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法点拨
ing ,blowing just hard enough to give some lift ,make the sweeps easier.
以上放风筝的场景选自美籍阿富汗作家Khaled Hosseini 的小说《追风筝的人》。描写的是12岁的富家少爷阿米尔与仆人哈桑在家乡参加的一场风筝比赛。作者运用了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和精准化的动词如:hung ,roaming ,glided ,spun ,waft-ed ,etc 形象生动地向读者展示了一场童年美好的风筝比赛。
3.使用精准化的动词和细节名词例4:
(1)The baby boy was crying very hard.
(2)The baby boy let out a howl that could wake the dead.Tears poured from his eyes and his face turned red.He pounded his little fists on the floor and threw his toy across the room.
例5:
(1)It was a cold moonless night.
(2)The sky was dark and low ,the air so chilled it hurt to breathe.Already the ground was laid white with frost and any wa-ter that had been liquid under the winter sun had become ice.
语言丰富性策略之三:增添动作和神态描写,丰富“说”的细节
对话在续写中一般不会占太多的篇幅,但它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人物的性格,推动情节合理向前发展。为了让说话人的表达方式更有趣逼真,有画面感,除了可以使用描绘性的动词来替代枯燥乏味的said ,还可以通过增添说话者当时的动作和
神态描写以丰富话语的表现力和生动性。
例6:
(1)“I don ’t want to see you again ,”Lily said tonelessly.(2)Lily turned away and crossed her arms.“I don ’t want to see you again.”
三、结语
“一千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一个文本的续写也有多种可能,笔者提出的有关在记叙文续写过程中对人物、场景、对话描写的形象化策略也需融会贯通、灵活使用,不必面面俱到。在写作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创设合理的主题语境,给学生设置不同的写作任务,并及时给予评价总结,鼓励学生平时多积累语料,并运用写作技巧,才能帮助学生增强自信,在写作中获得成就感。同时通过语言学习和应用,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教育部.2018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教育部考试中心.2015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英语科考试说明(高考综合改革试验省份试用)(第一版)[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3]夏谷鸣.2018读后续写: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一种评价途径[J ].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1):1-6.
(作者单位:浙江省宁波市李惠利中学)
记叙文细节描写的几种错误类型
■魏倩倩
文章贵在细节。作家李准曾说过:“没有细节就不可能有艺术品,真实的细节是塑造人物达到典型化的。”高一记叙文教学中,我感触最深的还是学生写细节的意识不浓、不会写细节,即使写了,也写不好。以一次写人作文为例,我把班上的五类关于作文细节的样卷抽取片段。
片段一:她拿过作业本,耐心给我理出了解此类计算题的方法,还拓展延伸了很多其他类型的方法。我一边听一边看着她,豆大的汗珠在她脸上布满,手上还有刚做完实验留下的伤口......
片段二:不巧,我在半路碰见她与舍友正赶回宿舍我。她问我怎么了,我只是摇摇头,说“没事”。但我还是忍不住,把事情告诉了她。我就开始抽泣,她用手帮我抹眼泪,说:“别哭啊,你哭我也想哭,我也想我外婆了。”终于,我们俩还是哭在一起,她一直安慰我,就像我妈妈一样,谢谢她在我最难过时陪着我。
片段三:每到夜晚,外婆总盛着一盆水,借着水光将手与水融合。外婆的手不似妈妈那般纤细柔长,不像爸爸一样宽厚温暖,布满皱纹的双手却将孩子们拉扯大。这双手有她独特的韵味,外婆的手不断揉搓着衣服,似乎有什么浸进了衣服里。
片段四:他拿出馒头交到我手中,笑着,露出了一排黄牙:“不多吃点,吃得饱吗?”说罢,将零钱从包中取出,低着头,认真点清零前后补回于我,然后骑着他的三轮车,向我说句:“下次再来吃呀。”
片段五:每逢节假日,奶奶就提起精神来,在家里忙里忙外,兼顾厨房还要同时兼顾招待我们,汗珠密布在那张笑脸上。觉得奶奶就像在钻石的点缀之下显得更加美丽了。
我请学生先自己批注,然后课堂讨论交流意见,并请人分享自己的观点。
