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观看了王崧舟老师的十二集“爱上语文”系列百家讲坛,在网上学习了王崧舟老师的部分课例。引发了我对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些思考。
  在这十二集中,王崧舟老师在向我们所有的语文老师强调一个正确的观念:
  学语文,就是学文化。
  学好语文,就是让自己变成一个文化人。
  学语文要以学做人为第一要义。
  学语文的最终的目的应该是活出自己的诗意人生。
  学中国古典诗词,就是学中国文化。
  这些可谓是在语文教学中老师应该耳熟能详的金句,我们往往会因为走的太远而忘记了为什么出发。王崧舟老师用这些金句再一次为所有的语文老师明晰了为什么学语文,怎样才能爱上语文。
  那么在具体的语文教学中又应该怎么做呢。接下来我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说一说我的思考。
  一、读诗是有思维路径的
  王崧舟老师在爱上语文第1讲语文中的文化美中,讲了两首诗,一首是王安石的泊船瓜洲,另一首是江雪。在讲泊船瓜洲的时候,就有学生提出王安石没有安全意识,而在讲江雪时,又有学生提出来,这么冷的天,这个老爷爷为什么在这里钓鱼?孩子之所以这样问,是因为他是从实用的角度,理性的角度去读诗的,他的思维路径出现了问题,这个时候老师就应该加以引导。
  王崧舟老师提出读诗时思维的路径,不能是从实用的角度、纯理性的角度来读。在严羽的《沧浪诗话》中这样说到“诗有别材,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诗应该形象地读,感性的读,充满想象力的读。
侃侃怎么读  诗的逻辑不是知识的逻辑,诗的逻辑是情感的逻辑。语文老师应该在这个基础上,在引导学生读诗的时候做一些必要的点拨指导。
  王崧舟老师不但关注了读诗时的思维路径,他还给我们所有老师传授了语文教学的三个层次。
  二、语文教学的三个层次
  在爱上语文三读诗中的厚与薄这一集中以纳兰性德的《长相思》为抓手,王崧舟教授为我们讲解了语文教学中的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就是把作品读厚,王崧舟教授提出书读百遍不是数量上的要求,而是层次上的要求,质量上的要求。那怎样才能把一首词或者其他的文学作品读厚呢,王崧舟教授为我们指明了三条思维路径:一是参考别人的体会和感悟。例如有人在读《长相思》这首词时拿榆关与故园进行对比,形成空了间上的一种张力,拿故园的夜晚跟征途之上的夜晚进行对比,形成一种情感上的张力,这就是一种对比的思维策略。但是也不要只读一篇,还要读多篇的别人的解读。那如果碰上解读的有矛盾怎么办呢?
  这时就需要第二条思维路径:去研究作者本人。研究这个人的生平,读这个人的其他的作品。
  第三条思维路径是抓住关键的意象,再看看别的诗人是怎么写这些意象的。例如别人的诗词里边是怎样写故园的,写故园是因为有乡心,那么别人的诗词里边又是怎样写这一颗乡心。
读到这里就知道这一颗乡心不只是纳兰性德的,是我们全体中国人的,这就是一种文化。
  王崧舟教授在读厚一首词的过程中充分体现了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100条建议中所提出的,好的教师是用一辈子来备一节课。他读纳兰性德的这些词,又岂是一天两天能够达到的,真的是用一辈子来备了纳兰性德的《长相思》这一节课。让我领悟到,作为老师就应该不断的充实自己,看教育方面文学方面的书籍。
  读厚是基础,而第二个层次是是能够把它读薄。
  读薄跟数量的多少篇幅的长短没有太大的关系,读薄关键的关键在于能够聚焦和锁定这首词最核心最有价值的信息,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这首词的词牌是长相思,词名也是长相思,而长相思三个字,你可以把它读薄读成一个字--思。
