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颇蔺相如列传
一、语基落实
A.缪贤(miào) 燕国(yàn)
砧板(zhēn) 倨傲(jù)
B.睥睨(nì) 弄臣(lòng)
书斋(zhāi) 佯狂(yáng)
C.汤镬(huò) 渑池(miǎn)
盆缶(fǒu) 怒叱(chì)
D.披靡(mǐ) 避匿(nì)
鄙贱(bēi) 刎颈(wěn)
思路解析:A项,“燕”应读“yān”。B项,“弄”应读“nòng”。D项,“鄙”应读“bǐ”。
答案:C
2.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愿:同意。
B.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曲:理亏。
C.固请,召有司案图 案:审察、察看。
D.度道里会遇之礼毕 遇:会见、见面。
思路解析:A项,“愿”的意思是“希望”。
答案:A
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B
C
D
思路解析:A项,“廷”都是名词作状语。B项,“因”,①介词,经由或通过;②副词,于是。C项,“之”,①助词,的;②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D项,“上”,①名词,上面;②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上。
答案:A
4.下列语句从句式角度看,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A.①/②⑦/③⑥⑩/④⑤⑧/⑨
B.①②⑦/③⑥⑩/④⑤⑧/⑨
C.①②⑦/③⑩/④⑤⑥⑧/⑨
D.①/②⑦/③⑩/④⑤⑥⑧/⑨
思路解析:①定语后置;②⑦判断句;③⑥⑩被动句;④⑤⑧介词结构后置;⑨宾语前置。
答案:A
二、阅读理解
(一)课内阅读
阅读文本选段,完成第5~9题。
蔺相如者,赵人也。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
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宦者令缪贤曰:“臣舍人蔺相如可使。”王问:“何以知之?”对曰:“臣尝有罪,窃计欲亡走燕。臣舍人相如止臣曰:‘君何以知燕王?’臣语曰,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燕王私握臣手曰,‘愿结友’,以此知之,故欲往。相如谓臣曰:‘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今君乃亡赵走燕,燕畏赵,其势必不敢留君,而束君归赵矣。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则幸得脱矣。’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臣窃以为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
于是王召见,问蔺相如曰:“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相如曰:“秦强而赵弱,不可不许。”王曰:“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相如曰:“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赵予璧而秦不予赵
城,曲在秦。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王曰:“谁可使者?”相如曰:“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
5.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徒:白白地。
B.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 伏:趴伏。
C.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许:赞许。
D.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 完:使……完好无缺。
思路解析:C项,“许”,答应,许可。
答案:C
6.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B
C
D
思路解析:A项,“为”,都是动词,担任。B项,“者”,①助词,表人;②助词,表原因。C项,“而”,①连词,表并列;②连词,表顺承。D项,“以”,①介词,用;②连词,用来。
答案:A
7.下列语句编成四组,全部表现蔺相如“有智谋,宜可使”的一项是( )
①臣舍人蔺相如可使 ②臣尝有罪,窃计欲亡走燕 ③燕畏赵,其势必不敢留君 ④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⑤秦强而赵弱,不可不许 ⑥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
A.①④⑥ B.③④⑤ C.①②⑥ D.②③⑤
思路解析:①是宦官缪贤推荐蔺相如的话,②是缪贤的想法,⑥只能体现蔺相如的“勇气”。排除这三个即可。
答案:B
8.下列对文段内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当赵国得到和氏璧时,秦昭王遗书欲以十五城换取和氏璧。给还是不给,这是摆在赵国面前的两难问题。
B.秦派使者送信,按照外交礼节,赵应派使者回复,但满朝文武,却不到一个可以出使秦国的人,这是蔺相如出场的背景。
C.缪贤在赵国确实没有可出使秦国的合适人选时推荐了蔺相如,可见当时赵国并不注重人才,
致使国力弱小。
D.蔺相如认为,秦强赵弱,国家实力间的差距决定了和氏璧不得不给。在决定给秦国和氏璧后,又许下诺言:城入赵璧留秦或完璧归赵。
思路解析:C项,“当时赵国并不注重人才,致使国力弱小”在原文中没有依据。
答案:C
9.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臣尝有罪,窃计欲亡走燕。
(2)臣窃以为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
(3)王曰:“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
思路解析:翻译重点是文言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窃”,私下里;“以为”,认为;“奈何”,怎么办。
参考答案:(1)我曾经犯过罪,私下打算逃亡到燕国去。
(2)我私下认为蔺相如是个勇士,有智慧和谋略,应该是可以出使的。
(3)赵王说:“得了我的璧,不给我城邑,怎么办?”
