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阅读
“古代诗歌阅读”综合检测(一)宋代诗歌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9分)
六年正月二十日,复出东门,仍用前韵①
苏轼
乱山环合水侵门,身在淮南尽处村。
五亩渐成终老计,九重②新扫旧巢痕③。
岂惟见惯沙鸥熟?已觉来多钓石温。
长与东风④约今日,暗香先返玉梅⑤魂。
[注]①苏轼被贬黄州后,曾作诗赠友人,本诗与之前作的两首诗用韵相同。②九重,指朝廷。③新扫旧巢痕,暗指当时王安石革新官制,苏轼曾任职过的史馆被撤除。④东风,春风,此处有暗指君王意。⑤玉梅,二度开放的梅花通体如玉。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里诗人所写的黄州的环境特点与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写的浔阳的环境特点相似。
B.颔联写苏轼早就做好了“终老”的打算,“新扫旧巢痕”点明他作“终老计”的原因。
C.尾联中“与东风约今日”点明了标题“复出东门”的缘由,又引出末句“暗香先返”。
D.这首诗感事抒怀,写景与抒情浑然一体,而且寓意丰富,显得婉转含蓄、情意温厚。
解析:选B B项,“早就做好了‘终老’的打算”错误,苏轼说自己依靠五亩田终老黄州其实是削官被贬后的无奈之辞,“终老计”是“渐成”的,而非早有的打算。
(2)诗的颈联、尾联写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纠结。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答:
解析:颈联“岂惟见惯沙鸥熟?已觉来多钓石温”写沙鸥岂止见惯“我”的身影,它早和“我”相熟,经常来到江边垂钓,坐的石台也是半温,表达出诗人有忘掉机心、退隐出世之心。尾联“长与东风约今日,暗香先返玉梅魂”的意思是很久以前“我”就与东风作好了今天的约定,当美丽的梅花再度开放,“我”将重返朝廷,写出自己希望能被君王再度起用的入世进取之意,这反映了诗人出世入世的矛盾纠结。
参考答案:①颈联说自己与鸥鸟已熟,经常来垂钓,连所坐之石都温暖了,表达出诗人有忘掉机心、退隐出世之心。②尾联却说与春风约定,梅花也再度开放,写出自己希望能被君王再度起用的入世进取之意。这反映了诗人出世入世的矛盾纠结。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9分)
呈蒋、薛二友
赵师秀
中夜清寒入缊袍①,一杯山茗当香醪②。
鸟飞竹叶霜初下,人立梅花月正高。
无欲自然心似水,有营何止事如毛。
春来拟约萧闲伴,同上天台看海涛。
[注]①缊袍:以乱麻为絮的袍子。②香醪:美酒。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通过衣、饮二事的介绍,略加勾勒,便刻画出了一个生活清贫但志趣不俗的形象。
B.“心似水”“事如毛”运用比喻手法,颈联上下句体现的不同人生境界形成鲜明对比。
C.诗歌尾联照应题目,以景结情,使全诗境界由小变大,诗歌意蕴也得到进一步深化。
D.本诗综合运用了叙事、描写、议论等表达方式,其中“无欲”两句体现了宋诗多议论说理的特点。
解析:选C C项,“以景结情”错误,这两句是叙述。
(2)本诗颔联“鸟飞竹叶霜初下,人立梅花月正高”表达精妙,请从描写角度和塑造形象角度加以赏析。(6分)
答:
参考答案:①意境上,此联通过“竹”“梅”“月”等意象,营造出一个清雅、幽静的意境。②手法上,动静结合。该联集中笔力描摹室外之景,上句写月出惊鸟,禽翻竹动,叶颤霜下,属于动态描写;下句描摹了人立梅花之下,明月高悬的静态画面,动静结合,相辅相成,生动形象。③形象上,通过“竹”“梅”“月”等意象及整个画面的特点,衬托出一位情操高洁、心境淡泊的诗人形象。
