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代码:080701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现代电子技术基本理论、电子系统设计原理、设计方法以及信息获取、传输与处理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具有较强的工程技术应用能力,能够在信息通信、电子技术、智能控制、计算机与网络工程等领域和行政部门从事各类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科学研究、产品设计、工艺制造、应用开发和技术管理工作,富有社会责任感,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信息获取、信号处理、信号传输以及电子信息系统设计、应用开发、社会责任教育等方面的专业知识,接受电子工程、信息工程、计算机辅助设计实践、社会责任实践的基本训练,掌握电子设计、信息处理、应用开发与集成电子系统及信息系统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身心健康,具有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爱国敬业精神,丰富的人文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感,追求卓越;
2.具有从事电子信息工程领域科学研究、工程设计、技术服务等工作所需要的数理知识和其他相关的自然科学知识;
3.掌握信号与系统、电子技术、电磁场与电磁波、信息论、计算机基础等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
4.熟悉电子系统、信号处理、信息传输等基本分析、设计、开发、测试和应用的基本知识,具有集成电子设备与信息系统、综合运用科学理论和工程技术分析解决工程问题的基本能力。
5.了解信息产业的基本方针、政策和法规,熟悉企业管理的基本知识、具有良好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和服务意识;
6.跟踪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理论前沿与发展,了解应用前景,发展动态和行业需求。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批判思维和较强的继续学习能力;
7.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备信息获取能力;
8.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交流以及良好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9.具备相应职业岗位上岗工作的基本素质与能力,达到与本专业相关工种的高级工以上技术水平。
三、专业方向
1、电子系统运用与设计:学习和掌握电子技术、传感器技术、智能芯片技术以及电子系统设计与运用的基本知识和综合运用能力,具备综合应用电子硬件、软件知识解决电子工程技术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从事电子信息系统的软硬开发、集成与应用等工作。
2、信息与通信技术:学习和掌握信息与信号处理、通信技术、网络技术的基本理论与知识,具备信息与通信工程技术开发、集成与应用的能力,适应在信息与信号处理、通信与网络工程领域从事系统集成、开发、应用与维护等工作。
四、素质与能力分析表(表一)
综合素质能力 | 专项素质与能力 | 对应课程或实践 |
1.基本素质与能力 | 1.1政治素质 | 思想道德修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原理概论、思想和中国特的社会主义理论概论、形势政策、公民素质教育等。 |
1.2人文科学素质 | 演讲与口才、中国近代人物研究、应用文写作、中华诗词之美、生命安全与救援 | |
1.3身心素质 | 军事训练(军事理论教育)、大学体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入学教育及专业导论、公民素质教育。 | |
1.4分析运算能力 | 大学物理、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 | |
1.5英语应用能力 | 大学英语Ⅰ-Ⅳ、专业英语 | |
1.6计算机应用能力 | 大学计算机基础、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库原理及其应用 | |
1.7利用现代化手段获取信息能力 | 大学计算机基础、文献检索 | |
1.8组织管理、语言表达、人际交往以及在团队中发挥作用的能力 | 社会实践、现代企业管理、演讲与口才、应用文写作、市场营销学 | |
2.学科基础知识及应用能力 | 2.1电工电子工艺运用能力 | 电子工程制图基础、专业生产认知实习、电工电子工艺实践 |
2.2电子电路基本分析与运用能力 | 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通信电子线路、各类电子竞赛活动、电子电路综合实践、电子通信工程师基本训练等。 | |
3.专业基础知识及应用能力 | 3.1信号获取、分析、处理及应用能力 | 电磁场与电磁波、自动控制原理、信息理论与编码、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电子通信工程师基本训练等。 |
3.2电子电路设计与应用能力 | 电子工程制图基础、单片机原理与应用、CPLD/FPGA及其应用、现在数字系统设计、DSP原理与应用、嵌入式系统开发。 | |
4.专业核心知识及应用能力 | 4.1数字信号分析运用能力 | 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MATLAB与仿真、语音信号处理与数字音频、图像信号处理与通信等。 |
4.2信息与信号的处理和运用能力 | 通信原理与技术、微型计算机及接口技术、电子系统设计、移动通信技术、物联网技术。 | |
5.专业实践技能与动手能力 | 5.1工程师基本素质 | 金工实习、电子通信工程师基本训练(I\II\III\V)、电工电子工艺实践 |
5.2专业综合实践能力 | 现代数字系统设计实践、专业技能训练、企业实践、毕业实习、毕业设计 | |
6.创新创业能力 | 6.1创新能力 | 电子产品创新设计、创新创业论坛、创新创业实践 |
6.2创业能力 |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导论、大学生就业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电子产品质量管理实践、创新创业实践 | |
