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媒体时代,更要多读书,多读长逻辑
前次发牢骚,说现在的内容领域也很卷——有了碎片化内容,就没人再愿意读大部头了;当音视频这种更为轻松愉悦的输入形式出现时,文字内容似乎也正在没落。有些小伙伴鼓励我,在留言中表示自己更愿意阅读文字,或让我荐书,或问我系统的学习过程。我打算先讲讲我的读书习惯和对学习的见解,再把我读过且觉得获得匪浅的好书分享给大家。
为什么要学习?
看过《信条》的朋友大概都被科普过熵增的概念,大意是宇宙中的系统都在从有序向无序发展,能量自发由高到低传递,最终走向湮灭……也就是说,宇宙中的一切都在衰退,直到“自毁”。
代入我们在聊的“学习”这个话题,就是说所有人都有变得越来越懒、越来越不爱思考、越来越笨的趋势,如果你什么都不做,不止是泯然众人,而是会往更坏的方向发展。
所以人都有知识焦虑,罗振宇就是看到了这点,发了财。
于是我们必须不断学习,维持知识摄入,才能对抗衰退。如果想要取得进步,就要学更多。
其实我是离开校园之后才到学习的乐趣的。读书时和某些小伙伴一样废,可能我还更废一点,因为我学的是天坑专业,主要时间不是用来逃坑,就是在坑里平躺。
天坑专业的知识对我来说,除了撩妹逛园子的时候跟人讲“界门纲目科属种”,就是疫情时跟人分析细菌和病毒的区别,最后也就落一“死直男”的称谓,学起来性价比太低了,如果不是真爱,越早逃坑越好。我那些经济的课是辅修的,但在学校里也没好好学。一方面是老师讲得不怎么样,好像故意不让我听懂;另一方面是迷茫,不知道学来干嘛。反正最后考完试就啥也不记得了,也啥都不想记得。总结起来就是我的学习生涯是学生时代结束之后才真正开始的,就是这么叛逆。有次和人讨论抗美援朝的历史,一小伙伴问:“怎么好像你啥都很懂,平时到底花多少时间看书啊?”这话说得好像我上班都在摸鱼似的。鱼当然也摸的,有些小说类的书看进去了确实很难停下来,我记得有段时间读《雪中悍刀行》,简直要抓住每个带薪拉屎的时间摸鱼偷看。《雪中》这书我就不推荐了,我自己看完后也后悔,因为它烂尾且槽点太多,会带坏小孩子。大部分书是在通勤路上看的,挤在地铁里,啥事也干不了,就只能读书。我会选择在地铁时间啃“硬书”,因为注意力最集中,比如达里奥的《原则》、《债务
危机》和哈耶克的《通往奴役之路》,我都是在上下班路上读完的。通勤的路走熟了之后,我甚至能在下班刚进电梯时就捧起kindle,然后边走边看。这个习惯有点危险,小朋友们不要学。其实也没爱学习到争分夺秒的地步,只是一段路你重复走上几千遍,那种无聊跟杵在地铁里也没差。关键是身边的其他人也都这样,全都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
其实我们每个人每天都要阅读大量信息。比如老王,他总觉自己读的字数也不比谁少,但为什么没有涨知识呢?
这和阅读质量有关。
罗翔老师曾提到一个概念叫“快乐的质量”。他是这么说的:
读小黄书时,你快不快乐?
挺快乐的!
听郭德纲的相声时,快不快乐?
也挺快乐!
读莎士比亚时快乐吗?
想必也会感到快乐!
那现在让你选,你选什么?
估计多数人会选郭德纲,即使有人觉得小黄书真的很快乐,也不好意思选。
换个问法,假设现在图书馆只能留一本书给你的子孙后代,即便你真诚地认为小黄书给你带来了愉悦,郭德纲的相声给你带来了快乐,但只能留一本书,你留哪一本?
