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地理教材分析(课标、重难点、关键点拨) 七年级下册地理主要学习的是区域地理知识。在学生了世界地形、气候、居民等地理知识之后,重在将这些知识进行综合理解。介于地理学科的综合性和区域性,如何掌握学习区域地理知识的方法是关键。 教材从“认识大洲”、“了解地区”、“走进国家”三个层面来学习世界区域地理知识。但在学习过程中侧重点有所不同。 一、认识大洲 课标要求 1、课程内容: 1、运用地图描述描述各大洲的位置(半球位置、海陆位置、纬度位置等) 2、通过读图和阅读有关资料——归纳出大洲的地形、气候、水系特征,简要分析其相互关系。 2、活动建议:开展学习交流等活动。例如,选择一个教材没有介绍过的大洲,收集、整理资料,归纳该大洲地理特征,以适当方式(如墙报、图片展等)予以展示,并回答同学的质疑。 3、说明:本单元规定从世界范围内选学部分大洲,旨在使学生通过认识所学大洲的主要自然地理特征(本专题主要指位置和范围;这里主要指大洲的地形、气候与水系特征),初步掌握学习和探究区域地理的基本方法(这里主要指探究大洲位置和范围的方法;同上)。 亚洲的位置和范围 一、课标解读 1、正确理解课标要求 “运用地图等资料简述某大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这里没有对“某大洲”做具体规定,显然,本条标准重在方法要求。一是要使学生明确,认识大洲的位置主要从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角度研究;二是让学生掌握描述大洲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具体方法。 1、位置角度: 本条标准主要关注了大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这是因为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是研究区域其它自然要素的基础。但实际上,研究任何一个区域位置首先都是它的绝对位置(经纬度位置)。确定了大洲的绝对位置,也就同时确定了大洲的半球位置以及大洲的范围。大洲的范围对大洲的自然环境特征也有很大的影响,例如,范围广的大洲,地形类型和气候类型可能更加复杂多样。而大洲的半球位置对大洲的气候以及时间差异等也有重要影响,例如,南北半球季节相反。所以,大洲的半球位置和范围同样也应该作为研究内容。 2、方法:学生掌握了认识大洲位置的一般方法,再去认识大区、国家、国内的跨省区域、省级区域以及省内区域等各种其他尺度的区域位置时,就是对这种方法的运用、巩固和拓展,不需要教师再重复教。 海陆资料 2、有效落实课标要求 在课堂实施中,教师需要做好以下几点: 1.处理好案例与方法之间的关系。很多版本的教材都是以亚洲为例来承载课标要求的,我们往往会错误地认为只要学生掌握了亚洲的位置和范围,就算目标达成了。我们以哪个大洲为例都可以,只要学生能够掌握研究大洲位置和范围的一般方法就行。教学思路,那就是──首先,以亚洲或任何一个其他大洲为案例示范引导学生感悟研究方法;然后,再以另一个大洲进行演练,看看学生对方法掌握了没有(人教版教材就同时为我们提供了北美洲的案例资料);一旦学生对方法已经掌握,那就让学生在剩下的大洲中任选一个或者几个,进行自主学习和交流。 2、遵循区域研究的一般规律。大洲属于区域,应该遵循区域研究的一般规律和方法。一是关注区域位置。区域位置对区域特征尤其是自然特征往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所以,要将大洲的位置作为认识每个大洲自然特征的重点。二是关注区域差异。区域之间都是有差异的,大洲之间也是如此。所以,比较法就是认识区域差异的一种常见而且有效的方法。这样看来,我们自然就有了另一种教学思路,那就是两个大洲或者多个大洲同时进行比较探究,在比较中掌握研究思路和方法,在比较中明辨区域差异。 3、分解细化教学目标 将三维目标融合到一起,本专题的学习目标可以分解细化如下: 1.运用大洲位置图、范围图等资料简述某大洲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范围,掌握认识大洲位置和范围的一般方法。 2.在对大洲位置和范围的探究中,了解各大洲之间的位置差异,形成热爱自然、探究自然并尊重自然差异的积极情感。 二、重难点分析 1、亚洲的地理位置(重点) 分析:学习一个区域首先要描述位置,本节学到的描述和分析位置的方法,在探究其他大洲甚至地区、国家时都需要用到。所以亚洲的地理位置是本节的重点,而位置的影响则是难点,尽管教材没有提到,但需要以亚洲为例简要分析,以使学生逐渐培养起地理思维。 突破方案:案例法 第一步:以亚洲为案例熟悉描述位置的方法、步骤。 出示“亚洲在世界的位置”图:(注半球位置以主要位置来定。)描述语言:亚洲跨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绝大部分地区在北半球和东半球。 出示“亚洲范围图”:描述语言,从海陆位置上看,亚洲北临北冰洋,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从纬度位置上看,亚洲北部超过80°N,南部越过赤道进入南半球,是跨纬度最广的大洲,跨寒、温、热三带,但主要在北温带。(注描述经纬度位置,一般不需要精确读出经纬度,只要指出在五带中的位置即可。)经度最东越过180°经线,最西越过30°E。进一步思考:能否说“亚洲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大洲”?(不能,南极洲所跨经度范围为360°,为跨经度最广的大洲)从相对位置上看,亚洲西与欧洲相邻,西南与非洲隔苏伊士运河相接,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为界,东南隔海与大洋洲相望。 第二步是方法归纳:描述南北半球位置赤道,某大洲或地区、国家完全位于赤道以北是全部在北半球,完全位于赤道以南是全部在南半球,赤道穿过为跨南北半球。描述经纬度位置,一般不需要精确读出经纬度,只要指出在五带中的位置,并推断出纬度位置决定的气候带即可。海陆位置的描述格式是“方位+海洋”,相对位置描述格式是“方位+相邻或相望的区域”。 第三步是方法演练:描述另一个大洲的半球位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以北美洲为例,说出北美洲的纬度位置、濒临的海洋及相邻的大洲。 学生演练后总结答案:北美洲绝大部分地区位于西半球,全部位于北半球。北美洲跨热带、北温带和北寒带。北美洲北临北冰洋,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南面以巴拿马运河与南美洲为界。 (第四步是自主学习交流:课后完成,在余下5个大洲中选择研究案例,以墙报等形式展示。) 2、亚洲分区(重点) 分析:亚洲分区既是亚洲地域辽阔的体现,也是学习《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东半球其他的地区和国家》要用到的基础知识。通过了解亚洲不同地区居民生活的差异,还可以初步认识到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感悟人地关系。 突破方案:读图法 第一步在“亚洲地理分区”图上到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和北亚6个地区。指出中国在哪个地区。 第二步出这个地区面积较大的2~3个国家,如东亚的日本、韩国;东南亚的泰国、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南亚的印度、巴基斯坦;西亚的沙特阿拉伯、伊朗、土耳其;中亚的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北亚属于俄罗斯的亚洲部分。 第三步以中国为参照物,观察这个地区位于中国的方位,如中国北邻北亚,东南邻东南亚,南亚邻南亚,西北邻中亚,西邻西亚。 第四步观察亚洲不同地区居民生活的差异的图片和文字,体会亚洲不同地区由于自然环境差异大,导致的居民生活的巨大差异。 承上启下,范围大,差异大,产生地区划分,环境差异也影响人类活动,为后面了解地区人地关系奠定基础。 亚洲的自然环境 一、课标解读 1、正确理解课标要求 细化:关于大洲自然特征的要求具体可以分解为:1.运用地形图、地形剖面图和其他资料归纳某大洲的地形特点;2.运用气温分布图、降水分布图、气候类型分布图和其他资料归纳某大洲的气候特点;3.运用地形和水系(河流)图以及其他资料归纳某大洲的水系特点。结合大洲的位置,自然要素之间的作用关系具体可以分解为:1.运用位置图、地形图和气候图简要分析某大洲位置、地形与气候之间的关系;2.运用地形和水系(河流)图以及气候图简要分析某大洲地形、气候与水系之间的关系。其中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还可以进一步细化,如位置与气候、地形与气候、地形与水系、气候与水系等。 意义:本课程内容是整个区域地理研究的基础,“运用……,归纳……,分析……”是过程与方法目标,只要学生在这里掌握了分析、归纳区域特征的一般方法,在大区、国家以及中国各种尺度的区域中再涉及与此相关内容时,学生运用掌握的方法自主进行知识拓展即可,不需要教师再重复教。。 2、有效落实课标要求 在课堂实施中,教师需要做好以下几点: 关注过程与方法。本专题出现了很多新名词(概念),如地势、地形特点、水系特点等。我们在教学实施中往往会过度关注新知识而忽视了过程与方法。更重要的还是研究区域特征的一般方法以及地理思维方法。教学思路,例如,大洲地形特征我们通常从哪些角度去研究(主要地形区及分布、地势特征等)?为什么要从这些角度研究(如地形分布对气候、河流、人口、工农业生产以及人类其它活动等都有重要影响)?倘若教师在关注细节的同时,能够站到一定的高度对学生进行思维引领,这将对学生的终身发展更有意义。 2.在方法运用中进行知识拓展 。这是一个方法运用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知识拓展的过程,即学生在运用方法对其他大洲进行探究的过程1中会自然收获对相应大洲的认识。人教版教材就同时为我们提供了北美洲的案例资料,这是一个很好的示范和引领。参照这种方法,学生也会自主地对其他大洲进行资料搜集、探究学习和成果交流。 3、分解细化教学目标 将三维目标融合到一起,本专题的学习目标可以分解细化如下: 1.运用大洲地形图、地形剖面图和其他资料归纳某大洲的地形特点,掌握认识大洲地形特点的一般方法。 2.运用大洲气温分布图、降水分布图、气候类型分布图和其他资料归纳某大洲的气候特点,掌握认识大洲气候特点的一般方法。 3.运用大洲地形和水系(河流)图以及其他资料归纳某大洲的水系特点,掌握认识大洲水系特点的一般方法。 4.运用大洲位置图、地形图和气候图简要分析某大洲位置、地形与气候之间的关系,理解位置、地形对气候的作用原理。 5.运用大洲地形和水系(河流)图以及气候图简要分析某大洲地形、气候与水系之间的关系,理解地形、气候对水系特征的作用原理。 6.在对大洲自然环境的探究中,了解各大洲之间的自然环境差异,形成热爱自然、探究自然并尊重自然差异的积极情感。 二、重难点分析 1、亚洲的地势地形(重点) 分析:亚洲地形地势有两大学习任务:一是掌握亚洲的地形地势特点,二是掌握描述一个大洲、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地形、地势的方法。归纳区域地形特征通常包含三个方面:以哪几种地形类型为主;地势起伏如何;地形类型及地形区的分布情况。必要时,可以按照“相对一致、空间上连续”的原则,把一个大洲分区描述。例如,北美洲地形可以分为西部、中部和东部三个区域:西部是高大的山地、高原,中部是广阔的平原,东部是低缓的高原、山地。 突破方案:案例法 第一步:以亚洲为案例熟悉地形的步骤和方法。 出示“亚洲地形图”:从图上可以看出,亚洲的中部以较深的褐等颜为主,周围以绿、浅绿和浅黄为主,说明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从地形区上看,中部是青藏高原和帕米尔高原,向北是蒙古高原,最北是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和东西伯利亚山地;向东是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向南是德干高原;向西南是伊朗高原。可见,亚洲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 然后利用地形剖面图,直观地观察地势变化。如图所示:亚洲大陆沿北纬30°纬线由西向东,地势呈现出“低—高—低”的变化从图中可以看出,沿东经80°经线自北向南,地势同样呈现出“低—高—低”的变化。综合起来,既可以得出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的结论。 第二步是方法归纳。描述分析某区域地形特征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首先根据颜判断地势。颜是分层设地形图的重要特征,其中褐代表海拔较高的高原和山地,绿代表海拔较低的平原。然后用沿不同方向的剖面线绘制的的地形剖面图辅助判断地势特征。最后按一定的顺序读出主要地形区,并观察不同地形类型面积大小,确定主要地形。 第三步是方法演练。以北美洲为例,说出北美洲的地形、地势特点,如图所示:从颜可以看出,落基山脉海拔高,大平原地势低平,拉布拉多高原和阿巴拉契亚山脉较低缓。即西部是高大的山地,中部是广阔的平原,东部是低缓的高原、山地。然后观察地形剖面图,北美洲大陆沿北纬40°纬线自西向东地势变化特点是高—低—高。 亚洲地形与河流的关系(难点) 分析:地形能决定河流的流向和流速,反过来,根据河流的流向可以判断地势情况。这种分析地形和河流关系的方法不仅适用于其他大洲,也适用于不同的地区和国家。 突破方案:读图分析法 先从地形图上出主要河流,观察其流向和注入海洋。由此可见,由于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所以多数河流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 然后归纳学习地形和河流的方法:由于河流总是从高处向低处流,区域地势决定了河流流向。反过来,可以根据河流流向判断地势高低,河流向哪儿流,哪儿地势就低。例如,观察北美洲地形图,密西西比河支流从东、西两侧汇入干流,说明北美洲地势东、西高,中部低。而密西西比河干流自北向南流,说明美国中部平原北高南低。 2、复杂的气候(重点) 分析:学习一个地区的气候需要掌握主要气候类型分布,也需要关注典型的或特有的气候类型。 解决方案:读图观察法、成因分析法、对比分析法 第一步观察气候分布。气候类型复杂程度可以从以下方面看:不同纬度上,既有热带气候,也有温带气候和寒带气候;同一纬度上,北回归线自东向西有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另外还有世界面积最大的高原山地气候,高原山地气候有复杂的垂直变化。亚洲气候为什么复杂多样?可以用对比的方法学习: 第二步:读亚洲的气候类型图,从图上可以看出,亚洲分布面积最广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什么温带大陆性气候面积最广大?可以联系上节课的内容思考:亚洲面积广大,内陆广大地区距海遥远,所以形成面积广大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第三步:注意东部有三种季风气候,回顾上册世界气候分布可以知道,只有亚洲有典型的季风气候。 气候特征与自然景观关系(难点) 分析:从亚洲开始,需要记住一个大洲、地区和国家出现的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及特征,该气候对自然景观和农业的影响。学会这一方法,可以顺利解决其他地区和国家类似内容。 