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海朱家角古镇为例
镇雪锋
摘要 : 在历史城镇旅游发展遭遇过度商业化、同质化竞争等瓶颈的背景下,已有一些历史城镇不只单纯依靠历史资源发展观光旅游,转向了文化休闲业、旅游房产业的发展。文章以上海市朱家角古镇为例,分析其旅游发展历程,指出历史城镇从观光旅游向文化休闲旅游转变的特征。但新的发展转变在本土文化保护、经济可持续发展、社会公平维护等方面存在诸多消极影响,为实现文化、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历史城镇须谨慎发展大规模的文化休闲与旅游房产,而应立足本地、服务本地,一方面应充分尊重本土文化和本地居民,选择切合实际的产业功能,另一方面,发展建设应充分考虑本地居民生活需求,争取旅游开发与城镇自身建设的相得益彰。
关键词 : 历史城镇 文化休闲 旅游房产 可持续发展
1 引言
我国历史城镇的旅游业发展已有数十年,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相应行业的发展,包括零售业、餐饮业、旅馆业等配套服务产业。但在发展过程中,大多数历史城镇都遭遇了过度商业化、同质化竞争、环境恶化等
问题,对此一些城镇已在尝试新的发展思路。江南六镇、云南丽江等地区的旅游开发已开始从传统商业发展转为文化休闲、房地产业等。这种转变似乎成为了历史城镇在传统旅游开发遭遇瓶颈后的自然选择。不过,这种转变对历史城镇保护与发展将产生何种影响还有待评估。回溯历史城镇旅游发展的历程,从历史城镇保护与发展的根本目的出发,认识这种转变可能存在的问题十分必要。本文以上海朱家角古镇为例,探讨历史城镇旅游发展转变对经济、社会可能产生的影响。
2 朱家角古镇旅游发展历程回顾
朱家角位于上海西南部,太湖流域淀山湖畔,2007年被批准公布为第三批国家历史文化名镇。古镇围绕“大”字形河道布局,街巷水巷、老屋小桥呈现出典型的江南水乡城镇景观风貌和生活形态。由于紧邻上海市区,优越的区位条件吸引了不少游客前往观光游览。1998年,朱家角首次举办古镇旅游节,旅游发展进入有计划的人为干预阶段。十多年来,朱家角凭借其独特的自然和文化资源,为越来越多人所瞩目,先后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中国最值得外国人去的50个地方”等。
2.1 观光旅游发展期(1998年~2001年)
1990年代,周庄的旅游发展取得了明显经济效益,这条发展思路触动和刺激了其它古镇的神经。1998年,朱家角首次举办了古镇旅游节,正式拉开了旅游开发的帷幕。在1998年至2001年期间,朱家角分步骤地开放了一系列景点,逐步形成了古镇旅游景区的空间格局。
表1 朱家角1998至2001年间旅游发展行动一览表
1998年 1999年 2000年 2001年时间
类别2景点
1街
4景点
3街1广场
6景点5街
1节点1广场
3馆
古迹景点放生桥、城
隍庙
课植园、涵大隆酱
园
园津禅院、大清邮局、童天
和药店
—
非古迹景点—
井亭港、历史文化
陈列馆
东井水榭、西井街75号、青
铜器陈列馆
渔人馆、远古文
化展示馆、稻米
乡情馆
整治街道北大街美周弄
东井街、西井街、大新街、
漕河街、西湖街
其它街道立面整
治
上海旅游景点其它措施—整治市河两侧建
筑、新建银杏树广
场
新建中观音桥歇凉亭、镇中
心广场
三线入地工程、
环境整治工程
在这期间,朱家角首先保护修缮最具知名度的文物古迹和历史资源最丰富的街道,形成旅游区的雏形,而后全面修缮古镇内的其它文物古迹,并挖掘历史资源形成新景点,形成覆盖面较大、内容较丰富的旅游区,最后通过整治历史环境、配套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旅游区的景观品质和旅游舒适度。可以认为,这一时期的旅游发展着力点是充分利用本地历史资源吸引游客来此观光。