第一个站起来的学生张霆月说“第一则片段细节太少了,好像还可以再多一点,比如老师的神态啊、语言啊”。我立即纠
116
技法点拨
正了学生的一个误区,细节不是越多越好,而关键在于传神到位,我举了《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的例子,鲁提辖借钱,史进的“取”和李忠的“摸”,两个动作就刻画出了两个人,“取”有一种不假思索的意味,刻画了史进的豪爽大度,而“摸”字则有犹豫不决、斤斤计较之嫌,刻画了李忠的谨慎吝啬。
王彤同学发言道:“我觉得这个‘豆大的汗珠’好生硬的,答个题怎么会出那么多汗,像跑了八百米一样。”全班人哄堂大笑,笑声中认可了她的想法。
我总结,记叙文细节描写的第一个错误类型即“虚假细节”。我对学生说:“在写作中,并不是所有的细节一定要实在发生的,你可以想象、可以艺术加工,问题是一定要符合逻辑,如果这里上下文没交代天气闷热、老师身体有恙,‘豆大的汗珠’这个细节就是给人一种不真实的感觉,很生硬,不能给人以感人的力量。”
第二位学生吴璋勋站起来说“我来谈谈片段二,片段二细节描写基本没有,就写‘我们哭在一起,她一直安慰我’,不够生动,所以下文的‘就像我妈妈一样’,让人觉得很肉麻”。我联系了高中篇目《大堰河——我的保姆》一文来给他们拓展,其实在那首诗歌里也有很多直抒胸臆的句子,比如“我爱你、我敬你、呈给你紫的灵魂、呈给你温柔的脸庞”,为什么这些句子能让人感动?学生七嘴八舌地说“因为在前面有铺垫”,我肯定了他们的说法,“没错,文章不是不能直接抒情,关键在于你是不是能有很好的铺垫、让人真得感觉到‘她像我妈妈一样’”。我继续追问“如果给你们来写,可以增添哪些细节呢?”“可以增加动作”“语言”“神态”学生们七嘴八舌地回答。我帮助学生进一步细化:“你们再想想,通过上文我们可以知道这两个孩子是在路上相遇,她们在路上相拥而泣,是旁若无人的大哭,还是低声的啜泣,还是牙齿咬住嘴唇默默流泪?你们再想,朋友和我相拥,拍着我的背,是用有力量的手拍,还是用温柔的手轻轻摩挲?她为我抹眼泪,是捧着我的脸庞帮我抹去,还是用手指轻轻沾去?这些细节都很值得玩味,这么好
叙事的地方怎能轻易放过?”学生们听得眼睛神采炯炯,看得出来他们也从来没想过文章可以写得那么细致。我总结说:“其实写好一篇记叙文和解一道数学题一样,也要严谨、细心。”
第三个站起来的学生是陈科,他说:“我来谈谈第五段,第五段‘忙里忙外’写得太概括了、太粗了,还有‘像在钻石的点缀’显得很奇怪,到底是想塑造奶奶美丽的形象,还是勤劳的形象呢?”我肯定了陈科敏锐的感悟力,并带领学生品读了周奕岚同学的文章片段,文章中作者写婶婶是个很善良的农妇,“她的双眼像食草的牛马一样又大又温顺”,这个比喻就很好,因为它既突出了“温顺”、又符合人物的性格。如果改成“婶婶的双眼像林黛玉一样温柔呢?”学生们哄堂大笑,嚷嚷起来“太奇怪了吧!”“对呀,太奇怪了,因为这个比喻完全不符合人物的身份。”我又为学生总结,细节是为塑造人物形象服务的,如果不能很
好凸显人物形象,细节再多也是累赘。
第四个站起来的是蒙浩宇同学,他说:“我选择第四段吧,
第四段细节描写人物形象不够突出,好像没什么个性。”“我不赞同他的意见!”蒋宇轩同学反驳道,“我觉得他写得很不错了,你看这几个动作:笑、露、低头、点,很细致了”。全班学生都在低头讨论,无人再举手。我问他们:“这位同学像写的是一个卖馒头的大叔,我只想问你们一句,看到这个细节你还吃得下他卖的馒头吗?”学生恍然大悟“哦!”我说:“一个大叔露一口黄牙,这细节用来干嘛?估计作者想凸显生活的贫困、身份的卑微,但人物在困境中仍然有乐观的精神。难道其他细节不比这个更有利吗?所以这
个细节属于‘无效细节’。对于塑造人物性格没有作用的细节都属于这个类型,所以文章以简洁为美,不是细节越多越好。”
“第三则片段是最难看出问题的,”我说,“可能有的同学会想,这写得多美、多好啊,我还写不出来呢。”有学生轻轻点头表示赞同。“但是,这类文章有细节吗?你们仔细”。学生低下头看文章,他们立刻发现,除了“揉搓”,其他什么细节描写都没有,而且这个动作好像也没什么个性。我说:“很多同学,特别是一些文采不错的同学喜欢写这类文章,文风显得比较虚浮。细节都没有写,就开始写自己的想象和主观感受,所以文章看起来天花乱坠,实则言之无物。”
李惠利最后我总结了一下这次记叙文的错误类型:第一类是缺少细节;第二类是有细节,但是细节是虚假的,无效的,虚浮的,不能很好为人物塑造、中心主题服务的。这些都是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要尽力避免的。
其实我们会发现,写作文的态度就如为人处事的态度,要严谨、扎实、不说空话、套话、假话,文章才能有感人至深的力量。叶圣陶在《“好”与“不好”》一文中指出“说一篇文章里如果具有这两点,大概是可以称为‘好’了;不具有呢,那便是‘不好’。这两点是‘诚实’与‘精密’”。
所以,学生在写记叙文时,应该抛弃“以小见大”、“见微知著”之类生硬拔高意义的尝试;抛弃对宏大事件、惊心动魄感受的追求;抛弃对华丽辞藻、复杂修辞的刻意模仿;对烂熟套路、陈旧模式的追随——技巧都是小道,关键是作者在怀抱一颗热爱生活的心,细心感受生活中人物带给你的真、善、美的体验,
留心观察生活中的点滴,才是写好作文的关键。正如法国文豪普鲁斯特谈起他的创作时说“在我周边,在我父母的房子里,在未收拾干净的桌子上,在没有铺平的地台布的一角,以及在空牡蛎壳旁的刀子上,也有着动人的美的存在”。
课后我发了两篇名家写人散文:王璞的《孙桂琴》、史铁生的《老海棠树》给学生,请学生反复阅读、琢磨、批注,特别是作者在写人的细节之处的用笔。有时候学生不会写,是因为好文章看得太少,多看多读,由名家指引,也必有收获。
(作者单位:广西柳州市柳州高中
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