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颖
读《最后一位戴罪的功臣》有感
本篇讲述的是我国著名英雄-----林则徐先生,他最为人所知的莫过于虎门销烟这一对中国近代有巨大影响的功绩,他所主张的严禁、抵抗西方侵略、坚持维护中国主权和民族利益这一点受到成千上万人命的认可和敬仰。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伟大的人物却是我国最后一位戴罪之臣,如此大的反差不禁让人引起深思。林则徐的一生颠沛流离,经历了无数坎坷,可却从未动摇过他那颗为国家和人民的赤子之心。在刚当上禁烟钦差后的一年半,就不幸被贬。虽然赴新疆途中遇黄河泛滥,林则徐被派赴黄河戴罪治水,他不愧是一个见害就除,见民有难就救的人,不管是烟害、夷害还是水害,林则徐都竭尽全力为民排忧解困保平安。半年后治水完毕,所有的人都论功行赏,惟独他得到的却是“仍往伊犁”的谕旨。而在被贬之际,百姓所表现出的愤懑和不满亦从侧面表现出了他的受爱戴程度。他们为林则徐送来了各种生活用品,还送来了五十二面颂牌,痛痛快快地表达着自己对民族英雄的敬仰和对朝廷的抗议。即使是在荒僻的边境,他那个爱国之心也从未停下过,在被贬之地北疆伊犁修渠垦荒卓有成效,他用自己的私银,承修了一段后人称为“林公渠”的工程,当地一直使用了120多年。后来朝庭派他到勘察荒地,林则徐历尽千难万险,以罪臣身份,行忠臣之举,为国出力,与边民共同艰苦奋斗,为清政府新增69万亩耕地,极大地丰盈了府库,巩固了边防。
民族英雄有哪些a作为近代史上的民族英雄,林则徐身上更多地体现了爱国、爱民、舍已的光辉思想和高尚人格。我想这正是我们所需要学习和尊敬之处,其座右铭“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璧立千仞,无欲则刚。”更是值得被我们作为谏言铭记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