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可以增加开票税额
纳税人发票最高开票限额不能满足经营时,可以提出增加最高开票限额的申请,并按照申请的发票种类提供有关资料,到主管〔税务〕机关办理。
  (1)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申请增加《增值税专用发票》的最高开票限额,应当出示《税务登记证(副本)》和购票人员身份证实,并提供以下资料:
  ①《税务行政许可申请表》;
  ②《防伪税控企业最高开票限额申请表》和附表;
  ③单笔销售业务、单台设备销售合同及其复印件和履行合同的证实材料;
  ④税控IC卡。
 
  (2)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申请增加《增值税一般发票》的最高开票限额,应当出示《税务登记证(副本)》和购票人员身份证实,并提供以下资料:
  ①《纳税人领购发票票种核定申请表》;
  ②企业购销合同复印件;
  ③税控IC卡。
    2开错发票如何处理
  发票分为两种:一种是增值税一般发票,一种是增值税专用发票。营改增后没有营业税发票了,卷筒票也属于一般发票。一般发票有两联,一联是发票联,一联是记账联;专票一般是三联(税务局机器代开的是四联,最后一联是多余的),一联是发票联,一联是抵扣联,一联是记账联。
  发票开错一般可以分为两种状况:
  1、销货开票方的原因,例如金额、数量、税率填写错误;
  2、购货收票方的原因,例如:对货物不满意退货或者对发票要求有变化,必须要换票。
  当月发现错误的,无论是普票还是专票,处理方法都是一样的,在税控系统中到错误发票,双击,然后点击作废就可以了,然后依据必须要可以重新开具。作废的发票联次要齐全,然后盖上公司统一的发票作废章。
  如果是必须要跨月作废发票,那么两种发票的做法是不同的,普票相对简单一些,只必须要在税控系统中输入发票代码,然后开具红字发票(这个是必须要一张纸质发票打印出来的),最后账务处理的时候把收入红冲掉就可以了,必须要注意的是,如果开票当月有利润,且已经预交了所得税是无法退税的。
  如果是专票跨月红冲就相对麻烦很多,打开税控盘后点击开具红字发票,就会出现下列图所示的对话框,很多种状况,大家要依据自己的实际状况进行选择。必须要注意的是,如果对方已经认证并抵扣的税款,一定要让购货方做进项税转出,否则后期出现任何问题都会追查到开票方这里。
    3电子发票开错怎么处理
  开具增值税发票当月,发生销货退回、开票有误等情形,收到退回的发票联、抵扣联符合作废条件的,按作废处理;开具时发现有误的,可即时作废。
  作废增值税发票须在防伪税控系统中将相应的数据电文按"作废'处理,在纸质专用发票(含未打印的专用发票)各联次上注明"作废'字样,全联次留存。
  作废条件:
  (一)收到退回的发票联、抵扣联时间未超过销售方开票当月;
  (二)销售方未抄税并且未记账;
  (三)购买方未认证或者认证结果为"纳税人识别号认证不符'、"专用发票代码、号码认证不符'。
  开具发票后,如发生销货退回必须开红字发票的,必须收回原发票并注明"作废'字样或取得对方有效证实。开具发票后,如发生销售折让的,必须在收回原发票并注明"作废'字样后重新开具销售发票或取得对方有效证实后开具红字发票。
  增值税专用发票开错了,原因是我们自己开错的,及时发现了错误。属于当月开错的专用发票,当月在系统里面直接作废就可以了。
  如果我们自己开错的专用发票,跨月了才发现错误,那么,跨月的话就要按照税务局的要求,提出申请,开具红字发票。
    4发票税率开错怎么办
  状况一:发票在本月且符合作废条件可即时作废
  一般纳税人在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当月,发现发票开错,收到退回的发票联、抵扣联,可直接作废处理;开具时发现有误的,可即时作废。作废的发票可以在税控系统中标记为"作废',在纸质发票也要标明"作废'。作废发票必须收回原发票全部联次。
  增值税专用发票要作废必须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1.收到退回的发票联、抵扣联时间未超过销售方开票当月;
  2.销售方未抄税并且未记账;
如何开增值税发票  3.购买方未认证或者认证结果为"纳税人识别号认证不符'、"专用发票代码、号码认证不符'。
 
  状况二:发票已跨月或者不符合作废条件应冲红
  不符合作废条件的错开发票,纳税人报告税务机关,按错开的发票税率(或征收率)和税额进行申报;次月开具红字发票,再开具蓝字发票;如形成多缴税款,纳税人可以申请退税,也可以留待后期抵顶应纳税额。
  例如因疏忽将15%税率开错为5%税率,发票开具错误,当月可直接作废。假设已跨月,则本月按3%的税率正常申报。本月开具红字发票冲减,再开具正确的发票。本月假设无开具正数的3%税率的发票冲减负数销售额,则应到柜台办理异常申报。
  发票开具错误没有按照规定处理,税局可能会对企业进行处理。如果当月没有及时报废的发票,应当当月正常申报,下月开具红字发票后再冲减销售额,避免导致漏报,涉嫌偷税,以免涉税被处罚。
  发票开具错误应当及时采用措施,避免导致不必要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