解决方案:直观教学法 亚洲主要气候特征可以借助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帮助记忆。同时与相应的自然景观联系起来。以新加坡的热带雨林气候为例,从图上可以看出,各月气温都在25℃左右,各月降水都很多,气候特征可以总结为“全年高温多雨”,自然景观是茂密的热带雨林。 季风气候特征及影响(难点) 分析:亚洲是世界上季风气候分布面积最广、季风特点最为典型的地区。季风气候的形成原因、特征及影响是一个难点。 解决方案:降低难度,分步达标法 从整个初中段教材上看,季风气候的特征、影响在亚洲自然环境一节首次提到,在后面的印度、中国的自然环境部分还会进一步学习。所以,本节这部分可以降低难度,暂不涉及形成原因。由于我国季风区面积广大,可以联系生活,提示我国冬季、夏季风向、降水多少。然后简要分析季风气候利弊两方面:即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业生产,降水很不稳定,容易发生旱涝灾害。 但在学习区域地理的同时还要注意每个大洲的突出特点。如亚洲的面积世界第一、季风性气候最显著;欧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发达经济;非洲的热带高原,人口、粮食、环境三大问题;美洲的移民居民、混血种人等。 二、了解地区 课标要求: 1、课程内容: 1、通过读图——出某地区的位置、范围、 主要国家及其首都,描述该地区地理位置的特点。(东南亚、中东侧重位置本身;欧洲西部、撒哈拉侧重位置对气候的影响;极地地区纬度影响共性,海陆影响个性) 2、通过阅读地形图或地形剖面图——知道主要的地形区及分布,归纳某地区地势及地形特点,解释地形与人类活动的关系。(除中东外均有,尤以东南亚、欧洲西部最典型) 3、通过读图或阅读有关资料——了解本地区的气候特点以及气候对当地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东南亚、中东、欧西、撒哈拉几种不同气候造就的不同影响) 4、运用地形图说明某地区河流对城市分布的影响。(东南亚最典型) 5、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指出某地区对当地或世界经济发展影响较大的一种或几种自然资源,说出其分布、生产、出口等情况。(中东最典型、撒哈拉,对比鲜明) 6、举例说出某地区发展旅游业的优势。(东南亚、欧洲西部最典型,且欧更佳) 7、运用资料描述某地区富有地理特的文化习俗。(中东最典型、撒哈拉) 8、说出南、北极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认识开展极地科学考察和保护极地环境的重要性。(极地地区) 2、活动建议:开展学习交流、角扮演等活动。例如,选择一个教材没有介绍过的区域,收集、整理资料,归纳该区域地理特征,以适当方式(如墙报、图片展等)予以展示,并回答同学的质疑。 3、说明:本单元规定从世界范围内选学部分地区,旨在使学生通过认识所学区域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主要特征,初步掌握学习和探究区域地理的基本方法(这里主要指探究世界地区的基本方法)。 世界上的地区虽然多以方位来划分,但每一个地区都有自身的自然和人文特。在学习方法上除了彼此的共性之外,还要重点突出其个性。如东南亚的热带资源、南亚的宗教、西亚的石油、西欧的旅游、两极的冰雪都是吸引学生对探究地理王国的兴趣。 地区一:东南亚 一、课标解读 1、正确理解课标要求 课程内容:涉及课标8条中的1、2、3、4、6这五条,可以简单概括为:地区的地理位置、范围及主要国家,地区地势、地形特点及地形与当地人类活动的关系,地区气候特点以及气候对当地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地区河流对城市分布的影响,地区发展旅游业的优势。即:地区位置、地形和气候等自然环境特点以及自然环境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意义:东南亚是世界地区的一个研究案例,学生通过对东南亚的认识,一方面可以掌握案例地区(东南亚)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方面)可以初步掌握学习和探究世界地区的基本方法。目前最常见的也是最符合认知规律的地区研究方法是:1、从地区位置入手认识该地区的自然特征,2、根据地区自然特征认识该地区的人文特征,3、理解自然要素与人文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 2、有效落实课标要求 在课堂实施中,教师需要做好以下几点: 1.从位置入手认识区域自然特征。 就像国家一样,每个地区也同样是各具特的,而这种区域特往往是由区域的特殊位置决定的。一提到东南亚的位置,我们都会想到“十字路口”、“海上运输交通枢纽”等,这个真的很特殊,也很重要,所以被我们高度关注。但是,在关注东南亚交通位置(或相对位置)重要性的同时,我们不能忽视对东南亚纬度位置的关注,因为东南亚的纬度位置对东南亚的区域特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正是因为东南亚纬度低,所以,它以高温多雨的热带气候为主,所以当地农作物以水稻为主,并且成为世界重要的热带经济作物产区,所以有了居民喜食米饭、住高架屋的习惯和男士穿裙装的现象。同样因为纬度对气候的影响,使东南亚成为世界著名的热带旅游胜地。 2.从区域自然特征认识区域人文特征。 从东南亚的纬度位置入手这里不再赘述。这里说一下从地形、河流特征看其他人文特。由于东南亚地势北高南低,地形山河相间,纵列分布,所以,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地势平坦、水源充足、交通便利的河流两岸平原和河口三角洲;同样由于河流两岸平原和河口三角洲地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灌溉和交通都很便利,所以成为东南亚农业发达的地区。 3.将具体区域作为方法学习的载体。 从前面专题的分析能够看出,大洲的学习是以区域自然特征以及自然要素之间的作用关系为主。从世界地区开始,人地关系将成为区域研究的重要内容。这种人地作用关系蕴含的是一些地理基本原理和规律。地理的综合性决定了其研究内容的复杂性,学完一个区域就期望所有学生都能够理解某种原理和掌握某种规律,显然是不现实的,要证明这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客观规律,就需要拿出更多的例证。所以,要让学生最终遵循这种规律去思考问题,形成一定的地理思维,还需要我们给学生提供其他相似案例,供学生演练和对学生的思维进行检测。 还是那句话,世界太大,地区太多,我们没有必要去逐个──认识,只要我们学会了研究区域的方法,形成了正确的地理思维,在需要的时候,我们自然会自己查相关资料去认识它。 3、分解细化教学目标 1.在世界地区图、东南亚位置轮廓图等地图上出东南亚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其首都,读图说出东南亚地理位置特点及其重要性,学会认识地区位置的一般方法。 2.运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归纳东南亚地势及地形特点,解释地形与人口、城市以及农业分布的关系,学会认识地区地形特点的一般方法,理解地形与区域人口、城市以及农业等人文要素之间的作用关系。 3.运用图表说出东南亚的气候特点以及气候对当地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学会认识地区气候的一般方法,理解气候与区域生产、生活等人文要素之间的作用关系。 4.运用地形图说明东南亚的城市分布特点,理解河流对城市分布的影响。 5.列举东南亚重要的旅游资源,感悟东南亚发展旅游业的优势。 二、重难点分析 1、东南亚“十字路口”的地理位置及其重要性(重点): 分析:我们学习一个地区往往是先从地理位置和范围入手,只有了解了地理位置,我们才能学习这个国家和地区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之间的关系。学习东南亚也不例外,东南亚地处联系亚洲和大洋洲、沟通印度洋和太平洋的“十字路口”,而马六甲海峡则是这个路口的咽喉,交通位置非常重要。马六甲海峡现在是世界上航运最繁忙的海峡之一,在国际航运中占有重要地位。所以我们应该把东南亚的地理位置、范围及其重要性作为本节的重点。 突破方案:读图法学习东南亚的地理位置 1.根据图中信息可直接获取地理位置: (1)纬度位置:东南亚大部分位于10°S~25°N之间,地处热带。 (2)海陆位置:东南亚位于亚洲东南部,北靠中国大陆,南连大洋洲,东临太平洋,西临印度洋。 (3)交通位置:东南亚位于亚洲和大洋洲、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 2.根据图中信息,总结东南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马六甲海峡位置的重要性上:马六甲海峡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是从欧洲、非洲向东航行到东南亚、东亚各港口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是连接太平洋与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 (注:此处地理位置强调脱胎于海陆位置的交通位置,但不是说之前了解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不重要了。学生可以利用掌握的分析思路进行描述。) 2、东南亚的气候类型、特点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重点和难点): 分析:学习一个国家和地区,课标要求“说出气候对当地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在东南亚一节中,此点作为一个重点出现。但由于东南亚热带经济作物种类较多,不容易记忆,所以又成为一个难点。 突破方案:歌谣法记忆东南亚的气候与农业之间的关系。 学习的时候,应该从纬度位置决定气候类型入手,然后再分析气候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利用歌谣突破难点,如:热带雨林赤道边,马来半岛岛焉;热带季风分雨旱,中南半岛菲北边;气候湿热条件好,热带作物主产地;马棕泰橡律麻子,印尼椰子泰国米。) 东南亚的地形、河流特点及其对人口、城市分布的影响(重点和难点): 分析:课标中要求“运用地形图说明某地区河流对城市分布的影响”,在东南亚一节中来落实最合适不过了。首先要认识东南亚的地形地势特点,通过地势特征说出河流的流向,这些是教学的重点。世界上人口和城市一般分布在地形平坦、有河流分布的地区,所以在分析东南亚人口城市分布与地形河流的关系的时候,也成为一个重点,但由于学生是第一次综合学习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关系,此知识点便又成为一个难点。 突破方案:运用地图综合法分析东南亚的城市特点 1.对照图来熟悉一下中南半岛上城市的分布情况。 中南半岛上共有五个国家,分别是A国缅甸、B国泰国、C国柬埔寨、D国越南、E国老挝。他们的首都分别是①仰光(曾经的旧都)、②曼谷、③金边、④万象、⑤河内。通过图我们会发现,这些首都都位于河流的沿岸。仰光分布在河流甲──伊洛瓦底江沿岸,曼谷分布在河流乙──湄南河沿岸,金边和万象都分布在河流丙──湄公河沿岸,河内分布在河流丁──红河沿岸。(通过出主要城市,从而归纳出城市分布于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的特点。) 2.分析这些城市分布在河流沿岸的有利条件 (1)河流沿岸地形平坦,为城市建设提供建设用地。 (2)这些平原及河口三角洲土壤肥沃,所以一般为农业区,人口密集。 (3)河流为城市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提供水源。 (4)从河流吹来的凉爽清风可以降低城内的空气污染等。 (5)若城市位于河流上游,还能够利用廉价清洁的水资源。 3.分析这些城市分布在河流沿岸的不利条件 (1)城市分布在河流沿岸,河流的水患会对城市造成损失。 (2)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过度排放会导致河流污染,从而影响城市生态环境。 (3)过度用水会破坏流域内水的自然循环和更新等。 地区二:中东 一、课标解读 (一)正确理解课标要求 涉及课标8条中的1、3、5、7这四条。与前面对东南亚的研究相似,关于中东地区的位置,除了重点关注其特殊的相对位置(交通位置)──“三洲五海之地”,同样需要关注其纬度位置,因为纬度位置对中东地区的气候、农业生产以及生活方式等产生了重要影响。对中东的自然资源,除了关注对当地和世界经济发展影响较大的石油资源,还要关注对当地生产和生活有重要影响的水资源。中东地区的文化习俗,首先要重点关注中东地区特殊的宗教习俗,其次要关注与其自然环境密切相关的生活习俗。 (二)有效落实课标要求 1.关注区域位置 首先,同东南亚类似,中东的相对位置(交通位置)很重要。因为中东处于两洋、三洲、五海之间的特殊位置,所以出现了苏伊士运河和土耳其海峡等咽喉要道,出现了其复杂的民族和宗教文化。其次,中东的纬度位置对当地的其他地理要素产生了重要影响。中东处于北纬30°附近,所以该地区以日照强烈、炎热少雨的热带沙漠气候为主,气候成为影响当地生产和生活的重要因素。例如,因为降水稀少,中东地区种植业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平原,以灌溉农业为主;因为气候炎热少雨,日照强烈,人们多穿白宽大的长袍,传统民居是平顶屋,夜晚人们把床铺安放在屋顶;因为降水稀少,沙漠广布,骆驼成为常见的传统交通工具等。同样因为降水稀少,水资源分配上的矛盾成为中东紧张局势的另一重要原因。 2.关注过程与方法 以上4条内容有这样的要求:“在地图上出……”;“运用图表说出……”;“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指出……”;“运用资料描述……”。显然这是对过程与方法的具体要求。 认识区域的一些基本思路和方法,学生应该基本掌握。我们只需要给学生提供充足和典型的资料,学生就应该能自主认识中东。我们关注的重点应该是学生对这种方法掌握的程度,而不是某个具体的结论。通俗点说,就是我们要重点关注学生能不能“出”或者“说出”以及为什么没能“出”或者“说出”等。所以,与其将中东作为一个世界地区研究的新案例,不如将其作为一个检测学生对区域研究方法掌握水平的评价案例。 (三)分解细化教学目标 1.在世界地图、中东位置轮廓图等地图上寻并说出中东地区的位置、范围、主要产油国家及其首都,读图说出该地区地理位置的特点,巩固认识区域位置的一般方法,感悟中东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2.运用中东石油分布图和中东石油储量、产量、出口量统计图表及其他资料,说出中东地区石油资源的分布、生产、出口等情况。分析中东石油资源对当地以及世界经济的重要影响,体味资源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 3.运用中东气候分布图、中东某地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以及中东河流(水系)图等资料说出中东水资源的分布状况,说明水资源对中东地区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提升节约资源、保护资源的意识,培养可持续发展观念。 4.