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界观 OBSERVATION SCOPE VIEW
121
影视大观中国好声音大壮
赵颖超
(河北传媒学院,河北,石家庄 051430)
中国是农业大国,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农村建设依旧是党和国家发展的重点。新世纪以来,各种各样的农村扶持政策为农村题材的影视剧创作提供了巨大的支撑。随着女性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越来越多的影视剧创作把重点投射在了农村女性身上。2012年一部女性励志大剧《小麦进城》在山东卫视首播,引起了受众的广泛关注。该片除了聚集很多实力派演员之外,颇有看点的便是导演用极其细腻的镜头语言为受众展示了一个敢于追求爱情,为了幸福人生努力打拼的农村妇女。似乎每一个底层人都能在“小麦”的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又似乎每一个努力打拼的人都能在“小麦”身上看到自己不曾拥有的坚韧和勇敢[1]。
一、丰富多彩的农村女性角
从电视剧诞生以来,编剧和导演就十分注重女性角的塑造,我国的电视剧在数十年的发展历程中通过精心设计的故事结构塑造了众多具有研究价值的女性形象。时至今日,女性依旧是丰富影视剧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除此之外女性也是中国时代变迁的见证者,见证了中国一步步走向繁荣昌盛。处于大时代的变革下,女性的思想意识,文化水平等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变,通过对农村女性家庭,婚姻,工作的描绘,把焦点聚焦在农村的发展历程中,对于建设新农村,展现农村新气象具有更加深刻的时代意义。
《岁岁年年柿柿红》中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的杨柿红,在失去丈夫后依然不离不弃的照顾一大家子,为了让孩子们获得更高的教育走出大山去外面的世界,她不怕苦不怕累一个人连夜拉车去交粮食。她没有文化但是却有着勤劳和隐忍,丈夫去世后,她没有选择离开和逃避责任,而是主动扛起责任。柿红不仅是女主角的名字,更象征这人们的幸福生活像柿子一样红红火火。《我的二哥二嫂》中敢作敢当的李英姿,她的性格和她的名字一样英姿飒爽,直率又泼辣。为了让周双能够顺利回城尽管她万般不愿意嫁给大壮但还是在协议书上按了手印,是她的仗义。虽然是被迫嫁给大壮与其也没有感情,但是在大壮残疾之后她依旧尽心尽力的照顾,她没有抛弃这个名义上的丈夫,这是奉献。周武的私人诊所被关以后她不怕辛苦跟着他走街串巷收破烂,是她对爱情的忠诚。在刘母
失去两个至亲之后,李英姿当众把所有家产都归到丫丫名下,不占有一分,是她的重情重义。
《我哥我嫂》中善良的女工人夏一男,在丈夫发生意外昏迷不醒的情况下,她作为嫂子支撑起整个家庭,
三个刚上学的孩子,还有一个不争气的弟弟。面对变傻康复无望的丈夫,她没有放弃依旧一次次的带着他去省城医生。在面对无理取闹的陆百灵时,她勇敢果断表明自己的态度。下岗后为了生计去火车站摆摊卖茶叶蛋,更是把这个人物形象塑造的更加丰满,她能吃苦有爱心不代表可以随便被人欺负。无论这个故事中的主人公是杨柿红还是夏一男,无论是李英姿还是任喜爱(《初婚》),这些题材的影视剧都记录下了农村的发展进程和时代变迁,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正能量潜移默化的融入到影视作品中,为观众塑造了一个又一个看似弱小却独自扛起家庭责任奉献大爱的女性形象。这些角不仅是叙事主体多样化的象征,更是决定影视剧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这些深入人心的角让受众眼前一亮的同时,更将富有明显地域彩的文化通过荧幕呈现在受众面前,从而带动当地旅游景点的发展,在脱贫攻坚的剧任中发挥积极的带动作用。
二、农村女性事业的独立和创新
与其依靠别人还不如依靠自己,新时代的女性除了精神追求之外,更是摒弃女人只能在家相夫教子的传统守旧思想,追求事业,随之而来的是家庭地位和人格尊严的提升。近几年来,农村影视剧的创作重点从“男强女弱”转变成了“女强男弱”,女性不再是软弱无能或愚昧任人摆布的形象,她们变得独立自强与时俱进[2]。政策的改变,文化的输入,经济的繁荣,让农村女性从传统固有的女性形象中脱离出来,参与到社会的建设之中,与男性一样享有同样的职业竞争的权利。打破“男主外,女主内”的惯有思想,她们学习先进的知识理念,积极融入时代的大发展潮流中,不再把务农和照顾孩子作为唯一可做的事情,在
社会这个舞台上发光发热,一步步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
《乡村爱情》中沉稳的王小蒙,虽然自身的文化水平不高但是自学电脑知识,把豆腐产业办的红红火火,有了自己
作者简介:赵颖超(1997-),女,汉族,河北张家口人,研究生,研究方向:电视编导与制作。
摘 要:近几年来,农村题材的电视剧以其独特的叙事角度和故事情节受到广大观众的追捧和喜爱。越来越多的农村题材影视剧涌上荧屏,成为人们茶余饭后谈论的话题。而其中的女性形象则是受众更为关注的对象。在这些“大女主”的影视剧中,导演为观众呈现出了一个个面对困难不退缩、乐观又积极向上的女性角,从根本上弘扬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勤劳勇敢和艰苦奋斗的传统美德。
关键词:农村题材;女性角;影视剧;传统美德