7.个性化发展能力 | 7.1人文素质 | 演讲与口才、中国近代人物研究、应用文写作、中华诗词之美、生命安全与救援 |
7.2专业拓展 | 智能终端嵌入式系统与技术、LED照明技术、文献检索、数据库及其应用、JAVA程序设计、专业英语等。 | |
五、学制与学分
1.学制:标准学制 4年,修业年限3-6年
2.学分:最低修读174.5学分,其中课内教学环节必须修满134.5学分,实践教学环节必须修40学分。
六、毕业与学位授予
学生在规定的学习年限内,完成各教学环节学习,修满专业规定的最低学分,准予毕业。
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七、全学程时间安排总表(表二)
期 目 项 学 年 学 | 一 | 二 | 三 | 四 | 合计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
军训(含军事理论教育) | 2 | 2 | |||||||
入学教育和专业导论 | (2) | (2) | |||||||
课堂教学 | 14 | 18 | 17 | 16 | 14 | 14 | 10 | 0 | 103 |
专业实习或教育实习 | 2 | 0 | 1 | 2 | 4 | 4 | 8 | 0 | 21 |
毕业实习 | 6 | 6 | |||||||
专业创新创业实训 | 2 | 2 | |||||||
毕业论文(设计) | 8 | 8 | |||||||
复习考试 | 1 | 1 | 1 | 1 | 1 | 1 | 1 | ||
机动 | 3 | ||||||||
假期 | 6 | 8 | 6 | 8 | 6 | 8 | 6 | 48 | |
全学程总周数 | 25 | 27 | 25 | 27 | 25 | 27 | 25 | 19 | 200 |
八、实践性教学环节(表三)
课程编码 | 实践教学项目 | 学分 | 周数 | 安排学期 | 实践方式 |
SJ00001 | 入学教育 | 1 | (2) | 第1学期 | 集中 |
SJ00002 | 军训(含军事理论教育) | 2 | 第1学期 | 集中 | |
SJ00003 | 社会责任教育实践 | 2 | (3) | 第2、4、6学期后暑期 | 由校团委统一安排 |
SJ29301 | 专业生产认知实习 | 1 | 1 | 第1学期 | 蚌埠、滁州校企合作基地 |
SJ16906 | 金工实习 | 1 | 1 | 第1学期 | 工程中心实践 |
SJ29302 | 电工电子工艺实践 | 1 | 1 | 第3学期 | 电子技术实验中心集中安排 |
SJ29303 | 电子电路设计与实践(模拟、数字) | 2 | 2 | 第4学期 | 电子技术实验中心集中安排 |
SJ29304 | 通信电子线路课程设计 | 1 | 1 | 第5学期 | 电子技术实验中心集中安排 |
SJ29305 | 电子通信工程师基础训练(I)-辅助设计 | 1 | 1 | 第5学期 | 专业机房集中安排 |
SJ29306 | 电子通信工程师基础训练(II)-MATLAB、Systemview信息与通信课程设计 | 1 | 1 | 第5学期 | 专业机房集中安排 |
SJ29307 | 电子通信工程师基础训练(III)-Proteus与单片机应用设计 | 1 | 1 | 第5学期 | 专业机房集中安排 |
SJ29308 | 专业技能训练I | 2 | 2 | 第6学期 | 电子技术实验中心集中安排 |
SJ29309 | 现代数字系统设计实践 | 2 | 2 | 第6学期 | 专业机房集中安排 |
SJ29310 | 电子通信工程师基础训练(V)-嵌入式系统开发实践 | 2 | 2 | 第7学期 | 专业机房集中安排 |
SJ29311 | 专业技能训练II | 2 | 2 | 第7学期 | 电子技术实验中心集中安排 |
SJ29312 | 企业实践 | 4 | 4 | 第7学期 | 蚌埠、滁州校企合作基地 |
SJ29313 | 专业创新创业实训 | 2 | 2 | 第8学期 | 校企结合 集中进行 |
SJ29314 | 毕业实习 | 6 | 6 | 第8学期 | 校内集中与校企结合 |
SJ29315 | 毕业论文(设计) | 8 | 8 | 第8学期 | |
合计 | 40 | 42(5) | |||
九、课程设置及学时、学分比例表(表四)
课 程 类 型 | 学时 | 学分 | 占总学时(学分)比例 | ||
通识教育课程平台 | 802 | 44 | 33.6% | 32.7% | |
专业教育课程平台 | 学科基础课程 | 532 | 29.5 | 34.7% | 48.7% |
专业基础课程 | 296 | 17 | |||
专业核心课程 | 342 | 19 | 14.3% | ||
创新创业教育平台 | 基础课程 | 62 | 4 | 2.6% | 2.9% |
核心课程 | 48 | 3 | 2.0% | 2.2% | |
专业方向课程模块 | 电子系统运用与设计 | 210 | 12 | 8.8% | 8.9% |
信息与通信技术 | |||||
个性化拓展课程模块 | 人文素质 | 48 | 3 | 4% | 2.2% |
专业拓展 | 48 | 3 | 2.2% | ||
总 计 | 2388 | 134.5 | 100% | 100% | |
信息工程就业方向 |
十、主干学科
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
十一、核心课程
1、信号与系统(Signal and System)
学时:72 (理论学时:64 、 实验学时:8 )
学分:4
本课程在阐述信号与系统基本概念、表示、分类、特点的基础上,讲授信号的运算,连续系统的时域分析、傅里叶变换、拉普拉斯变换、连续时间系统的S域分析、离散时间系统的时域分析、Z变换、离散时间系统的Z域分析、连续与离散系统的状态变量分析方法。使学生具备连续与离散信号的变换、分析、处理、应用的初步能力。
教学方法与手段:课程教学主要采用课堂讲授、讨论、案例分析、理实结合的方法。课堂教学以板书为主,适当辅以教材、CAI课件、网络课程等教学形式相结合的立体教案进行讲解;
实验教学采用信号与系统实验装置、辅助MATLAB等软件工具进行实践检验。
教学评价:课程出勤20%、课程实验10%、期终考试70%。
参考教材:
[1] 郑君里,应启珩,杨为理.信号与系统[M] .第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10.
[2]奥本海姆(J. Robert Oppenheimer),著.刘树棠,译. 信号与系统[M] .第2版.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7.
[3] 管致中,夏恭恪, 孟桥. 信号与线性系统[M].第5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6.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