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偶像有何变迁?
回顾中国社会近半个世纪以来偶像的变迁,人们能够看到其中所折射的时代文化和社会价值观的巨大变化,也可称作一种从“理想主义偶像”向“实干主义偶像”演变的历史潮流。
被时代刻下印记的往昔
上世纪90年代之前,很多中国青年的偶像都可称之为英雄,一个个被时代被推上神坛的英雄。2003年,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了《红时尚》一书,这本书在回顾《中国青年》自1923年创刊至今走过的历程的同时,也无意中梳理出了一步新中国的偶像史。
在中国偶像制造的历史里,不少响当当的英模和青年偶像都从这本杂志走向全国,像女拖拉机手梁军、中国的保尔柯察金吴运铎、为抢救公共财产牺牲的向秀丽、为保护民兵牺牲的王杰、的好战士雷锋、拦惊马的欧阳海、引发人生观大讨论的潘晓、身残志坚的张海迪、长江漂流英雄尧茂书,都跟《中国青年》有不小关系。
什么样的时代会产生什么样的偶像。理想主义的80年代过去了,崇尚物质的90年代到来了,被塑造的政治偶像逐渐回归平淡,而“四大天王”、周杰伦等大众文化偶像开始走向主流。
2005年的李宇春,同样是前无古人,这位由青少年偶像的背后,是另一种力量的兴起,“粉丝”们第一次用投票决定了自己的选择。
韩寒、王思聪、马云……当这三个名字被贴上中国青年新偶像的标签时,这意味着一个新的时代已经到来。谁在青春年少时没有过偶像崇拜?
张敏健资料值得注意的是,想成为“90后”的偶像,必须是一个敢用实际行动颠覆社会固有思维的人。也因此,当代大学生体的网络心态体现出几个鲜明特点:爱“鸡汤”,追求自由而有用的精神。
马云语录、马云演讲此类“鸡汤”充斥于很多大学生的微博。韩寒的个性和王思聪的不驯成为一些大学生喜爱的“范儿”。不过,强调个性但不是盲目追随所有有个性的事物。
比如,有报告指出,大学生对王思聪的关注度较高,但态度却呈现较大的分化。大学生并不是盲目追随所有个性化的公众人物,他们拥有较强的反思力。
可见,如今的中国年轻人的偶像崇拜已经告别精神层面,进入一个为我所用的时代。
健康的享乐主义者接地气
浙江中考成绩查询网
金钟国曾有中国网民发布过一则神评论:说中国微博“粉丝”只有四种人:韩寒的女婿,王思聪的老婆,马云的儿子,还有TFBOYS的妈……在这次复旦大学发布的“90后”偶像调查的结果,精准地证实了这句调侃,没有丝毫偏差。
中国青年偶像诞生从“因为伟大,所以崇拜”进入一个“为我所用,所以关注”的新流程。网络时代,让偶像离年轻人很近,他们偶像即使满腹才华、腰缠万贯,也不会高高在上,似乎就在他们身边,年轻人自然也愿意用关注度为偶像“埋单”,即使他们还是一孩子。
那个时代与这个时代的偶像
  人民网,文化频道推出独家策划《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时代偶像》专栏,邀请国内30位名家,讲述他们心中的“时代偶像”,旨在回顾我们曾经历的时代之中人们的精神偶像,挖掘这些不同时代不尽相同的偶像身上所体现的时代的精神气质,探寻偶像文化含义的时代演变轨迹。
  著名作家、编剧陆天明说,可以用“疯狂”来形容他年轻时对的崇拜,“我们是真心崇拜,得不到像章都会发疯,甚至会做一些疯狂的事,比如将像章别进肉里”。
这是因为,给中国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你现在到偏远的地方,像藏族、维吾尔族地区,到老牧民家里去看,那里还是挂着像,因为他确实给中国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出生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的作家方方,说自己的偶像是鲁迅,“我们这一代人是读鲁迅成长起来的”。方方不仅喜欢鲁迅的文章,还欣赏他的傲骨气质。鲁迅对她的影响无处不在。
  三联书店原总编辑李昕说自己的偶像是保尔·柯察金,“保尔·柯察金对革命的追求和信仰给予我很大的力量”,“过去,我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时,对主人公保尔说的一句话过目不忘:"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你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碌碌无为而羞愧……"所以,我觉得,人不能平平度过自己的一生,要对生活和事业充满激情。”
  上海歌舞团艺术总监、国家一级演员黄豆豆说,“童年时,我的偶像是雷锋和赖宁”,“步入社会后,我最敬佩的是那些"平凡但努力着的人"”,因为“平凡但努力着的人”更加真实也更有意义,“他们不是生活在一个虚幻的偶像外壳之下,而更多地是在过好自己的生活”。
  从这30位名家所讲述的自己心中的偶像来看,这些偶像具有时代的鲜明印记。