运用有关图片、文字等资料描述中东地区富有地理特的生活习俗和文化习俗,并举例说明某种生活、文化习俗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树立热爱自然、尊重差异的良好情感。 二、重难点分析 1、三洲五海之地(重点): 分析:学习一个区域首先要学会描述位置,前面已经学习了分析大洲位置的方法,区域地理中仍需学会描述位置。在区域地理中,中东是具有代表性的区域之一,而中东特殊的地理位置是导致中东战争不断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中东位置的描述仍是本节的重点。 突破方案:读图归纳法 出示“中东在世界的位置”图: 第一步:在图中出中东周围的大洲,即大洲的位置。中东位于亚洲西南部和非洲东北部,以及欧洲的东南部,它连接了亚欧非三个大洲。 第二步:出示图,出中东周围的海洋和湖泊,即海陆位置。中东周围有里海(里海其实是湖泊)、黑海、地中海、红海、阿拉伯海五海。 第三步:通过框图引导认识中东联系了大西洋和印度洋,自古以来,中东就是东西方交通要塞,备受关注。 第四步:总结归纳:中东重要的地理位置──地处三洲五海两洋之地。尤其是咽喉要道──苏伊士运河和土耳其海峡。 中东地区的咽喉要道──苏伊士运河和土耳其海峡的重要性(难点) 分析:三洲五海之地,这样的地理位置使得中东非常特殊,而在这特殊的地理位置中又有两个特殊的咽喉要道──苏伊士运河和土耳其海峡。其位置的重要性学生很难说的清楚,需要老师通过图示及相关材料一步一步引导学生加以分析,以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及分析总结能力。因此把苏伊士运河和土耳其海峡在沟通东西方交通的重要性作为难点。 突破方案:观察法、分析归纳法 第一步:出示“中东的地形”图,在中东地形图中到土耳其海峡和苏伊士运河,并说说它们是哪两个洲的分界线,沟通了哪两个海? 第二步:出示资料 苏伊士运河是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也是亚非与欧洲间最直接的水上通道。全长173千米,河道可通过15万吨满载的油轮和37万吨的空船。从我国广州经苏伊士运河到西欧比绕道好望角缩短9000千米,时间可缩短半个月,大大提高了经济效益,成为世界上最繁忙的运河。 被称为“天下咽喉”的土耳其海峡是亚、欧两洲的分界线,它沟通黑海和地中海,是罗马尼亚、保加利亚、乌克兰、格鲁吉亚等国唯一的出海口。古往今来皆为兵家必争之地,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中东是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生产和输出石油最多的地区。本区由于石油资源丰富,靠出口石油而赚取大量的外汇,很多国家由于出口石油而成为比较富裕的国家。因此石油是中东地区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被誉为石油经济;中东的石油绝大部分通过港口运往日本、美国、西欧等发达国家,对世界经济也具有重要影响。 通过资料分析苏伊士运河和土耳其海峡在联系东西方的交通方面有什么重要作用? 苏伊士运河是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沟通地中海和红海,连接了大西洋和印度洋,也是亚洲与欧洲间最直接的水上通道,自亚洲到欧洲大西洋沿岸经苏伊士运河的航线比绕道好望角的航程大大缩短,提高了经济效益;土耳其海峡是亚、欧两洲的分界线,是黑海沿岸地区与世界海上交通运输的“咽喉“要道,对亚洲和欧洲的一些国家的交往起着重要的作用。 第三步:归纳总结:苏伊士运河和土耳其海峡均是大洲的分界线,是联系东西方的重要的海上通道,古往今来皆为兵家必争之地,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2、丰富的石油资源(重点): 分析:教学目标中提到,认识地区还要指出某地区对当地和世界经济影响较大的一种或几种自然资源,说出其分布、生产、出口等情况。当地丰富的石油资源是导致中东战争不断的又一重要原因,因此把丰富的石油资源(石油的分布及石油在世界的地位)也作为本节课的一个重点知识。 突破方案:读图归纳法 第一步:出示“中东石油分布”图,读中东石油分布图,说明其石油集中产区在哪里,并出波斯湾附近的主要产油国。 描述一个地区或者国家矿产资源的分布,一定要先一个参照物,起“定点定位作用”和“参照”作用。在本区的石油分布图中,波斯湾无疑是一个重要参照物,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的石油分布最多,并且其周围的很多国家石油资源丰富。 第二步:出示中东石油储量、产量、出口量占世界的比重图,说说中东石油在世界上的地位。由图示得知,中东石油的储量、生产量及出口量在世界上均占有很大的比重,可以验证教材的“中东是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生产和输出最多的地区”这一知识。 第三步:总结归纳:中东石油资源丰富,集中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主要的产油国有5个;中东是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生产和输出最多的地区 石油资源对本地区经济和国际政治、经济的影响(难点): 分析:丰富的石油资源是导致中东战争不断的重要原因之一,石油作为重要的能源矿产,对当地的经济和国际政治产生怎样的影响?课本并没有直接的描述,由于学生阅历浅、知识面较狭窄,对这个问题的理解还不能形成系统的思维模式,归纳分析问题的能力欠佳,因此将这一问题作为本节课的难点之一。 突破方案:观察法、资料分析法、归纳法 第一步:出示资料,石油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用一点就少一点,据估计,按目前的开采速度,其它地区的石油储量只够开采15年,中东的石油储量可开采80年,中东地区必将面对石油枯竭的问题。 中东的石油对当地经济会产生什么影响? 由资料可知,石油是本地区的经济命脉,是中东地区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被誉为石油经济。但当石油采完后,一些主要产油国的经济必会受到严重的打击。石油对本区经济具有重要的影响。 第二步:出示中东石油外运图,出波斯湾石油外运三条主要航线运往的地区或国家,并思考三条航线有哪些区别。 三条航线中A线和B线主要通往欧洲西部及美国等发达地区,航线C主要通往东亚等经济快速发展地区。其中航线A距离最短,航线B距离最长, 通往东亚的航线C最粗,说明这条航线运量最大。 第三步:出示中国进口石油的主要来源国图,图中各国对中国石油的供应情况说明了什么问题? 中国进口的石油主要来源于中东的沙特阿拉伯和伊朗等国家。 第四步:中东石油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关系材料 第五步:出示中东石油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关系新闻材料 据美国《纽约时报》网站2月13日报道,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伟在12日发表的一份报告中写道,如果不采取任何措施抑制能源消费,到2030年,中国约75%的石油要靠进口。届时,中国每年将消耗约8亿吨石油。这比中国2013年消耗的石油总量高出约60%。美国能源信息局提供的数据显示,中国将于2014年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石油进口国,而且目前中国消耗的石油一半以上要靠进口。 地区三:欧洲西部 一、课标解读 (一)正确解读课标 涉及课标8条中的1、2、3、6这四条。与世界其他地区的位置研究相似,在认识欧洲西部的位置时,要同时关注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因为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对欧洲西部的气候特点、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及区域经济发展等产生了重要影响。另外,欧洲西部的地势和地形对当地的气候和人类活动同样产生了重要影响,欧洲西部的气候对当地的农业生产和生活也有重要影响。所以,在世界地区的研究中,需要重点关注的不仅仅是某个区域要素,更重要的是区域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尤其是人地关系。所以,在认识某个地理要素特征的同时,要为认识其他要素打好基础,即要纵览全局,不能就事论事。 欧洲西部发展旅游业的优势与东南亚有一定的差别,东南亚以热带旅游资源和丰富多彩的人文景观为优势,而欧洲西部除了具有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社会经济条件也是无与伦比的。我们应该以此为例对旅游业的发展条件进行适当的补充。 (二)有效落实课标 在课堂实施中,教师需要做好以下两点。 1.进行区域对比 在认识欧洲西部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东南亚和中东两个地区。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将这几个区域进行比较,一方面学生会在比较的过程中感悟“区域差异”的概念,另一方面学生在多个案例的比较中会内化一些地理思维方法和地理思维习惯。例如,将东南亚、中东和欧洲西部的纬度位置、气候特点和农业特进行比较,学生一方面可以深刻感受它们之间的巨大差异,另一方面会潜移默化地领悟位置影响区域气候、气候影响农业等地理规律。再如,将欧洲西部发展旅游业的优势与东南亚发展旅游业的优势进行对比,学生既可以感受两地之间旅游资源的差异,也能深刻体会两地之间的经济与社会差异,加深对区域差异的理解,同时对影响旅游业发展因素的理解也会更加深刻、全面。 2.关注区域内部差异 任何区域内部都是有差异的,欧洲西部更是明显。欧洲西部包括西欧、中欧、北欧和南欧四个地区。由于纬度位置与海陆位置的差异,导致它们之间的差异比较明显。在实施过程中,我们不能因为它们的共性而忽视了区域内部的差异。例如,南欧与北欧从位置、气候到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都是迥然不同的;同样西欧与中欧,由于海陆位置的差异,他们之间的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也是有明显差异的。我们在引导学生发现区域特征共性的同时,也要引导学生运用已经掌握的研究区域的一般方法进行区域差异研究,从而对研究区域的方法进行进一步的丰富和拓展。 (三)分解细化教学目标 1.在世界地图、欧洲西部位置轮廓图等地图上出欧洲西部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其首都,读图说出欧洲西部地理位置的特点,巩固认识区域位置的一般方法。 2.运用地形图,归纳欧洲西部地势及地形特点,巩固认识区域地势及地形特点的一般方法。 3.运用地形图、农业类型分布图以及人类生活景观图等资料,解释地形与当地农业分布以及人类活动的关系,理解地形对农业、生活等人文要素的影响,形成人地和谐的观念。 4.运用欧洲西部气候类型分布图、欧洲西部某地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等资料说出欧洲西部气候的特点,巩固认识区域气候特点的一般方法。 5.运用欧洲西部气候资料以及人们的生产、生活景观资料等,解释气候对当地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理解气候对农业、文化等人文要素的影响,形成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6.从旅游资源、社会经济条件等方面举例说出欧洲西部发展旅游业的优势,初步认识影响旅游业发展的因素。 二、重难点分析 1、工业密集,发达国家集中(重点): 分析:欧洲西部是欧洲西半部,面积约为欧洲面积的一半,国家众多、人口稠密、经济发达是本区的突出特征,也是教材的一个重点,教材由此作为切入点开始学习。这部分可以联系学生前面已有的知识,通过读图查、对比分析等学习方式,进一步突出欧洲西部的经济特征及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解决方案:读图观察法、对比分析法 第一步:熟悉欧洲西部主要的国家,结合欧洲西部政区图,出主要的国家及其首都。 第二步:展示2010年欧洲西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居世界前列国家的示意图,请同学结合课本相关资料探讨欧洲西部发达国家的经济特点。 学生通过读图得出结论:欧洲西部大部分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高,是世界上发达国家最集中的地区。 第三步:以意大利为例,探讨欧洲西部经济结构。展示2010年意大利各产业比重图。 结合教材和上图分析可知,欧洲西部的国民经济支柱是第三产业;工业技术水平和效率高,可以请同学联系生活实际,列举身边常见的欧洲西部的工业产品(汽车、手表、香水等);农业虽然在国民经济中占比重很小,但机械化程度高(结合教材P55图8.19分析)。 2、自然环境对欧洲西部畜牧业发展的影响(难点): 分析:通过分析欧洲西部的位置、地形和气候特点,总结发展畜牧业的有利条件,从而明确本区独特的自然环境对农牧业的重要影响,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读图分析和综合所掌握地理知识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 解决方案:读图观察法、成因分析法 第一步:展示欧洲地形图,分析欧洲西部地形特点。 从图上可以看出,欧洲西部以绿为主,而北部和南部有以褐为主,说明欧洲西部中部地形以平原为主,北部和南部分别分布着长期受冰川作用的斯堪的纳维亚山脉和板块运动形成的阿尔卑斯山脉。 第二步:展示欧洲西部的气候类型分布图,分析主要气候类型及其特点。由于欧洲西部地形是以平原为主,中部没有高大山脉的阻挡,欧洲西部濒临大西洋,大部分地区能常年受西风带和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结合瓦伦西亚、伯明翰、汉堡三个城市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可以归纳出欧洲西部的气候特点:终年温暖湿润,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 第三步:总结欧洲位置、地形和气候的特点,讨论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通过对该问题的分析,引导学生理解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及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3、欧洲旅游业发达的原因和著名旅游景点的分布(重点): 分析:欧洲西部是世界上旅游最发达的地区,欧洲西部有许多优美的自然风光,也有灿烂的文化古迹,这些都为欧洲西部发展旅游业提供了有利条件,每年都吸引大批的旅游观光者。 解决方案:读图观察法、创设情景法、小组合作法 第一步:教师展示部分国家旅游景点,让学生结合教材出景点所属的国家。 第二步:通过创设情景让学生分组设计欧洲旅游线路图,并出经过的国家、主要的城市、著名的旅游景点。因为欧洲西部发达国家众多,通过活动还可以让学生进一步熟悉欧洲西部的国家、首都等基础知识。 