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王怒而疏屈平。时秦昭王与楚婚,欲与怀王会。怀王欲行,屈平曰:“秦,虎狼之国,不可信,不如毋行。”怀王稚子子兰劝王行:“奈何绝秦欢!”怀王卒行,入武关秦伏兵绝其后因留怀王以求割地怀王怒不听亡走赵赵不内复之秦竟死于秦而归葬长子顷襄王立,以其弟子兰为令尹。楚人既咎子兰以劝怀王入秦而不反也。令尹子兰闻之,大怒,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顷襄王怒而迁之。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屈原曰:“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曰:“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啜其醨?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温蠖乎!”乃作《怀沙》之赋,于是怀石,遂自汨罗以死。屈原既死之后,楚
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其后楚日以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
(节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入武关/秦伏兵绝其后/因留怀王以求割地/怀王怒不听/亡走赵/赵不内复/之秦/竟死于秦而归葬/
B.入武关/秦伏兵绝其后因/留怀王以求割地/怀王怒不听/亡走赵/赵不内复/之秦/竟死于秦而归葬/
C.入武关/秦伏兵绝其后因/留怀王以求割地/怀王怒不听/亡走赵/赵不内/复之秦/竟死于秦而归葬/
D.入武关/秦伏兵绝其后/因留怀王以求割地/怀王怒不听/亡走赵赵不内/复之秦/竟死于秦而归葬/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左徒,是楚国特有的官名,因屈原曾经担任此职,后人用它来借指屈原。
B.宾客,春秋、战国时期,有时指权势贵族豢养的门客,有时指他国使者。
C.令尹,春秋、战国楚国最高官衔,执掌一国国柄,总揽军政大权于一身。
D.赋,古代文体。文中指以屈原为代表的“骚赋”,如班固的《两都赋》。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屈原才高被小人陷害。他担任左徒职务,才华横溢,很受怀王信任,因遭到上官大夫的嫉妒和陷害,被疏远。
B.屈原具有前瞻的眼光。在怀王将赴秦约之前,他预见到怀王此行危机四伏,劝说怀王不要出行,但不被采纳。
C.屈原高洁而不同流俗。他被降职,遇到渔父,劝说他要随波逐流,但他追求髙洁品格,宁可选择怀石投江而死。
D.屈原是楚国辞赋鼻祖。他死之后,因爱好文学擅长辞赋而著称的宋玉、唐勒、景差等人,都以他为学习效仿榜样。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楚人既咎子兰以劝怀王入秦而不反也。(5分)
(2)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憔悴,形容枯槁。(5分)
阅读答案:
10.D
11.D(《两都赋》不是“骚赋”)因法之名的演员
12.C(“他被降职”错误,应是“被流放”。)
13.(1)楚国人全都责备子兰,因为他劝说怀王去秦国却没有生还。(“既、咎、以、反”各1分,句意1分)(2)屈原走到江边,披头散发沿着水边边走边吟唱,脸憔悴,体貌枯瘦(“至于、被、颜、形容”各1分,句意1分)
参考译文:
屈原,名平,和楚国王室是同姓一族。他担任楚怀王的左徒。他学识渊博,记忆力很强,明了国家治乱的道理,擅长外交辞令。对内,同楚王谋划商讨国家大事,颁发号令;对外,接待使者,回应诸侯。楚王很信任他。上官大夫和他职位相等,想争得楚王对他的宠爱,便心里嫉妒屈原的贤能。楚怀王派屈原制定国家的法令,屈原拟写的草稿尚未定稿,上官大夫看见了,就想硬要走,屈原不给。上官大夫就诋毁他说:“君王让屈原制定法令,大家没人不知道的,每出一道法令,屈原就炫耀自己的功劳,说:‘除了我,没有人能制定法令了’。”楚王听了很生气,因而疏远了屈原。这时秦昭王和楚国通婚,要同怀王会见。怀王打算去,屈原说:“秦国是虎狼一样的国家,不可以相信。不如不去。”怀王的小儿子子兰劝楚王去:“为会么要断绝和秦国的友好关系?”怀王最终还是去了。进入武关后,秦国的伏兵截断了他回楚的后路。趁机扣留怀王来求得割让土地。怀王很生气,不答应。逃跑到赵国,赵国不敢接纳。又回到秦国,最终死在秦国,而尸体被运回(楚国)埋葬。怀王的大儿子顷襄王继位,用他的弟弟子兰做令尹。楚国人全都责备子兰,因为他劝说怀王去秦国却没有生还。令尹子兰听说这些话后,很生气,后来让上官大夫在顷襄王面前诋毁屈原,顷襄王听后大怒,流放了屈原。屈原走到江边,披头散发沿着水边边走边吟唱,脸憔悴,体貌枯瘦。一个渔翁看见他
后问他说:“您不是三闾大夫吗?为什么来到这里?”屈原说:“整个世界的人都污浊而只有我一个人清白,大家都醉了却只有我一人清醒,因此被流放。”渔翁说:“聪明贤哲的人,不会受事物的拘束,而是能顺应世俗的变化。整个世界的人都污浊,为什么不顺应着潮流推波助澜?众人都醉了,为什么不一同吃那酒糟喝那薄酒?为什么要保持高尚的节操志向,致使自己被流放呢?”屈原说:“我听说,刚洗过头的人一定要用手弹去冠上的灰尘,刚洗过澡的人一定抖掉衣服上的尘土。一个人,谁又能让清净洁白的身体,去蒙受脏物的污染呢?(我)宁愿跳入水中,葬身鱼腹,又怎能让高尚纯结的品德,去蒙受世上的尘垢呢?”于是写下《怀沙》赋后,便抱着石头,自己跳到汨罗江死了。屈原死了以后,楚国(还)有宋玉、唐勒、景差一些人,都爱好文学,由于擅长写赋受到人们称赞;然而虽都效法屈原的委婉文辞,却始终没有人敢于直谏。屈原死了以后,楚国一天比一天缩小,几十年后,最终被秦国灭亡。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