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文学自然灾害书写考察
张堂会M
摘要:当代自然灾害频发,地震、洪水、雪灾和“非典”等纷纷进入文学的表现视 野。灾害文学作品体裁形式多样,小说、诗歌、戏剧、散文中都闪动着自然灾害的身影,呈
现出繁复多样的风格和形态。灾害文学表现视域宏阔,主题内容复杂多样,既有对政治与文
化的反思,也有对环境与生态的关注。灾害既能照亮人性的光辉,也能凸显人性的卑劣。自
然灾害带给人类的不仅是苦难,还会带来其他方面的警醒与启示,是对民族精神的洗礼,昭
示出灾害下的社会变革。
关键词:自然灾害;当代文学形态;文学视域;人性反思
自然灾害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了严峻的挑战,与自然灾害抗争是人类必须面对 的一个永恒考验。自然灾害是文学表现的重要主题和内容,许多神话都与自然灾害相关, “精卫填海”“大禹治水”“夸父逐日”反映了远古先民与灾害抗争的顽强斗志。《诗经》中就有对地震的形象描写,“烨烨震电,不宁不令,百川沸腾,
山冢翠崩;高岸为谷,深 谷为陵”U H P3C K0;唐代白居易的《大水》描写了大水摧毁城池房屋,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灾
难;宋代苏舜钦的《吴越大旱》描写了严重的旱灾引发大面积的瘟疫,死人无数;清代 易翰鼎的《大雨雹》描写了咸丰六年湘阴的冰雹之灾,谭文瑞的《狂飙灾吹岳阳有感》描写了狂风给人民带来的危害。历代文人都对自然灾害做了如实的描绘,灾害的文学书 写弦歌不断。在地震、洪水和瘟疫面前,当代作家当然不会无动于衷,他们纷纷拿起手 中的笔参与到救灾防灾的斗争之中。
一当代灾害文学书写的丰富形态
1.体裁形式多样
当代文学灾害作品体裁多样,小说、诗歌、戏剧、散文中都闪动着自然灾害的身影。小说因对自然灾害能够展开较为从容的叙述,在各类体裁中显得较为突出,占有很大的 分量。不仅莫言、阎连科、迟子建、虹影、毕淑敏、关仁山、柳建伟、刘庆邦、徐坤等 一大批小说名家在自然灾害书写方面有着杰出成就,其他诸如歌兑、罗伟章、倪厚玉、*
*基金项目:江苏省第五期“333工程”和“扬州大学中青年学术带头人”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张堂会(1971 -),男,扬州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中国当代文学。
■ 98 ■
当代文学自然灾害书写考察
刘晓滨、张尔客、刘宏伟、胡绍祥、向本贵、赵凝、丝丝、杨贵云等也都对地震、“非 典”等灾害抱以殷切的关怀,产出了一大批质量较高的长篇小说。比如歌兑的《坼裂》描绘了汶川地震中人性的幽深与复杂,罗伟章的《饥饿百年》写出了中国百年饥饿的历 史,得到雷达、白烨等批评家的赞赏,一度成为茅盾文学奖人围备选作品。
诗歌一度走入象牙之塔,与广大人民的生活失去了关联。“国家不幸诗家幸”,在巨 大的灾难面前,诗歌重新接上了地气。灾难发生之后,人们内心深处有许多浓烈的感情 需要表达,而诗歌的特长就在于抒情,因此成了灾后表达情感的最好载体。在1949年以 来历次自然灾害中都能见到诗歌的身影,特别是汶川地震时期出现了诗歌创作的井喷状 态,诗歌体式众多,既有新诗,也有歌词,还有旧体诗词。巨大的灾难促使旧体诗词古 调新弹,焕发了新的活力,很多人运用传统诗歌形式表达自己对灾区受难同胞的深情厚 谊。其中既有陈建功、刘征等著名作家与诗人,也有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布赫、国务委员马凯等高级官员,还有周汝昌、霍松林等著名学者,此外还有一大批无名作者。这些旧体诗词既有律诗,也有绝句,还有词及古诗等样式。黄建琴的《汶川地震》运用 七律形式反映地震的严重灾情及政府迅捷的救援,吴融的《汶川地震》用“江城子”的词牌形式书写汶川地震的惨状,展现血浓于水的同胞之
