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11月语文
一、积累运用(29分)
1.默写古诗文。(共10分。答对一句得1分,满分不超过10分)
(1)______,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张岱《湖心亭看雪》)
(2)______,______,得之则生,弗得则死。(《鱼我所欲也》)
(3)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借用典故“______,______”希望得到朝廷的重用。
(4)秋草独寻人去后,______。(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九校联盟(5)______?______。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秋瑾《满江红》)
(6)小明同学做了古诗中“月”这个意象的专题整理,请你根据批注,完成表格。
2.根据下面的知识卡片,理解李商隐《无题》中“青鸟殷勤为探看”中“青鸟”的用意。(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5题。(7分)
成长的脚步深深浅浅,成长的滋味酸酸甜甜。有亲近自然时,目及guǎng mào的畅快;有凝神阅读时,心无páng wù的沉醉;有恣睢挫败时,痛入心扉的忧戚;更会有xiē sī dǐ lǐ后,追悔莫及的懊恼……这又有什么关系呢?这才是人生真正的味道。汹涌时,做卷起的浪;平静时,做闪亮的波。朝气蓬勃的我们展开青春亮丽的风采,开放青春的活力!我们的青春不允许______,在成长的征途上,甘甜和酸涩也似歌声与琴声一样______,这就是我们成长的幸福!
3.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3分)
①guǎng mào()②páng wù()③xiēsīdǐlǐ()
4.下列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断章取义不言而喻B.随心所欲相得益彰
C.随心所欲不言而喻D.断章取义相得益彰
5.语段中画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朝气蓬勃的我们展示青春亮丽的风采,开放青春的活力!
B.朝气蓬勃的我们展现青春亮丽的风采,开放青春的活力!
C.朝气蓬勃的我们展开青春亮丽的风采,绽放青春的活力!
D.朝气蓬勃的我们展现青春亮丽的风采,绽放青春的活力!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10分)
在“体育知识我知道”的任务型学习活动中,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体育”一词在我国最早出现于1904年,刚传入我国时,是指身体的教育,是一种与维持和发展身体的各种活动有关联的一种教育过程,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体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其目的和内容都大大超出了原来“体
育”的范畴,含义也发生了变化,出现了“广义”与“狭义”解释。广义的体育是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
增强体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丰富社会文化生活和促进精神文明建设为目的的一种有意识、有组织的社会活动。狭义的体育是一个发展身体,增强体质,传授锻炼身体的知识、技能,培养道德和意志品质的教育过程,是培养人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6.任务一:请用一句话概括上述材料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0字。(2分)
7.任务二:根据对联常识,将下面六个短语组合成一副契合跳水主题的对联。(2分)
一池酬壮志碧水十米映英姿高台
8.任务三:班主任和同学们准备以《水浒传》为背景召开“梁山体育节”兴趣活动,请你完成下面的表格内容。(6分)
二、阅读(41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3题。(17分)
【甲】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9.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字词。(3分)
①泉香而酒洌.②伛偻
..提携③杂然而前陈.者
1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2分)
②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2分)
【乙】
自余为僇人①,居是州,恒惴栗②。其隙③也,则施施④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选自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注】:①僇人:同“戮人”,受过刑辱的人,罪人。作者因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永州司马,故自称“僇人”。僇,同“戮”,耻辱。②惴栗:恐惧不安。③隙:空闲。④施施:慢步缓行的样子。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
