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第一联盟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1. 默写古诗文。
(1)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______,______。(李白《行路难》)
(2)______,______。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3)李商隐《无题》中常用以歌颂忠贞的爱情和奉献精神的名句是:“______,______”。
(4)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______,______。(孟子《鱼我所欲也》)
(5)请将苏轼《水调歌头》中适合填入下面对联的诗句写在横线上。
上联:和谐人间万家同明月;
下联:太平盛世______。
(6)有些房屋取名源自古诗词,如“识愁堂”出自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中的“______,
爱上层楼”,“满风庐”出自许浑《咸阳城东楼》中的名句“______,______”。
2. 同桌小琳默写时,将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中“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的“涯”误写成“崖”。请你根据诗歌内容向她解释不能误写的原因。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俗话说:“北有安塞腰鼓,南有潮汕英歌。”英歌舞属汉族广场情绪舞蹈,能让舞者抛弃所有(1)zì cán xínɡ huì 的念头和(2)jiǎo róu zào zuò 的姿态,展现自信的雄姿。汕头市潮阳区、潮南区,揭阳市普宁市、惠来县,汕尾市陆丰市,潮州市潮安区是英歌舞最盛行的地区。根据民间艺人的口耳辈传和一些佐证资料的介绍,潮阳英歌的出处源自明代。
潮阳英歌是汉族民间广场舞蹈和傩文化形态的延续,在延续中有一定变化,至明代吸收北方大鼓子秧歌,逐渐①( )为英歌舞,成为潮阳地区一种具有独特表现形式的民间舞蹈艺术,成为当地民众②( )的文化追求。
潮阳英歌集戏剧、舞蹈、武术于一体,具有不容(3)xiè dú 的阳刚之气。它在实践中形成一些不同的流派风格,按舞蹈节奏的板式划分,大致可分为慢板英歌、中板英歌和快板英歌
三种。慢板英歌节奏较慢,所用舞棒比其他流派长,其基本舞法是三下槌或四下槌构成一组动作,慢中见势,势中显气,凝重古朴而又③( )优美。中板英歌节奏较之慢板英歌略快,基本舞法有打五棒、七棒构成一组动作的,也有打八棒、十棒、十一棒、十三棒构成一组动作的。其锣鼓点与慢板英歌有明显的不同,前者鼓点中间有停顿和拉长,后者则是连续敲点。
3. 请根据上下文和拼音拼写文字横线上应当填入的词语。
(1)___________ (2)___________ (3)__________
4.下列各组词语中依次填入选文括号里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进化 矢志不渝 飘逸 | B.演化 根深蒂固 飘逸 |
C.进化 根深蒂固 安逸 | D.演化 矢志不渝 安逸 |
5.选文中划线句子修改最正确的一项是( )
A.根据民间艺人和一些佐证资料的介绍,潮阳英歌的出处源自明代。 |
B.根据民间艺人的口耳辈传和一些佐证资料,潮阳英歌的出处源自明代。 |
C.根据民间艺人的口耳辈传和一些佐证资料的介绍,潮阳英歌源自明代。 |
D.根据民间艺人的口耳辈传和一些佐证资料的介绍,潮阳英歌的出处源于明代。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9月23日晚,第19届亚运会在浙江杭州拉开序幕,开幕式上寄托了超亿人祝福的数字火炬手,与最后一棒线下火炬手共同点燃主火炬塔的那一刻,也终将成为亚运会史上的不朽瞬间。
数实点火,是亚运史上首个数字点火仪式,也是开幕式的最大亮点。它惊艳了全球观众,更展示了我国企业的科技力。智能是本届亚运会办赛理念之一,而科技元素也实实在在地融入亚运会各环节之中,各种科技被应用在生活服务、赛事保障、场馆建设、交通出行等方面。
漫步在亚运村里的自动灭蚊机器人,通过模拟人体体温和呼吸来诱捕蚊虫;可跑、可跳、可翻筋斗的机器狗,能在供电设施处巡检;而黄的仿真机器人,能完整地弹完一首首钢琴曲。此外,还有能和乒乓球运动员过招的机器人、协助场馆建造的建筑机器人等各类机器人。难怪法新社这样评价:“这届亚运会,被机器人接管了。”
6. 请根据上述材料,拟一条20字以内的一句话新闻。
7.请根据上述材料,以“数字科技”为陈述对象写一句话,至少使用一种常见修辞手法,不超
过30字。
8. 下列情节最能体现“替天行道,除暴安良”这一侠义情怀的一项是( )
A.武松醉打蒋门神 | B.吴用智取生辰纲 |
C.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 D.林冲火拼王伦 |
9. 如果换做武松押送生辰纲,会不会失败。请结合《水浒传》相关内容及你的阅读理解简述理由。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说。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九校联盟
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选自《唐雎不辱使命》)
10. 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且秦灭韩亡魏 (2)故不错意也 (3)长跪而谢之曰
11.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
(2)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乙】