(二)拓展延伸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0~13题。
张耳陈馀列传
司马迁
张耳者,大梁人也。其少时,及魏公子毋忌为客。张耳尝亡命游外黄。外黄富人女甚美,嫁庸奴,亡其夫,去抵父客。父客素知张耳,乃谓女曰:“必欲求贤夫,从张耳。”女听,乃卒为请决,嫁之张耳。张耳是时脱身游,女家厚奉给张耳,张耳以故致千里客。乃宦魏为外黄令。名由此益贤。陈馀者,廉颇蔺相如列传翻译亦大梁人也,好儒术,数游赵苦陉。富人公乘氏以其女妻之,亦知陈馀非庸人也。馀年少,父事张耳,两人相与为刎颈交。
秦之灭大梁也,张耳家外黄。高祖为布衣时,尝数从张耳游,客数月。秦灭魏数岁,已闻此两人魏
之名士也,购求有得张耳千金,陈馀五百金。张耳、陈馀乃变名姓,俱之陈,为里监门以自食。两人相对。里吏尝有过笞陈馀,陈馀欲起,张耳蹑之,使受笞。吏去,张耳乃引陈馀之桑下而数之曰:“始吾与公言何如?今见小辱而欲死一吏乎?”陈馀然之。秦诏书购求两人,两人亦反用门者以令里中。
陈涉起蕲,至入陈,兵数万。张耳、陈馀上谒陈涉。涉及左右生平数闻张耳、陈馀贤,未尝见,见即大喜。
陈中豪杰父老乃说陈涉曰:“将军身被坚执锐,率士卒以诛暴秦,复立楚社稷,存亡继绝,功德宜为王。且夫监临天下诸将,不为王不可,愿将军立为楚王也。”陈涉问此两人,两人对曰:“夫秦为无道,破人国家,灭人社稷,绝人后世,罢百姓之力,尽百姓之财。将军瞋目张胆,出万死不顾一生之计,为天下除残也。今始至陈而王之,示天下私。愿将军毋王,急引兵而西,遣人立六国后,自为树党,为秦益敌也。敌多则力分,与众则兵强。如此野无交兵县无守城诛暴秦据咸阳以令诸侯诸侯亡而得立以德服之如此则帝业成矣。今独王陈,恐天下解也。”陈涉不听,遂立为王。
(节选自《史记·张耳陈馀列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如此野无交兵/县无守城/诛暴秦/据咸阳以令诸侯/诸侯亡而得立/以德服之/如此则帝业成矣
B.如此野无交兵/县无守城/诛暴秦/据咸阳/以令诸侯/诸侯亡而得/立以德服之/如此则帝业成矣
C.如此野无交兵/县无守城/诛暴秦据咸阳/以令诸侯/诸侯亡而得立/以德服之如此/则帝业成矣
D.如此野无交兵/县无守城/诛暴秦/据咸阳以令诸侯/诸侯亡/而得立以德/服之/如此则帝业成矣
思路解析:“野无交兵”“县无守城”结构对称,中间可断开;两个“诸侯”连接,中间断开;“诛暴秦”可根据学过的知识断开,“据咸阳以令诸侯”是“诛暴秦”的结果。其他根据文意断开。
答案:A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魏公子指“战国四公子”之一的魏无忌。“四公子”指楚国春申君黄歇、燕国孟尝君田文、赵国平原君赵胜、魏国信陵君魏无忌。
B.客是门客,寄食于贵族豪门的人。古时各贵族豪门门客众多,如孟尝君就有门客三千人。
C.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所起的名号为庙号,如“高祖”“太宗”等,文中的“高祖”指刘邦。
D.里是古代的地方行政组织。有以五十家为一里的,有以七十家为一里的,也有以一百家为一里的。
思路解析:孟尝君田文是齐国的。
答案:A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B.陈馀年龄比张耳小,与张耳共事像侍奉父亲那样对待张耳,两人遂结为忘年生死之交。
C.陈涉占领陈地后,拥兵数万,陈地的父老劝陈涉自立为王,认为不称王不足以镇服诸侯。
D.陈涉就称王之事问张耳、陈馀,二人认为这样会使天下离心离德,可先立六国的后人为王。
思路解析:A项,理解错误,“亡其夫”是从她的丈夫家逃离。
答案:A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秦诏书购求两人,两人亦反用门者以令里中。
(2)今始至陈而王之,示天下私。
思路解析:这两句话的翻译重点是文言实词的用法。“购求”,悬赏捉拿;“令”,下命令;“王”,称王;“私”,有私心。
参考答案:(1)秦二世下诏书悬赏捉拿他们两人,他俩也以监门吏的身份下令里中百姓去查。
(2)如今刚刚打到陈地就称王,在天下人面前显示出自己的私心。
参考译文张耳,是魏国大梁人。他年轻的时候,(曾赶上)做过魏公子无忌的门客。张耳曾逃亡在外,来到外黄。外黄有一富豪人家的女儿,长得很美丽,却嫁了一个愚蠢平庸的丈夫,就逃离了她的丈夫,去投奔她父亲旧时的宾客。她父亲的宾客平素就了解张耳,于是对富人的女儿说:“你如果要嫁个有才能的丈夫,就嫁给张耳吧。”富人的女儿听从了他的意见,终于断绝了同她丈夫的
关系,改嫁给张耳。张耳这时正单身逃亡在外,女家用大量钱财资助他,张耳因此招纳了许多远方来的宾客。于是在魏国外黄做了县令。他的名声从此更加大起来。陈馀,也是魏国大梁人,爱好儒家学说,曾多次游历赵国的苦陉。一位很有钱的公乘氏把女儿嫁给了他,他知道陈馀不是一个平庸无为的人。陈馀年龄小,他就像对待父亲一样对待张耳,两人建立了断头不悔的患难情谊。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