2.2 未来发展酝酿期(2002年~2005年)
2001年APEC会议后朱家角名声大震,旅游人数突破百万。随着旅游人潮的涌入,古镇的静谧被破坏,过度商业化的传统街道里拥挤着熙熙攘攘的人,喧闹过后留下了垃圾、油污,古镇生态环境逐渐恶化。进行旅游开发的建设投资很大,可一日观光游的旅游模式真正带来的经济效益却非常有限。许多具有类似发展背景的古镇,也同样面临这一尴尬处境。
2002年,当地成立了朱家角投资开发有限公司,专门负责朱家角古镇的保护与开发。投资公司聘请了多家知名机构和众多专家共谋未来发展之路。2002年编制的《朱家角中心镇总体规划》采纳李祖原先生的
“用世界语言说文化中国”理念,明确了古镇、老镇、新
镇的发展方向和功能定位。在此基础上还编制了古镇保护规划、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等。除编制规划外,朱家角还先后多次举办以“新江南水乡”命名的国际论坛和设计大赛、文学征文,寻求水乡风貌、建筑落和人文传统有机结合的思路和方法。
在谋划发展之路的同时,朱家角镇内也有一些切实的行动,包括古镇区的综合管网改造、以珠溪路为代表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大淀湖和周边水系改造。为改观过度商业化状况,朱家角还调整商业业态,逐步迁出不适应古镇历史文化氛围的商业项目,控制扎肉、粽子等店铺,转而吸纳画廊、艺术馆等商家进驻,增加了上海申窑、全华艺术馆、丝绸之路艺术馆等景点。总的来说,朱家角在这个时期一边改善自身条件,一边酝酿着即将而来的新发展。
2.3 旅游发展转变期(2006年至今)
2003年,朱家角开始进行土地开发策略研究,最终在2005年正式提出了“度假茂”概念,明确了朱家角的度假经济发展之路,这一概念吸引了市场的注意力。2006年,朱家角还举办“宜居”主题论坛并从各方面进行营造宜居环境的实践。 2007年9月,朱家角通过了建设部专家的评审成为国家宜居城市,2008年,朱家角又在“国际花园城市与国际花园社区”竞赛活动中获得“国际花园城市”殊荣。度假和宜居越来越明确地成为朱家角目前发展的两大主题。
在度假方面,朱家角投资有限公司2006年从北大街、西井街、东湖街等老街上收购老房子200余处,计划通过古宅的拍卖招租,引进一些有影响力的商业品牌,或进行画廊、会所、展馆等文化创意开发,进而通过品牌宣传吸引经营商、地产商参与朱家角的开发与建设。在这一思路下,朱家角已经吸引多项休闲度假设施落户。按计划,至2010年朱家角内将建成五星级酒店2家、会议中心1家和若干文化与休闲度假项目。
表2 朱家角2010年前将完成的文化与休闲度假项目
项目名称建筑和空间特点吸引人和机构项目目的
朱家角艺术
馆利用现远古文化博物馆改
造,形成创意集市广场圈
国际艺术交流机构、
大学、艺术工作室等
建设以研究、创作、展示
为一体的艺术文化链。
谭盾音乐厅白天为原生态建筑景观、晚
上是市民文化娱乐的舞台
世界知名华人创作者
面向世界的艺术文化交
流窗口
四民会馆采用传统民居样式的艺术
馆、传统礼堂、乡土旅馆、
书店、艺术品商店等
艺术爱好者、游客等
保存、展示充满魅力的中
国传统砖、木雕刻的艺术
品
朱家角人文艺术馆利用原朱家角政府改造
本地艺术爱好者、中
外艺术家
艺术交流、艺术创作交流
的平台
尚都里近邻漕港河和放生桥,并改
造利用油脂厂和国家粮仓等
传统建构筑物
游客和本地居民休闲中心
证大度假基
地占地面积大,建成后总建筑
面积约17万平方米
游客和本地居民
包含休闲度假、文化娱
乐、创意商业的复合型度
假中心
除大力支持休闲度假发展外,朱家角还在“宜居”理念指导下进行居住开发。到目前为止,朱家角的规模型房产项目已有数个,包括康桥水乡、东方庭院、江南绿洲园、江南华府,这些项目的共同特点是以水乡元素和江南园林情趣塑造景观。
