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源游记作文
【篇一:最美乡村婺源游记之二】
  最美乡村婺源游记之二
  二,游婺源篁岭
  这次婺源国旅组织了三月上海万人游,所以不断有上海以及上海、杭州、湖北的武汉、江西的南昌等旅行社的大巴停靠篁岭,于是篁岭山脚下的广场上停满了大巴,不断有一波波游客来乘坐缆车游览篁岭。
  篁岭坐落在石耳山脉中,岭高不过500米左右,半山腰有一条公路通往山区。在广场上看山岭的确没有其他可以攀登的山间小道,只有乘坐缆车才可上篁岭。坐缆车的游客里三层外三层把缆车乘坐点围了个水泄不通。为了防止意外,篁岭景区特意用上海世博会的入场方式用铁栏杆围成一道道迂回曲折的排队乘坐缆车的通道。四五十个缆车车厢,每个能乘坐游客6人,加上山岭不高,所以乘坐放行的速度很快,十五分钟后我们乘坐上了缆车。谢导在岭上的缆车出口处等着大家,以便于集合导游。岭上缆车出口处人声鼎沸,熙熙攘攘。一个手持蓝旅行社小
旗子的姑娘导游,指着岭上悬崖边一株株几个人粗大腰围树皮开裂、斑斑驳驳历经沧桑的香樟树说:篁岭上有很多古香樟树,到了婺源摸了古香樟你就会添寿得福气了。江西的樟木箱是很有名气的。呵呵,上得山来就这风景?人们疑惑了。看看路边的指示木牌才知道,岭上还有不少景点呢。篁岭半山腰的缆车广场边有一条泥土小道,向前直通各个景点,原来篁岭人家依山而居。弯弯曲曲的山间粉墙黛瓦的徽派建筑古镇人家,在半山腰高低错落鳞次栉比地小道上展示开来。眺望峡谷对面的山间梯田一层层,金黄的油菜花,如羞羞答答初世的女郎,向游客绽放着她皇家女儿雍容华贵的秀姿。一层层梯田上金黄的油菜花,在带绿的山岚和依山而建,高低错落、鳞次栉比粉墙黛瓦的徽派民居的映衬下彩很出挑、很鲜艳、很靓丽,给人眼睛一亮的感觉。
  篁岭上沿着弯弯曲曲的山崖望去:在绿树翠谷中,一栋栋粉墙黛瓦,高低错落。走在狭仄的山间石板路上,徽派建筑的老屋,粉白的马头女墙黛瓦顶和精雕细琢飞檐翘角的徽派砖雕门楼,古古香飞檐翘角的粉墙屋檐下的做工精细的雕花木窗间,一个个女游客不停地摆着抛势,让同伴男士为她咔擦,咔擦地拍照。最让人发噱的是,一个长着鸡皮鹤发的满是皱纹的老年妇女,穿着旗袍,手拿丝绸绣花手帕,不停地拍着抛势,一张一张地不停地让,站在路边窗下的丈夫拍照。好了好了,该让人家拍照了。但是,她还是不停地摆出一个个姑娘
特有的表情,嗲悠悠嘻嘻地让丈夫,不停地拍照。呵呵,真是青春不老啊。老都老了,依然不折不饶,拍起照来欲罢不能。底下等着上去拍照的姑娘们嘀嘀咕咕着。都成了鸡皮鹤发的老妪婆了,有啥多照的,自己不嫌难看,我们还嫌难看呢,真是岁月不饶人,一张饱经风桑的老脸,刻满了风花雪月岁月沧桑似得唱片般的纹路,那有啥美可言哦。姑娘们小声喋喋不休地咬着耳朵。呵呵,我们男士不喜欢拍自己,喜欢拍风景,而姑娘女士们对拍照自己乐此不疲。
  篁岭,为何称为篁岭?其原因是此山岭长满了一丛丛的婀娜秀丽嫋嫋娜娜如婵娟般的篁竹,篁字,是竹多的意思,因此得名篁岭。远远看青翠的峡谷间,云雾缭绕,水汽团团,峡谷的尽头横隔一道青翠低矮的山岭,那横着的翠岭间有一道瀑布,如白的绫罗淙淙而下。声音轰然,轰动山谷。一架玻璃似得悬索钢桥,如一道雨后的彩虹悬架在青山翠谷间。我们定下的目标是直奔钢索玻璃彩虹桥。而后在慢慢往回走。篁岭上的上下曲折的街市让初来乍到者如入迷宫。还好景点的路标,标注的比较清晰。篁岭的街市如非字形排列,一道道岔路口石板小路有的通向山顶人家。咕咕而下,流注的山泉,被路边的店家住户,引入到自家的水池里,有人家的水池里还养着锦鲤秀鱼。据说,荷包红鲤鱼是当地人最喜爱的土菜,味道鲜美可口。一个半小时的旅游篁岭时间太短了,最好能住下来,黄昏时在山崖边,望着黄昏