第三步:对比东南亚旅游分析经济发达在欧洲旅游业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 地区四:撒哈拉以南非洲 一、课标解读 (一)正确理解课标要求 涉及课标8条中的1、3、5、7,和世界其他地区的位置研究相似,对撒哈拉以南非洲也要同时关注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尤其是纬度位置,因为纬度位置对当地的气候以及生产、生活等都有重要影响。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纬度位置与东南亚相似,所以,两地都以热带气候为主,这决定了两地都有丰富的热带动植物资源。除都有热带雨林气候之外,撒哈拉以南非洲还有大面积的热带草原气候,而东南亚受海陆位置影响,还有热带季风气候分布。所以,两地的农作物种类也同样既有一定的相似性又有一定的差异性。另外,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热带草原气候区的旱灾应该受到重视,因为这是撒哈拉以南非洲粮食问题和环境问题的一个重要自然原因。 在经济方面,撒哈拉以南非洲与中东地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撒哈拉以南非洲因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被称为“矿产资源的宝库”,而中东地区因为石油资源储量和产量都很大,被誉为“世界石油宝库”,同样是资源宝库,两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却相差很大。这种比较,对学生认识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有重要作用。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以黑人种为主,但是,语言、风俗习惯以及宗教习俗以及艺术等方面都有其独特性和多样性。我们既要引导学生关注各种文化习俗与其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又要使学生懂得尊重文化差异和文化多样性。 (二)有效落实课标要求 1.在对比中培养地理思维。对比法是认识区域的一种常见方法和重要方法。在本专题之前,学生已经至少研究了东南亚、中东以及欧洲西部三个世界地区。例如:位置、气候、资源、文化习俗进行对比,在比较中加深对人地关系的理解,在比较中感悟“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2.进行区域认识思路梳理。对于研究区域的一般方法,尽管不全面、不系统,但是应该有所感悟。这个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前面已经研究过的区域,尝试归纳和总结认识区域的一般认知思路和方法。例如,从区域位置入手认识区域气候;根据区域气候和地形特征认识区域农业;从区域自然特征认识区域人文特等,即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这样的区域认知结构: 。 (三)分解细化教学目标 1.在世界地区图、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位置轮廓图等地图上出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位置、范围及主要国家,读图说出撒哈拉以南非洲地理位置的特点及其重要性,巩固认识地区位置的一般方法。 2.运用图表说出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气候特点以及气候对当地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学会认识地区气候的一般方法,理解气候对区域生产、生活等人文要素的影响,形成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3.运用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矿产资源和经济作物分布图及其他资料,说出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矿产资源和生物资源的分布、生产、出口等情况,分析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自然资源对当地经济的重要影响,感悟资源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 4.知道撒哈拉以南非洲是黑人种的故乡。运用有关图片、文字等资料描述撒哈拉以南非洲富有地理特的生活习俗和文化习俗,并举例说明某种生活、文化习俗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树立热爱自然、尊重差异的良好情感。 二、重难点分析 1、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自然环境(重点): 分析:以地形和气候为主的自然环境对人类生产、生活有很大的影响。后面的内容“快速发展的经济”和“人口、粮食与环境”都需要联系自然环境知识来考虑。例如,撒哈拉以南非洲是咖啡、椰枣、油棕、香蕉的原产地,现在也生产和出口多种热带经济作物,就需要联系气候知识来学习。 解决方案:读图分析法、读图感悟法 第一步:读“撒哈拉以南非洲”图,指出主要地形区和自然景观。 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形以高原为主,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在图上圈出南非高原、东非高原、埃塞俄比亚高原和刚果盆地(见下图),指出主要河流尼罗河和刚果河。 再读图指出撒哈拉以南非洲主要景观:热带雨林、热带草原和热带沙漠。可以提问学生思考:撒哈拉以南非洲为什么以热带景观为主?这些景观分布在哪里?引导学生观察纬度位置,从纬度位置上看,撒哈拉以南非洲大部分地区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热带。景观分布可以提供下面的非洲气候分布图来辅助教学,因为景观与对应气候分布基本一致。 第二步:读图感悟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展示非洲传统民居图,让学生思考这种民居有什么特点,适应了什么样的环境。 茅草屋结构简单,仅用树枝、木棍及茅草构筑,却具有良好的隔热性,非常适合高温的气候。 学生进一步思考:当地居民为什么广泛居住茅草屋?这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什么关系?展示恩贾梅纳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让学生描述恩贾梅纳的气候特点,判断其气候类型。 从图上可以看出,这种气候全年高温,降水有明显的干、湿季变化,属于热带草原气候。在热带草原气候条件下,到处生长着高大的茅草,所以茅草屋可以就地取材。 让学生进一步思考:透过茅草屋,可以感悟到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如何?可以明显看出,茅草屋比较原始,是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的表现。通过思考,可以顺利进入到下一个问题的学习。 2、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经济特点(重点、难点): 分析:撒哈拉以南非洲既是资源宝库,也是发展水平不太高的地区。通过这种强烈的反差,可以让学生感悟到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性。 解决方案:案例分析法 第一步:读图,观察“撒哈拉以南非洲主要矿产资源和经济作物的分布”图,结合文字材料,可以看出撒哈拉以南非洲是矿产资源宝库。同时,这里纬度低,热量充足,有丰富的热带动植物资源,是多种热带经济作物的原产地。 引导学生思考:发展经济的条件如此优越,这里经济发展水平为什么不高? 第二步:以加纳为例,通过阅读材料,让学生思考:加纳进口和出口的产品有什么特点?为什么出口额远小于进口额? 通过分析进出口商品结构可以知道,进口的主要是工业制成品,如化学物品、交通设备及机械等,出口以可可、黄金、木材为主,属于初级产品。加纳的例子代表了撒哈拉以南非洲许多国家的进出口特点。可以概括如下: 接着可以讨论,如何改变这种状况?结合教材的文字材料,让学生阅读感悟。适当介绍中国对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的投资、合作,对当地经济有明显的拉动作用。 3、人口、粮食与环境问题(重点、难点): 分析:撒哈拉以南非洲人口、粮食与环境问题具有典型性,是人地矛盾突出的典型案例。学生掌握了这个案例,既可以感悟人地关系,也可以用这种综合分析的方法分析其他地区和国家的类似问题。 解决方案:综合分析法 第一步:从统计图可以看出,撒哈拉以南非洲许多国家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接近3%甚至达到4%,高居世界各地区之首。 第二步:结合气候分析人口增长过快的影响。庞大的人口需要更多的粮食,而撒哈拉以南非洲以热带草原气候为主,经常发生旱灾,导致严重的饥饿贫困问题。面对迅速增长的人口和旱灾威胁,他们又如何解决粮食和肉类供应不足问题? 第三步:讨论:如何改变这种人地关系恶化的局面?提出自己的建议并说明理由。 由此可见,控制人口增长速度和提高农牧业生产水平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其他人地关系紧张的地区和国家,也大多需要从控制人口过快增长、提高人口素质、提高生产水平入手来解决。 地区五:极地地区 一、课标解读 (一)正确理解课标要求 涉及新课标的1、8两条,两极地区纬度位置的相似性,决定了其自然环境的共性,而南极地区与北极地区海陆位置的差异,决定了南、北极地区的自然环境又有一些明显差异。所以,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是认识两极地区的重点和基础。 研究南、北极地区的自然环境,包括景观、气候、自然资源等,和世界其他地区稍有差异的是:这里的气候,不仅要关注气温和降水,还要关注风速;这里的自然资源,除了要了解淡水资源和矿产资源,对生物的多样性,尤其是动物资源的种类和数量需要重点关注;另外,极地地区自然环境的原始性,也是一个有别于其他区域的研究重点。极地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取决于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所以,对自然环境的认识一定要和位置结合起来。 极地地区成为“科学考察的宝地”,与其丰富的自然资源与原始的自然环境密切相关,认识这一点对理解极地科学考察的意义至关重要。 极地地区的环境保护,是世界各国的责任与义务,也是每个地球人的责任与义务。这里重在情感教育,主要使学生明确,我们的一举一动都直接或者间接地对极地地区的自然环境造成影响,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全球意识。 (二)有效落实课标要求 1.将两极地区进行比较。南、北极地区既有共性,又有差异。将两极地区进行比较,在比较的过程中发现共性与差异,有利于学生认识两极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差异性以及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例如,将两极地区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自然景观、气候特点、生物资源、矿产资源、科学考察现状,以及环境保护问题进行比较学习。在比较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极地地区环境特殊性的认识,促进学生对地理要素之间的作用关系的理解,巩固认识区域的一般方法,形成全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2.关注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以下方面认识这些关系:极地地区的纬度位置高,决定了其寒冷的气候特点,在寒冷的气候条件下,形成了冰雪覆盖的自然景观;在极其寒冷的气候条件下,生物种类较少,动物多脂肪和被覆毛皮,生物链简单易断,生态环境极其脆弱,所以极地地区的生态保护需要特别关注;极地地区位置的特殊性,决定了其自然环境的特殊性,由于其自然环境的特殊性,使其成为人迹罕至的区域,所以其原始的自然环境得到保护,成为科学考察的宝地,而人类的考察,对脆弱的极地生态环境构成了威胁,所以,极地环境保护刻不容缓;北极地区“陆包洋”和南极地区“洋包陆”的海陆位置差异,使两极地区的气候特点产生了较大的差异,南极地区更冷、更干、风更大,大陆性更强,而北极地区则相对温暖和湿润一些,海洋性更强…… 3.关注方法,提升能力。认识极地地区特殊的自然环境特征不是我们的最终目标,我们应该将极地地区作为学生巩固“认识区域地理一般方法”的案例。在人教版教材中,这是世界区域地理中的最后一个区域,学生完全能够运用已经掌握的研究区域的一般方法,自主学习。倘若我们仅关注极地地区特殊的区域特征,而忽视了对探究区域地理基本方法的引领和评价,显然定位不准。 (三)分解细化教学目标 1.在极地地区地图上出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的位置、范围,说出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和异同点,并说出这种特殊的位置对极地地区的其他自然要素的影响。 2.说出南、北极地区自然景观、气候、资源等自然环境的特殊性,并简单分析形成原因,理解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3.从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及原始的自然环境等角度,说明开展极地科学考察的意义,感受极地科考精神,形成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决心和毅力。 4.举例说明保护极地环境的重要性,初步树立全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二、重难点分析 1、极地地区独特的地理环境(重难点) 分析:极地地区是区域地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前几章的延续和深入。两极地区具有浓厚的神秘彩:特殊的地理位置、独特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自然资源,是人类进行科研的广阔天然实验室。本章知识趣味性较强,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同时也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突破方案:情境创设法、合作学习法、角扮演法、读图分析法 第一步:展示关于极地地区的动植物和因纽特人(爱斯基摩人)独特生活方式的视频、图片,由此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从感性方面整体地认识极地地区。 第二步:展示极地地区地图,让学生明确极地的范围,通过学生活动──图、描图(描出北极圈和南极圈)、读图、回答问题等来确定北极和南极的经度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注意在活动中强调北极地区不仅仅是指北冰洋,南极地区不仅仅是指南极大陆。 在学生活动中,可以将整个班级分为北极和南极两个科考队,展示已设计好的科考线路、出发时间、交通方式,借助教材相关资料,通过创设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科考,同时通过分组活动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第三步:阅读相关内容,指导学生结合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和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对比总结极地地区的特点。(注意强调南极地区──酷寒、风库、白沙漠的特点。)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挖掘教材内部的因果联系,极地地区的自然景观与其纬度位置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由于纬度位置高,获得太阳光热少,气候严寒,降水以冰雪为主,由于蒸发非常微弱,这些冰雪日积月累,年复一年越堆越厚,形成今日的冰雪世界。而南极洲,冰雪一方面反射了大部分太阳辐射;同时由于地势高又加剧了气候的寒冷,所以全球测得气温最低值就在南极地区。 | 北极地区 | 南极地区 | 相同点 | | | 不同点 | 地理位置 | | | 海陆位置 | | | 气候状况 | | | 资源状况 | | | 代表动物 | | | 有无常住居民 | | | | | | |
