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大事年表
公元前16世纪公元前4世纪~前2世纪 中国已有植物动物和昆虫方面的物候知识(见《夏小正》)。
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Asistotle,公元前384~322)描述了500多种动物,并对其中的一些作过解剖和胚胎发育观察。著有《动物志》、《动物之构造》、《动物之运动》、《动物之行进》,《动物之生殖》等,是最早的动物学文献。他的学生狄奥弗拉斯特(Theophrastus,约公元前371~前287),对数百种植物进行了描述和分类,著有《植物志》和《植物的本源》等书。
出现于战国(公元前476~前222)晚期的《黄帝内经》,对人体内脏器官的部位、大小及功能已有较深的认识;对男女的生长发育过程及生理特点也有较切实的描写。成书于战国末期的《尔雅》,将植物大别为“草”和“木”两大类,并将相似的物种排在一起,以示同类;将动物分为虫、鱼、鸟、兽4大类,亦将其中相似的物种排在一起,以示同类。
公元前2世纪~公元3世纪 草创于西汉(公元前206年~公元8年)而成书于东汉(公元25~220)的《神农本草经》是世界上最早的本草书,共记述植物药252种,动物药67种。
罗马学者普林尼(Plinius the Elder, 23~79)著《博物志》37卷,记述了当时所知的有关自然(包括生物)的知识。罗马医生盖伦(C.Galen,约129~200)集古代医学之大成,在比较解剖和实验生理的研究上有重要贡献。
1860年中国发生的大事公元4世纪 晋人嵇含著《南方草木状》,记述了80种热带、亚热带植物,并首次记载了广东人利用黄猄蚁(Oecophylla smaragdina)防治柑桔害虫的生物防治法。
公元5世纪 晋末至南朝(宋)戴凯之著《竹谱》(约成书于5世纪中后期),用4字一句的韵文记述了我国南方竹类70多种,是中国现存最早的植物专著。
公元6世纪 北魏贾思勰著《齐民要术》(成书于533~540年间),总结了秦汉以来中国黄河中下游农业生产的经验,含有丰富的生物学知识,如植物的遗传性和变异性,某些作物的性别以及人工选择等。
公元7世纪 唐代苏敬等著《新修本草》(659年),有药图25卷,图经7卷,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动、植物图谱。
公元8~10世纪 唐代段成式著《西阳杂俎》、段公路著《北户录》、刘恂著《岭表录异》等
书,载有大量动物形态、习性、生态和生活史方面的知识。
公元11世纪 宋代沈括(1031~1095)著《梦溪笔谈》,全书共609条,其中有关生物的记述数十条,涉及生物的形态、分类、分布、生态和化石等方面的知识。
公元12世纪 宋代出现了《洛阳牡丹记》(欧阳修)、《荔枝谱》(蔡襄)、《扬州芍药谱》(王观)、《菊谱》(刘蒙)、《蚕书》(秦少游)、《橘录》(韩彦直)等多种动、植物的专著。
公元13世纪 德国学者大阿尔伯特(AlbertusMagnus,约1200~1280)研究了古希腊的生物学知识,补充了一些新的观察结果,著有《论动物》和《论植物》等书。
1247 南宋医学家宋慈(1186~1249)著《洗冤集录》4卷,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法医学著作,其中记有不少人体解剖的知识。
公元15~16世纪 明朱橚著《救荒本草》(1406)、王磐著《野菜谱》(1524),皆为当时的地方植物志。
意大利学者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1452~1519)研究人体解剖,并绘画出精确的人体解剖图。
1543 比利时医生维萨里(A.Vesalius,1514~1564)出版了《人体的构造》一书,纠正了盖伦的一些错误,奠定了近代解剖学的基础。
1553 西班牙人塞尔维特(M.Servetus,1511~1553)发现了肺循环。
1578 明 代医学家李时珍(1518~1593)写成《本草纲目》,书中共收药物1892种,图1110幅。该书有丰富的动、植物知识。
1583 意大利学者塞萨平诺(A.Cesalpino,1519~1603)根据植物的习性、形态、花和营养器官的性状进行分类。在《植物》(1583)一书中对约1500种植物作出描述与分类。
1609 意大利学者伽利略(Gallileo Galilei,1564~1642)制造了一台复合显微镜,并用以观察了昆虫的复眼。
1864 英国解剖学家欧文(R.Owen,1804~1892)描述了1861年在德国巴伐利亚索伦霍芬(Solnhofen)侏罗纪地层中发现的始祖鸟化石。
1865 德国学者萨克斯(J.vonSachs,1832~1897)发表《植物实验生理学手册》,对植物生理学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1866 奥地利遗传学家孟德尔(G.Mendel,1822~1884)发表《植物杂交试验》,报道了关于豌豆杂交试验的结果,发现了两个基本的遗传规律。但当时并未引起注意。
德国海克尔(E.H.Haeckel,1834~1919)出版《普通形态学》,提出生物发生律,为进化论提供了证据。
