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材料作文议论文体多角度立意
材料作文议论文体多角度立意
材料作文与命题作文一样,在吃透材料精神的前提下,运用发散性思维,敞开思路,广泛联系,从多种角度着眼,多侧面地进行分析,尽可能挖掘材料各方面所揭示的思想意义。然后将众多的观点,按“三求”、“一看”的标准,选择最佳观点作为文章的中心论点。“三求”“一看”
求新:新颖,不落俗套,有独特见解,富有时代气息。求深:深刻,透过现象看本质。
求针对性:有的放矢,针对现实,解决实际问题。
观点新、深、有针对性,不一定都能写出好文章,因而须看个人实际(一是作者对某个观点确有较深的感受;二是又有充实的论据进行论证。)
提示
从薛谭这个人物的角度看:
“未穷其技,自谓尽之,遂辞归”,说明他有自满情绪,可立论:学无止境,岂可浅尝辄止? “乃谢求反”,说明薛谭能够接受教育帮助,可立论:知错即改,为时未晚。“终身不敢言归”,这种态度不对,值得思考,可立论为:青出于蓝要敢于胜于蓝。“未穷其技”,急于辞别回家,这样便导致所学的歌唱技艺半途而废,从而可立论为:成就事业必须持之以恒,始终如一。
从秦青这个人物的角度看:
作为一个教师,他对于有自满情绪的学生没有厉言正,严词训斥,而是用事实、用自己高超的歌唱艺术现身说法来教育学生,让学生真切感受到“山外有山,天外有天”,懂得不断进取的道理。可立论:春风化雨,高歌感人;言教不如身教。
画蛋
达•芬奇(公元1452-1519)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一位卓越的画家。他从小爱好绘画,父亲送他到当时意大利的名城佛罗伦萨,拜名画家佛罗基奥为师。老师不是先教他创作什么作品,而是要他从画蛋入手。他画了一个又一个,足足画了十几天。老师见他有些不耐
烦,对他说,不要以为画蛋容易。要知道,一千个蛋当中从来没有两个是形状完全相同的;即使是同一个蛋,只要变换一下角度去看,形状也就不同了。比方说,把头抬高一点看,或者把眼睛放低一点点去看,这个蛋的椭圆形轮廓就会有差异。所以,要在画纸上把它完美的表现出来,非得下一番苦功不可。佛罗基奥还说,反复地练习画蛋,就是严格地训练眼睛细致地观察形象,用手准确地描绘形象,手眼一致,不论画什么就能够得心应手了。后来,达•芬奇用心学习素描,经过长时间的艰苦的艺术实践,终于创作出不朽的名画,成了一代宗师。提示
从学生学的角度:
一个人要想获得成功,就要从基础做起,循序渐进; 勤奋刻苦是成功的保证;
成功要靠个人的努力,也要有正确的指导; 只有持之以恒,才能达到光辉的顶点; 苦练基本功; 实践出真知。
从老师教的角度: 育人必须得法;
既要严格要求,又要循循善诱; 教育必须晓之以理,导之以法; 严师出高徒;
传道、授业,从基础抓起。
从师生教与学的角度:
师教有方,徒学不怠,两者结合方能成功; 好苗仍需好园丁。
训练题型:
阅读下面的材料(09年高考宁夏海南卷作文题),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暑假里,几个高中生一块儿回学校参加篮球训练。他们看到有个女孩儿蹲在街边,地上用白粉笔写着:前来旅游,钱包被偷,无钱吃饭和回家,求好心人帮帮我。他们中的小赵动了心,在裤兜里摸出10元钱,放在女孩面前。
走过去之后,小钱说:“谁出来旅游还带粉笔?善良落入了不诚信的圈套。” 小孙说:“别因他人行骗,自己放弃行善。”
小李说:“诚信?善良?彭宇救人成了被告,谁还敢善良啊?”
小周说:“矿工聂清文去救人被困死井下,人们在他的遗体旁发现一顶安全帽,上面用白粉笔
写着他欠人家多少钱。这是最善良的人留下的最诚信的遗言。”
小吴说:“我提议,咱们训练后再回去看看,不管这个女孩儿说的是真是假,我们都得做些什么。”大家都说好。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这则作文题材料的内容是:围绕要不要对一个乞讨者进行资助的核心问题,几个高中生针对“诚信”和“善良”展开了讨论。小赵以实际行动表明应该资助;小孙认为“别因他人行骗,自己放弃行善”;小李认为残酷的现实使人不敢善良;小周认为生活中还有最善良最诚信的人;小吴提议不管女孩儿是否行骗都得做点什么,并得到了大家的赞同。
表面上看,该材料有很多种观点,但认真分析我们就会发现并非如此,所谓多重观点只是烟幕弹。一是“诚信”、“善良”本就是人们所必须具备的美德或曰人类应守住的道德底线;二是即使小李,也只是提到现实的无奈,并没有对“诚信”、“善良”本身进行否定;三是他们最后达成了一致意见,要为女孩儿做点什么。可见,材料隐含的观点很明显:即使当今社会上确实有
一些人心不古的事,但也应该坚守我们内心的善念,并付诸行动。因此,这类材料是绝对不能多角度立意的!