情。大批作者不约而同地捡起了 旧体诗词这种形式,通过诗词格律的吟唱抒发悲痛和忧伤,传统文化无形中被赋予了凝 聚人心的象征意蕴,具有强烈的文化抚慰功能。
自然灾害给报告文学带来了一个长足发展的机会,报告文学作为文学轻骑兵总是冲 在灾害的最前沿,率先去捕捉灾害的身影。报告文学始终以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拥抱当 下社会生活,因此在各类自然灾难的书写中都少不了报告文学。描写唐山大地震的有钱 钢的《唐山大地震》、张庆洲的《唐山警世录》等;描写1991年洪水灾害的有杨黎光的 《生死一线》、陈桂棣的《不死的土地》等;描写1998年洪水灾害的有王敬东的《荆江安 澜》、傅建文的《荆江倒计时》、岳恒寿的《洪流》等;描写2003年“非典”的有杨黎光 的《瘟疫,人类的影子》、舒云的《纸船明烛照天烧》等;描写2008年南方冰雪灾害的有 陈启文的《南方冰雪报告》、徐剑的《冰冷血热》、吕辉的《08雪灾纪事》等;描写汶川大 地震的就更多了,有李明生的《震中在人心》、徐剑的《遍地英雄》、张蜀梅的《生死一 线》等。报告文学工作者深人各类救灾抢险第一线,记录下中国军民抢险救灾的感人事迹, 写出了一大批较为出的报告文学,杨黎光的两篇报告文学先后荣获鲁迅文学奖。
此外,还有不少描写灾害的散文、戏剧、广播电影电视剧本等。在灾害文学书写方 面,新媒体显示了强劲的势头。新媒体以电子通信技术为依托,有别于以报纸期刊为主 的传统传播方式,极大地改变了文学生产、传播和接受的形式,导致文学形态的巨大变 化。在2008年南方冰雪灾害、“非典”和汶川地震中,人们借助新媒体,冲破距离的阻 隔,传递心中的那一片彩虹,在各种新媒体上写下了难以计数的灾害文
学作品,显示了 新媒体文化的强大生命力。
从大文学观着眼,当代灾害文学作品不局限于所谓的纯文学作品,还包括新闻与通 讯、日记、手机短信、博客、微博、等,它们共同参与了当代灾害文学书写。其实 原本就没有所谓的纯文学,过度地强调纯文学是对文学生态多样性的阉割。如果没有唐
■ 99 ■
中国语言文学研究.so ig年秋之卷
山地震时期的通讯集《人定胜天的赞歌》以及杨杨的调查报告《通海大地震真相》,人 们很难想象当时灾情的严重和灾民生活的惨状,无法建构特殊时期政府和民众的精神影 像。这些都是湮没在当代文学史经典话语下的文学生态的一部分,剥离这些大文学的存 在,中华民族的生存状态与历史记忆将是多么单调和苍白,当代文学史也将变得残缺。
2.风格多姿多彩
阎连科作家在表现灾害时由于投射了自己鲜明的主体印记,在主体视角、语言运用等方面 带有浓厚的个人彩,因此即使是描写同一类型灾害的文学作品也呈现出繁复多样的风 格。比如,同样是描写2008年南方冰雪灾害的报告文学,徐剑《冰冷血热》、聂茂的 《回家——2008南方冰雪纪实》、陈启文的《南
方冰雪报告》便表现出各不相同的风格特 。《冰冷血热》描写了国家电网系统下属十几个单位和第二炮兵某部官兵抗击冰雪的 事迹,具有很强的文学感染力。作者深入前沿采访了许多真实的对象,真切地感受到了 冰雪灾害现场的环境和气氛,发掘了许多在电视和报刊新闻中看不到的消息,并能够用
—2008南方冰雪纪实》则借鉴了小说的叙事手法,文学的视野和笔调书写出来。《回家—
以主人公耿晓宁和陈思回家的艰辛历程为情节线索,展现了冰冻灾害下普通小人物的生 存状况。作品以回家途中小人物的生存状况为切入点,把目光聚焦到湖南高速公路的抗 冰救灾上面,真实再现了那场惊心动魄的抗冰战斗,显示了灾难之下的人性光辉与家国 大爱。作家巧妙地选取滞留旅客车厢这一个点来管窥整个雪灾,用一种有意味的形式把 灾难中个体的生命脉动与国家的权威意志有机地统一在一起。陈启文的《南方冰雪报 告》以一种采访现场的方式来创作,作家善于在细微之处落笔,渲染和发挥其丰富的意 蕴,以小见大,抵达事物的本质,显示出深刻的思想和情感精神高度。作者没有被日常 的主流话语裹挟,始终以自己独立的文化姿态去阐释和描写时代精神。
