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尾段改变人称的作文
转换人称
(一)第一人称转化为第三人称
一般来说,一篇作品中的叙述人称是固定的,或第一人称叙述,或第三人称叙述;然而,由于第一人称叙述与第三人称叙述都有其无法避免的缺陷,所以有时为了表达的需要,作者在叙述过程中特意改变叙述人称,其中常见的是改第一人称叙述为第三人称叙述。当然,行文中改变叙述人称,必须具备较深的语言功底;而具体操作时必须交代清楚,否则可能发生混乱,影响表达效果。
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我是正在这一夜回到我的故乡鲁镇的。……第二天我起得很迟,午饭之后,出去……无论如何,我明天决计要走了。
况且,一想到昨天遇见祥林嫂的事,也就使我不能安住。……
…………
然而先前所见所闻的她的半生事迹的断片,至此也联成一片了。
她不是鲁镇人,……
……似乎是警告她。
然而她总如此,全不见伶俐起来的希望。他们于是想打发她走了,教她回到卫老婆子那里去。但当我还在鲁镇的时候,不过单是这样说;看现在的情状,可见后来终于实行了。然而她是从四叔家出去就成了乞丐呢,还是先到卫老婆子家然后再成乞丐的呢?那我可不知道。
我给那些因为在近旁而极响的爆竹声惊醒,……预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
——节选自鲁迅《祝福》
读者不难看出作者总体运用第一人称“我”谋篇布局。由于运用了第一人称叙述,故事显得真实动人,能从感情上吸引读者;然而在叙述祥林嫂的生平时,突然以一句“她不是鲁镇人”领衔,“我”化为“他”隐身于文外,将第一人称叙述改为第三人称叙述,这一部分约占全部篇幅的大半部分,直至倒数第二自然段才转回第一人称叙述。很明显,因为受时空的限制,“我”不
可能全部直接地看见祥林嫂的一举一动,不能知道祥林嫂的心理活动;而转用第三人称进行叙述却不受这些限制,有较大的自由度。正因为如此,一个全面的、立体的“活泼泼”的祥林嫂就出现在我们的面前,成为不朽的典型;这也是鲁迅先生的高明所在。
(二)第三人称转化为第二人称
我们会发现行文当中改“他(她)”为“你”的状况,如魏巍在《我的老师》一文中,总体运用第一叙述人称写作,当写到自己暑假不愿离开老师时,突然用了一句“蔡老师!我不知道你当时是不是觉察,一个孩子站在那里,对你是多么的依恋”,由于改换了人称,使胸中奔涌欲出的情感得到了尽情的宣泄。于是,有些人就把这种情况当作“第三人称叙述”转换为“第二人称叙述”,从而肯定了第二叙述人称的存在。不错,这种情况确属人称转换,但文中的“蔡老师”不是叙述人,而是被叙述人;也就是说,作者转换的不是叙述人称,而是被叙述人称。
妈妈教小学30年了,我也是妈妈的学生。
第一次上课,妈提问,我使劲举着小手:“妈妈,我讲!”妈严肃地纠正道 :“喊‘老师’,不要喊‘妈’。”“老师”,多么新奇的称呼!课后我拾到一个铅笔头,兴冲冲地送给了“老师”——第一次喊,真不好意思。妈妈也像要笑的样子。她鼓励了我,可是在班上表扬时却只说“有个同学”,妈为什么不点我名呢?
…………
妈妈,你一个普通的小学教师,几十年风雨坎坷,呕心沥血,夺去了你的健康,你做过三次大手术,胃切除了,每顿只能吃一碗饭;瘦弱的肩上,有工作担子,还要照顾儿孙,你担得动吗?为的又是什么呢?我每念此,汗未尝不发背沾衣,肠未尝不一日九回。
妈妈是慈母,又是严师。她教我做人,更教给我一颗忠于教育的心。我像爱妈妈一样爱老师,像尊敬老师一样尊敬妈妈。
是的,天下的老师,谁不有一颗妈妈的心!