时晚霞云彩里渐渐西下的夕阳和浸润在晚霞山影树影徽派建筑的辉映中的咖啡店里抛开红尘中纷杂烦人古怪的念头,和可心的情侣在一起谈情说爱;或者和书友交谈读书写作的体验聊天,那是最好不过的了。山岭人家,地面有限,面山谷的窗外横上一排排竹竿,用竹匾摆着辣椒菜蔬衣物等,称之为秋晒。晒秋,也成为婺源篁岭人家的特景点。天街食府,酒旗飘忽,招揽顾客。酒吧餐厅,油炸臭豆腐干子,红的辣椒酱等小吃,让你打开胃口。还有森林冒险等等着你来探险一游。天街食府餐厅,独创徽居的格局,全宽幅晒台窗户,面向着千亩油菜花梯田,广漠原野,山岭峡谷,彩虹钢索吊桥,淙淙山泉谷影的阴晴变幻尽收眼底。《中国自助游》一书说:婺源的徽派民居保存完好,有中国最美丽的乡村之誉。青山、绿水、粉墙、黛瓦、古桥、老树等美景俯拾皆是,身在婺源,如在画中游。更为可贵的是,民居与青山绿水,古树驿道非常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宛如天成。婺源有深厚的文化内涵,自古享有书乡之美誉;自唐至清,有仕宦2000多人;还有难以胜数的徽州商人,构成了独特的人文景观。
  江西的美女不如江南的多,但是婺源的女孩个个都是小家碧玉,更有出水芙蓉般的灵秀,黄昏时候,女孩子们都有下河洗澡的习惯,是婺源的一景。的确,婺源的景如同山水画家笔下的一幅幅天然的水墨画卷。篁岭上不仅有天街食府,还有会议中心、度假精品酒店、旅
江西婺源几月份去最好看油菜花
社卡巴等,入夜深山峡谷,红红绿绿的灯火如繁星,幽静的峡谷内,呢哝的是青蛙和鸣虫,或是情人间浪漫的絮语。灯光幽暗的咔吧,低声地在播放着西方古典主义的经典舞曲,昏暗的灯光中闪烁着,随着音乐高低声变幻着霓虹般彩的彩灯的幻影。呵呵,游婺源赏的是,古民俗文化、徽派明清古建筑、古树、古山洞等四古特。在街道的一头有怪屋,精灵古怪,让游客跃跃欲试。怪屋的一头通向具有徽商特的民居(徽派建筑特,将在游潜口徽派民居中详细介绍)。据说,篁岭的面积有五平方公里民居也是按梯田扇型布局。花海寻芳、民俗拾趣。篁岭晒秋,闻名遐迩。村落天街九乡,似玉带环绕在篁岭山坳上,把经典的古建筑和前店后坊的徽商店家商铺串联起来,宛如一幅流动着的、浓缩版的清明上河图。
篁岭建村有500多年的历史,这里在清代曾出曹文植和曹振镛两位父子宰相。晒秋时绿的茶叶、红的辣椒、黄的稻谷和黄豆,这些民俗和古徽派建筑、青山峡谷让摄影家们流连忘返。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崎岖的山谷里,人和自然和谐相处。农耕文化和现代工商业文明的兴起,为改善生活,人们再一次接受经济文化价值观嬗变的考验。地无四尺平,四面环山而居,
  我们一行四人和来自东北的一对母女上了缆车,我忙着给老梁、园园他们拍照。老梁拿照
相机拍我们三人,由于距离近,她们朝我一侧偏了过来,吓得一对东北母女俩哇哇直叫。说是重心偏了会脱钩翻车,掉下山谷去没命了。缆车四周玻璃透明,缆车越升越高,房屋人越来越渺小,山谷青翠如翡翠玛瑙,缆车上上下下,满载着游人快速来回穿梭着。篁岭游览价格不菲,缆车100元另加门票120元,我们当然是旅行社包的。70岁以上老年人和残疾人是免票的,老梁把自己的老年证给谢导,谢导不要说,没用。邓月兰和我们小区这帮人,先期到达玻璃钢索桥。于是集体拍照留影。站在玻璃虹桥上远眺青山翠谷和篁岭上天街九乡粉墙黛瓦中的徽派建筑,和梯田中的油菜花,景如画,静谧的山谷中只有泉流在轰鸣。江西的土壤为红土,富氧化铁的缘故,ph值为弱酸性,是种植栀子花和杜鹃花的好土壤。玻璃桥,不是全玻璃的,而是中间一小段为全透明有机玻璃。几个女同胞胆小居然不敢走上去。钢索吊桥下的峡谷里,还有一层同样的钢索桥。还有开心农场、四季花谷。老梁说我们就从这儿下去,走下面桥回到山下。我看手表时间已经过去了一半,路不熟时间来不及,万一走不到山下,误入歧途那就糟了。于是,我赶紧招呼大家原路返回。
  回到了下山的缆车边,排队的人出奇的多,足足排了20多分钟,才坐上缆车下山来,时间已经是下午6点集合上车的时间了。在坐下山的缆车时,邓月兰她们还在我们后面呢。
观官窑和皇窑以及婺源蚕丝购物商场。(言意之下,明天要拿人头费,这次出游每人收费288元加上5元保费和100元缆车费,一共才收333元哪够啊)。大家心知肚明,不在啃声。
