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训练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带头人:      张万祥
专业带头人(培养):杨业双
社会体育系
第一部分
一、培养目标
二、招生对象及学制
三、专业课程特及设置
(一)专业课程兼顾国家各运动技术等级的鉴定标准
(二)核心课程采用“任务驱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
(三)专业培养环境
四、教学计划安排
(一)教学计划进程表
(二)核心课程教学安排
(三)实践教学环节安排表
(四)顶岗实习
五、教学质量体系
(一)教资配置
(二)教室配置
(三)实验室配置
(四)训练场馆配置
(五)实训基地配置
六、附件
附件一:专业人才需求调查分析报告
附件二: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及知识、能力、素质要求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培养目标
运动训练专业培养德、智、体、美等诸方面发展的从事运动训练实践的教练员和运动员,以及从事专项体育教学和竞技运动科研与管理的专门技术应用型人才。
二、招生对象及学制
招生对象
三年制:1、对口招生(中专生、职业高中生)
2、普遍高校招生
五年制:在校初中生
三、专业课程特及设置
(一)专业课程兼顾国家各运动技术等级的鉴定标准
运动训练专业课程是竞技运动方面的专业性基本理论知识,是根据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同时兼顾各运动专业技术人员的等级评定。运动员根据国家体育局制定的等级标准达国家一、二、三级运动员等级,教练员依照教练员等级评定标准和条件,申报评定初、中、高级教练。各专业技术人员的评定,是为运动训练专业需要和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基础上,构成运动训练专业技术人才。
六门核心课程列表
序号
课程名称
序号
课程名称
1
运动训练学
4
运动心理学
2
运动解剖学
5
体育竞赛与编排
3
运动生理学
6
体育保健学
(二)核心课程采用“任务驱动——教、学、做一本化”教学模式。
在“任务驱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上,经过教学改革后形成的一种以学生为本的专业课程教学模式。培养理论是:课程教学过程应以学生为本,要设法在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自主获取相关知识的兴趣和欲望上下功夫。传统的教师角应当转变,该模式课程教学的做法是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摒弃教师满堂灌输的授课方式;采取章节任务驱动、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讨论、重点难点师生共同参与讲解、学做结合、全程指导的方式进行。
(三)专业培养环境
运动训练专业在各课程教学活动中,利用校内外的实训基地和实验室来解决在专业教学上的实践过程,也是根据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及课程教学需要服务于教学的,也为相关专业课程的教学提供了典型的实例。
四、教学计划安排
(一)教学计划进程表
军事训练目的
课程
分类
序号
     
各学期授课周数
与周学时数
授课时间分配
考 核
第一
学年
第二
学年
第三
学年
合计
其中
考试  学期
考查学期
1
2
3
4
5
6
理论教学
实验
教学
18 
18 
18 
18 
18 
   
必修课
公共课
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3
 
 
 
 
54
36
 
18
1
 
2
思想和中国特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4
 
 
 
 
72
72
 
 
2
 
3
大学语文(应用文写作)
 
 
2
 
 
36
36
 
 
3
4
实用英语
2
2
2
 
 
 
108
90
 
18
3
12
5
计算机基础 
2 
2 
 
 
 
36
18
 
18
4
6
军事理论
2
 
 
 
 
36
32
 
4
 
1
7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指导课
2 
 
 
 
2
 
36
30
 
6
 
5
8
形势与政策教育
1
1
1
1
1
90
45
 
45
 
1-5
专业基础课
1
运动解剖学 *
4
 
 
 
 
72
52
20
 
1
 
2
运动生理学 *
 
4
 
 
 
 
72
60
12
 
2
 
3
体育保健学
 
 
4
 
 
习 
72
48
 
24
3
4
心理学
4 
 
 
4
 
 
72
60
 
10
4
 
5
运动选材学*
 
 
 
2
 
 
36
32
 
4
4
6
教育学
4 
 
 
4
 
72
72
 
 
 
5
7
运动营养学
2
专业理论课
1
学校体育学
 
 
 
 
2
36
36
 
5
2
运动训练学 *
 
4
 
 
 
72
72
 
 
3
 
3
体育绘图
 
 
 
 
2
实 
36
32
 
6
 
5
专业技能课
1
体育游戏
 
 
 
 
2
 
36
6
 
30
 
5
2
健身运动
 
 
 
4
 
 
72
6
 
66
4
 
3
田径*
4
2
 
 
 
 
108
8
 
100
2
1
4
体操
 
 
 
2
36
8
 
28
5
5
篮球
4
 
 
 
 
 
72
6
 
66
1
 
6
专业技能
0
6
6
6
6
432
 
 
432
2—5
 
      (学时)
22
21
19
21
17
1764
857
32
875
教育实践环节
1
劳动教育
2
 
2
 
 
 
 
 
2
毕业实习(社会实践)
 
18
18
 
 
 
 
 
3
毕业论文、毕业设计
 
1
1
 
 
 
 
 
4
科研方法辅导、答辩
 
1
1
 
 
 
 
 
      计(周)
2
20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