心、治理国家、巩固统治的重要手段。可齐王“直好世俗之乐”,故孟子一问,他考察自己的
隐情已泄露,“惭其好之不正”,(朱熹《孟子集注》中的观点)而“变乎”。这么说确有一定道理。但我们想一想,齐王对“先王之乐”的功能及人君的职分知道不知道呢?在客卿孟子的“耳提面命”(夸张了点)下,肯定早已知晓了。既如此,为何还好“世俗之乐”呢?除了个人的兴趣爱好外,恐怕与对孟子的唠叨不以为然也不无关系。因此,“王变乎”,既是因为“羞愧”,同时也是因为害怕、厌烦孟子会借此机会批评自己、极力宣扬“保民而王”的大道理。
综上所述,笔者觉得,在“王变乎”这一问题上,齐王“不悦”也好,“羞愧”也好,“愠怒”也好,归根结底,都与孟子不厌其烦的空洞说教有关(至少在齐宣王看来是这样)。在讲解《庄暴见孟子》这篇文章时,我们教师如果将“王变乎”的原因解释成“畏烦之(认为孟子一开口必会习惯性地批评和空洞说教)”,对于深入探究文本寻求最合理的答案而言,这一说法会显得更妥帖些。同时,也可以把学生从答题时的三难困境中解放出来。另外,还有一句题外话,对于这一类答案不唯一或者难以提供一个令大家一致信服的答案的问题,我个人觉得,编写习题集的人,尤其是设计会考、高考试题的人,最好能采取避开的做法,免得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