3 历史城镇旅游发展转变面临的问题
朱家角区位条件优越、自然和文化资源丰富独特,投资公司一直也以开放的胸襟和谨慎的态度对待古镇
的开发建设,这些先天的优势和后天的努力使得朱家角近些年的遗产保护、文化发展、旅游开发都在积极推进。在遗产保护方面,朱家角修缮了一批历史建筑、整修传统街巷铺地,实施了古镇污水管网改造和老镇区综合管网改造。在自然环境改善方面,朱家角着力进行水环境整治和绿化建设。在文化创新方面,朱家角举办了大大小小的文化艺术节,开设了匾额、丝绸等林林总总的文化馆,尽力地争取高雅文化与民俗文化融合。
回顾朱家角的保护与发展历程能够发现,许多历史城镇都在这条类似的道路上摸索向前。它们初期以历史资源、人文景观吸引游客,发展观光旅游,在发展过程中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和综合环境改善。当传统旅游发展模式遭遇瓶颈后进行发展再定位,一批历史城镇从发展观光旅游转向文化休闲、旅游房产等。朱家角因其具有区位等优势,走在了这条路的前列,深入考察朱家角会发现这一转变存在的潜在威胁。
3.1 本土文化遭遇生存危机
过度商业化、产品雷同引起旅游观光者的审美疲劳,古镇吸引力下降,不少历史城镇转而进行以文化、艺术等为主题的商业开发。朱家角的尚都里、四民会馆都是集观光游览、特商业、文化展示于一体的综合性空间,与此类似的还有同里老街•新江南、周庄江南人家等。这些新的文化消费空间能够在一定程度满足现代人的怀古之需,而且这些精心装饰的文化馆、精品店还传递着时尚的气息,似乎为古镇注入了新的元素。但我们会发现,这些也不过是一出出热闹的表演,一些精品店里在出售云南的特手工艺
或藏银饰品,另一些文化馆里摆放与古镇文化毫无联系的现代雕塑装置,一边传统渔歌刚落音,另一边现代
音乐又来和,让身处古镇的人们感觉新奇却摸不着头脑。这种成规模地、有计划地文化消费、娱乐消费,与本土文化还有几分联系?
在现代生活方式转变的背景下,传统民俗文化的生存状态已令人堪忧。作为传统文化的空间载体,历史城镇理应担负起培育、滋养传统文化的大任。旅游发展遭遇瓶颈在于观光旅游过于粗放、过于物质,难以满足人们所期望的精神体验。简单地转向现代的艺术、高雅的艺术和高价的艺术品是否能够解决问题,本土文化又被放置何处,值得深思。
3.2 社会公平受到严重威胁
古镇的发展转变过程中,吸引了众多有实力的经营商、开发商,这些商家为古镇热闹繁荣的景象做出巨大贡献。但随着相对高价的餐饮设施、特商店、文化展馆进入历史城镇时,面向当地居民的商铺数量继续减少,而且他们还不得不面临日常生活必需品价格和生活费用的上涨。
另一方面,历史城镇内的文化设施和休闲设施渐渐增多,但经营商、开发商进行投资活动的目的在于盈利,这些场所的高价格会直接将当地居民拒于门外。此外,历史城镇所发展旅游房产大都占据风景优美
的地区而且设施齐全,与历史城镇内尚未完全改善的传统居住条件形成强烈对比。这些贫富不均、资源不均的问题都将使历史城镇的社会公平遭受严重威胁。
3.3 发展的可持续值得质疑
为了适应新功能的进入,不少历史城镇都在进行大规模的历史空间再利用和新建设项目。扩张空间能够分流游客,游客量增长与扩张空间规模之间存在紧密联系,贸然进行的空间扩张存在风险。而且,历史城镇发展条件和发展思路很相近,现在观光旅游转向文化休闲已成为不少历史城镇的选择,若不前瞻地进行错位发展,未来势必造成再一轮的同质竞争。
在旅游房产发展方面,历史城镇一般定位较高。许多旅游房产定位为低层低密度的景观住宅,将95%的未来居民定位为来自外地的有经济实力、追求生活品质的人,而且未来交通依靠自驾车而非公共交通。这样的考虑显然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模式。现在历史城镇具有环境优美、资源丰富的优势,可如何能够承受如此大消耗的、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