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心他人,是构成当今世界高素质人才非常重要的品质要素。培养幼儿从小关心他人对促进幼儿今后具有高尚的情操,健全的人格有不可估量的影响。幼儿期是一个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和个性开始形成的重要时期,所以我们应抓住这一关键时期,从小培养幼儿与同伴友好相处,互相关心,乐于助人的良好品质。对幼儿进行关心他人品质的培养,应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方法,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关爱他人
一、利用父母榜样的作用培养幼儿关心他人的情感
家长是孩子接触最早、最多的亲人,发挥榜样的作用,对教育孩子学会关心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俗话说:言传身教。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也是最有效的。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有的家长宠爱孩子,而不让孩子去帮助别人,只知道教孩子享受快乐,而不知道教孩子使别人快乐。”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众多的榜样中,自己的父母关心他人的行为榜样,尤其能发挥作用。在一个家庭中,父母尊敬长辈,孩子由于受到父母良好行为的熏陶,对长辈也会很尊敬,反之则不然。作为家长,一定注意自己的言语指导,也就是对孩子的要求和自己日常的行为一定要保持一致。如果家长自己的行为自私自利,却要求孩子关心别人,
这样就会让孩子无所适从,内心认识结构失去平衡,让孩子产生困惑、矛盾的心情。
二、利用艺术手段培养幼儿关心他人的品质主要采用编讲“系列故事”形式。编讲的故事内容紧扣培养幼儿“关心他人”的品质这个教育目的,针对幼儿存在问题和年龄特点分层次编讲,通过具体的形象,有趣的情节来进行善意的规劝,避免简单的说教。使幼儿百听不厌。如为小班幼儿编讲的系列故事重点在以不独食,不独占为主要内容。“宇宙飞船”要和大家交朋友为情节而编讲的,孩子们听后不仅在园内会主动把玩具让给别人玩,还陆续不断地把家里的新玩具带给大家玩。班上可相继开展“新玩具联欢会”,“新图书展览会”,孩子们还主动提出让别的班小朋友也来分享快乐。在中、大班,我们着重编讲了“小不点关心别人心里乐”的故事,从激发幼儿关心他人的责任感和义务感入手,使幼儿学会观察别人的需要如看表情、看体态的动作等,用善良的心灵去关心帮助别人。
编讲小不点系列故事的素材主要出自孩子们的生活经验。有针对班级孩子存在的问题,也有我们教育的新要求,有捕捉孩子们关心他人闪光品质的内容,也有社会上人们可歌可泣的先进事迹。既参考选用改编统编教材又摄取低幼报刊上新颖故事,所以内容丰富,生动有趣,有很强的教育性和艺术性。如故事“大雨啊你慢点儿下”表达小不点对下班未到家的妈妈的深
情的惦念。全班孩子听到后受到极大的感染。每逢天阴下雨,孩子们主动提醒爸妈带雨具。如若在园忽然下雨,孩子们的表情便会发生微妙的变化,有的手里拿着玩具焦急地注视着窗外,问他们想什么呢?他们说早晨妈妈上班没有带伞,衣服要淋湿了,我担心妈妈会生病的,还有的关切地问老师:“您带伞了吗?爸爸有雨披,请用我的伞吧。”小不点的形象时时感染着孩子们。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的美好实践行为又成了我们故事里的生动内容。系列故事以一股清泉,源源流向孩子们心里,不断滋长的关心他人的好品质使孩子的心里变得更加纯洁,更加美好。另外,在教学活动中,还可以利用诗歌、歌曲、游戏等形式培养孩子的爱心也是十分有效的。相信通过我们精心准备和设计,孩子会慢慢理解爱的意义,逐渐学会各种爱的表达方式,从而养成关心他人的好品德。
三、利用创造服务别人的机会,培养幼儿关爱他人的行为
幼儿关心他人的性格特征不是天生的,而是逐渐在活动体验中发展起来的。如果是三四岁的孩子,就具备了搬运简单、轻便物体的能力,父母就可以要求他为别人拿送物品,如拿拖鞋、摆小凳子;再大一些可以让幼儿帮助家长、老师打干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给孩子提供练习关心他人行为的机会。如:爸爸下班回来,帮爸爸倒杯茶,为爷爷拿拖鞋,奶奶腿疼就为
奶奶揉揉疼的地方,或者老师感冒了为老师拿药,小朋友摔倒了帮他扶起来等。再如上街买菜时,就让孩子帮忙拿一些他能拿动的东西,有好吃的东西就让他送给家人吃,或者邻居家的孩子吃,这样,孩子每碰到类似情况,孩子就会如法炮制,日子长了,孩子会学会许多他应该做的事情。慢慢就会养成关心他人的习惯。做父母的不要小看这类小事,正是在这些日常行为活动中,儿童就会逐渐懂得这样的道理:大人、朋友也需要帮助、关心。当然,每当孩子为你做一件小事之后,要及时表扬,表示谢意,让他有成功的满足感,让孩子在劳动中懂得,帮助别人是件很开心的事。也让幼儿初步懂得关了心他人是一种美德,知道关心父母、老师、小朋友,进而关心日常生活中的人和事,乃至社会,是一种大家称赞的好品质,是一个好孩子,从而激发幼儿对关心他人这种美德的心理需要和实际行动。
培养幼儿关心他人的教育实际上就是教幼儿怎样做人,培养的方法很多,只要我们细心总结,循循善诱,是能在培养幼儿关心他人的教育实践中结出可喜的硕果。为了让幼儿心灵插上爱的翅膀,我们一起努力让幼儿学会关爱吧!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