  第三个层次:读薄还不是最终的目的,最终的目的是读活,要把自己放进去。要体验着诗人的体验。
  这三步又不仅仅局限于诗词教学,在其他的经典文学作品教学时也是同样的。读厚就是对这篇文章,这个作者有充分的了解,也是我们备课的第1步,对教材进行分析,占有大量的
资料。而第二步读薄,其实就是进行教学设计。而读活,就是语文的实践性的要求,把课本里里边的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系起来。
  王崧舟老师还用了好几集为我们诗词中的文化意象的重要性,他认为,读出诗词中的文化意象,才叫文化。因为这些意象承载着中国独特的文化。但是,但是尽信书,不如无书。我在听的过程有一些自己的思考和质疑。来和大家分享一下。
  三、我的质疑
  王崧舟老师举过一年级的第1篇课文秋天这个例子。
  这篇课文很简单只有寥寥55个字。王崧舟老师却解读出深藏在它浅显文字背后的鲜为人知的文化现象。
  在王崧舟老师眼里,“大雁”不再是“蓝天上南飞的大雁”,他通过博古 通今,旁征博引,解读出了“大雁南飞”背后蕴含和寄托着的某些特殊心情的文化意象。
  也正因为此,他在教学《秋天》这篇短文的时候,带着学生走进了“大雁”这个文化意象--
  他先问问学生:“你们知道鸽子会传递书信吗?”孩子们都知道。再告诉学生,“传说大雁也跟鸽子一样,可以给人们传递书信呢。”由学生熟悉的鸽子引出大雁也会传递书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然后,又创设一个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有一次,妈妈去外地出差,一走就是好多天,你会想妈妈吗?你想对妈妈说些什么呢?”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说,
  接着,话锋一转又说:“可是,这些话妈妈听不到啊?怎么办呢?把它们写下来,写成一封短短的信。”
  “信写好了,可是怎么寄给妈妈呢?我们请大雁帮我们寄信,好吗?”
  儿童的思维是一种诗性的思维,是一种童话的思维。当这个时候,老师就会发现,当学生再读课文,再读一大雁往南飞,一会儿排成个人字,一会儿排成个一字的时候,大雁就不再是一种自然现象,跟他对妈妈的思念,对妈妈的牵挂,对妈妈的爱就有关系了,大雁跟传书,大雁跟离愁,大雁跟思念,就这样悄无声息自然而然地连接在了一起。
  王崧舟老师认为学语文学的是文化,是要让孩子们感受到我们语言文字背后所存在的几千
年积淀下来的文化内涵和文化意蕴。这个观念我很赞同,但是他把大雁这个意象的学习放在这一课里我觉得有待商榷。
  王崧舟老师在秋天这一课里边增加了大雁这个意向的学习内容。他的目标是要让孩子们感受到我们语言文字背后所存在的几千年积淀下来的文化内涵和文化意蕴。
  从这个目标来进行考量,那么它的这个教学内容的设计无可厚非。
  但是尽信书,不如无书。
  在我们的教学参考书中,关于这一课的教学目标是
  一、认识“秋、气”等10个生字和木字旁、口字旁、人字头三个偏旁,会写“了、子”等4个子和横撇一个笔画。
  二、正确朗读课文,注意“一”的不同读音。背诵课文。
  三、结合插图,初步了解秋天的特征,知道秋天是个美丽的季节,认识自然段。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读好“一”的不同读音,认识首次出现的偏旁。认识自然段。
  对一年级学生来说,这个教学内容还是很多的。而且很多都是学生第1次接触,例如一的不同读音,例如自然段,例如偏旁。
  在教学目标和教参中都没有出现对大雁这一意象,他所特有的传送书信和思念亲人的含义这方面的理解。
  并且这就是一篇写景的散文,它没有非常明显的情感线索,来说这个大雁的独特含义。
  教参书中明确提出,老师们在教学中一定要有目标意识,不要随意添加教学要求,以免增加学生的负担。
  那么在这里,在增加关于大雁的这个意向的理解。是否偏离了这一刻的教学目标?