秦王使使者告赵王,欲与王为好会于西河外渑池。赵王畏秦,欲毋行。廉颇、蔺相如计曰:“王不行,示赵辩糠蒸民弱且怯也。”赵王遂行,相如从。廉颇送至境,与王诀曰:“王行,度道里会遇之礼毕,还,不过三十日。三十日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王许之,遂与秦王会渑池。秦王饮酒酣,曰:“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赵王鼓瑟。秦御史前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与赵王会饮,令赵王鼓瑟”。蔺相如前曰:“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请奏盆缻秦王,以相娱乐。”秦王怒,不许。于是相如前进缻,因跪请秦王。秦王不肯击缻。相如曰:“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缻。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为赵王击缻”。秦之
臣曰:“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蔺相如亦曰:“请以秦之咸阳为赵王寿。”秦王竟酒终不能胜赵亦盛设兵以待秦不敢动。
(选自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解释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廉颇送 至 境/愈恭,礼愈 至 | B.寡人窃闻赵王 好 音/ 好 之者不如乐之者 |
C.秦王怒,不 许 /安陵君其 许 寡人 | D.相如 顾 召赵御史书曰/远方入门不 顾 |
13.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秦王竟酒终不能胜赵亦盛设兵以待秦不敢动
14.根据甲乙两文,完成下面的小组代表发言。
小语:我们发现,甲文中唐雎与乙文中蔺相如的相似之处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
小东:我们组发现,甲文中的秦王不同于乙文中的秦王之处在于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让语言的长河生生不息
智春丽
①语言文字是文化的基础要素和鲜明标志,是促进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不久前,位于河南省安阳市的中国文字博物馆推出“语贯古今字载中华——教育部、国家语委重大语言文化工程建设成果展”,一批重大语言文化工程取得标志性成果。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语言资源库,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中华经典诵读工程、中华思想文化术语传播工程等出版一批重要著作,中华精品字库、中国语言文字数字博物馆等数字化建设迅速推进……这些宝贵成果,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语言文化筑牢根基。
②语言里有源远流长的文化。探源中华文明、阐释“何以中国”,从历史深处延续而来的语言是珍贵符码。正如有学者说,“凡解释一字即是作一部文化史”。殷墟甲骨文距离现在3000多年。3000多年来,汉字结构没有变,这种传承中蕴藏着中华文明的基因,让人们得以从汉字原初构型中破解文明起源的奥秘。西周早期青铜器何尊铭文“宅兹中国”,留下“中国”最早的文
字记载。沉淀在中华典籍里的人文思想,蕴含着跨越时空的魅力,成为代代相传的集体记忆。得益于重大语言文化工程建设,中国话、方块字的文化名片更为亮丽,我们引以为傲的文化资源更为丰厚。
③语言里有生生不息的乡愁。“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这诗句曾扣动无数游子的心弦。方言是地方文化的坐标,沉淀生活记忆,凝结深厚情感。作为一项国家工程,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一期已完成全国所有省份1700多个调查点的调查保护,覆盖国内120余种语言和方言。只要登录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采录展示平台,就可以随时随地聆听“来自家乡的声音”。一个个词条,内容涉及房屋建筑、日常用具、服饰饮食、农工百艺、婚育丧葬、节日活动、说唱表演等,如同一枚枚生动的文化切片,为地方特文化留下珍贵的记录。被小心翼翼保存下来的语言文化,留住了文化乡愁。
④语言里有蓬勃生长的文化自信。保存和研究语言文化现象,也是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应用。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加速演进、自然语言处理成为热门应用领域的背景下,语言文化工程的成果开发有着更重要的现实意义。比如,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以数字技术赋能古文字传播应用,让冷门绝学走近大众;精选历代书法名家的代表作品开发成“中华精品字库
”,实现书法艺术和信息技术、汉字应用的高度融合;中国语言文字数字博物馆开发甲骨文互动展区,让观众能够深入了解甲骨文的文化内涵、艺术价值以及在现代社会的创新应用。创新是语言的活力所在。当记录在甲骨、金石、简牍、绢帛、纸页上的古文字化身数字比特,插上大数据的翅膀,我们的语言文化必将在数字时代焕发更为独特的魅力。
⑤语言是我们共有的精神家园,流淌着文化基因,凝结着情感认同,记录着时代风貌。身处全球化时代,彰显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塑造中国形象,记录着厚重历史和多样文化的语言是资源宝库。我们有责任有义务沿着文明的脉络,从古文字里探究文明源头的奥秘,从各地方言里感知文化的多样,从数字化创新中触摸时代的脉动,让中国语言文化的长河生生不息。
(《人民日报》2023年09月14日05版)
15. 下列对于选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条理清晰,层次分明。第①段总领全文,②至④段具体阐述,第⑤段发出号召。 |
B.第②段以“中国”最早的文字记载为例,有力阐明了语言里有源远流长的文化。 |
C.第③段列举具体数据,准确介绍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已取得的巨大成就,令人振奋。 |
D.第④段列举几个典型事例,意在很有说服力地证明数字时代语言能焕发更大的活力。 |
16.选文③④两段的顺序能否调换?请说明理由。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