A.负.者歌于途/负.势竞上B.弈者胜./高处不胜.寒
C.起而归./吾谁与归.D.居.是州/居.天下之广居
12.请用“/”符号给画线的句子断句。(3分)
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
13.【甲】文写“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乙】文写“倾壶而醉”,两者都为“醉”,但在表达“醉”的感情上有一些不同,请结合原文简要分析。(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6题。(10分)
陪读,顾名思义就是陪同孩子读书。广义上讲是家长全程参与孩子生活与学习的一种行为。狭义上讲是孩子放学后家长或陪读老师陪同孩子写作业并予以指导的行为。现在家长陪读已经成为一种风气。有的在县城的学校附近租房子陪读,有的跨学区买房陪读,还有的甚至飘洋过海去陪读。该不该让家长陪读呢?我们选取了三位同学的发言来讨论这个问题。
“孟母三迁”是我们熟悉的千古佳话,这也许是有记载的最早的陪读吧。孟母努力为孟子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值得天下父母效仿。有人说:“父母应当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导师,生活中的朋友,学习中的伙伴。”这句话将父母对孩子的重要性概括得很全面。确实如此,我们如果与父母一起生活,父母良好的品行修养会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现在,很多学校实行寄宿制,家长与孩子相处的时间很少,陪读就能增加与孩子相聚的时光,减少父母的“空巢”感,提高家庭的和谐幸福指数。另外,很多孩子学习压力大,父母陪读能缓解孩子压力,激发孩子学习动力。(1)
——(广东)刘同学首先,家长陪读不利于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很多陪读家长甚至连盛饭、洗袜子、挤牙膏这样的小事都代劳,如此陪读会导致孩子“高分低能”。其次,孩子在成长道路上难免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麻烦和困难,如果每次家长都在身边给予“帮助”,这些麻烦、困难对于孩子来讲就失去了助
其成长的意义,久而久之,会让孩子形成依赖心理。近年来社会上热议的“啃老族”,不就是被父母一路“包办”成长成为精神上的矮子吗?最后,家长也有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家长如果在自己的工作中做出了成绩,无疑会对孩子产生积极的影响;反之,如果他们把孩子当作全部,放弃了事业和追求,可能就无法有效地“言传身教”了。不可否认,不少家长陪读也是出于无奈。但问题是,今天在重重保护下长大的我们,未来有能力去保护自己的孩子吗?(2)
——(河南)李同学家长陪读的重点应放在“读”上,而不仅仅放在“陪”上。要“读”懂孩子,理解孩子,摆正自己“陪”的位置,而不是变成管孩子吃饭,管孩子学习,管孩子交友,管孩子看电视、电脑。我的父母陪读就很讲究方法,有艺术。我到家后,他们不光嘘寒问暖,还留出时间让我给他们讲述一天的情况,等我自己作出评价后,他们才会恰当地说出他们的见解。遇到双休日,不是他们“伺候”我,而是我孝敬他们。这使得我们之间有了更多的情感交流,就像并肩作战的战友。我们年纪小,有父母在身边,我们快乐无忧,父母心里踏实。(3)
——(浙江)张同学
(节选自《中学生阅读》,有删改)14.下列语句来自三位同学的发言,它们在材料中最恰当的位置分别是()(3分)
①所以,家长陪读要相信孩子、尊重孩子,给孩子选择的权利,不要把陪读重心放在约束孩子、管教孩
子上。这样,不光孩子成长得快,家长也会“成长”。
②因此,与其躲在父母背后避风雨,不如大胆迈出自己的脚步,在泥泞与荆棘中收获真正的人生教益。
③对毕业班的孩子来说,尤其如此。家长的陪读能缓解孩子的压力,有利于他们以积极轻松
的状态面对学习的挑战。
A.②①③B.②③①C.③②①D.①③②
15.议论性文字要求论证严谨,具有说服力,请分析(广东)刘同学的发言,说说他是如何做到的。(3分)16.阅读材料后思考:李女士在陪读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请结合文本中三位同学的发言作出分析。(4分)我已陪读了两年,孩子上初中后,我就选择了辞职陪读。每天的工作就是接送孩子上下学,准备一日三餐,做好一切后勤保障。我怕孩子学习不自觉,每晚都坐他身边陪读。除此之外,还要督促他复习。可最近孩子一回家就关房门,也不知他在想什么。
——(上海)李女士(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20题。(14分)
等不到你老
①记得年幼的我,有一次,面对满头白发的爷爷,看着气喘吁吁的父亲刚从地里回家,我问父亲,有一天你会不会也像爷爷这样老?父亲像个孩子似的,伸了伸胳膊对我说:“儿子,你看,爸爸的肌肉多结实,我是不会老的!”
②身强力壮的父亲不会老,在年幼的我眼里,他可以举起晒谷场上三百斤重的大石碾子,可以轻松地把我高高地举过头顶,可以肩挑二百斤重的担子连续走上十多里山路。是啊,这样的男人,怎么能会老呢?