  做为一个接受了系统的学校教育的成年人,我们懂得的知识,当然很多,如果第1课秋天要去增加这个大雁的思乡的这个意象的内容,那么我再进行第2颗小小的船,讲弯弯的月儿的时候,我们是不是就需要增加月亮关于思乡的这个意象的理解呢。
  语文的有趣就在于它的多向的解读,只要自圆其说,我们都可以认为是正确的,但是作为一个小学的语文老师,我对苏霍姆林斯基对第1次学习新教材这个概念非常赞同,在第1次学习新教材时,我们要明确知道孩子应该学习到什么程度,不要让任何一个学生对事实现象规律性做出肤浅的理解。孩子学习的路很长,不能一年级去做二年级的事,小学去做初中的事,而该做的事没有做好。
  教学内容比教学设计更重要。有了正确的教学内容,也就是教学有了正确的方向。部编版教材最大的一个优势就是它进行的内容的序列性的,螺旋上升,逐步提升的设计。在多次的许昌教育局关于部编版语文教学的培训中,各位专家都不止一次地强调了,对部编版教材的教学内容要照着做。
  以上都是我自己的一些浅见,如有不当之处还请大家批评指正。
  此前对王崧舟的敬仰,只是停留于“听说”的层面。听说,他是“诗意语文”的倡导者;听说,他在讲座中用“剑气合一”来谈自己在语文家园中的安身立命;听说,他的《慈母情深》让课堂温暖着慈母的光辉。种种“听说”在我心中留下了王老师高大的形象,而且是那种遥不可及的高大。对于我,一位普通的一线语文老师有了很大的触动,强烈地感受到:
  一、阅读,让生命更丰富。
  王老师爱读书。有人问:“王老师,读书是不是您的业余爱好,”他说:“错了,应该把‘业余’两字去掉。读书是我的爱好,读书是我可以全身心投入的爱好。读书是跟我吃饭一样,跟我呼吸一样,在我的生活当中是非常自然的。”是啊,王老师确实是爱书之人,据他自己所说,藏书量少说也有七八千册了。在王老师从教的第二个五年,被他笑称为“孤独沉潜”的五年里,他读了大量的书。他读宗教类的书,读哲学类的书,读文学类的书,读美学类书,读“老三论”、“新三论”的书等等。
  王老师的读书经历深深地触动了我。要做一个好的语文老师,自己先做语文人,要播撒读书的种子,自己要先做读书人。《语文课程标准》比较重视儿童阅读,要求在整个小学阶段,课外阅读总量应该不少于145万字;除此之外,《语文课程标准》还提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试想,一个语文教师自己不爱阅读,又如何指导学生阅读,让学生在教师的影响下爱上阅读,养成终生阅读的习惯呢,读着这本书,我发现,王老师无论是谈语文人生,还是谈语文理念,都与谈读书紧紧联系在一起。这更让我明白,读书不是一时的事
情,也不单单是为了教学,它更是为了终身的幸福。“水本无华,相荡而生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生命是一条河流,它流动,它吸纳,不断前行中壮大,不断交流中丰富,生命由此而变得开阔、深邃、美丽。
  二、阅读,让课堂更精彩。
  王崧舟老师一直呼吁语文教师要细读文本,他认为文本细读是新课改背景下对教师的专业发展,对教师的备课提出的新要求,他呼唤语文教师的备课应具备新的理念、新的视野,呼吁教师要细读文本。在一次讲座上,我才知道王崧舟老师为了教好《长相思》,读了整本《纳兰词》,了解了纳兰性德的生平,阅读了一万多字的鉴赏文字,然后写下了文本细读感受,化成繁华如东流水的课程资源。只有阅读,才有底气把经典名作演绎为精彩的课堂。每一个匠心独运的教学设计,都源自正确深入的文本解读,源自扎扎实实地阅读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