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9分)
喜迁莺·暑风凉月
辛弃疾
暑风凉月。爱亭亭无数,绿衣持节。掩冉如羞,参差似妒,拥出芙蓉花发。步衬潘娘堪恨,貌比六郎谁洁?添白鹭,晚晴时,公子佳人并列。
休说,搴木末;当日灵均[注],恨与君王别。心阻媒劳,交疏怨极,恩不甚兮轻绝。千古离骚文字,芳至今犹未歇。都休问,但千杯快饮,露荷翻叶。
[注]灵均:屈原的字。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词上阕首句点明时令,“爱”字引出下面对芙蓉的描写,又抒发了作者的感情。
B.“掩冉如羞”三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芙蓉花绽放的图景。
C.“添白鹭”三句,写傍晚雨晴,有白鹭飞来与芙蓉为伴,还有公子佳人并肩赏花。
D.结尾句唯求对花痛饮,一醉忘忧,紧扣咏荷题目,又含蓄地流露出作者的感情。
解析:选C C项,“还有公子佳人并肩赏花”错误,应该是有白鹭飞来与芙蓉为侣,
犹如公子佳人双双并肩而立。
(2)词的上阕吟咏芙蓉,下阕为什么写到“当日灵均,恨与君王别”“千古离骚文字,芳至今犹未歇”?(6分)
答:
参考答案:①屈原有与芙蓉花一样的高洁节操,《离骚》中有“集芙蓉以为裳”等之类的句子,引发作者产生联想。②借屈原的遭遇、感受,以及《离骚》中的高尚情怀,来寄托自己的高洁情操和怀才不遇的愤懑。
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9分)
淡黄柳
姜夔
客居合肥南城赤阑桥之西,巷陌凄凉,与江左异,惟柳夹道,依依可怜。因度此阕,以纾客怀。
空城[注]晓角,吹入垂杨陌。马上单衣寒恻恻。看尽鹅黄嫩绿,都是江南旧相识。
正岑寂,明朝又寒食。强携酒,小桥宅。怕梨花落尽成秋。燕燕飞来,问春何在?唯有池塘自碧。
[注]空城:合肥曾被金兵掠夺一空。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项是(3分)()
A.上阕前三句,从视听的角度,写出早春合肥城里的“巷陌凄凉”的情景,着一“空”字,让原本衣衫单薄的词人更觉内心凄恻。
B.“正岑寂”两句,承上启下,由鹅黄嫩绿的柳想到江南的故乡。寒食将至,柳可怜,使词人内心有暂时的慰藉。
C.“怕梨花落尽成秋”的“怕”字,写出恐春成秋的伤感。“自碧”两字,以景语作结,蕴含池水无情人多情之叹。
D.全词从听角看柳写起,从合肥之柳到江南之柳,从今朝到明朝,从眼中之春到心中之秋,写出切入骨髓的体验。
解析:选A A项,应该是从视、听、触觉的角度,写出了晚春之境,非早春。
(2)这首词序言中说“因度此阕,以纾客怀”,作者的“客怀”有哪些?试结合词句作简要分析。(6分)
答:
参考答案:①客居他乡的孤寂凄凉之情。由空城的凄恻到夹道的柳,加之异乡逢节日,抒发思乡的“岑寂”。②感时伤世的家国之思。以春柳的生机勃发反村“巷陌凄凉”“空城晓角”之悲凉。③怕春易逝的惜春之情。怕梨花落尽,春天归去。
5.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9分)
寄别说道
黄庭坚
数行嘉树红张锦,一派春波绿泼油。
回望江城见归鸟,乱呜双橹散轻鸥。
柳条折赠经年别,芦篪[注]吹成落日愁。
双鲤寄书难尽信,有情江水尚回流。
[注]芦篪(chí):古代的一种竹管乐器。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前两联从江边景物写起,视听结合,交代了送别的时间和地点,也暗示了人物心情。
B.颈联以折柳相赠来寄托依依惜别之情,这种离别的愁绪在落日下随着芦篪声蔓延开去。
篪字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