极地地区经纬网的判读(重难点) 分析:该知识点是结合七年级上册“经纬网”和“地图的应用”相关章节衍生出的,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地球仪,经纬网也会呈现出不同的形状,从极地上空观察地球运动方向和经纬网的形状,包括某地纬度位置的判读和方向的判别。 突破方案:读图分析法 第一步:首先让学生复习经纬网知识,从极地地区图上区分出经线和纬线。教师可以适当点拨,指导学生从形状进行判断,经线是在南北两极点汇聚的半圆;纬线是平行的圆圈,没有交点。通过对经纬网的复习,可以让学生借助极地地区图读出我国五个科考站的大概坐标。 第二步:回顾地图上方向判别的知识,有经纬网的地图,以经纬网来判断东西南北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通过对方向的复习,可以让学生分别判断各科考站之间或与极点的方位关系。 第三步:地球的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而从极地上空判断地球自转的方向是一个难点,可以借助“右手法则”帮助学生理解地球自转的方向(右手握起拳头,大拇指自然伸直,如果大拇指向北极的方向,其余四个指头就是地球自转的方向。 2、极地地区的科考和环境保护(重点) 分析:酷寒而恶劣的环境,减缓了人们揭开极地地区神秘面纱的步伐,但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南极和北极也逐渐被勇敢的科考队征服,人们发现极地地区拥有独特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为科学家们提供了领域广阔的天然实验室。随着世界各国对极地地区的逐步了解,开发与破坏也随之而来,所以对于极地地区的环境保护也是本节的一个重点。 突破方案:读图观察法、材料分析法、分组讨论法 第一步:指导同学读P92图10.1和P97相关内容,出极地地区的丰富资源:水资源、煤、铁、石油等。在此知识点的学习中,可以进行适当的拓展,请同学探讨南极大陆发现煤矿的原因,并提出证明自己观点的学说。 第二步:阅读P98页活动二,让学生以小组的方式进行讨论,总结极地地区科考的意义。 教师总结:独特的环境、丰富的自然资源引起了越来越多国家的关注。迄今为止,已有20个国家在南极地区修建了150多个科学考察站,还有许多国家甚至对南极提出了领土要求;而随着北极地区越来越多的资源被开发,人类的研究和科学考察也越来越频繁。 第三步:教师展示相关资料,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国的科考现状。学生可以继续分组活动,在教师的指导下查我国极地科考站的位置及相关知识。(北极地区:黄河站;南极地区: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泰山站) 教师在学生讨论时,应提醒学生注意南极和北极地区由于南北半球位置的不同,科考的时间也有差异。 第四步:在学生阅读“日本猎捕鲸”和《南极条约》、《北极环境保护战略》等相关知识基础上,教师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展示日本捕鲸船和北极熊生活环境变化的资料,提供感性图片,使抽象的思想教育变得直观、触目惊心,由情入理,使学生认识两极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树立科学的人地关系。 三、走近国家 课标要求 1、课程内容 1、通过读图指出该国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首都和主要城市。(除巴西外,日本、埃及、俄罗斯、法国、美国、澳大利亚的国土都有不同的组成部分。如日本的四大岛屿和其它小岛;埃及地跨亚非两洲;俄罗斯地跨亚洲和欧洲;法国地中海的科西嘉岛;美国的阿拉斯加州和夏威夷州;澳大利亚的塔斯马尼亚岛。) 2、通过读图或阅读有关资料——概括某国的自然环境特点。(如日本的多火山地震和矿产资源贫乏;印度的热带季风和恒河;俄罗斯的资源丰富和西伯利亚地区;美国平原地形为主和河湖也是世界唯一地跨寒温热三带的国家;巴西热带雨林和热带草原,最大的热带国家;澳大利亚独占一个大陆、古老动物等。) 3、通过分析有关资料——联系某国家自然条件特点,简要分析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如日本的进口原料出口工业产品;印度的服务外包产业;俄罗斯发达的重工业和西伯利亚的开发;美国是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经济;巴西的农产品出口;澳大利亚发达服务业、工矿业和农牧业。) 4、用实例说明高新技术产业对某国家经济发展的作用。(美国最典型,印度也算) 5、举例说出某国家在自然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方面的经验、教训。(澳大利亚、巴西鲜明对比) 6、根据地图归纳某国家交通运输线路分布的特点。(俄罗斯最有代表性) 7、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说出某国家的种族和人口(或民族、宗教、语言)等人文地理要素的特点。(日本的和族,印度的人口及宗教,美国巴西移民及种族问题) 8、用实例说明某国家自然环境对民俗的影响。(日本的防震及东西方交融的文化) 9、举例说出某国家与其他国家在经济、贸易、文化等方面的联系。(日本、印度、俄罗斯、澳大利亚、美国、巴西) 2、活动建议:开展学习交流、角扮演等活动。例如,选择一个教材没有介绍过的区域,收集、整理资料,归纳该区域地理特征,以适当方式(如墙报、图片展等)予以展示,并回答同学的质疑。 3、说明:本单元规定从世界范围内选学部分国家,旨在使学生通过认识所学区域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主要特征,初步掌握学习和探究区域地理的基本方法(这里主要指探究国家的基本方法)。 国家一、日本 一、课标解读 (一)正确理解课标要求 涉及课标的1、2、3、7、8、9这六条,可以简单概括为:国家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国家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国家人文地理要素的特点,国家自然环境对民俗、经济的影响,国家之间在经济、贸易、文化等方面的联系等。再简单一些概括,就是国家的位置、特征以及国家之间的联系。 日本仅仅是国家这一尺度区域的一个研究案例,学生通过对日本的认识,一方面可以掌握案例国家(日本)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方面)可以初步掌握学习和探究国家的基本方法。目前最常见的也是最符合认知规律的区域研究方法就是──从区域位置入手认识区域(国家)特征,根据区域(国家)特征理解区际(国家之间的)联系。 (二)有效落实课标要求 关注知识的同时更要关注方法。世界上有二百多个国家和地区,每一个国家或地区都是独一无二的,从知识的角度上看,我们在有限的时间内是不可能全部掌握的。当然,我们也没有必要全部研究或掌握,因为倘若我们掌握了认识国家的一般方法,在需要的时候,就能够自主查阅相关资料去认识一个国家。可见,认识日本的地理特重要,通过对日本的认识,掌握认识国家的一般方法更重要。通俗一点说,日本是怎样的,学生需要了解;我们是怎样知道日本是这样的,学生更需要掌握。 从大洲、地区到国家,随着区域尺度的缩小,研究的内容越来越多,也越来越有高度和深度。在学习日本之前,很多区域研究的方法学生就已经掌握了。比如,研究区域的位置、自然特征以及自然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的一般方法,学生在大洲的学习中就应该掌握了,在认识日本的位置和自然特征时,教师就可以放手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 (三)分解细化教学目标 1.在世界政区图、日本位置轮廓图等地图上指出日本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学会描述国家位置的一般方法。 2.根据日本位置图、地形图、世界火山地震分布图和其他资料概括日本的地理位置特点、国土轮廓特点、地形特点和多火山地震等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学会概括国家自然环境的一般方法。 3.运用日本工业分布图和其他资料,联系日本位置、国土、地形、资源等自然条件特点,简要分析日本工业的分布、特点及原因,感悟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意义。 4.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说出日本的人口、民族和文化等人文地理要素的特点,掌握认识国家人文特征的一些方法。 5.用实例说明日本自然环境对民居、饮食以及居民其他生活习惯的影响,初步树立人地和谐的观念。 6.举例说出日本与中国及其他国家在工业、贸易、文化等方面的联系,感悟中日合作与交流的意义。 二、重难点分析 1、海岸线曲折、多火山地震的岛国(重点) 分析:根据课标要求,认识一个国家,要能够在地图上指出它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概括这个国家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组织教学时,应充分利用地图,指出日本的领土组成和首都,描述其地理位置特征;运用图文资料,说明日本是一个多火山、地震的国家,概括日本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并简要了解这种环境对生产、生活造成的影响。力求从“岛国多山”、“地震不断”和“位置评价”三个角度简要说明日本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及其影响。 突破方案 1、展示“日本在世界的位置”图,意在从全球范围确定日本的海陆位置特点。本图不着文字,用红突出日本所在位置,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在适当的位置填注亚洲、太平洋、中国等地理事物名称,知道日本为岛屿国家;另一方面要判断日本与这些地理事物的位置关系,比如,通过地图可知日本与我国都在东亚地区、在我国的东面、在太平洋的西北部、四面环水、是岛屿国家。从海陆位置和相对位置对日本的位置特征展开描述。 2、这幅“日本的地形”图比例尺变大,意在引导学生详细认识日本的自然环境。 (1)作为评价位置特点的延续,可要求学生判读日本的经纬线范围。试着画出最东和最西部的经线、最南和最北部的纬线,特别要描出北回归线的所在。这样处理,可以拓展对日本国土范围和纬度位置的认识,通过海陆对比和经纬网可知道日本国土狭长,呈东北—西南走向;通过北回归线可知日本大部分处于北温带和亚热带,属于东亚季风区。这既是对亚洲气候知识的回顾,也是对日本自然环境知识的拓展、补充。 (2)本图展示了日本的海陆轮廓,可引导学生从岛屿数量、面积大小、轮廓走向、相互位置等方面细心观察,培养读图识图能力。岛屿众多,有大有小,可进一步了解日本的岛国特征:是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个大岛及其附近的一些小岛组成的国家。海岸线曲折、漫长,内海、海湾较多,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日本的区位优势作出评价:多优良港口,对渔业、造船业、海洋运输和加工贸易型经济的发展十分有利,为后面分析日本因地制宜发展经济埋下伏笔。读图时可能会遇到一些细节,如北方标注“俄占”的四岛、与中韩存在争端的岛屿,也可设置“与邻国之间的岛屿纷争对日本发展经济造成了哪些影响”这种探究活动引起学生关注。 (3)分层设地形图可以容易地判读出各种各样的地形,以及地势的起伏。作为自然环境的要素之一,日本的地形特点值得关注。地形如何分布、面积多少、比重大小等特征影响着日本人口分布、城市与工业的分布。通过图中高度表可知黄、橙黄比重大,说明山地、丘陵面积广;绿颜面积小,分布在沿海,说明平原狭小,东京所处的关东平原是日本最大的平原。图中表示河流的蓝线条多而短,则又暗含地形、气候与河流的联系,本处不必加大分析难度,仅说出河流特点既可。在细节上,需要查日本最高山峰富士山,通过粉红符号认识这种山峰的独特性──火山,进而引入对火山成因和影响的探究。 3.利用地图简要分析火山、地震高发原因及其影响。 2、评价日本经济发展的条件、分析日本如何因地制宜发展经济(重点难点) 分析:日本是世界经济强国,这得益于日本工业发达、贸易频繁。教材遵循课程标准“联系某国家自然条件和人文条件特点,简要分析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这一要求,精心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重点介绍了日本经济的特点和发展脉络。这里作为难点,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学生能否透过现象看本质,根据数据、图片、生活实例认识日本高度发达的经济背后有着严峻的国情。2.学生能否正确认识日本的国情,并能扬长避短,提出发展经济的诸多措施。3.发展经济不可避免地带来资源、能源、环境等问题,分析日本怎样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解决工业发展中的问题。 突破方案 1.通过列举事实,了解日本的基本国情 认识一个国家的基本国情,一般从自然条件(地形、气候、自然资源、自然灾害等)和社会经济条件(人口、交通条件、科技水平等)两方面去分析,这为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发展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提供依据。 2.通过地图资料,分析日本的贸易特点。由上一个环节可知日本地域狭小、矿产贫乏。利用上图资料,可以直观判读出日本经济高速发展,对工业原料和燃料的需求越来越多,需要大量进口原材料,同时也知道了日本大量进口的矿产资源有哪些,来源地在哪里,海运线路有哪些。