③哥哥结婚前,家里还没有一座像样的房子。没有房子,谁家的姑娘愿意嫁人?为了给哥哥娶上媳妇,那些日子,父亲突然像是老了许多,他的眼睛里满是沧桑,他只得去了一个工地。
④高一那年暑假,我从学校回来,父亲知道后,特地从工地赶到车站去接我。在车站,看到父亲黑了许多,也瘦了许多,可让我奇怪的是,父亲的头发曾是银白相间,在阳光下,这一次看上去却黑了许多。看到我,他笑了笑,一把提起我重重的箱子,像是提起一片树叶那样轻松。
⑤正值盛夏,他的额头浸满了汗珠。我像妈一样训斥他:“天太热,你不能在家呆着?”他憨笑:“爸身体壮,有的是力气,这点热奈何不了我。”
⑥后来,还是母亲告诉了我,她说,他那头发是染黑的,在孩子们面前,他不想让自己看上去像一个小
老头。我怔了怔,心想,父亲原来也怕老啊,低了头,眼泪却不听使唤地流了出来。我只知道,父亲每次递给我生活费时,他的腰板挺得比谁都直。
⑦上大学时,为了让我按时报名入学,父亲领着我,一家一家去筹集学费。由于长年劳动、父亲的腰已佝偻如弓,为了让借钱的人放心,他笑着说:“我还年轻,我在工地挣的钱也不少,明年这个时候,就可以还上了。”父亲说话是认真的,亲友们都信他,第二年,父亲果真履行了还钱的诺言。
⑧工作后,我就要结婚了。有一次我回老家,50多岁的父亲郑重地把一万元钱捧在手里,对我说:“儿子,你也要成家了,爸没能为你留什么家产,这一万元钱,就是我和你妈给你准备结婚用的,只能表达一下我们做父母的心意,如果不够,以后我们给你再补上,爸爸还没有老,我还能去工地打工挣钱的。”上大学,已花了家里两万多元钱,我知道,这一万元钱,又是父亲靠卖苦力得来的。我把厚厚的一万元钱,又重塞回父亲的手里,抚摸着他手上厚厚的老茧,生硬地说:“爸,你都快六十岁的人了,我也早已长大并工作了,你说你还没有老,你可以不服老,但是,难道你要为我卖一辈子苦力最后把身体搞垮,你才会感到幸福吗?”
⑨见我第一次这样和他说话,父亲显然被我吓着了。可父亲并没有因为我们的这次谈话,就停止去工地。我知道,在父亲眼里,我永远只是一个孩子,他当然不会把我的话放在心里。因为他始终不服老。他还年轻,工地上还有很多活在等着他。
⑩再后来,那是我有了儿子之后,有一次,我接到母亲的电话,说父亲感到身体很不舒服。我匆匆赶回家。看到我,他先是喜出望外,继而又皱起眉头,对着母亲说:“叫你不要打电话,你偏要让孩子回来,我只是一点小毛病,我还年轻,身体抗一抗就会过去了……”
⑪父亲说话时,喘着气息,我心疼地看也不看他,指着儿子对他嚷着说:“爸,你看你的孙子都这么高了,你还不服老,你以为你还是二十岁的小伙子吗?”
⑫看着小孙子,父亲摸了摸自己的白发,笑了。可父亲没有笑多久,取而代之的是我的眼泪。因为父亲被诊断出晚期癌症,不久他就走了。如今,我再也不能在父亲面前絮絮叨叨,说什么他老了,因为他的一生,从来就没有老过,他的生命永远停留在了62岁。
⑬回想父亲的一生,是父亲,拼命打工挣钱,含辛茹苦把我养大。现在每逢在街上看到儿
女们搀扶着老人,我就想,如果父亲还健在,他也应该这么老了,可如今,父亲不在了,我哪里还能等到他老呢?
(作者:钱永广。有删改)17.本文按照时间顺序分别写了“我”和父亲的四件事?请简要概括其中三件。(3分)
18.文章前面是儿童视角,后转为成人视角,这种叙事视角的变化有什么好处?(4分)
19.朗读第⑩段画线句时,“喜出望外”“皱起眉头”应用重音朗读,请简析理由。(3分)
20.本文的主旨,有人认为是抒写家庭亲情,有人认为是对父辈生活状态的关注,你赞同哪种看法?请结合文章内容加以探究。(4分)
三、作文(50分)
坐在九年级的教室,眺望窗外,回首过往,展望未来,你肯定有很多的话要说……请以“我最想说的一句话”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要求:(1)自拟题目。(2)写出真情实感,不得抄袭套作。(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九年级11月语文单元练习试题
答案
选择题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