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三作文“处在集体中的你,在与他人相处时,有怎样的体验与思考”解析及优秀范文
原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他人对于我们的意义是什么?不是榜样,不是模范,他就是悬挂在你的花园小径旁边的灯。灯越多,你自己的路就越亮。感谢你,感谢生命中所有点亮我的路的灯。
——罗振宇最勇敢、最有智慧的心灵是最不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和影响而发生改变的。
——柏拉图《理想国》不要走在我后面,因为我可能不会引路;不要走在我前面,因为我可能不会跟随;请走在我的身边,做我的朋友。
预备党员思想汇报2012年3月——法国阿贝尔·加缪(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处在集体中的你,在与他人相处时,有怎样的体验与思考?请结合上述三则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
限制性
1.真实情境的限制。本题目是以三则名言作文引发考生思考的写作情境。材料一强调的是他人对我们的意义——是悬挂在你的花园小径旁边的灯,能照亮自己的路,在集体中,要学会对他人感恩。材料二强调的是与他人相处时要保持独立精神。材料三中有三个分句,第一个分句中的“不会引路”对应的材料一中的“不是榜样,不是模范”;第二个分句中的“可能不会跟随”对应材料二中的“不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第三个分句在前两句的基础上,指出“自我”与“他人”的相处之道,“请走在我的身边,做我的朋友”,强调“自我”和“他人”之间是平等的,是互相尊重、彼此成就的朋友关系。三则材料的寓意统一在“处在集体中”和“与他人相处时”的限制之下,考生要在此基础上联想思考。思考的方向是,如何处理“自我”与“他人”的关系。
2.典型任务的限制。“处在集体中的你,在与他人相处时,有怎样的体验与思考”是考生必须回答的问题。这一典型任务要求考生扣住“集体”环境、“自我”这个主体、“自我”与他人“相处”的互动过程,三者缺一不可。应准确理
解并结合“上述三则材料”写作,不能只选择其中一则材料。高考志愿填报技巧
3.价值判断的限制。“感谢生命中所有点亮我的路的灯”“请走在我的身边,做我的朋友”等表述以肯定的形式明确了题目的价值取向;“不是榜样,不是模范”“不会引路”“不会跟随”等表述以否定的形式明确了
题目的价值取向,与此同时限制了考生的价值判断及选择。材料引导考生正确看待集体、他人的作用,即区别于“榜样”“向导”的积极作用,同时也强调了自我独立的重要性开放性
1.立意角度的开放。考生只需扣住处在集体中的“自我”与“他人”的关系,兼顾自我独立意识,和与他人的平等相处、相互成就等展开论述。切入角度及立意方向是多样的,考生可以从任一材料切入,在某一观点的统领下综合理解三则材料,说清楚“自我”与“他人”如何相处的道理即可。
2.联想和思考是开放的。材料一中对于“集体”这个宽泛的概念,考生可以展开联想,将其具体化为学校、家庭等小环境,以及社会等大环境,还可以体现大小之间的层次性。“点亮人生之路的灯”可以是多样的,“他人”如何点亮自己的人生之路也是多样开放的,如何感谢也是多样的。材料二中“外界的干扰和影响”是多样的,可能是诱惑,也可能是困难打击,如何抵制也是多样的。材料三中和身边的人做什么样的朋友也是多样开放的,可以是平等相处,也可以是相互促进。
3.文体选择是自由的。考生可以记叙自己的见闻与感受,写成记叙文;可以就这两方面发表自己的议论,写成议论文;也可以扣住自己的思考写成散文,抒写感悟和思考。
解题
本题属于多则名言组合的任务驱动材料作文,重点考查考生的思辨能力、问题解决能力以及语言表达
独生子补贴能力,同时引导考生辩证地认识自我与他人的关系,思考在集体中如何更好地与他人相处,从而获得个体的健康成长。考生要在理解每则材料含意(关键点)的基础上审读、比较和思辨,然后总结出三则材料间的内在联系,确立写作主题。
参考立意
爆笑喜剧电影切题立意:
1.既要有“自我”独立意识,又要能与“他人”友好相处。迪丽热巴八卦
2.与“他人”相处时,要保持独立精神。
3.无需引路,无需跟随,人与集体的最佳距离应是并肩。
4.与“他人”友好相处,互相照亮对方。
……
偏题立意:
1.要广交朋友。(罔顾材料,只抓住“朋友”这个关键词,胡乱立意,流于话题)
2.要懂得感恩。(只抓住“感恩”这个关键词,片面立意,流于话题)
3.与他人相处时要有勇敢、智慧的心灵。(只扣住材料二的前半句,没有领会整句话的重心)
4.与朋友相处时要把握距离。(对材料中“走在我的身边”的理解不到位)
……
优秀范文
借他人之灯,走自我之路
学者罗振宇曾巧妙地将“他人”比作悬挂在小径旁边照亮自己人生道路的灯。有集体,就会有一盏盏悬挂在路旁的灯,无论你需不需要,灯都在那里。
那英老公孟桐
灯是温暖,亦是光明。每一步窒碍难行后的前进、每一次绞尽脑汁后的灵光乍现,都与周身的他人之灯不无关系。没有一个人是孤岛,我们时刻处在庞大又紧密的集体之中。当我们回首细数家庭的温情、朋友的真心,甚或是一声当头棒喝的呵斥,不难发现在自觉或是不自觉中,当我们在黑暗隧道里蜗行摸索之际,手中紧攥的火把便是来自社会、集体的支撑与影响,而借此我们得以跨过崎岖与泥泞。所以,要感谢生命中所有点亮自己人生道路的灯。
他人是小径旁的灯,不是榜样,不是模范,更不是先导。
模仿追随是人出生伊始便有的天性,寻求集体认同与归属感是本能,我们渴望遇见知马之伯乐作为人生向导,也渴望拥有伯牙钟子期那般知己共享“高山流水”的美妙。由于有所谓“榜样”“模范”的存在,许多人的行为走向“模式化”,追求千篇一律的优异而抛却个性。甚或,人们不辨是非地附和体,最终只能沦落为“乌合之众”的一员。
只有“集体”而无“自我”者,就会在“他人”的干扰下迷失。
外界的目光与评价横亘眼前,纵使初衷为好,出发点是鼓舞与热切的期盼,也不可避免地使我们失去试错的勇气,进而在压力与推力的拉扯中摇摆并犹疑不定。再者,于集体之间,在“别人家的孩子”“明星效应”等诸多现象之下,人云亦云和呆板复刻丛生,束缚独立思考的绳索无处不在。外界的干扰无时不在,只有“集体”而无“自我”者难逃在时代湍流中失去方向的命运,那本应依靠自己点燃的生命火焰也必然熄灭殆尽。在茫茫黑夜之中,请拥有适时向他人借取火光的智慧,也千万记得,靠自己迸发生命最纯粹的火焰。
阿贝尔·加缪说:无需引路,无需跟随,人与集体的最佳距离应是并肩。
我们无法脱离集体、远离社会,处理好个人与他人的关系是我们一生的命题。切勿用漠不关心武装自
己,也切勿对他人的言语全盘接受而丧失自我。我们在筛选和接收外界的思想时,也应高度警惕盲从的滋长;在享受外界的鼓舞与帮扶时,也要万分小心独立人格的损害。柏拉图在其著作《理想国》中曾言:“最勇敢、最有智慧的心灵是最不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和影响而发生改变的。”
但愿我们能借他人之灯,走自我之路;也但愿自己成为这样一盏挂在别人花园小径旁的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