而下图工业制成品的出口则反应了国内市场狭小的基本国情,产品能大量出口和科学技术发达、劳动力资源丰富这一国情也密切相关。给出这两幅图,意在说明日本的贸易特点:“大进大出”──大量加工进口原料,大量出口工业制成品。这种因地制宜、扬长避短的经济发展模式,使得日本成为世界经济贸易大国。 3.通过地图认识日本工业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工业的发展,离不开良港众多、海运便利这种优势。读上面地图要完成三个活动:一是要查日本主要有哪些工业城市和工业区,二是要说出它们的分布特点,三是能分析形成这种分布特点的原因。对于工业区的分布,看看是分布在沿海还是内陆,是靠近资源分布还是靠近交通中心或消费市场分布。本图显示出日本工业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西部和北部沿海工业区偏少。这种工业的布局自然会引起学生的思考:日本工业为什么会集中分布在这两个地区?为了降低难度,教材采用填注框图的形式完成分析探究活动(下图)。 4.结合实例,分析探讨日本经济发展变化的新特点。加速扩大海外投资,建立海外的生产和销售基地成为日本新的经济增长点。这部分内容学生理解起来有难度,教学时要列举实例,引导学生开展讨沦。教学中,可用这幅图引导学生查日本投资建厂的主要对象有哪些国家?让学生思考:在这些国家可能会建什么工厂?本国内会保留什么工厂?是什么原因促使日本扩大海外市场的?这些都要结合日本的具体国情进行分析,比如,日本的工业高度集中在沿海地区,会造成供水、供电、用地紧张,工业污染加剧;日本人口老龄化致使劳动力短缺、劳动力价格显著提高、国内市场需求减少等。污染需要转嫁、市场需要占领、技术需要引进、运输需要优化等诸多问题导致日本加速扩大海外投资,建立海外的生产与销售基地。这不仅没有降低对外贸易的重要地位,反而有利于提高日本的国际竞争力,在国际分工中处于更为有利的地位。 国家二、印度 一、课标解读 (一)正确理解课标要求 涉及课标的1、2、3、4、7、9,以上6条内容可以简单概括为:国家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特征、因地制宜发展经济以及国家之间的联系。同日本一样,印度也是一个国家研究的案例,学生通过对印度的认识,一方面可以掌握印度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了解印度的地理特,另一方面可以进一步掌握学习和探究国家的基本方法。 (二)有效落实课标要求 1.在案例中检验方法。同日本一样,印度同样特鲜明,独一无二。但是,无论它们多么的与众不同,我们认识他们的方法却是相同的,那就是:在哪里(评价位置)?什么样(归纳特征)?怎么办(进行国际合作,因地制宜发展经济)?有何关(国家间联系)?倘若学生在认识日本的时候已经掌握了认识国家的一般方法,那么,认识印度的过程,就应该是对认知方法进行实战演练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对方法进行检验的过程。比如,倘若学生能够自主认识印度的位置、自然和人文特征,这就说明学生对认识国家位置和特征的一般方法已经掌握,在以后的案例研究中,教师就不要过多干预学生的学习过程,仅对学生的表现进行适当的评价和必要的点拨即可。倘若学生不能自主地得出一般结论,我们就要洞察,是学生不知道从哪些角度去认识区域,还是不能对教材或教师所提供的资料进行正确归纳?这样我们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指导。 2.关注区域差异。在研究印度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日本。印度和日本无论从位置、自然和人文特征还是经济发展等方面都各具特。在认识印度的时候,我们自然会将它与日本进行比较,这非常符合认知规律,是一种非常科学的认识区域的方法。在这种比较中,学生会自然掌握地理研究的“比较法”,同时深刻理解“区域特”和“因地制宜发展经济”以及“区际联系”的意义。另外,区域内部也同样是有差异的。尽管从国家的尺度看,印度绝大部分地区有着基本相同的区域特征,但是,无论从地形、气候等自然特征看,还是从工业、农业、人口和城市等人文特征看,印度的内部区域差异都是非常明显的。这些差异同样是学生掌握区域认知方法的重要资源,我们要好好利用。 (三)分解细化教学目标 1.在世界地图和印度位置轮廓图等地图上指出印度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巩固认识国家位置的一般方法。 2.根据地形图、气候类型图、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及其他资料概括印度的地形、气候等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巩固认识区域自然特征的一般方法。 3.运用地形图、气候图、农业分布图和其他资料,联系印度的自然环境特点,简要分析印度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实例,感悟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意义。 4.根据地图、图表和其他资料说出印度的人口特点,通过分析印度的人口问题,感悟区域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对区域经济发展和环境的影响,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 5.通过资料了解印度的服务外包产业,感悟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意义。 6.以印度的服务外包产业为例,说出印度与其他国家在经济方面的联系,感悟区际联系或国际合作的意义。 二、重难点分析 1、运用地图,指出印度自然和人文地理事物的分布(重点) 分析:国家地理重视“位置与分布”的学习。地理位置的不同决定了国家的地理特征会存在差异,认识地理事物的分布也利于培养空间思维,这两点强调了使用地图资料,把地理知识落实在地图上,侧重于读图能力的训练。基于这种考虑,结合印度自然和人文地理特,本节课的重点放在认识印度的位置特征及地形区分布、感知印度人口问题、查农作物分布及信息产业分布等方面。 突破方案 1. 位置与人口──悟空去了哪里,他会见到什么地理现象? (1)利用印度所在世界的位置图,指出印度在亚洲的哪个地区?南部濒临哪个海洋?再结合印度地形图,说出印度的邻国、领土组成和首都,简述印度的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特点:印度在亚洲南部、喜马拉雅山以南,西部是阿拉伯海,东部是孟加拉湾,南部濒临印度洋;北回归线穿过印度北部,印度主要位于热带、亚热带地区。 (2)设置读图活动,根据陆高海深表判断印度有哪些主要地形区?这些地形区在分布上有什么特点?将山脉、河流、高原、平原、海域、国家等地理事物名称填注到空白图上。 (3)展示泰姬陵、印度街景、农田劳作等图片,认识印度文化之“古”,感受印度人口之“多”,了解印度农民之“苦”,进而引入印度人文地理的学习。根据图片资料说出印度的民族、宗教、语言、人口等人文地理要素的特点。对印度人口的学习,可通过回顾世界人口分布图、人口增长示意图来认识和总结印度人口稠密、人口众多的现状,探讨可能带来的人口问题。 2.经济特──中印多对比,异同知多少 (1)探讨人口问题时,以中印饮食异同的讨论引入对印度粮食分布的学习。引导学生判读水稻和小麦各自分布在什么地区?结合我国“南稻北麦”的分布特点,总结印度“东稻西麦”的大致分布格局。 (2)从经济上看,中印两国同属于“金砖国家”,但为何我国被称为“世界工厂”而印度则被称为“世界办公室”?带着这个疑问,引导学生通过地图了解印度信息技术服务外包产业的分布和发展情况。在图上出20世纪80年代印度的软件外包产业中心在哪里?20世纪90年代、21世纪初印度新出现的软件外包产业中心又会出现在哪里?前后对比谈谈印度软件外包产业空间分布的变化特点。 2、运用图表和资料,分析印度如何因地制宜发展工农业(难点) 分析:一个国家的地理特征是各地理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表现出来的。国家内部自然和人文特征的联系与差异、发展与演变需要探讨、分析才能获得结论。印度这节课突出了国情与特,侧重于宗教与文化、人口与环境、经济与发展等方面的探讨,涉及到的大量图表、资料、实例等地理素材需要处理,难度相对会大些。 突破方案 1.运用图表资料,说出印度人口的增长特点以及人口问题给资源、环境、社会经济带来的影响 (1)这两幅图强调了印度人口总数较“多”,增长过“快”。 学生说出印度目前的人口数量仅次于中国,居世界第二位,正在“以较快的速度增长”这个结论即可。 (2)结合图片“拥挤的人”“拥挤的交通”,运用材料,分析印度人口众多的优势和劣势。 可以设置辩论会:印度人口多好还是人口少好? 正方:归纳印度人口众多的优势。反方:印度人口众多对资源和经济发展的压力。 学生自主读图、读表、思考,归纳自己所持观点的依据,并针对对方观点给出自己的主张。比如提到计划生育、“绿革命”等。 2.联系印度自然条件,简要分析印度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实例 (1)读图说明印度季风气候的特征,结合风向变化图分析季风的来源地和性质 结合印度纬度位置,说出印度绝大部分地区处于热带和亚热带,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一年明显地分为旱、雨两季。1月东北季风从陆地吹向海洋,气流干燥,降水稀少,为印度的旱季;7月盛行西南季风,西南季风从印度洋上带来了丰富的水汽,降水丰沛,为印度的雨季。 (2)结合实例说出印度主要自然灾害,通过西南季风的强弱和登陆时间的早晚分析印度旱涝灾害频繁的形成原因。明确以上探究反映的是印度降水量的时间分配不稳定。 (3)分析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对印度农作物(小麦、水稻)分布的影响 3.举例说明印度高新技术产业对印度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1)角扮演,设置情景,以某种软件设计为例认识服务外包产业。用以说明服务外包产业具有信息技术含量高、利润大、资源消耗少等特点。 (2)通过折线图(上图)或收集数据(每年承接全球服务外包市场近1/2的业务,承接的软件外包业务约占全球软件外包市场的2/3),说明软件外包产业为印度创造了就业机会,赚取了大量外汇,促进了印度服务业的快速发展。 (3)学习了印度的服务外包产业,思考印度发展服务外包产业具有哪些优势?分析其软件业发达的内外原因,特别提出人力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较低、英语普及、信息技术发展较早等优势。思考印度软件外包服务业对中国有无借鉴作用,谈谈自己的看法。 国家三、俄罗斯 一、课标解读 (一)正确理解课标要求 涉及课标1、2、3、6、7、9六条,以上6条内容可以简单概括为:国家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特征、因地制宜发展经济以及区际联系。其中“根据地图归纳某国家交通运输线路分布的特点”属于新出现的内容,所以,教师应该对各种交通运输方式及特点进行必要的介绍和补充。 同日本和印度一样,俄罗斯也是一个国家研究的案例,学生通过对俄罗斯的认识,一方面可以掌握俄罗斯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了解俄罗斯的地理特,另一方面可以进一步掌握和巩固探究国家的基本方法。这里仍然强调要以方法的掌握和运用为主要目标,而将区域特作为方法获取过程中的自然收获。 (二)有效落实课标要求 1.在方法运用中拓展知识。经过对亚洲、东南亚、日本和印度的学习,学生应该掌握了一些区域研究的基本方法,并形成了一定的地理思维。在对俄罗斯进行探究时,教师就可以尝试让学生提出研究思路,并让学生自己选择恰当的手段进行自主探究或者合作探究,教师仅仅做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和指导者。例如,倘若学生能够基本正确地说出俄罗斯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推测这样的位置会给俄罗斯带来哪些影响。这种开放性的话题,会打开学生的思维空间,学生可以运用已经形成的地理思维和已经掌握了的学习方法及地理知识,参照前面各个区域的研究过程和方法,查阅相关资料,自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学生运用各种资料和手段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也就自然收获了对俄罗斯区域特的了解。这是一种着眼于学生综合能力提高的教学策略。 2.从区域位置入手认识区域。认识任何一个区域,首先都要知道它在哪里,俄罗斯也不例外。俄罗斯因为纬度高所以气候寒冷,所以人口、城市、工农业以及交通等都主要集中分布在气候相对温暖湿润的欧洲部分和纬度较低的亚洲部分的南部。可见,由于纬度高导致气候寒冷,这几乎成为俄罗斯区域特的决定因素。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俄罗斯的位置与印度的位置进行对比,促进学生对区域位置的关注与理解。 (三)分解细化教学目标 1.在世界地图、俄罗斯位置轮廓图等地图上指出俄罗斯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巩固认识国家位置的一般方法。 2.根据地形图、气候图、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和其他资料概括俄罗斯的地形特点、气候特点等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巩固认识区域自然环境的一般方法。 3.运用俄罗斯工业分布图、矿产资源分布图、城市和交通分布图和其他资料,联系俄罗斯的位置、地形、气候、资源等自然条件特点,简要分析俄罗斯因地制宜发展工业的实例,感悟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意义。 4.根据俄罗斯交通分布图,归纳俄罗斯交通运输线路分布的特点。 5.对照俄罗斯交通分布图、地形图、工业分布图和城市分布图,分析地形、经济、人口等因素对交通运输的影响,理解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意义。 6.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说出俄罗斯的人口、民族、宗教和语言等人文地理要素的特点,掌握认识区域人文特征的一般方法。 7.举例说出俄罗斯与中国及其他国家在经济、贸易、文化等方面的联系,感悟区际联系或国际合作的意义。 重难点分析 1、俄罗斯地形、气候的特点(重点) 分析:新课标提出“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概括某国家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根据此标准,本节主要从地形和气候两方面来落实。要求学生读图、填表、对比分析,以加深学生对俄罗斯地形特点、气候差异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对地理事物的概括能力。所以,俄罗斯地形、气候的特点为本节的重点知识之一。 突破方案:小组合作法、问题探究法、读图分析法 1.展示俄罗斯地形图,在图中出俄罗斯主要地形区和主要河流,小组合作探究,尝试描绘地形区、河流分布示意图。各小组代表上台展示。 2.观察河流在亚洲部分的位置特点,并出分布最广的地形类型。 3.展示气候类型分布图,了解气候分布的特点。