  晚饭在农家乐吃饭,伙食极差。所谓一荤菜,只是人家吃剩的大杂烩,都是蔬菜,没有价格较贵的青菜,量也不多,口味也差。上一个菜光一个,不够吃,于是向老板娘提抗议和谢导交涉,终于又加了一盆卷心菜。老板娘对我们说,导游付的就是这样的菜价,哪能会好。谢导和其他几个导游驾驶员吃小灶喝啤酒,苦了我们这帮旅游者。据我们估计这样的菜式是满打满算也只值十元钱一人,第二天谢导还要大家出三十元一人的午餐费,遭到了大伙儿激
烈的抵抗,晚上安排农家乐住宿,被子还算干净。我们三人一个房间,天热我洗了把澡。
【篇二:赴婺源游记】
赴婺源游记
经过十个小时的奔波,我来到了婺源。古人诗曰:“空山隐卧好烟霞,水不通舟陆不车,一任中原戎马乱,桃源深处是吾家。” 鸡鸣皖、浙、赣三省的婺源偏安一隅,这使得当地百姓和他们的家园在历史上免去了许多战乱之苦,至今一个个保存完好的明清徽派古村落像宝石
一般散落在山野之间。
我一直想去看婺源的油菜花,谁知婺源花期已过,油菜花都凋谢了,剩下的只有菜花籽。但一个人的想象力可以很浪漫,想象着成畦成片的金黄漫了开来,衬托着田野村庄和房屋,明年花期,陆续绽放的花儿将给水墨丹青的古朴徽派建筑点缀灿烂的彩。
此次写生的路线避开旅行社走的常规线路,去景最安静人最少的地方。走上古人的徽饶古道,丛林,山谷,小溪,在人迹罕至的地方穿行。相信有不少人会偶尔厌倦城市的车来车往,不喜欢人潮涌动的生活,而这个安静的地方适合走走看看。远方淡淡炊烟笼罩着白墙黛瓦,山间梯田如抽象般线条纵横交错,水边孩童在嬉戏,幽静的竹筏野渡,一棵棵古樟散发出诱人的清香。突然觉得画画是一种美妙的技能,希望我的画笔能成为一把刻刀,把这温柔的时光刻下来。
旅途第一站抵达有“吴楚锁钥无双地,徽饶古道第一关”之称的虹关古村。婺源虹关古镇是徽饶古道上的一个古驿站,虹关,江西省历史文化名村。名字很有气势, 也别具想像的空间。栈道由此一直延伸到岭脚, 翻过浙岭进入安徽。虹关有一棵千年古樟树,风水树,有云“下根磅礴达九渊,上枝摇荡凌云烟”,被誉为“江南第一樟”。说书人说古树带来了风调雨顺,南面
海风不至,北方寒风不折,我想大概说的是海边的台风和凛冽的北风都绕过了这。当然,虹关不是只有古樟而已。在进虹关时,我们就看到一座掩映在青绿樟树丛中的石拱桥。写生结束之后查了资料,才发现原来这就是大名鼎鼎的“祭酒桥”
,号称“婺源最美的水
口”。 除了其景优美之外,我想,最美之处莫过于置身其中,感受那种与世隔绝的梦境。景美亦养文人,婺源是文化之乡,宋元明清几代人才辈出,清代著名的经学家江江永就是婺源人,《四库全书》收录了婺源一百多位作者的作品。此外,整个村子透露着古朴,打听到附近一带是詹姓人家,“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的故乡便是此地。
旅途第二站抵达的是理坑,与虹关古村不同,理坑略显浮躁,两边不新不旧的商铺林立,让这里多了几分商业彩,写生的人倒多了,但是那些老屋,小桥,溪流,古戏台,让我的情绪又回到了水平点。李坑是个四面环山的水乡小村,村前是大片的油菜花田,但此次写生并非在花期,未能看到漫天遍野的金黄。村内溪河两岸边多傍有徽派的古建筑,灰墙白瓦自成一派古朴素净,给人一种安静、祥和的气氛。村内有拱桥、栈亭、寺庙和庭院。民居中也夹杂着不少明清古居,室内的雕刻十分精美。一条河流分段穿越整个村庄,可以坐长长的竹
筏漫游其中。临河有不少茶楼、酒店,杨梅酒、李坑糯米酒都很好喝,初尝桂花酒,芳香四溢。“小桥流水人家”,本以为那样的景象只有江南水乡才会有,没想到这里的景同样令人心醉。我背着一个书包,穿行于大小街巷之中,漫步于黑瓦白墙之下,我不再是一个过客而是一个读者,细细品读着这座村落曾经发生以及现在正在发生的故事。写生回来后查资料,资料记载婺源理坑村建村于北宋末年,村人好读成风,崇尚“读朱子之节,服朱子之教,秉朱子之礼”,被文人学者暂未“理学渊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