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女娲造人
第一课时
基础训练
1.选出下列加点子注音正确的一项( )
A.荒凉(liáng) 莽莽(mǎng) 蓬勃(pú) 女娲(wā)
B.澄澈(chè) 掺和(cān) 气概(gài) 疲倦(juàn)
C.灵敏(mǐn) 泥潭(tán) 绵延(mián) 火神祝融莽莽(mǎng)
D.开辟(pì) 寂寞(mò) 泥浆(jiàng) 幽光(yōu)
2.仿照例子填空。
例:女娲补天
⑴嫦娥___________ ⑵_________射日
⑶盘古___________ ⑷_________逐日
⑸___________闹海 ⑹精卫_________
3.对下列句子中引号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她给她心爱的孩子取了一个名字,叫做“人”。
A.表示直接引用 B.表示讽刺否定
C.表示特定称谓 D.表示重要内容
4.读句子,回答问题。
她把这个小东西放到地面上。说也奇怪,这个泥捏的小家伙,刚一接触地面,就活了起来,并且开口就喊:“妈妈!”接着一阵兴高采烈的跳跃和欢呼,表示他获得生命的欢乐。
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体现了神话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理解
【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选段,回答问题。
女娲造人
开天辟地之后,世界上充满了勃勃生气,草木遍于原野,江河奔流四方,猛兽出没,飞禽翱翔,鱼龙沉浮,到处涌动着活力。女神女娲目睹世间万象,非常高兴,A不知什么原因,她的心中总是隐隐浮起一种孤独感,总觉得万物之中还缺少一股灵气。
一天,女娲来到河边,在静静的水面上看见了自己的倒影。这时,她才猛然醒悟到,B世间有许许多多和自己一样的生命,相互说说话,不是可以解除孤独和寂寞了吗?C女娲决定按
照自身形体塑造新的、更有灵气的生命。
①女娲挖了大量黄泥,掺着河水,对照着自己的倒影,揉捏起来。②很快,第一个泥娃娃便创造出来。③这个泥娃娃刚落地,就蹦蹦跳跳,吵吵闹闹,十分神气。④女娲心中非常满意,对自己的杰作反复欣赏,决定取名为“人”。⑤他们容貌不同,性格相异,举止有别。纷乱的人,围着女娲,欢呼跳跃,但是转眼之间便离开了女娲,分散到世界各地,去寻自己的生活了。
女娲心中充满温暖,兴奋激动,捏出一个又一个的泥娃娃,日复一日,夜复一夜,疲劳不堪。但是,世界实在是太大了,D女娲怎样拼命工作也无法满足需要。女娲停下手来,想了想,终于到一个省事的办法。她从山崖上摘下几根藤条,编成一根神奇的绳子,把绳子的一头抛到水中,一头牵在手上,然后用力一挥,搅混了水中的泥浆,再使劲一抖,顿时,满河的泥浆点四处飞溅,落到哪里,哪里使跳出一个个、一的活人。没有多长时间,整个世界都布满了人。
从此,人类世世代代繁衍生存下去。
5.第三自然段漏缺一句话:“她劲头十足,不停地掺水和泥,捏出各种各样的人。”请你把它回归到原来的位置( )
A.①与②之间 B.②与③之间
C.③与④之间 D.④与⑤之间
6.依次填入文中A、B、C、D处关联 词语,较恰当的一组是( )
A.但 如果 所以 无论
B.但 如果 于是 无论
C.而且 只要 于是 尽管
D.而且 只要 所以 尽管
7.下列对本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这篇神话赞扬了人的可贵的灵气。
B.这篇神话赞颂了人的无穷的创造力。
C.这篇神话反映了古代的人们对人类由来的原始观念。
D.这篇神话运用奇妙的想象,科学地解释了人类的起源。
参考答案
基础训练
1.【答案】C。【解析】本题是对字音认读能力的考查。A项,“蓬勃”的“勃”,应读“bó”;B项,“掺和”的“掺”,应读“chān”;D项,“泥浆”的“浆”,应读“jiāng”。
2.【答案】⑴嫦娥奔月。⑵后羿射日。⑶盘古开天地。⑷夸父逐日。⑸哪吒闹海。⑹精卫填海。
【解析】本题是对知识积累情况的考查。所要填写的都是熟知的神话故事的名称,在填写时,不能有错别字,对故事名称要准确无误。
