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粉墨春秋的配乐赏析
京剧风格的民族声乐作品,也叫“戏歌”或“京歌”,是指借鉴京剧音乐元素创作的民族声乐作品。歌曲《粉墨春秋》是近几年非常优秀的京剧风格民族声乐作品之一,是山西艺术职业学院华晋歌舞团原创的古典舞剧《粉墨春秋》的片尾曲,由微尘作词,方鸣作曲,首唱谭晶。全曲以戏曲音乐为基础,融合京剧、山西地方戏曲音乐元素创作而成,采用现代交响乐的演奏形式,使作品既有民族的风格,又有现代的彩。舞剧讲述了民国初期,山西一个梨园戏班的弟子历经磨难,仍对戏曲人生不懈追求,最终成就大业的感人故事。片尾曲《粉墨春秋》是点睛之笔,对整个作品起到了升华的作用。歌曲以民族唱法为基础,融合了京剧的润腔特点和山西地方戏曲及民歌小调的演唱特点,时而轻柔如水,时而激越澎湃,唱出了“人生如戏,戏如人生”的感叹。
一、音乐分析
本文分析的是钢琴伴奏版的歌曲《粉墨春秋》。这首歌采用单二部曲式,借鉴了传统戏曲音乐的曲式结构,运用了京剧西皮腔的元素创作而成。歌曲A段抒情婉转的段落,采用B徵调式,由带有延展型的起承转合四句构成。四句在旋律上采用了戏曲的唱腔特点,落音分别是徵、商
、宫、徵,与歌词的内容彩和谐统一。5小节的前奏由弱开始,大幕徐徐拉开,故事娓娓道来。A、B段中间加了个9小节的连接部,把舞台上波澜壮阔、彩斑斓的画卷,展现在我们眼前。
B段是跌宕起伏的乐段,采用E宫调式。第一乐句感叹“人生如戏,唱不完的故事”。第二乐句“戏如人生,道不尽的风流”是第一乐句的情感递进,旋律也是第一乐句的合头变尾,由商音变为徵音,彩变得柔和。第三乐句“恩恩怨怨真善美丑,生生死死爱恨情仇”,节奏紧缩,层层递进,随后推着情绪再次从B段开始处反复。接下来是第三乐句的扩展变化,旋律变得低回婉转,为最后一句做了起跳前的预备。“锣鼓敲响”四个字重复了四次,旋律不断上行模进,最后一次重复时,节奏先是扩展,然后逐渐加密,情感一步步升高,最后在波澜壮阔的气氛中结束全曲。
二、歌唱技巧
生旦净末丑分别指什么(一)咬字吐字与京剧的结合
我国戏曲音乐一直讲究字正腔圆、依字行腔,尤其是京剧,在演唱中字不仅要“正”,还要用
不同的咬字、吐字方法表达不同的情感。京剧演唱特别讲究字的五音四呼,五音是指“唇、齿、喉、舌、牙”五个声母发声的着力部位。四呼是指开、齐、撮、合四种韵母发音的口形状态。如“人生如戏,唱不完的故事”的“如”字和“故”字,都是合口呼的字,演唱时拢唇开喉立咽壁,声音进入通道,混合共鸣使音柔和含蓄,就如百味人生,尽在不言中。
京剧还特别讲究收声归韵,十三辙中的辙指的就是字的韵母。在歌曲开始的第一句“台前幕后”中的“台”字要收声到“i”母音,“前”是言前辙,演唱时先要咬住声母“q“,然后如枣核状自然过渡到“i-an”韵母来行腔。又如“秋”字是由求辙,演唱时要准确的从声母“q”过渡到母音“i-ou”来咬字吐字。《粉墨春秋》这首歌是由求辙韵脚的歌曲,例如后、丑、秋、袖、眸、首、流、仇、头等字,演唱时要注意口不能撮太小,否则就变成u母音了,“i-ou”母音口型略大略松。演唱由求辙时还要抬起软腭,竖起咽壁,打开腔体,气息沉在腰部,微收丹田将韵母经过共鸣腔的混合共振送出去。归韵的准确与否关系到声乐演唱的字正腔圆,演唱《粉墨春秋》这个作品时要做到字字清晰、声声饱满,行腔婉转,才能在抑扬顿挫间尽显京腔京韵。
此外,还要注意咬字的力度,要有喷口。如“世”“拜”“休”“事”“丑”“头”等字,字头稍加阻碍,出
字就很有力度,不但可以夸大情緒、渲染气氛。另外,这首作品在演唱的时候,要注意戏曲演唱“善过度”的特点,不但要注意每个字的字头、韵腹、韵尾如枣核般的圆滑过渡,还要注意字与字的连贯衔接,做到“累累乎端如贯珠”。
(二)京剧润腔技巧的运用
“筐格在曲,泽在润”,润腔是歌唱者二度创作的主要手段。我国著名的音乐学家董维松认为:“润腔,是民族音乐(包括传统音乐)表演艺术家们,在他们演唱或演奏具有中国民族风格和特的乐曲(唱腔)时,对它进行各种可能的润和装饰,使之成为具有立体感强、彩丰满、风格独特、韵味浓郁的完美的艺术作品。”可见要想把谱子上的音符唱活,还要给声音加以润饰增添彩。京剧润腔的形式多样,主要有上下倚音、复倚音、波音、颤音、滑音、顿音、连音、擞音(频率较快、非常短暂的装饰音)等方法。在歌曲《粉墨春秋》中主要用了倚音、波音和颤音三种润腔方式。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