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古诗鉴赏专项练习学生用卷
1、 阅读下列诗歌,完成问题。
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1) 《石灰吟》是明代            (作者)所创作的一首                      诗(内容),借咏叹事物表达了他的人生志向。
(2) “等闲”的意思是            。
(3) 下列对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首句既写出石灰原料来之不易,更强调石灰“前身”所经历的痛苦之大。
B. “若等闲”写出石灰从容自若的态度,透露其经过“千锤万凿”乃是心甘情愿。
C. “清白”,一语双关,既指石灰洁白的本,又喻高尚的节操。
D. 末句是作者在直接抒情,立志要做纯洁清白的人。
2、阅读古诗文,回答问题。
双燕
范成大
底处飞双燕,衔泥上药栏。
莫教惊得去,留取隔帘看。
对本诗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底处飞双燕,衔泥上药栏”,描写不知何处飞来的双燕口中衔泥、飞上药栏的情景。
B. “莫教惊得去”中的“惊”是“惊吓”的意思,意思是不要把衔泥上药栏的双燕惊吓得飞走了。
C. “莫教惊得去,留取隔帘看”,表达了诗人希望把双燕留在家中,让自己静静欣赏。
D. “莫教惊得去,留取隔帘看”,可见作者富有生活情趣,懂得欣赏自然之美。
3、阅读以下甲、乙两首诗歌,完成问题。
【甲】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乙】
望洞庭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1) 甲诗借用的典故在现代汉语中形成了一个成语,它是“            ”。
(2) 甲、乙两诗均描写了洞庭湖之景。试分析两首诗所写之景有何不同。
4、品析《木兰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A. 《木兰诗》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叙事民歌,刚健明朗,质朴生动,充满传奇彩。
B. “军书十二卷”中的“十二”为虚指,表现了军书卷数之多。
C.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用了互文的写法,意思是将军们和壮士们经过多年征战,有的战死在沙场,有的得以生还。
D. 本诗写的是战争题材,着墨较多的是生活场景和战斗过程,繁简安排极具匠心。
5、下列对诗歌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木兰诗》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叙事民歌,记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沙场,凯旋还朝,建功受封,辞官还家的故事,充满传奇彩。
B. 结尾以比喻作结,用双兔在一起奔跑难辨雌雄的隐喻,对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十多年未被发现的奥秘加以巧妙的解答,妙趣横生而又令人回味。
C. 这首诗塑造了木兰这一不朽的人物形象,既富有传奇彩,又真实动人。
D. 诗中的花木兰在战场上征战十多年之久,并且立下了赫赫战功,因此在诗中是一个标准的“女英雄”形象。
6、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节选)
杜甫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①桂:地名。②吴:地名。③馀:同“余”。④中夕:半夜。⑤逡巡:迟疑徘徊,欲行又止。⑥垠:边际。
(1)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杜甫因            一事,产生联想,表达内心的愿望;《新制布裘》中,白居易因新制布裘这件事,产生联想,表达自己的愿望。
(2) 杜甫和白居易都是唐代现实主义诗歌的代表诗人。这两首诗中作者的境况不同,但抒发的情感有相同之处,都抒发了诗人            的情怀。
7、阅读以下甲、乙两首诗歌,完成问题。
【甲】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乙】
望洞庭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1) 甲诗借用的典故在现代汉语中形成了一个成语,它是“            ”。
(2) 甲、乙两诗均描写了洞庭湖之景。试分析两诗所写之景有何不同。
8、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1)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苏轼因“乌台诗案”获罪,被贬谪到黄州,这首词是他初到黄州寓居定慧院时所作。
B. 开头两句景物描写通过“缺月”“疏桐”“漏断”等意象渲染了寓居地温馨的环境氛围。
C. “孤鸿”是本词的关键意象,这孤鸿若有若无,是词人心灵的投影,与词人合二为一。
D. 作者借“月夜孤鸿”这一形象托物寓怀,含蓄传神、空灵飞动,显示了高超的艺术技巧。
(2)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
望洞庭的意思全解
9、阅读《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完成下面小题。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1) 全诗最后借用的典故在现代汉语中成了一个成语,它是            ,现在的意思是            。
(2) 请赏析颈联。
10、阅读古代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注】①柳宗元三十三岁被贬永州,十年后被召回长安,仅一个月又被外放到更荒僻的柳州。
(1) 请对“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作简要赏析。
(2) 你对“宦情羁思共凄凄”中的“共”字如何理解?
11、阅读并回答下列问题。
柳州榕叶落尽偶题
柳宗元
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迷。
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
(注:此诗是诗人被贬柳州时作。)
(1) 体会“榕叶满庭莺乱啼”这句中“乱”字的妙处。
(2) 全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1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 请出诗中体现山西村民俗的诗句。
(2) 请阐明“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蕴含的理趣。
13、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1) 下面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起笔“新”“旧”对比,表达出景物依旧而光阴流转、物是人非的感慨与惆怅。
B. “几时回”三字折射出词人内心那种企盼西下夕阳返回又知其难返的复杂心态。
C. “独徘徊”的“独”意为“独自”,道出词人独享徘徊于小园香径的欣喜之感。
D. 整首词将瞬间的感受与久久的思考熔于一炉,既敏锐,又不乏深沉,耐人寻味。
(2)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包含了词人哪些复杂的情感?请简要概括。
14、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各题。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1) 本诗出自诗歌总集            ,其中“风”里面收集的诗歌都是各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