  今天商业娱乐明星已经成为了这个时代的偶像主体,我们不仅追捧偶像,我们的理想也几乎完全被商业娱乐明星偶像的光环所代替,偶像的“粉丝”各种形式的追星则构成了种种世相。有的因热爱自己喜欢的偶像而把自己的样子“整容”成偶像的容貌,有的把自己所有的幸福和快乐与自己所崇拜的偶像联系起来,有的甚至不顾自身的经济条件,狂热追星而使自己家庭背上沉重的债务,乃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这种“粉丝”对偶像的崇拜,已形成了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使不少人这样相信:偶像明星的价值,就是一个社会的文化价值,就是一个人的人生的唯一信念,就是一个人值得生活下去的唯一东西。
  我们需要偶像和榜样。与偶像、榜样的接触与关注,就会受到了精神影响和心灵鼓励。这是一种高尚和神圣的感情,这是在一个人的生命阶段,几乎都存在着的心理和情结。偶像和榜样可钦佩的品格与人格唤起我们的热情和追求,寄托着自己的心灵诉求和精神价值。
  偶像的不同形、不同质反映了时代的巨大变迁。虽然当下的偶像已经变成了充满浓重的商业气息和功利彩的流行娱乐符号,但也是一种对自我的期望和寻。我们需要清醒的是,公众面前的风光无限、近乎完美,只是偶像的一个组成部分而非全部。他们只是我们一时的精神伴侣,而不是全部。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偶像文化
光明日报 作者: 贾磊
  通过选秀的方式,将普通人变成明星,这是最常见的造星综艺形式。过去十多年,中国的造星综艺经历了技术层面上的不断革新,粉丝投票的方式从发短信变为投票,舞美也融合了人工智能等高科技。在流水线般的“造星”模式下,催生了一批又一批“人造明星”。很多青少年把这些“明星”当作崇拜的偶像,穿衣戴帽、举手投足、言谈举止,处处模仿后者。
  偶像文化如火箭般蹿起,已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偶像是社会风气的指向标,其背后隐藏的是社会价值取向。那种主打“颜值”“炒作”“绯闻”“拜金”的偶像加工手法,很容易将观众尤其是青少年带偏,让价值观尚未成型的他们深受其害。一些青少年,为了追随自己的偶像而应援、打榜,耗费了时间金钱,荒废了学业人生,偶像原本的正向示范意义完全无从谈起。
  当然,偶像文化也不是洪水猛兽,对待偶像文化,我们也不宜一味地制造焦虑、宣泄偏见。
非理性的偶像崇拜会严重影响青少年的发展,而引导青少年理性对待偶像,可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因此,建立健康积极的偶像文化氛围,应该是当下社会的迫切需要。
  偶像大都是媒体包装和塑造出来的。大众传媒为什么样的人提供舞台,制作什么样的节目,其实就是在推什么样的偶像、传播什么样的价值取向。有的节目,让嘉宾在舞台上肆意炫富、卖丑;也有一些节目,将镜头对准广大青少年身边的榜样。媒体不同的选择,会塑造出不同的偶像,进而对社会产生截然不同的影响。我们需要的当然是能提供正向示范的偶像。比如,央视的《中国诗词大会》让当时的中学生武亦姝刷爆了朋友圈,同时也引发青少年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追捧。浙江卫视《少年国学派》中的李国仕,让观众看到了“活”起来的国学,向人们展示了少年可期。
  偶像让人崇拜,但崇拜的不应是媒体赋予他们的各种标签,而应是他们内在的品质、能力。同时,时代需要的是那些真正能启发人、鼓舞人的偶像。相较于明星的遥不可及,身边的偶像,也许能给人带来更大的触动和改变的决心。因此,健康而又可持续的偶像文化应该建立在对人们身边偶像的不断发掘上。就像浙江卫视的《铁甲雄心》,紧紧围绕青少年“燃”的内核,把镜头对准校园里着迷于机甲科技的青少年,不仅让观众在唱歌跳舞这些
综艺节目惯常的内容之外看到了不一样的科技风景,也为社会进行了一次机器人知识的科普。更重要的是,节目塑造的都是“硬核”偶像——那些孩子,个个身怀硬科技,比如三位年龄不到11岁的小朋友共同设计出了非气动弹射类铁甲“海浪花”,来自哈工大的李蕴洲凭借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勇敢挑战国外的冠军铁甲,所有这些点燃了无数少年的科技梦想,也让人看到了中国科技未来的力量。
南京供电公司
  偶像是粉丝的榜样,是粉丝想要成为的样子。粉丝喜欢自己的偶像,就会在偶像的身上寻前行的力量。现实生活中,有许多没有站在聚光灯下,却依然勇敢拼搏的人。当他们成为社会的偶像,偶像和粉丝才能真正携手前行,共同成长。我们希望更多综艺节目能够将目光投向那些普通却不平凡的偶像,多讲述一些他们的故事,多彰显一下他们的激情,无数个他们,就会汇聚成引导青少年向上、向善、向前的巨大力量。
  (作者:资深媒体人、文化评论员)
朱茵三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