1868 瑞士生理化学家米歇尔(J.F.Miescher,1844~1895)通过水解脓细胞,首次分离出“核质”(即核酸)。
1871 达尔文的《人类起源及性选择》一书出版,推动了人类起源的研究。
约1875 德国植物学家斯特拉斯伯格(E.Strasburger,1844~1912)阐述了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1875 德国动物学家赫特维希(O.Hertwig,1849~1922)根据显微镜观察,认为受精过程是雄性原核与雌性原核的融合。
1876 德国微生物学家科赫(R.Koch,1843~1910)通过杆菌的研究,证明特定的微生物会引起特定的疾病,同时建立了细菌的培养技术。
1877 德国植物学家佩弗(W.Pfeffer,1845~1902)发表了他多年工作的成果——《渗透作用的研究》。
1882 德国细胞学家弗莱明(W.Flemming,1843~1905)阐述了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
德国微生物学家柯赫(R.Koch,1843~1910)发现了结核菌及其传染性;1896年发明诊断结核病的结核菌素。1905年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883 英国学者高尔顿(F.Galton,1822~1911)创用“优生学”(engenics)一词,定义为改善人类遗传素质的学问。
比利时胚胎学家贝内登(E.van Beneden,1846~1910)研究马蛔虫(Ascaris megalocephala,2n=4)卵的成熟分裂,证明配子只含有半数染体(即n=2),通过受精,又恢复为2n=4。
俄国微生物学家梅契尼科夫(И.И.Meчников,1845~1916)发现细胞吞噬现象,首次提出细胞免疫理论——细胞吞噬学说;德国免疫学家艾利希(P.Ehrlich,1854~1915)首次提出体液免疫理论——“侧链说”。1908年他们共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886~1888 德国微生物学家赫尔利盖(H.Hellriegel,1831~1895)与维尔法思(H.Wilfarth)证明豆科植物有固氮的能力。
1887~1915 德国植物学家恩格勒(H.G.A.Engier,1844~1930)与柏兰特(K.A.E.Prantl)合作出版《植物自然分科志》一书,其基本的分类系统至今仍为世界不少学者所采用。
1888 荷兰微生物学家别依耶林克(M.W.Beijerinck,1851~1931)从豆科植物中分离出根瘤菌,证明了根瘤菌与固氮有关。
德国解剖学家瓦尔德耶尔(W.Waldeyer,1836~1921)把细胞分裂时中央出现的棒状结构定名为染体(chromosome)。
1890 德国细胞学家鲍维里(T.Boveri,1862~1915)确认性细胞染体减数的普遍性。提
出各个染体有不同的特性。
1891 德国动物学家亨金(H.Henking,1858~1942)阐明生殖细胞成熟过程中染体数目减少一半的减数分裂过程。
1892 俄国微生物学家伊凡诺夫斯基(Д.И.Ивановский,1864~1920),发现了第一个植物病毒——烟草花叶病毒。
德国生物学家魏斯曼(A.Weismann,1834~1914)提出种质连续说;认为后天获得性状不能遗传;强调自然选择是进化的唯一机制。
1897 德国化学家布希纳(E.Buchner,1860~1917)发现用无细胞的酵母提取物仍能进行发酵,证明离开了活细胞的酶仍有活性。
德国细菌学家勒夫莱尔(F.Loeffler,1852~1915)等证明,口蹄疫病是由过滤性病毒引起的;还发现病毒只能在活细胞内繁殖。
1898 俄国植物学家纳瓦申(C.Г.Hавашин,1857~1930)发现被子植物双受精现象。在以后的几年间被证明,这是被子植物中的一种普遍现象。
意大利细胞学家高尔基(C.Golgi,1843~1926)发明了神经细胞染法,并在神经细胞中发现了高尔基体。
1899 美国生物学家洛伊布(J.Loeb,1859~1924)通过刺激海胆卵实现了人工单性生殖。
1900 荷兰德弗里斯(H.deVries,1848~1933)、德国科伦斯(C.Correns,1864~1933)和奥地利切尔马克(E.Seysenegg-Tschermak,1872~1962)三位遗传学家,通过各自的实验证实了孟德尔规律的科学价值。此后,孟德尔就被公认为现代遗传学的奠基人。
1901 美籍奥地利人兰德茨泰纳(K.Landsteiner,1868~1943)发现了人的A、B、O血型。为此,1930年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02 英国生理学家贝利斯(W.M.Bayliss,1860~1924)和斯塔林(E.H.Starling,1866~1927)从小肠粘膜提取液中,发现了能促进胰腺分泌的“肠促胰液肽”。根据这种物质的生物活性,将其命名为激素。
德国化学家费舍尔(E.Fischer,1852~1919)和霍夫迈斯特(F.Hofmeister,1850~1922)分别提出蛋白质原子结构的肽键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