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
文|李  婷
长春特小吃
党史情景剧《遵义会议历史抉择》的艺术特
摘要:党史情景剧《遵义会议的历史抉择》以情景再现、像雕刻的表现手法和新颖诗意的舞台语汇再现了80年前改变中国命运的重要会议。关键词:遵义会议;情景再现;像雕刻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五周年之际,为了纪念挽救红军和中国革命的伟大会议——遵义会议,长春市委党校开创党校系统之先河,经过半年的精心筹备,策划编排党史情景剧《遵义会议的历史抉择》,希望通过舞台话剧情景再现的形式,让大家重温这段历史,领略导师的精神风采,感受领袖的人格榜样。
全剧30分钟,共分为四幕:序幕,通过角自我介绍的形式交代主要人物的身份以及当时历史背景下个人的政治立场;第一幕,以对话的形式展现遵义会议第一天开会的进程及会议的主要议程;第二幕,表现遵义会议第二天、第三天的情况;尾声,以独白的形式展现了他们晚年对自己人生之路的反思并高唱《国际
歌》,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憧憬未来,对中国革命和共产主义理想充满信心、壮怀激烈的博大胸怀。
该剧场景取自遵义会议旧址,剧中人选取的是当时参加遵义会议的其中10名主要代表,通过独白等形式着重对、周恩来、张闻天、博古、王稼祥等人做了重点刻画。由于该剧人物都是大家熟悉的革命领袖,人物外形的相似能够拉近舞台与观众的距离,使观众更好地融入剧情,所以演员的外貌对于这部剧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这就为挑选演员增加了难度。经过重重选拔,我们在全校范围内到了合适的人选,又通过了解人物故事、分析角心理、化妆等多个层面,逐步向理想中的角靠近。经过学校领导以及剧组人员的共同努力,这部政论体话剧在2016年4月的党校主体班上成功首演,之后经过口口相传,演出邀约不断,得到了受众的一致好评。
一、历史的带入——回归历史的真实原点《遵义会议的历史抉择》充分尊重历史事实,回归历史的真实原点,通过情景再现的表现手法还原了当时的会议过程:会议的主要议题是总结第五次反“围剿”的经验教训。首先,由博古作关于第五次反“围剿”的总结报告,他在报告中极力为“左”倾冒险主义错误辩解。接着,周恩来做了副报告,主要分析了第五次反“围剿”和长征途中战略战术及军事指挥上的错误,并作了自我批评。在会上做了重要发言,着重批判了第五次反“围剿”和长征以来博古、李德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以及博古在总结报告中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辩护的错误观点。张闻天、
王稼祥、朱德、刘少奇等多数同志在会上发言,支持的正确意见。会议经过激烈的争论,在统一思想的基础上,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决议》。会议还决定改组中央领导机构,增选为政治局常委,取消博古、李德的最高军事指挥权。会后,常委进行分工:由张闻天代替博古负总责,、周恩来负责军事。在行军途中,又成立了由、周恩来、王稼祥组成的三人军事指挥小组,最终带领红军取得了长征的伟大胜利。透过《遵义会议的历史抉择》,可以看到内核里浮动着的理智清明的历史情怀与时代精神。
二、精神的嵌入——意笔传神的像雕刻《遵义会议的历史抉择》为“遵义会议”的代表做了很多剪影,每个人物戏都不多,可都是“点睛之笔”,全剧用这些人物在会议上的发言塑造了党的整体形象。对白充分表达人物的内心想法,呈现人物的性格特征,推动故事情节的不断发展,体现了独特的叙事风格。该剧舍弃了遵义会议前后的一些情节,很多关键点集中在会议的对白中,深度挖掘个体人物的情感与思想。从的雄才大略,到周恩来的谦逊担当,从张闻天的睿智果断,到博古的民主坦诚,不去粉饰,不去歪曲,写意的个体串连成党内民主的生动像。
比如剧中的博古,当时他在党内是一把手,是会议的主持人,虽然他成了被批判的对象,但是他态度端正,当王稼祥提出解散三人团的意见时,他不但没有利用职权压制不同声音,反而在第一天会议结束时说“王稼祥同志提出的问题,大家好好考虑吧。”从中表现了作为党内领导人的民主作风和磊落态度。在刻画彭德怀这个人物时,为了体现他耿直粗犷的性格特征,在剧中他直言不讳地批评博古和李德的错误
指挥,更运用了元帅的那句名言“崽卖爷田心不痛”等激烈的言辞来表达他当时的愤慨之情,而且态度十分鲜明地表明了自己的政治立场。
在三天的会议中,每个人都拥有充分的发言权,但是剧中对人物的塑造并不是笔墨均匀,而是根据人物身份、性格、立场等多种因素详略得当,有的角虽然台词不多,但每句话都掷地有声。比如剧中王稼祥在会议进行中,仅有三次发言,可是他的每次发言都起到了引领全局的作用。“我只说三点意见……”“请同志进入中央政治局常委,指挥军事工作!”十分坚决地支持。
这部情景剧生动地把革命领袖的体艺术
形象重现在舞台上,几乎让大家回到了那段曲折而又始终向前发展着的伟大革命历史之中。作为建党献礼剧,《遵义会议的历史抉择》既是一本极为深刻的党史教程,又是一部意笔传神的革命家的像雕刻作品。
三、情感的融入——新颖诗意的舞台语汇《遵义会议的历史抉择》在舞台表现上以一种充满历史韵味的、具有独特表现力的舞台语汇,精彩诠释了剧作文本的精髓,同时也为党史类话剧赋予了崭新的样式。舞台主要分为两大表演区域,一是在台中,还原会议现场;二是在台左,有一个带有评述性质的女声旁白,建立起历史与当代的巧妙对话,让今天的人们与革命领袖实现一种精神上的互通。这部话剧里不仅展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高尚品格和领导艺术,而且也表达了党内的政治规矩和民主作风。
舞台表演区前景的设计为具有历史痕迹的砖瓦,将舞台与观众区分隔,就像是建立了一面通向历史的墙,墙后是演员们展现的那段革命故事。背景启用投影的方式展现室内空间,还不时播放历史大场景的影像资料,如湘江战役的惨烈场景,从舞美设计的角度增添了该剧的年代感,让情景剧有了更强烈的现场感、带入感和逼真感。该剧的音乐多选用那个时代的革命歌曲,如《抬头望见北斗星》、《十送红军》等,起到了渲染气氛、刻画人物、时空转场的作用。由追光所营造的人物特写的表现空间和烟斗、茶杯等舞台语汇,为舞台上的创意与意境也做出了独特的贡献,成功地深化与升华了舞台演出的精神内涵与情感效果。
(作者单位:中共长春市委党校哲学与文化教研部)
作者简介:李婷(1983~),女,中共长春市委党校哲学与文化教研部讲师,研究方向为文化与影视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