根据上面对两则高考材料的分析,结合议论文立意的基本要求,对议论文材料进行多角度立意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第一,材料本身要蕴含多重观点。这是多角度立意的一个基本前提。有几种情况必须认真区分:一个观点的正反两种说法不能算多角度,比如人要有善心,其否定说法人没有善心是不对的,就不能算是多重观点。辨证对立的观点可以算多角度立意,比如针对“开卷是否有益”的问题,可以说“开卷有益”,也可以说“开卷未必有益”。而一分为二的看问题得出的观点是完整统一的,不能算作多角度立意。比如如何认识评价人,说“既要看到他的优点,又要看到他的不足”就不叫多角度立意。第二,即使材料蕴含多重观点,但有话题的明确限定,或引导性的话或明示或暗示某种唯一观点,不能多角度立意。比如我们上面分析的今年宁夏海南作文题,就不能多角度立意。第三,即使材料蕴含多重观点,但明显违背道德、法律、人性的观点,不能采信为自己的一种观点。
最后,多角度立意必须围绕材料核心问题展开,不能游离核心问题之外而各说各话。
第二篇:话题作文多角度立意定稿
话题作文如何立意
奎屯市第八中学初二语文组
段雪红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了解话题作文立意的标准。
2、复习相同主题,多角度立意的文章,掌握立意的方法。
教学创意:通过一系列课堂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发现与鉴赏中感悟文章立意的美妙,在提炼与归纳中获得立意的技法,在体验与训练中提高话题作文多角度立意的能力。课
滴水之恩作文型:公开课
教学思路:思维风暴引出课题——巧借课文了解相同主题的多角度立意——评点例文明确立
意的标准——实践体验掌握多角度立意的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设计:
一、课前激趣:出示三幅图画,请同学们快速看其中一幅,变换角度,发现其中有什么奥秘。请学生回答从中能得出什么结论?
生:换个角度看问题就会有不同的结果。
师:是呀,生活中好多事情换个角度看,结果大不一样,要全面地看事物,就要学会换角度,就像这盒粉笔,现在你看到的是正面,换个角度就是侧面、反面、上面,下面。写作文也是如此,只要我们借助联想和想象,展开发散思维,就一定可以到立意上独好的风景,今天我们就一起探寻话题作文如何立意。
二、温故知新:发现课文的立意之美
同学们平时总会有很多困惑,遇到话题作文,不知道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来确定文章中心,从而让自己的文章,言之有理,富有生命,其实我们的身边就有巨大的宝藏,今天咱们就一起来开启宝藏,寻财富。
1、请回忆下列所学课文的中心内容,把相同主题的课文归为一类。
2、文1:《走一步,再走一步》
文2:《背影》
3、文3:《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文4:《金花》
4、文5:《荷叶母亲》
文6:《社戏》
5、文7:《羚羊木雕》
文8:《散步》
6、文9:《老王》
文10:《贝壳》
7、文11:《蝉》
文12:《斑羚飞度》
教师小结:以上文章作者都巧妙的确立中心,贴近生活,把自己的深刻感悟融进材料,让我们体会到了同一主干下的枝繁叶茂。如:文1、7、12都是关于“挫折”,但有的从人的角度立意,有的从物的角度立意,还有从事的角度立意;也有的文章不但从正面立意,还从反面立意,都能让读者耳目一新,有所收获。
文2、4、5都是写“爱”的,但有父亲对孩子的,有孩子对父母的,更有母亲对孩子的,让我们在多角度的了解中体会亲情的温暖。
文3、6虽是同一位作者,但却从点滴不同的小事中让我们体会“童年”的多样生活。文10、11从自然之物中的不同经历让我们了解“生命”的深刻。
文8、9在不同的背景下,告诉我们什么是“责任”,不同的环境,不同的经历,不同的时间就要有不同的责任在身。
透过这些分析我们可以发现,给文章确定中心并不是要登高揽月,而是要处处留心,生活中处处是鲜花小径,而多角度立意需要进行发散思维,既可以从家庭、学校、社会的角度想开去,寻新的视角,更可以凭借自己的阅读积累展开广泛的联想,使自己的立意高人一筹、别开生面。
那么,我们的立意究竟应该遵循怎样的要求呢,我们在下面的这些片段中来寻答案吧。
三、抛砖引玉:评点例文明确立意的要求
出示几个片段,让学生静静思考后,在小组合作交流,查片段中出现了什么失误: 片段一:昨天我和好朋友小明一起回家,路上我告诉他班里有个人总是和我过不去,还在班里和我吵架,让我很没有面子,小明一听也很气愤,就和我一起去那个同学算账,小明帮我收拾了那个与我做对的同学,他真是我最好的朋友,他的滴水之恩,我当永不忘记。(点评:让读者受到教育、启发和鼓舞;本段问题:不积极向上)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