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信息2008年第28期
SCIENCE &TECHNO LO GY INFORMATION ●
一、强势供应商的定义及其特点
强势供应商是指那些掌握了产品关键零部件的生产技术,拥有很强的研发和生产能力的实力强大的供应商,供应商对产品定价以及是否供货方面占主导地位,需方在一定意义上依赖供方。这方面的例子很多,例如国内拥有众多的手机生产厂商,但关键的手机芯片都掌握在美国高通等几个厂商手中,手机芯片厂商拥有垄断技术,掌握市场的话语权。
二、产品试制阶段对供应商的品质管理
(一)首先签订试制合同。与强势供应商签订试制合同,目的是使
其在规定的时间内提供符合要求的样件。合同中应包括技术标准、产品接收准则、保密要求等内容。
(二)进行样品检验。对于强势供应商品质管理而言,从这个阶段开始就进入了对强势供应商的全面品质管理。考虑到工作的连续性,企业应有意识的与供应商在质量要求、技术标准、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测量系统要求等方面达成一致,防止以后出现问题难以分清责任。样品测试阶段对于强势供应商提供的样品要进行全数检验而不是抽样检验,这个时期进行样品全检更容易发现潜在的质量问题。
(三)样件产品品质问题的解决。在样件试制阶段,对产品质量问题的解决方法有:改进、妥协、更换供应商。这个阶段还不存在批量检验的问题,主要还是解决质量改进方面的问题,出现质量问题后,首先要检查供应商的生产及质量控制是否存在问题,双方技术人员也可以进行重新设计或设计更改,形成折衷方案。
三、批量生产阶段对供应商的品质管理
1.编制进货检验和验证的指导性文件
明确进货检验人员的职责,规定验收的规范及标准,必要时制定进货检验计划。
2.进货检验
进货检验包括首批进货检验和批量正常进货检验两类。(1)首批进货检验
首批进货检验是指企业对供应商第一次提供的一批样品进行的鉴定性的检验认可。在进行首批进货检验时,首先要充分理解该零部件的技术要求、质量要求、抽样方案和产品接受标准。一般来说,技术要求、质量要求和产品接受标准由强势供应商提供,抽样方案一般采取全检。在这个环节中,供应商提供的文件还包括各种质量证明文件(合格凭证、供应商进行的检验资料记录及有关检验或试验方法的说明资料等),要注意确认。在实施检验的过程中,要进行比较判断,做出检验结论,做好记录。最后,整理形
成首批样品检验报告,说明样品检验判定结果(合格与否,接收还是拒收),供应商质量证明文件的符合程度,样品检验的总评价及有关建议等。
(2)批量正常进货
批量正常进货是指供应商按照合同的规定持续性的进货。这些产品的进货检验,首先应重视供应商提供的质量证明文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核对性的检查。批量正常进货检验,可根据各个阶段的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检验方法。强势供应商提供的关键零部件要实行严格的全项检查。考虑到成本问题,可以在进货检验阶段采取抽检,做初步判定,然后在生产线上线生产之前再做一次全面检查,以此确保关键零部件的品质。
四、不合格品的判定分析和处置
(一)一致的技术标准和抽样方案
在产品的开发设计阶段企业与供应商就要开始进行各项标准的策划、起草和修订。这些文件,包括对采购物资的检验方案,如是否进
行抽样,如何抽样等等,应该与供应商达成共识。
(二)不合格品的品质责任
供应商提供的来料不合格,大致有如下几种情况:
1.少量不合格品,其价值也占总采购量的比例不大。对于这种不合格,一般双方可以比较容易协商解决。即便是这样,如果超出正常波动的范围,也应分清责任,特别是供应商有不同意见时,应主动征求供应商的意见,借此机会检查企业的采购文件、技术标准、检验方法等是否存在问题。如果企业没有问题,应要求供应商查清原因,采取纠正措施,防止不合格的再次发生。
2.不合格品数量比较大,价值也比较高。
应查明原因,分清责任,如果是企业提供的采购文件有问题,应及时改进。否则,应郑重通知供应商,并暂停供应商继续提供产品,待查明原因后,可以对供应商再进行评价,合格后恢复供应商向企业供货
3.不合格品在顾客使用过程中发现,造成顾客索赔。
有时,企业的产品在顾客的使用过程中出现故障并给顾客造成了较为严重的人身伤害或是财产损失,会导致顾客索赔。此时,分清产品质量责任是很重要的。产品出现故障的原因是企业产品设计或制造问题,还是供应商提供的零部件质量问题往往决定了产品质量责任的划分。
(三)不合格品的处置
当来料的进货检验中发现不合格品时,应按照企业《不合格品处理程序》的要求对不合格品进行标识和处置,防止不合格品的非预期使用。
供应商如何管理1.标识、
沟通与记录在进货检验时,一旦发现不合格品应及时进行标识,必要时进行隔离处理,并做好记录。对于非正常的不合格现象,应按照文件规定的程序及时通知供应商,协商解决的办法。
2.对来料中的不合格品,一般由供应商进行处置,处置办法有:返
工、返修、报废、让步接受。应根据不合格品评审的结果来处置不合格品,并进行记录。
(四)纠正措施
当供应商提供的产品不合格的性质超过了标准的要求,应认为供应商的产品实现过程中发生了异常波动,对这种异常波动,应该查明原因,根除产生不合格的原因,必要时修订有关文件,防止不合格的再次发生。纠正措施完成以后,供应商应进行跟踪验证,确保所采取的纠正措施的有效性。必要时,可以请企业的代表参与分析不合格产生的原因,参与纠正措施的制定和验证。
五、结束语
在与强势供应商打交道的过程中,我们要做到“有凭有据,据理力争,以理服人”。在生产初期与对方确定好“凭据”;在生产过程中发生问题时要“力争”;“服人”,在处理完问题后要让人(强势供应商)服气。“凭据”是指双方协商制定的各种规范、标准,也可指发生问题时摆出
来的事实、数据;“力争”是指,企业作为弱势,但是也不能妄自菲薄,要不卑不亢,坚决拒绝对方的无理要求,要尽力维护企业的利益;“服人”是“令人服气”的意思,发生争议要本着平等互利的态度协商解决,和为贵。【
参考文献】[1]张成海、胡双增:《供应链中的信息问题》,《中国物资流通》,2000.8.
[2]刘刚:《供应链管理的合作博弈分析》,《经济管理》,2003.16.
[责任编辑田瑞鑫]
如何对强势供应商进行品质管理
赵成岭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一研究所
山东青岛266555)
【摘
要】本文介绍了强势供应商的特点,重点探讨如何在产品研发试制阶段以及批量生产阶段对强势供应商进行品质管理,并分析了如何
进行不合格品的判定和处置。【
关键词】强势供应商;品质管理○科教前沿○: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