莎士比亚!(肯定的语气)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越能体现人性尊严的快乐,就越是高质量的快乐,与之相对的,是放纵的快乐,它降低了人性的尊严。
我们之所以读书、行路,其实就是为了让自己不断地享受高级的快乐。
他讲快乐的质量时,举的是读书的例子,那么就很容易联想到阅读的质量。在我看来,高质量的阅读有三层含义:首先是阅读高质量的内容;其次是高质量的阅读习惯;最后是有高质量的获得。
因为人的趋势是变懒变笨,要对抗这种“衰退”,就要逆趋势做功,大V九边的道理是做功的过程很痛苦让人不舒服。所以虽然大家都知道阅读莎士比亚是更高质量的快乐,却仍然选择郭德纲。
因为人就是这样,不会选择正确的,而是选择容易的,然后后悔。
现实中,大家更喜欢“短平快”式的阅读,其实也是这个逻辑。
既然万物皆有惰性,阅读当然也有惰性,大家自然更喜欢看容易理解的东西。音视频的内容大量出现之后,人们更易于用眼前所见的画面耳朵所听的结论来代替自己的思维空间,就减少了思考做功。
流媒体时代,人们输入内容确实越来越便捷越来越轻松,但若习惯如此,就很难再看进那些真正能启发思考的内容了,变得更习惯于接受结论性的语言,而不是分析语言,也就是更喜欢“接受是什么”,而不是“思考为什么”。
这个现象其实已经发展成确定的趋势了,而确定的趋势中就一定有生意。既然你有知识焦虑,又看不进高成本的内容,那我就嚼烂了喂给你,这不正是罗振宇的商业逻辑么?
显然不是好事,因为我在看音视频的时候就经常有一种一闪而过的“学到东西的快感”,有时候还拍大腿,嗯,是这样,但回过头却发现根本记不起什么。
刷来的信息太直接,还没有来得及去思考和分析,浅显的结论已然呈现在面前。我们看的时候是觉得信息很多,但是很难在大脑中停留太长时间,当然就连一鳞半爪也记不住。
能记住的,不是某个人侃侃而谈的光鲜人设就是他生造出来的新鲜词汇。
比如都知道奇葩说里的黄执中很牛逼,但你能记起他说过什么吗?
生造词汇这个事,我发现搞互联网和金融的特别爱干。本来可以说人话,他们非要搞成玄学。搞金融的是骗你“这事只能让肉食者谋之”,搞互联网的则是骗你——你“获得了知识”。
举个例子,罗振宇曾经讲了个二战时美军发明“午餐肉”的故事,说这是畜牧学、营养学、仓储物流的系统知识整合,进而提出了“认知折叠”的概念。
乍一听,好高级好牛逼。
但细一想,这特么不就是流水线么?哪个工业品不是这么生产出来的?就是根绣花针,也集合了采矿、冶金、营销渠道……的知识呀。
所以为啥平时还亲自看点书的朋友特别反感罗振宇,因为他号称提供“知识服务”,但给的却是经不起推敲的“水货”。
当然了,也不是所有人看手机都是抱着学知识的心态,有的就是图一乐子。
比如微博、抖音,刷一下就很快活嘛,再点开底下的评论,简直个个都是人才,说话又好听。
我并不觉得体验这些“低质量的快乐”有什么不好。不好的是在刷的过程中,产生了“获得知识”的幻觉。
侃侃怎么读我有很多学员是大神级学霸,他们平时也玩的,和普通人的区别是他们知道自己在玩。
再谈一下我所认知的学习的五个层次,解释下为什么我说没有思考成本的阅读无法获得知识。
结合我自己的学习和思考过程,我将“学习”划分为五个层次:信息摄入→ 归纳提炼→ 实践论证→ 融汇贯通→ 颠覆创新。
(1)信息摄入
通过观察与阅读,建立知识体系、积累常识经验,是学习的第一步。
比如若不知道什么叫M2,什么是“信用”,什么是“流动性”,很多经济话题的文章是没法看的,
也就谈不上讨论、分析,便只能人云亦云——物价在涨哎,肯定是通胀喽,再不然就是滞胀……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