通过比较莫斯科和雅库茨克的气候差异,初步了解俄罗斯气候的东西差异) 俄罗斯位置对气候的影响(难点) 分析:一个国家的国土面积广阔时,它的内部自然环境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就需要结合地理位置进行分析。这是认识区域的基本方法。学生在学习地理时,不但要知其知识点,更应掌握其学习方法。这是学生需要突破的难点。 突破方案:读图分析法 2、俄罗斯工业特点(重点) 分析:俄罗斯自然资源丰富,种类齐全,这为发展工业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引导学生思考矿产资源与工业区的关系,进而深入思考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提取地理信息、分析总结地理事物之间相互关系的能力。重点知识之一。 突破方案:情景创设法节 1.情景设置:2014年2月7日~2月23日,第22届冬奥会在俄罗斯联邦索契市举行。本届冬奥会有两个首次创举:其一奥运圣火搭乘核动力破冰船抵达北极;其二俄罗斯宇航员将索契冬奥会的火炬带上国际空间站并在外太空行走。这两个创举说明了俄罗斯在核工业和航空航天工业方面比较发达。结合地图和相关分析材料,俄罗斯的工业发展有什么特点? 2.教师点拨,学法指导:发展工业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 3、俄罗斯的交通特点(重点) 分析:落实新课标“利用地图归纳交通运输线路分布的特点,培养学生运用地图获取知识的能力”的教学目标。俄罗斯各类交通齐全,可以作为代表案例进行分析,为本节课的重点知识之一。 突破方案:对比分析法、读图归纳法 1、俄罗斯地域辽阔,工业发达,那工厂如何将生产原料运进来?工厂的产品又如何运出去?请同学们读图分析,回答问题。 2.教师点拨,学法指导:交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海陆兼备的国家交通运输方式多样,运输方式和交通路线的分布受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的制约。 交通线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难点) 分析:本部分教学,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俄罗斯自然条件对交通运输方式的影响,加深学生对俄罗斯交通运输方式与该国的自然环境、自然资源、人口和经济分布之间关系的理解。七年级学生学习时,对各要素之间的联系和作用还不能很好地把握,因此,这部分是本节课的难点知识,需要教师给予学法的指导,培养学生的地理综合思维能力。 突破方案:学生合作探究 国家四、澳大利亚 一、课标解读 (一)正确理解课标要求 涉及课标1、2、3、5、9,关于澳大利亚的位置,首先,和其他国家的位置研究一样,需要重点关注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尤其是海陆位置,因为其特殊的海陆位置对当地的生物进化有重要影响。其次,还需要关注其半球位置,尤其是在南北半球中的位置,因为这使其与包括我国在内的其他北半球国家季节相反。 关于澳大利亚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主要是指其地形特点和气候特点。澳大利亚的地形和气候对其农牧业的类型与分布有重要影响,所以,需要重点关注。由于澳大利亚主要位于中低纬度,全国气温都能满足农牧业发展需求,所以,关于气候特点,需要重点关注的是降水分布差异。 无论是养羊业还是采矿业与冶金业,都是澳大利亚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典型实例,他们也都能充分体现“与其他国家在经济、贸易、文化等方面的联系”。所以,进行案例分析的时候要同时关注这两方面。 澳大利亚在“自然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方面的经验”,值得包括中国在内的全世界其他国家学习和借鉴。关注这一点,对培养学生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有重要作用。 (二)有效落实课标要求 进行人地协调与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培养。本专题,可以将重点放在人地协调与可持续发展上。例如,通过对澳大利亚养羊业的研究,理解澳大利亚的养羊业是如何与自然环境相适应的;通过对澳大利亚采矿业和冶金业的研究,理解澳大利亚的采矿业和冶金工业是如何与资源、人口和交通等综合环境相适应的。另外,“澳大利亚不给地球留‘疤痕’”的举措,对培养学生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以及可持续发展观念都有重要作用。本专题,案例典型且丰富,有效利用将对学生深刻理解“因地制宜”的涵义、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很有效。 (三)分解细化教学目标 1.在世界地图、澳大利亚位置轮廓图等地图上指出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巩固认识国家位置的一般方法。 2.根据地形图、气候图和其他资料概括澳大利亚的地形特点、气候特点等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巩固认识区域自然环境特点的一般方法。 3.运用地形图、气候图、农牧业分布图和其他资料,联系澳大利亚的自然环境特点,简要分析澳大利亚因地制宜发展农牧业的实例,感悟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意义。 4.运用澳大利亚矿产资源和冶金工业中心分布图、澳大利亚城市和人口分布图以及其他资料,简要分析澳大利亚因地制宜发展采矿业和冶金工业的实例,感悟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意义。 5.举例说出澳大利亚与中国及其他国家在经济、贸易、文化等方面的联系,感悟区际联系以及国际合作的意义。 6.举例说出澳大利亚在矿产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方面的经验,培养正确的资源观和环境观,初步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 二、重难点分析 1、运用地图或其他资料分析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与生物进化之间的关系(难点) 分析:很多老师在上“区域地理”的课时,习惯于从“地理位置和范围”开始,并把它作为教学目标的重点之一。其实这也要因章节内容而异。如“东南亚”和“中东”两节内容,无论是“‘十字路口’的地理位置”还是“三洲五海之地”,教材的编写极具针对性,即针对课程标准中“在地图上出某地区的位置、范围……,读图说出该地区地理位置的特点”的要求而编写的。这样的内容当然要确定为教学的重点。但仔细分析本节教材就会发现,第一部分“世界活化石博物馆”,教材着重突出的是地理位置对生物进化的影响,而不是“位置与范围”本身。 解决方案:读图分析法 1.展示关于澳大利亚特有动物的图片或视频,并且补充说明──据统计,全球有袋类动物150种,大部分分布在澳大利亚;澳大利亚还有特有鸟类450种,特有植物9000种;它们都是在地球演化过程中留下的古老生物种类。 2.(出示“澳大利亚在世界的位置”图和“大陆漂移”示意图)在引起学生兴趣的基础上让学生思考:为什么澳大利亚会有这么多古老的特有生物?请根据以下各图中的信息做出合理的解释。 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发言,教师适时提示、引导、点评、小结。(小结)澳大利亚四面临海,东西分别与太平洋、印度洋相邻,与其它大陆相距遥远,自6500万年前就孤处于南半球的海洋中间,因此在生物进化过程中很少受其他大陆物种的干扰,保持了进化的独立性,至今保留了众多古老的特有物种。 2、运用地图或其他资料分析澳大利亚养羊业与自然环境的关系(重点、难点) 分析:“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和“坐在矿车上的国家”这两部分内容,是针对课程标准中“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联系某国家自然条件特点,简要分析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的要求编写的。因此,这两部分在教学上要突出过程与方法,在内容上要强调知识的联系性,在思想上要树立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观念。 解决方案:读图分析法 1.出示“澳大利亚牧羊带的分布”图、“澳大利亚的地形”图、“澳大利亚年降水量分布”图,探究下列问题: 探究一:绵羊大多喜欢温热的气候,读“澳大利亚地形”图,你能从纬度位置入手分析澳大利亚发展养羊业的温度条件吗? (小结)澳大利亚大部分位于10°S──40°S之间,大部分位于低纬度,气候暖热,适合绵羊的生长。 探究二:不同品种的绵羊适应不同的气候条件。其中,细毛羊喜欢温暖干燥的气候;半细毛羊适应湿热的环境,惧怕干燥;肉用羊和肉毛兼用羊喜欢温暖湿润、全年温差不大的气候。读“澳大利亚年降水量分布”图,你能解释澳大利亚绵羊种类繁多的原因吗? (小结)澳大利亚的年降水量分布呈半环状由沿海向内陆递减,干湿地区类型齐全,能适合不同品种的绵羊生长。 探究三:对照“澳大利亚牧羊带分布”图和“澳大利亚地形”图,你能说明澳大利亚三大牧羊带适合养羊的地形条件吗? (小结)羊、牛与经济作物混合经营带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的低山和平原地区;绵羊与小麦混合经营带主要分布在墨累河平原和西南部的低矮高原;粗放牧羊带主要分布在中部平原和西部的低高原。各带的地形都能满足养羊业的要求。 探究四:对照“澳大利亚牧羊带分布”图和“澳大利亚年降水量分布图”图,联系各牧羊带的特点,分析牧羊带的分布与年降水量分布的关系。 羊、牛与经济作物混合经营带:年降水量丰富,多在1000mm─2000mmm和500mm─1000mm之间。因此该带人工草场广布,牧草品质好、产量高,生产稳定。 绵羊与小麦混合经营带:年降水量较少,多在200mm─500mmm之间。因此该带拥有全国最完善的灌溉系统。人工草场为主,牧草品质较好、产量较高,生产较稳定。 粗放牧羊带:气候干燥。年降水量低于500mm,甚至在200mm以下。因此该带以天然草场为主,牧草品质差,产量低,生产不稳定。 3、运用地图或其他资料分析澳大利亚发达的工矿业与自然条件的关系(重点、难点) 1.出示如下资料,探究:为什么澳大利亚被称为“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小结)澳大利亚矿产资源丰富,很多矿产储量大、品种多,是世界矿产品的主要出口国之一,矿产品出口占出口总额的比重很大,因此,被称为“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2.出示“澳大利亚矿产资源和冶金工业中心的分布”图,以悉尼和珀斯为例探究下列问题: (1)通过图中信息,分析悉尼和珀斯发展冶金工业的有利条件。 (小结)悉尼是有冶金工业中心。图中可见它附近煤炭资源丰富,虽无有金属原料,但海运便利,方便输入。 珀斯是钢铁工业中心。图中可见它附近的煤铁资源都很丰富,有利于发展钢铁工业。 (2)这两个冶金工业中心在地理分布上有什么共同点?为什么? (小结)澳大利亚的冶金工业中心多分布在沿海地区,这样便于原料的输入和产品的出口。 国家五、美国 一、课标解读 (一)正确理解课标要求 涉及课标1、2、3、4、7,关于美国的位置,除了关注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还需要关注其半球位置,尤其是在东西半球中的位置(或者说经度位置),这使我国与美国时差多达十几个小时。 关于美国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主要是指其地形、气候和河湖特点。美国的地形不仅对美国的降水有重要影响,而且对其农、林、牧、渔业的分布有重要影响,所以需要重点关注;由于美国主要位于中纬度,冬、夏气温和南、北气温差异较大,另外海陆位置与地形对其降水都有重要影响,所以,气温和降水对美国的农业发展影响较大;美国的五大湖与密西西比河无论对其农业还是工业发展,都是强有力的支持。 美国的工业和农业都是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典范,人教社新版教材中关于农业的图文资料包括自然、经济与社会,很全面,关于工业的部分资料(如矿产资源分布图)需要教师适当补充。 “高新技术产业对某国家经济发展的作用”在美国能够得到最充分的体现。教材中能够承载这一内容的案例并不多,教师可以适当给学生补充更加具体和详实的资料(中国或者其他国家的资料均可),以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关于美国的人口、人种、民族、宗教、语言以及种族等人文地理要素,其特点与其“移民国家”的性质密切相关。 (二)有效落实课标要求 1.在实际应用中检验方法 以上内容可以综合成以下几个研究主题:1.结合美国的自然条件特点,说说美国是如何因地制宜发展农牧业的;2.结合美国的资源、交通、人口、科技等条件,说说美国是如何因地制宜发展工业的;3.举例说明高新技术产业对美国经济发展的作用;4.说说“移民”对美国人口、人种、民族以及语言、宗教等的影响。其中,前两个话题就可以有效检验学生对认识国家一般方法的掌握情况。 2.提升人地协调与可持续发展观念 美国在经济、科技、军事等许多领域均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我们应该学习美国的一些先进经验,尤其是经济发展领域的一些先进思想和策略。例如,美国的农业是欧洲移民在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的典型案例;美国的工业也是不断适应当地的资源、交通、科技、市场等自然、经济与社会等环境下发展起来的,也是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典范;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对美国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更值得全球各国学习。学习美国,除了要了解其人文概况,更重要的还是要通过其工业、农业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典型案例,加深学生对“因地制宜”以及“人地协调”的理解,并将学生的认知提升到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高度。 (三)分解细化教学目标 1.在世界地图、美国位置轮廓图等地图上指出美国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巩固认识国家位置的一般方法。 2.根据地形图、气候图和其他资料概括美国的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巩固认识区域自然环境特点的一般方法。 3.运用地形图、气候图、农牧业分布图和其他资料,简要分析美国农业地区专业化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感悟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意义。 4.