3.【答案】C。
【解析】本题是对引号作用分析能力的考查。解答这题,要调动对引号的常见用法的积累知识作参考,从选项中正确选择。
4.【答案】动作、语言等描写;体现了神话借助想象和幻想把自然力和客观世界拟人化的特点。
【解析】本题是对描写手法和神话特点理解能力的考查。解答第一问并不难,根据句子特点就可做出判断;第二问要联系神话故事的相关常识和创作特点来分析,语句通顺即可。
阅读理解
5.【答案】D
解析:通读第三段可知,第①~③句是讲“造人”的初始阶段,第一个人面世,而句子“她劲头十足,不停地掺水和泥,捏出各种各样的人”是“造人”的过程,故应放在④和⑤之间。
6.【答案】B解析:解答这题时,要认真阅读原文,根据上下句子的关系确定关联词语,然后与选项列出的词语对照做出选择。
7.【答案】D
解析:“科学地解释了人类的起源”的说法错误,这是篇神话故事,人类起源并非如此。
《女娲造人》
第二课时
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5题。
女娲补天
女娲创造了人类之后,许多年来平静无事,人类一直过着快乐的日子。
不料有一天,水神共工和火神祝融,不知道为了什么事,忽然打起仗来了。这一仗打得非常激烈,从天上一直打到人间,战争的结果,火神胜利了,水神失败了。
失败的水神共工,又羞又恼,觉得再也没有脸面活在世间了,就一头向不周山撞去。这一撞
不打紧,他自己倒没有撞死去闯出了天大的祸事。
原来那不周山,本来是矗立在西北的一根撑天的柱子,经共工这么一撞,把撑天的柱子撞断了,大地的一角也被他碰坏了,世界因此发生了一场可怕的大灾难。
看吧,半边天空崩塌下来,天上露出了大窟窿,地面上也破裂成了纵一道横一道黑黝黝的深坑。山林烧起了熊熊大火,洪水从地底喷涌而来,波浪滔天,使大地成了海洋。同时,从燃着大火的山林里又窜出各种恶鸟猛兽,到处害人,人们已经无法生存下去了。
女娲看见她的孩子们受到这么可怕的大灾难,痛心极了,她设法处罚那个捣乱的共工,只得辛辛苦苦地修补残破的天地。
补天这工作真是巨大而艰难呀!可是人类的母亲女娲,为了她心爱的孩子们,一点也不怕艰难和困苦,独自勇敢担负起了这个重担。
她先在大江大河里挑选了许多五石子,架起一把火,把这些石子熔炼成胶糊状的液体,再拿这些胶糊状的液体去把天上一个个窟窿都填补好。
她怕补好的天空再崩塌,便又杀了一只大乌龟,斩下它的四脚,用来立在大地的四方,代替天柱,把天空像帐篷似的撑起来。柱子很结实,天再没有崩塌下去的危险了。
那时,地上有一条凶恶的黑龙在作怪,女娲便去杀了这条黑龙,同时又赶走各种恶鸟猛兽,使人类不再受禽兽的伤害。
剩下来的只有洪水的祸患没有平息,女娲又把河边的芦草烧成灰,堆积起来,塞住了很大的洪水。
这时候,大地恢复了欣欣向荣的景象。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依着顺序循环,去了又来,该热就热,该冷就冷,一点也不出乱子,人类又能快乐地生活了。
1.这篇文章的体裁是________,给文章拟一个标题为___________(不超过四字)。
2.2.从文中可以看出人类是__________创造的。从你学习的有关科学知识可知,人类是靠_____________创造的。
3.天是谁弄破的?他为什么要撞破天?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作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用文中的语句回答女娲补天的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段文章所写的内容是真实的吗?它反映了古代人民的什么愿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精卫填海》完成6~11题。
精卫填海
太阳神炎帝有一个小女儿,名叫女娃,是他最钟爱的女儿。有一天,女娃驾着小船,到东海去游玩,不幸海上起了风浪,像山一样的海浪把小船打翻,女娃就淹死在海里,永远回不来了。炎帝固然痛念他的女儿,但却不能用他的光和热来使她死而复生,只好独自悲伤罢了。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