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罗翔《法治的细节》,我顿悟人这一生,为何要读很多的书
2020年9月,法学教授罗翔,因为一则书评引发了许多网友的肆意解读和攻击谩骂。
网上的人嘈杂喧闹,他没有过多解释。
当天下午,他以“退网”平息一切,退回简单的生活,逃到书中的世界。
随后,他将自己的思想和心声集结成册,出版了这本《法治的细节》。
在这本披着法律外衣的随笔集里,你可以走进罗翔的专业,看到他对热点案例的法理解读,也可以走入罗翔的书单,感受他对各种名著的哲理思考。
在阅读之中,还能听听他袒露这两年心境的变化,以及对人生产生的新感悟。
有读者说,读这本书“就好像跟信任的长辈聊了个天”。
在书里,他没有读书人的架子,也没有老师的说教,只闪耀着朴素的正义和温暖的烟火气,然后真诚地告诉你——
读书能够让你总是清醒,总是理性,总是谦和。
翻开这本《法治的细节》,你就会发现:
人这一生读的书,都会变成你的格局和气度。
读书以明志
“经常有人问我,过去一年取得了哪些成就?我知道他们想听到的答案——成为一名网红。”
这是《法治的细节》开篇序言里,罗翔写下的第一句话。
然而,他却挥动着笔,道出他的真实想法——“我理想中的成就,是做一个好老师,教好法律,传播法治理念,让每个人意识到内心幽暗的成分需要被封锁。”
在书中,我们可以从罗翔的成长经历里,看到书对他人生之路的影响。
小时候的罗翔,因为爸妈常年不在身边,到了青春期就变得异常叛逆。
爸妈无奈,只能将他送到外公家接受教育。
外公是名老师,家里有特别多的书,不少是关于法律的入门书籍。
在这里,他每日沉浸在书海中,渐渐地,心中有了对法律世界的向往。
沿着这个目标,他沉下心来,勤奋苦读,从县城一路考到北京,读到北大法律博士。
毕业后,他成为了政法大学的法学教师。
读过的书,令他在课堂上既可以旁征博引侃侃而谈,又可以幽默风趣洞察世事。
他在学生中备受欢迎,也成了新一代知识网红。
读书,照亮了他立志要走的路,也让这条路越走越宽。
政治哲学书中对“理想国”的描绘,总让罗翔心怀信仰:“今后的每一天,我希望法治的光芒能够照亮每个人的内心与前行的道路。”
文学作品中对黑暗现实的揭露,也让他总能到事业的意义和前行的目的,一如他给每一位学生的寄语:“做法治之光。”
每个人都可以在阅读之中,看见未来的自己。
有时候你读了什么书,就意味着你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司马迁十岁就开始研读《尚书》、《春秋》,博览典籍数十年,立志此生要写一部史书。
在他专心著述之时,却飞来横祸,因为维护大将李陵,他惹怒汉武帝,被贬入狱,遭受腐刑。
狱中,司马迁悲愤难当,一度绝望自杀。
但那些他读过的书,看过的故事,在脑海中频频闪现。
文王拘于囚室而推演《周易》,仲尼困厄之时著作《春秋》,屈原放逐才赋有《离骚》,左丘失明乃有《国语》,孙膑遭膑脚之刑后修兵法……
侃侃怎么读这些书里他曾尊崇和敬仰的人,似乎都在告诉他接下来的路要怎么走。
于是,他在万般折磨中活了下来,想起了年少时看书立下的梦想——修《史记》,传万世。
阅读能让人看见世界、看见他人,也能驱散迷茫,唤醒你内心的小宇宙。
当你陷入生活的泥潭,书籍会给你一种内在的力量,托住你摇摇欲坠的志向,带给你生机与希望。
你读过的一本本书,都是铺成你向上的一层层台阶,它会指引着你,通往理想的最高处。
读书以思辨
罗翔曾在书里说,你我都生活在偏见之中,出身的偏见、种族的偏见、地域的偏见、性别的偏见……人的一生就是走出偏见。
每个人都会遭遇偏见,那我们应该如何破除?
富斯德说:“我们可以由读书搜集知识,然后利用思考把糠和麦子分开。”
培根回答:“读书不是为了雄辩和驳斥,也不是为了轻信和盲从,而是为了思考和权衡。”
他们的答案指向一处——读书,然后思辨。
在《法治的细节》里,罗翔用了将近三分之二的篇幅告诉读者,他是如何通过读书学会思辨的。
比如罗翔曾经主张死刑废止论,认同《犯罪与刑罚》中对死刑的探讨,认为死刑是没有效果的,所以可以废除。
但当他看了很多相关书籍,尤其是读到一些作品中死者亲人对“恶意杀人不偿命”的控诉,字字血泪般地抗议,让他意识到,废除死刑这种看似博爱的人道主义刑罚观,无疑是对被害人的家属造成了再一次伤害。
他质问自己:“我们有什么权利要求他们宽恕别人?我们又有什么代替被害人来宽恕别人?”
再比如,在研究性犯罪时,罗翔谈到,他曾支持对女方的实际侵犯作为犯罪量刑的标准。
后来读到了一些女性研究学者的观点,他才发现自己其实是站在男性行为的立场上看问题,而忽略了女方的弱势。
重新思考性犯罪标准,他察觉,我们总是习惯性地以男性的视角审视女性的行为。
哪怕不是行为上剧烈反抗,当女性说了“不”,你的行为就过界了,你就应该停止。
这样的思考,让他在书中呼吁,虽然男女有别,但是合理的区别对待,也是法律正义的一种表达。
不读书不足以共情,不共情不足以思辨。
每一次阅读,都是让你从不同层面理解这个多元并立的世界。
阅读经典就是在不断地超越固有的偏见与狭隘,成为帕斯卡尔说的那根有思想的苇草。
哲学家罗素在剑桥大学当研究员时,正值一战爆发。
同龄人纷纷当兵入伍,唯有他每天依旧读书不断,潜心研究数学、哲学。
他写了很多反战的册子、传单,还公开发表和平演说。
这让他在狂热参战的大潮中显得如此格格不入,甚至一度被送进监狱。
但他依旧坚持身体力行,为和平奔走。
1959年,罗素在接受BBC采访时说:“有关智慧,我想说,不管你在研究什么,只问你自己,事实是什么。永远不要让自己被自己更愿意相信的东西所影响。”
罗翔也说过:
“读书的真正目的是追求智慧,而非单纯的知识。
获取智慧,恰恰是通过读书做减法,把书读出思想,读进内心,然后排除一切干扰,坚定最初的理念。”
爱读书的人有着自己清醒的认知,不会被舆论跟偏见裹挟,拥有理性的思考和权衡。
无论外界多么喧嚣,他们也有自己的一套处世逻辑。
不会轻易妥协从众,也不会轻易被外界所改变。
读书就是为了不断超越愚昧的自己,不断超越被桎梏的环境,让人越活越清醒,越活越有智慧。
读书以自省
罗翔在书中,谈到读书的四层境界。
第一层,在书中逃避世界。
罗翔最喜欢《纳尼亚传奇》的作者路易斯,从小沉迷阅读,不愿走出书中世界。直到母亲的骤然病逝,他才幡然醒悟,原来书不能成为真正的庇护,只是一个乌托邦。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