同样是描写大地震,钱钢的报告文学《唐山大地震》与张庆洲的《唐山警世录》显 示出不同的风格。即使同一个作家,由于体裁的差异,作品风格也显露出不同的特征,张庆洲的报告文学《唐山警世录》与描写唐山地震后截瘫灾民生活的长篇小说《红轮 椅》便不尽相同,报告文学更多显露出作者的峻急与批判,小说则显露出柔情与绵长的 抒情。《佘震》也是对唐山大地震后灾民生活的反映,与《红轮椅》又
有不同,写出了 一种痛彻心扉的心灵佘震。李春雷的《夜宿棚花村》对汶川地震的书写没有激昂悲壮的 痛哭与响喊,用舒缓平静的语调讲述了夜宿棚花村的所见所闻,在看似波澜不惊的文字 下面暗藏着生命血流的奔突与人性光辉的闪电,带来的是另外一种心灵的震颤与体验。
二当代灾害文学书写的宏阔视域
当代灾害文学表现视域宏阔,涉及了灾难的各个方面,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及人 与人的关系中纵横捭阖。灾害文学主题内容复杂多样,既有对灾难背后人祸因素的探寻,也有对政治与文化的反思,还有对环境与生态的关注。
灾害不仅具有自然属性,同时还有社会属性。灾害往往夹杂着人祸的因素,有时人 力借助自然之势,致使灾害愈演愈烈。在非常年代里人祸的因素往往更为严重,如通海•100 •
当代文学自然灾害书写考察
地震、唐山大地震期间就有很多不可理喻的事情发生。杨杨的报告文学《通海大地震》里写通海地震发生时,许多人误以为爆发了核战争,是打到了村里。这种错误认 识使农村干部和众没有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导致许多身处废墟之下的人失去了最佳 的救援时机,造成了生命救助的延宕。高大乡一位民办教师举着火把去学校的废墟里抢 救亲人,被人连续几次打灭火把,黑暗中他再也不到学校的位
置。等到天微亮时,他刨出的只是妻儿冰冷的尸体。人的生命有时还抵不过一头牲畜,《通海大地震》描写 饲养员杜映芬被压在屋梁土坯下边,她让救援人员先抢救队上的牛马,脱险后她不顾还 埋在土里的家人,强忍疼痛赤脚直奔畜厩,脚被钉子戳个对穿。这些“先进事迹”听起 来恍若隔世,却是那个时代合乎逻辑、合乎情理的政治生活和政治热情的体现。在战争 思维方式主导下,灾区人民一方面忙着抗震救灾,一方面还要牢记阶级斗争。诗歌《照 我识别走资派》就描写了人们震中举办抗震夜校大批走资派的情形:“抗震夜校办起来/ 马列主义刻胸怀/点亮心头一盏灯/照我识别走资派。”[2](P57)
在灾民最需要食品、衣物等物质援助之际,精神食粮成了名副其实的最大的“精神 支援”。通海大地震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38亿元,而通海县前后收到全国各地的捐款仅 为9673. 9元。各地源源不断地送来的是数十万册、数十万枚领袖像章、143514封 慰问信。在这种“精神支援”和貌似强大的“精神力量”背后却是残酷的事实:“饥饿、寒冷、冰雹、大风、雷电,许多人被冰雹和雷电击毙,狂风把简易的茅草房、油毡房连 同木柱一起刮飞、吹倒。而且简易住房多用稻草、油毡铺顶,多家一幢,成排建房,屋 内马灯、锅堂、床铺杂乱,容易失火,余家河坎村失火,烧29户;四街、观音村失火,各烧1〇余户;新街失火,延烧一大片等等,惨不忍睹,触目惊心。”[3](P211)不仅极端年代下会有这样的人祸因素,正常年代里也会出现或多或少的人为因素,加剧灾害所造成的后果。柳建伟的小说《SARS危机》里的平阳市长王长河对“非典”认识不足,只顾追求经济效益,为了吸引外国客商,刻意隐瞒“非典”的严重疫情,视 人民生命为儿戏。同时不顾防疫基础设施简陋的实情,狂妄地宣称即使“非典”疫情来 到平阳也
不可怕,平阳有足够的防治能力。第一人民医院院长钱东风严重渎职,对张春 山院士的提醒置若罔闻,一味相信媒体虚假宣传,完全没有防御意识,让那么多感冒病 人混住在一起,导致许多病人和医护工作者被传染。“非典”疫情发生之后,他瞒报疫 情,并自作主张地宣称是急性春季呼吸道传染病;“非典”病人没有足够的经费竟 被允许出院,导致疫情进一步扩大。正是这些人为的因素,致使“非典”愈演愈烈,一 发而不可收拾。
