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气候的形成
1、气候形成、变化因子:①、太阳辐射;
②、宇宙地球物理因子;
③、环流因子;
④、下垫面因子;
⑤、人类活动影响。
2、天文辐射:太阳辐射在大气上界的时空分布由太阳与地球间的天文位置决定,又称天文辐射。除太阳本身变化外,天文辐射能量主要决定于日地距离、太阳高度、白昼长度。
3海陆资料、气候形成的环流因子:包括大气环流、洋流。
      海洋与大气间通过一定的物理过程发生相互作用。组成复杂的耦合系统。海洋对大气主要作用给大气热量、水汽,为其提供能源。大气通过向下动量输送,产生风生洋流、海水上下翻涌。
      海洋是CO2巨大储存库,通过调节大气中的CO2含量影响气温、环流。
    海洋从大气圈下层向大气输送热量、水汽,大气运动产生的风应力向海洋上层输送动量,使海水发生流动,形成风生洋流,也称风海流。
    热带、副热带海洋,北半球洋流围绕副高顺时针流动,南半球反时针流动。
    海洋提供给大气潜热、显热,大气运动的能源,使大气环流得以形成、维持。
    环流与热量输送:大气环流、洋流对气候系统中热量分配起重要作用,将低纬热量传输到高纬,调节赤道与两极间温度差异;大气环流方向有由海向陆与由陆向海差异、洋流冷暖不同,使同纬度带大陆东西岸气温产生明显差别,破坏天文气候地带性分布。
    环流与水分循环:水分循环通过蒸发、大气中水分输送、降水、径流实现。
    环流变异与气候:厄尔尼诺现象:表示在南美西海岸延伸至赤道东太平洋向西至日界线附近海面温度异常增暖现象。  南方波动:南太平洋副高与印度洋赤道低压间气压变化的负相关关系。  沃克环流、哈德莱环流。  厄尔尼诺年印尼、澳大利亚、印度次大陆、巴西东北部
均出现干旱,赤道中太平洋到南美西岸多雨。(日本、我国东北夏季持续低温,我国大部降水有偏少趋势。)
4、海陆风:白天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夜晚从陆地吹向海洋,这种风称海陆风。
5、季风:大范围地区盛行风随季节有显著改变的现象。海陆热力差异、及差异的季节变化,行星风带季节移动、广大高原热力、动力作用。(海陆风由海陆间气压日变化引起,仅出现在沿海地区;季风由海陆间气压季节变化引起。)东亚季风:冬季风低温、干燥、少雨,夏季风高温、湿润、多雨海陆热力差异。亚洲南部季风:行星风带季节移动引起,南亚夏季风强于冬季风。
6、海洋性气候与大陆性气候区分标志:海洋条件、大陆条件下形成的气候。
  ①气温指标:气温日较差、气温年较差、气温相时、春秋温度值、大陆度;②水分标志:海洋性气候降水量比同纬度大陆性气候多,一年降水分配较均匀,冬季较多,气旋雨频率为最大,降水变率小;大陆性气候对流雨居多,降水集中于夏季,降水变率大。
7、高大地形对气温的影响:高大山系、庞大高原是气流运行的阻碍,对寒潮、热浪移动有
障壁作用,本身辐射差额、热量平衡状况有其独特性。①机械阻挡作用;②热力作用:青藏高原地面气温特点:⑴地球第三极,气温低;⑵气温日、年较差大;⑶气温季节变化急,春温高于秋温。  高原气候具明显大陆性气候特征。
8、小气候:由于下垫面结构不均一性引起的小尺度近地层局地气候。(土壤、植被、人工铺砌的道路等借辐射作用吸热、放热,从而调节空气层、下垫面表层温度,称活动面。) 活动面性质不同,具不同能量平衡、水分平衡,加上湍流作用差异,产生各种小气候。
9、冰雪覆盖对气温的影响:是大气的冷源,使冰雪覆盖地区气温降低,通过大气环流作用,使远方气温下降。冰雪覆盖面积季节变化,使全球平均气温亦发生相应的季变。冰雪致冷效应由:①冰雪表面辐射性质;②冰雪-大气间能量、水分交换特性造成。  冰雪覆盖成为冷源影响大气环流和降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