运用美国主要工业区和工业城市分布图、美国交通运输线路分布图以及其他资料,简要分析美国因地制宜发展工业的实例,感悟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意义。 5.根据图文资料说出美国的人口、人种、民族、语言和宗教等人文地理要素的特点,并简要分析原因,树立尊重多元文化、反对种族歧视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6.运用资料说明美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优势条件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对美国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感受科技对经济以及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树立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良好学习态度。 二、重难点分析 1、美国的人种(重点) 分析: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移民国家,独特的民族构成是美国文化最大的特点,也是教材的一个重点。教师可以指导同学利用数字、图表等资料分析说明美国的民族、种族构成的特点。学生通过学习,能尊重移民国家的文化和传统,增强民族自尊、自信的情感,初步形成全球化意识;并能对美国现存的种族歧视现象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解决方案:读图分析法、案例分析法 第一步展示美国人口比例示意图,让学生了解美国人种的构成。从资料中得知美国白种人比例最高,其余还有黑种人、亚洲人和本地居民印第安人(黄种人)等。 第二步结合课本相关资料了解下列不同人种的祖先来自哪里。 第三步请同学阅读课本资料,了解在建国200多年间各人种对美国做出的杰出贡献: 师生互动交流,探讨美国社会的种族歧视问题,强调美国社会的繁荣是由不同种族共同创造而成,即多元文化对美国的作用。 2、发达的农业──机械化、专业化(重难点) 分析:美国不但是世界最大的工业国家,许多农产品的生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前列,也是世界著名的农业大国。“农业地区专业化”是这一节中运用较重笔墨进行描述的部分,在教学中,应分不同层次、角度指导学生阅读美国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各种图表,进而综合分析影响农业带分布的自然条件及市场需求的因素,培养学生学会分析、整合有效信息和处理地理问题的能力。 解决方案:读图分析法、对比分析法 第一步展示美国现代化农业生产的资料,引导同学从中总结出美国现代化农业的特点──机械化程度高; 接着展示美国和中国地形图,并请同学讨论“为什么中国与美国的国土面积相差不大,但中国农业的机械化程度远远不及美国?” 教师指导同学查美国的主要地形区,并与中国进行对比。讨论后请同学评价地形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美国平原面积超过陆地面积的一半,而中国的平原只占陆地面积的12%,地势平坦的平原地区有利于大面积推广机械化。 第二步展示美国农业带分布图,出美国主要的农业带的名称、位置,引导同学总结出美国现代化农业的另一个特点──专业化; 请同学思考美国农业实现专业化的有利条件和作用。 第三步结合美国年降水量示意图和教材相关内容,总结美国本土降水量的分布特点,对比美国本土年降水量、气候图、地形图、农业带分布图,整合图中有效信息,讨论美国本土农业带分布的特点。 第四步通过学生小组讨论,教师总结美国发展现代化农业的有利条件和作用──美国优越的自然环境(平原面积广大、热量充足、水源丰富),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美国还充分利用各地区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的优势,加上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发展专业化农业,有利于推广先进的生物技术、耕作技术。 延伸问题:美国现代化的农业对中国有什么启示? 3、发达的工业──高新技术的崛起(重点) 分析: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国家,有东北部、南部和西部三大工业区;东北部工业区是美国开发最早、污染最严重的工业区,以传统工业如机械、汽车等部门为主;后来逐步向南部、西部“阳光地带”转移,这两个地区逐步发展成为以新兴工业门类为主的工业区,而高新技术产业的迅速崛起,不断推动着今天美国经济的持续增长。通过对美国工业的了解,指导学生学会分析资源、交通、环境、技术等因素对工业布局的影响。 解决方案:案例分析法、读图分析法 第一步从身边的知识切入问题,请同学列举国内市场常见的美国工业产品(汽车、手机、苹果、微软等),得出结论──技术先进,工业部门齐全。 第二步指导同学们在图上出美国主要的工业城市和三大工业区,并说明各城市主要的工业部门。为了便于学生理解知识,可以借助部分美国NBA球队名称加深了解 (“底特律活塞”──汽车制造;“休斯敦火箭”── 航空航天、石油化工;“西雅图超音速”──航空工业);另外旧金山市东南的“硅谷”,主要发展微电子工业,是美国兴起最早、规模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中心。 第三步通过对美国资源分布的了解,可以归纳总结影响传统工业部门布局的主要因素是:资源、交通、水源、农业基础等;而影响高新技术产业部门布局的主要因素是人才和技术。 第四步教师展示硅谷相关资料,请同学以硅谷为例,探讨高新技术的特征。第五步教师通过学生讨论高新技术特征,总结高新技术对于美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延伸阅读:请同学查中国硅谷“中关村”的相关资料,思考中关村与美国硅谷工业布局的相似之处。 国家六、巴西 一、课标解读 (一)正确理解课标要求 涉及课标1、2、3、5、9五条,关于指出某国家的位置以及概括某国家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每个国家都可以承载,而且也都是认识国家的基础,所以,对于教材最后一个出现的国家巴西来说,它依然很重要。 关于因地制宜发展经济,巴西的工业和农业都很典型,既可以结合巴西的自然条件,分析巴西是如何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也可以结合巴西的自然、经济与社会条件,分析巴西是如何因地制宜发展工业的。 巴西在环境保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最典型的是对热带雨林的开发和保护。这部分内容重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主要是帮助学生树立人地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念,同时了解热带雨林对巴西以及全球环境的重要意义。 巴西的人口、人种以及语言、宗教、节日、舞蹈等多元的文化特点与其“大量混血种人的社会”密切相关的,认识这一点,对理解巴西文化的“多元”很重要。 (二)有效落实课标要求 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人教版教材中的“巴西”一节,蕴含了很多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内容,我们要充分利用。首先,巴西的工业和农业都是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典型案例,只有扬长避短,发挥优势,才有利于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对巴西工农业的分析,可以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其次,对巴西“多元文化”成因的分析,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种族观和民族观,有效培养学生尊重多元文化和欣赏多元文化的良好情感。最后,巴西对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的经验和教训,既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热带雨林对世界环境的意义,又能帮助学生形成保护资源与环境、维护全球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三)分解细化教学目标 1.在世界地图、巴西位置轮廓图等地图上指出巴西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巩固认识国家位置的一般方法。 2.根据地形图、气候图和其他资料概括巴西的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巩固认识区域自然环境特点的一般方法。 3.运用地形图、气候图、农业分布图和其他资料,简要分析巴西农业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感悟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意义。 4.运用巴西矿产资源分布图、农业产品分布图、主要工业城市分布图以及主要工业城市的工业部门统计图表等资料,简要分析巴西因地制宜发展工业的实例,感悟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意义。 5.根据图文资料说出巴西的人种、语言、宗教以及其他人文地理要素的特点,并简要分析原因,感受多元文化对巴西发展的影响,树立尊重多元文化、反对种族歧视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6.以巴西对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为例,了解热带雨林的环境效益,树立热爱自然、保护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二、重难点分析 1、大量混血种人的社会和多元性的文化(重点) 分析:巴西是有大量混血种人的社会,文化具有多元融合的特点。多元文化对巴西有重要的影响,是巴西特之一。 突破方案:图片品读法 第一步:品图片。 第二步:议图片。 通过阅读教材、查阅资料,说一说为什么巴西会有许多混血种人?从巴西的代表文化狂欢节和桑巴舞,可以发现葡萄牙、非洲、印第安人的文化印记,这对巴西有什么影响?小组交流讨论,说说自己的看法。 2、工农业分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重点、难点) 分析:巴西地形平坦、气候湿热、矿产资源丰富,发展工农业的条件良好。同样自然条件优越,同样曾经是单一商品经济,巴西是发展中国家中发展水平较高的,是“金砖国家”之一,而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一些国家经济比较落后,两者对比,有助于理解巴西发展经济的经验。 突破方案:读图分析法、对比法 首先,读“20世纪以前巴西几种重要农矿产品的开发”图,各个时期的主导产业虽然不同,但其共同特点是什么?与我们之前讲过的哪个地区相似?(单一经济明显,与撒哈拉以南非洲相似) 然后,读巴西农矿产品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巴西有哪些主要农作物?为什么选择这些农作物?从地形区上看,主要分布在哪个地形区? 从图中出巴西重要工业城市,描述这些工业城市的分布特点。观察这些城市的工业部门,工业部门与原材料有什么关系?任选三个城市,说出主要工业部门以及附近的原材料。 城市 | 工业部门 | 附近的原材料 | 累西腓 | 纺织工业、食品工业 | 甘蔗、棉花 | 萨尔瓦多 | 石油工业、汽车工业 | 石油 | 贝洛奥里藏特 | 纺织工业、钢铁工业 | 铁矿、锰矿 | 里约热内卢 | 纺织工业、钢铁工业、汽车工业、造船工业 | 铁、锰、石油 | 圣保罗 | 纺织工业、钢铁工业、汽车工业、化学工业 | 铁、锰、石油 | | | |
总结:巴西工业部门齐全,重工业和消费品制造业都较发达(这一点与俄罗斯不同),是发展中国家中发展水平比较高的国家;从工业分布上看,工业主要分布在原料地附近(这一点与俄罗斯是相同的)。 最后,对比巴西和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发展经济的异同:从发展条件上看,巴西和撒哈拉以南非洲都热量充足,矿产资源丰富,但巴西是发展中国家中发展水平较高的,撒哈拉以南非洲许多国家发展水平不高,巴西有哪些有益经验? 对比讨论后总结:巴西充分利用气候条件优势,发展多种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种植,如咖啡、甘蔗、可可、柑橘等,并且进行农产品加工,既出口初级产品如咖啡豆,也大量出口利用农产品加工后的蔗糖、橘汁等;巴西利用丰富的矿产资源,发展钢铁、汽车、飞机、造船等工业,而不是仅仅出口矿产品。 3、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重点、难点) 分析:课程标准中“举例说出某国家在自然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方面的经验、教训”,主要依靠巴西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承载。巴西热带雨林开发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是发展中国家中普遍存在的。所以,利用巴西热带雨林开发和保护这个案例,可以初步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突破方案:角扮演法 第一步:了解巴西热带雨林的生态价值。读“亚马孙热带雨林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图,了解亚马孙热带雨林有哪些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并思考,这些环境效益中,哪些能对全球都产生影响,哪些主要影响当地。 第二步:了解亚马孙热带雨林破坏的原因和影响。阅读教材中的文字和图片,了解热带雨林破坏的主要原因及影响。 第三步:角扮演,由学生分别扮演当地官员、开发商、当地农业、环保工作者。 当地官员:不砍树吧,当地居民的收入难以提高,就业问题也不好解决;开发雨林可以搞活经济,可树砍多了又会造成生态破坏,保护环境才能使后代受益,我真是太纠结啦。 开发商:这里的木材质量很好,有不少还是珍贵的热带硬木,多砍树就可以多赚钱,反正这里树很多。再说,我用大把大把的钞票换取你们的树木,不是很公平吗? 当地农民:我们世世代代在这里烧荒耕作,没有感到对他人有何不好的影响呀!可现在别人也来砍树,砍得太多了,我们的子孙后代怎么办? 环保工作者:亚马孙热带雨林对全球气候有重要影响,大规模砍伐会破坏生态环境。保护热带雨林,就是保护我们人类的家园。 最后:根据表演,想一想如何解决开发资源、发展经济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提出自己的建议。) 总之,教材只是我们教学过程中的一个蓝本,不是唯一的参考。在教学过程中有许多的教学灵感,那才是值得积攒的财富。 |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