视界观 OBSERVATION SCOPE VIEW
www.sjgzzs
122
的事业。《当家的女人》中的菊香,虽然未能考上大学但是依旧致力于脱贫工作,最后成了养殖公司的董事长兼总经理。《岁岁年年柿柿红》里的杨柿红在当选村干部以后依旧不断学习不仅去拜访老支书,还表明了自己想要带着村民发家致富的想法,赢得了众人的支持。最终在杨柿红的带领下,在全村民共同的努力奋斗下,宜水村的人都住上了新房脱离了贫穷有了新的事业和新的开始。
《小麦进城》中的小麦,一个典型的农村妇女为了爱情毅然决然从农村来到北京。除了所处环境文化的差异性,她还要面对婆婆的不承认和“丈夫”弟弟的刁难。从一开始做裤衩生意到跟着裁缝学习做衣服的技巧,从去山东卖洋葱到拿到夜大的通知书,一直到小麦在北京有了自己的工厂。在吵吵闹闹充满歧视和困难的北京生活里,小麦活出了自信活出了骄傲,在大城市中靠着自己的双手打拼出了一片属于自己的新世界。《绽放吧,百合》中的女主人公百合,为了给女儿治病摆过摊,做过酒吧驻唱和大堂经理,最后艰难创业重振父母的烤鸭店,还成为了村委会主任,带领村民共同建设美丽乡村。
新时代的女性她们不再是男人的附庸,她们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她们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她们有着与时俱进的观点理念,她们敢于尝试新鲜事物敢于为了美好生活而奋斗。尽管生活环境贫困;尽管所接受的教育知识有限;尽管遇到了很多不公平的对待;尽管被恶意的流言蜚语所中伤;尽管在成长的道路上她们遇到了一层又一层的困难。但是她们都挺了过来在她们的身上观众看到了中国人的精神,是勇敢,坚强,善良和朴实。没有复杂的剧情线,通过一个个小细节凸显了平凡人的伟大,从小人物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出发展现出了小人物的伟大情怀。贴合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了正能量,让观众看到
了一个个甘于奉献又励志的女性形象。
三、农村题材中女性角的反思
随着农村题材影视剧的大批生产,同质化成为此类影视剧中难以忽略的问题。首先是女性性格和剧情构建的雷同,这类影视剧一般是以女性作为剧中凸显的主要人物。其中的女性形象大多都是善良,坚强勇敢,不畏惧流言蜚语,有自己的想法和追求。正是为了要体现女主角的这种品质,剧情会把女主设定在一个特别贫穷甚至是家庭遭受了重创的环境,她们往往会因为其善良和对爱情的忠贞对这个家庭不离不弃,尽管条件艰苦但仍然独自承担重任。
《岁岁年年柿柿红》中的杨柿红,在她的丈夫王长安因车祸去世以后,弟弟又在工地上出事伤到了右手,为了对的起丈夫她并没有改嫁而是独自抚养几个孩子照顾其年迈的婆婆。家里贫困一家人的生活过得紧巴巴的,到了过年好不容易村里发了一块肉还被狗叼走了。《初婚》里面的任喜爱,结婚当天就失去了第一任丈夫,好不容易走出这段经历,在
村里优秀的男青年陈增强的照顾下,两个人慢慢产生感情,经历重重困难两人终于决定去领证,不幸在准备领证的当天,陈增强却因为救火丧生。第三任的丈夫又被查出了癌症,面对诸多坎坷经历她依旧独立自强没有丧失对生活的期望。
其次,这些影视剧中的女主人公他们最后的成功并不只是在小家中体现而是体现在更大的层面上就是带领着全村的人民一起致富走上脱贫攻坚的道路。所以这类农村题材的影视剧基本构成就是贫穷的农村妇女+吃苦耐劳的品质+带领全村人民致富。虽然一定程度上表现了新时代女性坚韧不惧困难的精神,但是剧情大多雷同,受众在看到第一集的时候就能猜到后面的整体架构便对影片失去了兴趣。此外,影片需要根据不同的人物性格应当给予人物不一样的结局,剧情的雷同导致最后都是皆大欢喜的场面,部分剧情设计与现实生活背道而驰。更甚至有些影视剧为虐而虐,女主人公所生活的环境和经历的困难与现实生活存在偏差,缺乏深层次的人文关怀[3]。
四、结论
女性形象一直是各种类型影视剧所重点描述的对象,纵观近几年农村题材“大女主”影视剧的创作,我们可以发现这些影视剧虽然表面刻画了一个又一个泼辣能干,自强自立的女性形象,但是更深层次的含义却是为受众展现农村在党的领导下日新月异的发展。以女主人公为主线,客观的表现了知青下乡,留守儿童,农民工进城,异地搬迁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政策。中国农村女性的命运和国家政策及社会变迁密不可分,女性形象的背后蕴藏着更加深刻的人文内涵。虽然时代在发展但是农村题材的影视剧仍旧是活跃影视市场重要的组成部分,如何创作出更具有人文关怀的农村故事,如何塑造出更加丰满鲜活的女性形象[4]。这就需要影视创作者保持高昂的热情,不仅要了解更多有关农村的政策历史,更需要切身的融入到农村生活中去体验去感悟,去捕捉生活中所出现的美好,去挖掘更多农村生活中渺小却又感人
的故事,而不是单凭自己的想象去创作。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出更具有代表的新时代农村女性形象,才能更好的弘扬中国精神,展现新农村的新气象。参考文献:
[1]张新英.农村题材电视剧中的女性形象类型及其文化意义[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04).
[2]李颀.《岁岁年年柿柿红》述说农民的时代记忆[J].广电时评.2018(15).
[3]东北农村题材电视剧中女性形象研究[D].吴金娜.河北大学 2012.
[4]吴菁,梅箐.当代中国农村片中的女强者形象及其文化解读[J].电影艺术.2005(02).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