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语文书第一课古诗生字组词
全文共3篇示例,供读者参考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课《古诗词三首》
    《独坐敬亭山①》
    [唐] 李白
    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②。
    相看两不厌③,
    只有敬亭山。
    注释
    ①敬亭山:在今安徽省宣州市郊。
    ②闲:形容云彩飘来飘去悠闲自在的样子。
    ③厌:满足。
    《望洞庭①》
    [唐]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②,
    潭面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④。
    注释
    ①洞庭:湖名,在湖南省北部。
    ②和:和谐,这里指水和月融为一体。
    ③潭面:指湖面。
    ④青螺:这里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忆江南①》
    [唐] 白居易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②。
望洞庭的意思全解
    是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③。
    能不忆江南?
    注释
    ①忆江南:词牌名。原题下有词三首,这里是其中第一首。
    ②谙:熟悉。
    ③蓝:一种植物,叶蓝绿,可提取青蓝染料。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课《古诗词三首》教学分析
    《古诗词三首》课文中有三首古诗,分别是李白的《独坐敬亭山》、刘禹锡的《望洞庭》、白居易的《忆江南》。
    三首诗在内容上都是写南方自然风光的。学习这三首诗,主要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对诗词的诵读和欣赏,感受南方自然风光之美。体验诗人的思想感情,同时积累古诗词名句,增强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丰厚文化积淀。
    独坐敬亭山
    这是李白于天宝十二年(公元年)秋游安徽省宣州时所作。当年,诗人被迫离开长安已整整十年,世态炎凉,长期的漂泊生活使他饱尝了人间辛酸的滋味,孤寂之感倍生。诗人通过对敬亭山景象的描写,抒发了因怀才不遇而产生孤独寂寞的感情,也正是诗人投身到大自然怀
抱,以山为伴,寻安慰的真实写照。全诗的大意是:仰望天空,只见几只鸟儿向远处飞去,直到看不见影子;一片白云也慢悠悠地越飘越远,四周一片寂静。我静静凝视着山,觉得山也在看着我,好像在互相交流,彼此总是看不够。此时此刻,我的心里似乎只有那座敬亭山了。
    望洞庭
    诗人以轻快的笔触,勾勒出一幅优美的洞庭湖秋月图。
    明月当空的夜晚,诗人经过洞庭湖,记下所见的景象。故名为“望洞庭”。全诗的大意是:湖光秋月互相辉映,显得多么和谐,平静潭水无风,如一面没经过打磨的迷蒙的铜镜,那月下洞庭湖里苍翠的君山,从远处看,就好像在白银盘里盛放着的一枚青螺。
    忆江南
    这首词是白居易离开杭州,回到洛阳以后怀念杭州时写了三首《忆江南》中的第一首。“忆江南”,词牌名。词的内容也是回忆江南。白居易曾经当过杭州刺史。词中所回忆的是诗人曾经观光游览当地风景时所留下的印象。
    课文选了其中第一首,原题下的另两首是:
    其一: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其二: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选编这三首古诗词的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对诗词的诵读和欣赏,感受南方自然风光之美。体验诗人的思想感情,同时积累古诗词名句,增强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增加文化积淀。
    本文的教学重点应放在品味诗句,指导背诵,积累语言上。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体会江南山水的特点,激发爱美的情趣。
    1、认识2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洞庭、江南”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3、学习通过看注解,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4、感受江南山水的自然美,受到美的熏陶。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课《古诗词三首》教学建议
    2、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时,可先放手让学生凭借课文中的注释,联系上下文进行尝试学习,让学生说说词语的大概意思,理解句意是难点,教学时可要求学生把初步理解的词语放进句子去试着讲讲句子的意思。在学生讲述的过程中教师要作如下点拨:
    《独坐敬亭山》中的“闲”,是“悠闲”的意思,在说句子的意思时,要作词序的调整。即“一片白云悠闲地飘去”。“厌”的注释是“满足”。在说句的时候要进行适当的变通,如:我看着山,山也看着我,互相都看不够。《望洞庭》中的“镜未磨”。要让学生知道古代的镜子是用铜制做的,镜表面需要经过打磨。《忆江南》中的“旧曾谙”要交待诗人的生活背景和再引导学生查字词典帮助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