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婚恋状况调查报告【通用10篇】
  调查数据显示,被调查对象中有超过一半的人(51、09%)在18岁之前(含18岁)发生了人生中的初恋。不同年代人的第一次恋爱年龄差异较 大,且与年龄呈现正相关。1980~1985年出生的人,第一次恋爱年龄平均为18、54岁。而到了90后,特别是95后,第一次恋爱年龄提前很多,分别 为15、18岁和12、67岁。从区域上看,各省份人的第一次恋爱平均年龄在15到17岁左右。相对而言,内陆及欠发达地区的初恋年龄较早,其中陕西省 最早,平均为15、08岁。这次本店铺为您整理了10篇《中国人婚恋状况调查报告》,希望能够给您提供一些帮助。
  后吃禁果平均年龄未成年 篇一
  在被调查对象中,初次性行为年龄集中在18岁~23岁。从地域维度来看,来自不同省份人的第一次性行为年龄略有不同,其中港澳台地区较早,平均发生在 19.24岁,北京、广州等发达区域性行为时间也较早。而山东省、辽宁省、江苏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则都在22岁之后。从年龄划分,80前人性 行为发生年龄较晚,平均在22.17岁,80后为22.10岁,而90后第一次性行为时间则发生较早,平均是19.78岁,95后则更早,平均在 17.71岁。
  被调查对象中,本科学历以下发生第一次性行为的年龄较早,均在21岁之前,而大学本科在读和研究生在读者性行为年龄均比毕业生早,分别为19.76岁和21.34岁。但博士在读生却比博士毕业生略晚,分别为21.65岁和21.27岁。
  被调查对象中,不同年代人的第一次性行为采取避孕措施的比例与年龄呈现负相关,70前人避孕意识较低,仅20%的人采用避孕措施,85后、90后则在40%左右,而95后却有所下降,有35%的人采取避孕措施,可见较年轻者的避孕意识相对较高。
  婚姻:丈夫对婚姻的满意度高于妻子 篇二
  调查显示,被调查者中初婚年龄主要集中在22岁-28岁,男性晚婚(25岁及以后)的人占63.29%,女性(23岁及以后)晚婚人占83.07%。但从不同学历人的第一次结婚年龄来看,差异却较大:博士和研究生结婚均较晚,都在27岁以后;而大学本科、研究生在读、博士在读学历者则在26岁结婚;初中、小学及其以下、高中学历者结婚相对较早,在23-24岁便都已成家。总体而言,学历程度较低者结婚年龄较早。
  然而,根据调查显示,婚姻生活中丈夫与妻子对婚姻满意度的感受是存在差异的,总的来
说丈夫的婚姻满意度高于妻子。而在有小孩儿的家庭,女性比男人更觉得自己婚姻不幸福,男女幸福满意度差值更高。
  婚恋专家认为,婚后的女性要操持家务、带孩子、买菜做饭、照顾老人、也要上班赚钱,自然压力山大。调查显示,以女方为主照顾孩子的占29%,而以男方为主的仅占2.1%。
  “宅”成单身“罪魁祸首”收入越低越爱“宅” 篇三
  “宅男”“宅女”是近几年流行的网络词汇,什么是“宅”?一般的解释是除了工作之外基本足不出户,生活圈子狭小。调查报告显示,“宅”正是近年来很多单身男女被剩下的主要原因。数据显示,大约五成的单身人士都是“周末爱宅族”,总的来看女性比男性更爱“宅”,单身女性喜欢周末“宅”在家的比例高达51%,男性为45%。调查还发现,年龄越大越不爱社交,学历越低、收入越低越爱“宅”,其中月收入在20XX元以下的单身男女“休息日宅在家”的比例分别高达53%和64%,而月收入在2万到5万的“宅在家”的比例男性只占36%,女性占44%。这也说明,社交是需要有经济基础的。
  “超级奶爸”,那只是个传说! 篇四
  调查显示,在婚后3~5年,夫妻双方的幸福感、婚姻满意度都达到最低值。“七年之痒”已然提速为“五年之痒”。婚龄3~5年的调查者中有11.1%的人表示下辈子不要和对方在一起了,另外更有8.9%的人决定下辈子干脆不结婚。
  不过,调查也显示,只要度过了这道坎,感情就会慢慢“回暖”。所以只要提前做好“五年之痒”的心理准备,“白首偕老”的誓言还是有可能实现。
  调查显示,婚姻生活中丈夫与妻子对婚姻满意度的感受是存在差异的,总的来说丈夫的婚姻满意度高于妻子。而在有小孩儿的家庭,女性比男性更觉得自己婚姻不幸福,男女幸福满意度差值更高。
  百合网婚恋研究院院长周小鹏认为,婚后的女性要操持家务、带孩子、买菜做饭、照顾老人、也要上班赚钱,自然“压力山大”。就带孩子而言,调查显示,在带 孩子的问题上,以女方为主照顾孩子的占29%,而以男方为主的仅占2.1%,也就是说有三成的女性婚后需要投入更多心力在带孩子上,而传说中的“超级奶 爸”却比大熊猫还要珍稀。
邓超是哪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