灾害文学在描写灾难的同时,也对灾难下的政治文化进行了反思。水运宪《对水当 歌》对抗洪抢险中的权力集中和领导权威有过描述,认为南汉垸创造了湖南1998年抗洪 抢险一大奇迹,其关键原因便是省委副书记胡彪、益阳市委书记李江死扎在救灾现场。“关键时刻惟有权力才能指挥一切,调动一切……总共近万吨的各类物资,在一天多时间 内全部调集到位,如果不下死命令是绝对办不到的。而权力如果没有高度地集中,很多 命令是下不死的。”[4]干部们忙里偷闲凑了副对联:“保堤保垸保乌纱,能保则保;防洪 防险防李江,防不胜防。”一方面是对领导的赞许,但苦中作乐的幽默中更显现了对权力
■101 ■
中国语言文学研究.so ig年秋之卷
的敬畏。倪厚玉的长篇小说《非典时期的爱情》借主人公紫野对“非典”进行了政治和 文化上的反思,认为“非典”病毒为什么会在广东最先爆发,是一个包含诸多因素在内 的综合命题。“它暴露了中国社会在走
向现代化进程中所潜在的各种深层次的矛盾与危 机。还有落后的饮食文化,不文明的卫生习惯,远没有建立起来的社会应急保障体系。这都是SARS疫情爆发并蔓延的一个原因。”[5](P58~59)陈启文的《南方冰雪报告》描写过 年回家已经成为一种疾病,打工妹李红霞在拥挤的广州火车站被踩踏而死,由此反思了 城乡二元对立的体制结构及经济文化差异。作家敏锐地捕捉到了南方冰雪灾害下的非自 然苦难,从区域、制度、经济、文化因素等方面进行了宏观思考,揭示苦难背后的真相,寻求解决春运之道。“对于这些外来人口,这不仅是身份的改变,而且是精神的般若,捏 槃,唯有这样,这种人口流动才会转化为极具中国特的精神变革。”
环境与生态问题也是灾害文学作品关注的一个重要内容。人类现代化进程加剧了人 与自然的矛盾,人们在享受现代化带来的物质成果的同时,也品尝了破坏环境所带来的 苦果。人们发现科技理性并不是万能的,一些作家开始质疑并反思人类中心主义,关注 环境与生态的恶化。作家李先钺从那些撕心裂肺又感天动地的灾难现场撤离出来,在搭 建的过渡板房里展开了人与自然的理性思考,创作出长篇小说《我前面桃花开放》。他 的书写指向的是人类的生存与毁灭这个永恒的话题,对人类的终极关怀进行反思,在灾 难中挖掘人们应该顾及而难以顾及的东西,力求达到对人类命运的思考。《南方冰雪报 告》也对生态环境问题进行了深度的思考,对人类的现代化和工具理性进行了反思。作 者感慨雪灾中出现的“人定胜天”之类口号的粗野和无知,认为人类应该正视自身的渺 小和局限,在大自然面前保持谦卑和敬畏。岳恒寿的报告文学《洪流》通过专家之口解 读长江洪水灾难的缘由,主要是长期以来人为地滥砍乱伐、
围湖造田与乱建工程的破坏,对洪水泛滥起到了推波助澜作用。高丹宇的诗歌《北川印象》也直指人类掠夺式的开采 与无限制的索取,导致隐忍的大山联手愤怒的地壳导演了一幕人间惨剧,希望这惨烈的 毁灭能够灼痛一个民族,引起人们的警惕,去反省人与自然这个永恒的话题。
三当代灾害文学的人性考量
灾害能够烛照出人性的光芒,使得隐匿在日常生活中的人性浮出水面。2008年南方 冰雪灾害时,宋志永带领12位唐山农民自费赶往湖南郴州,加人抗冰抢险保障供电的战 斗之中。诗歌《敬礼,我们的农民兄弟》高度赞扬了他们的无私行为:“是你/我们的农 民兄弟/开启尘封在岁月里关于唐山的记忆/父辈们震不垮的脊梁/托起了你生命的晨犧/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理念/从小流淌在你的血脉里。”[6](P3°2-3°3)《汪洋中的安徽》描写了 行洪区人民舍小家为大家的高尚情怀,他们积极响应上级号召掘堤分洪,义无反顾地将 灭顶之灾“扣”到自己头上,为淮河洪水的顺利下泄开辟了一条宽阔走廊。在抗洪抢险 中还涌现出了当代红嫂薛文的感人事迹。抗洪抢险的战士被蜈蚣咬伤疼痛难忍,农妇 薛文不顾少妇的羞涩用民间土方为战士疗伤,毫不犹豫地把自己的乳汁一点点地挤到 战士的伤口上,帮助战士清洗并按摩伤口。所有在场的官兵和众无不为之动容,支队
■1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