——节选自《老师,妈妈》
例文中用“…………”略去了几件往事(文章的主体部分),但读者仍不难从原文的开头和结尾看出倾注在字里行间的对妈妈的感激之情、挚爱之情。情不能已,用“她(妈妈)”已难以表达,故在全文即将结束时突然改称“她”为“你”,面对面地直接向妈妈倾诉内心深处的挚爱,情切切,字字动人。不错,作者确实改换了人称,但是,文中的妈妈是“被叙述人”,不是“叙
述人”;作者改换的是“被叙述人称”,而不是“叙述人称”,例文从头至尾都用的是第一人称叙述。
(三)第一人称转换为第二人称
在以第一人称为叙述视角的作品中也会出现第二人称的叙述,这要根据叙述的需要,适当地把第一人称转化为第二人称。这样可以拉近与读者的距离,在现在很多作品中都出现这种情况。
(四)举例及点评
名作欣赏
我从此便整天的站在柜台里,专管我的职务。虽然没有什么失职,但总觉得有些单调,有些无聊。掌柜是一副凶脸孔,主顾也没有好声气,教人活泼不得;只有孔乙己到店,才可以笑几声,所以至今还记得。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叫人半懂不懂的。因为他姓孔,别人便从描红纸上的“上大人孔乙己”这半懂不懂的话里,替他取下一个绰号,叫作孔乙己。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有的叫道,“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他们又故意的高声嚷道,“你一定又偷了人家的东西了!”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见你偷了何家的书,吊着打。”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接连便是难懂的话,什么“君子固穷”,什
么“者乎”之类,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节选自鲁迅《孔乙己》
佳篇品读
一天,奶奶乐呵呵地从外面回来,我以为奶奶碰到了什么好事。没想到她手里拿着几棵野花,看起来她有些迫不急待了,像小孩子一样一定要把那几棵不知名的野花栽上。我帮奶奶取土,浇水,她一刻也不离开那花,恐怕被别人抢了去。栽完后,奶奶很高兴,脸上的皱纹都伸展开了,嘴里小声说着什么。
奶奶平日里就喜欢花啊,草啊的。奶奶家的园子里有李子树、杏树、樱桃树,她家的窗台上摆放着各种各样的花,很多的我都不认识。有时奶奶还给我讲各种花的习性,可我并没有奶奶那样的兴趣。除此之外,奶奶家的房前屋后还种些花。若是夏天,奶奶家到处是花,红的、黄的、蓝的、白的……样样都有;高的、矮的、粗的、细的……样样都有;大叶的、小叶的、宽叶的、窄叶的……样样都有。过路的人有时都要停下来看看奶奶的花。
奶奶家有那么多的花,为什么还要那几棵野花呢?我有些不解。而且自从有了那几棵野花之后,她所有的心思都在那花上了,别的花她似乎不那么上心了。她像照顾自己的孩子一样照顾那几棵花。我曾问过她,她一直没告诉我。
学易点评
在《孔乙己》这篇选文中,先从第一人称视角,用“我”的眼睛来看孔乙己,这样大家觉得事件很真实。而我并不能完全走进孔乙己,所以在接下来介绍孔乙己时,作者从第三人称的视角入手,这样空间更广阔了。通过孔乙己自己的语言、动作、神态描写,为我们展示了一个身份特殊的孔乙己。
佳篇品读中,小作者先从第一人称的角度写奶奶拿回几棵野花并把它们栽种上了。第二段从第三人称角度写奶奶平日里喜欢花草。然后又从第一人称的角度写出了自己的不解,奶奶为什么不喜欢那些她平时里很喜欢的花了呢?奶奶为什么喜欢那些不知名的野花?这样的人称转换,让我们更进一步想知道奶奶为什么喜欢那些野花了,使文章的情节跌宕起伏。
(五)需要注意的问题
1.人称变换之前或之后,直呼写作对象
人称变换,是一种艺术手段。如果运用得恰当,可以使文章锦上添花,收到更理想的抒情效果。如果运用不当,也会造成人称混乱,意思不清。因此,在由第三人称“他”变换为第二人称“你”之前(或之后),要直接呼唤写作对象。人称变换之前的直接呼唤,是一个“引子”,它引出人称的改变。人称变换之前的直接呼唤,是一个“信号”,它提醒读者注意将要改变人称了。
2.在文章的尾部或中间变换人称
人称变换,是为了更好地抒情。它是作者在写作过程中,根据抒情的需要而适时运用的。也就是说,当作者的思想感情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如果不把人称“他”改变为“你”,让写作对象活生生地站在自己眼前,面对面地倾诉,就不能淋漓酣畅地表达自己的内心感情。一篇文章,究竟在什么地方变换人称才算恰到好处呢?这要根据行文的具体情况,灵活地安排位置。因为在文章中,作者的思想感情是流动着的,是在发展变化着的。
3.在文章的中间变换人称
在一些文章中,作者的内心感情是由阶段性的小高潮逐渐推进而达到高潮的。因此,在文章的中间位置,也可以随着抒情小高潮的出现而变换人称。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