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用古诗学习五步法学习古诗,理解诗意,从中感受诗人描写的农村美好景物,体会作者对劳动者的赞美和对农村生活的热爱。
  3、激发学生尊重劳动者和热爱劳动的情感。
  重难点:
  教会学生学习古诗的方法,引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体现自己的学习收获。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特殊时期,我们课堂也与平时有许多不同,老师总是想通过自己的努力,不仅
教给你们知识,更多的是想教会你们在家自学的能力。上节课老师用“古诗学习五步法”学习了《宿新市徐公店》,孩子们,本节课我们继续采用“查―读―明―悟―诵”这样的方法来学习,好吗?希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大家对于古诗的学习更有方法。
  二、五步法学习古诗
  1、查(查资料)
  孩子们,在这首诗中,你们最先想到的是查什么资料呢?对了,我们首先要通过资料书或网络对作者范成大和本诗和写作背景有一定的了解。
  (学生查资料并做简单笔记:范成大,字致能,号石湖居士,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四时田园杂兴是诗人退居家乡后写的一组大型的田园诗,共60首,描写了农村春四个季节的景的农民的生活。)
  2、读(读诗句)
  同学们,古诗之所以读起来朗朗上口,就在于它有着独特的节律与韵律之美,所以一首古
诗我们要从三方面来把握好读的部分。请同学们按照老师给出的方法去尝试读,你一定可以读得很好。
  1)读得准确――要求清除字词障碍。
  2)读出节奏――一般情况下七言诗常用的是2/2/3或4/3节奏。
  3)读出韵味――可以唱读或吟唱
  3、明(明诗意)
  学习一首古诗我们必须弄清楚诗句的意思,老师想告诉大家的是,任何一首古诗我们都应该从整体上去感知、去理解,而不应该把古诗分解的支离破碎,破坏了古诗原有的意境之美。老师建议大家,可以在理解了部分难点词语的基础上,采用想象法去还原古诗的意思。
  在《四时田园杂兴》这首诗中,大家可以整体的联想:在一个初夏的中午,诗人范成大来到一座农舍前,他看到梅子己经( )杏子也长得( ),荞麦花( )油菜花( ) ,白天更长,人们都( ),只有蜻蜓和蝴蝶( )。
  孩子们,相信通过对于诗句的反复诵读,你一定能够完整的说出作者眼前的画面,而这一过程就是你对于诗句的理解。
  4、悟(悟诗情)
  孩子们,作者在这初夏的中午,驻足于农家小院前,当他看到大自然这一切美好的景物时,你认为他是一种怎样的心情呢?而这一切美好又是谁带来的呢?所以我们不难想象,这是诗人对于大自然的热爱,这对于农民劳动的赞美。我们还可以通过出诗眼,来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5、诵(诵古诗)
  孩子们,中国古典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瑰宝。尤其是近几年来,《中国诗词大会》这档节目更加让我们体验到了古诗词的魅力,也领略了“腹有诗书气自华”的真正含义。所以当我们学习完一首古诗词后,一定要背诵,让更多的积累成为你学习成长中的财富。
  三、拓展延伸
  孩子们,小小的荧屏不能阻挡老师对你们学习的关心,相信也阻挡不了你们学习古诗词的热情。在这节课刚开始时,老师就告诉大家《四时田园杂兴》共有60首,如果你们有兴趣,可以用今天的学习方法去学习更多的古诗,老师也等待着在开学后的赛诗会上看到你们精彩的绽放。
  四、作业布置
  用老师提供的思维导图模版将今天的学习收获做以整理。
  教学目标:
  1.自主识字,会读“杂”字,会写“杂、稀、蜻、蜓”4个生字。正确读写“杂兴”“菜花稀”“蜻蜓”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借助注释插图,想象画面理解古诗内容,感受古诗词中描绘的农村风光。
  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主要意思,感受田园生活带来的情趣,体会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教学重点:
  借助注释插图,想象画面理解古诗内容,感受古诗中描绘的农村风光,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教学难点:
  在理解的基础上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主要意思,感受田园生活带来的情趣,体会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四时田园杂兴其古诗二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