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2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一、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的表现
1.自然带的形成:
整体性的相对的,差异性是绝对的。受不同气候影响,不同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存在差异,最直观的体现就是植被和土壤类型不同,构成了不同的自然带。
2. 自然带的分布和变化:
自然带受气候影响而形成的,其分布和变化与气候类型密切相关,具体分析如下:(以北半球为例)
注意:1.沙漠气候对应的是荒漠带;2.温带大陆性气候对应(温带草原气候、温带荒漠气候)
3.温带海洋性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对应(温带落叶阔叶林)
自然带的分布和变化受气候影响比较大,其分布呈现出一定的地带性分布。主要有水平地域分异规律和垂直地域分异规律。但受海陆位置、洋流和地形等因素影响,自然带也呈现出非地带性,简言之,出现在不该出现的地方,或者在该出现的地方没有出现。
二、陆地自然带的地域分异规律
(一)水平地域分异规律:
1.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形成基础【热量】
自然带的更替:热带雨林带(季雨林)——常绿阔叶林(硬叶林)——落叶阔叶林——亚寒带针叶林——苔原——冰原。
2.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形成基础【水分】
自然带的更替:森林——草原——荒漠。【中纬度陆地最明显】
(二)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形成基础【水热条件】
自然带的更替:冰川积雪带——荒漠带——高山草甸带——**——基带(海拔从高到低)。
【在低纬度的高山分异明显】
1.自然带的分布:
1)分布规律:垂直带谱变化(由低到高)与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相似。
2)基带:山麓所在的自然带,由当地的纬度决定;
3雪线常年积雪的下界,年降雪量等于年消融量。
其分布高度主要决定于气温、降水量和地形条件。
温度因素:
同一高度的山体,雪线高度从低纬向高纬地区降低,反映了气温的影响。
同一山体,阳坡雪线高,阴坡雪线低;
降水因素:迎风坡雪线低;背风坡雪线高;
地形因素陡峻的山地,积雪易下滑,不利于积雪保存,雪线偏高;坡度较小的山地,有利于积雪沉积,雪线偏低。
自然环境变迁、人类活动因素对雪线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暖,雪线上升;臭氧层破坏,雪线上升;沙漠化造成气候变干,使局部地区雪线有所上升;矿物能源燃烧产生的粉尘污染雪面,使雪面吸收太阳辐射能力上升,导致冰雪融化,雪线上升。
4)林线:
林线高度是指山地垂直自然带谱中的森林分布的上限海拔高度,通常与最热月平均气温10℃等温线相吻合。若最热月平均气温低于10℃,森林就不能正常生长,只能生长草甸或灌丛。林线高度受热量和水分两个因素的共同影响和制约。
【影响林线分布的热量因素】:温度过低是植物生长不好的首要原因,热量不足使植物生长的基本条件得不到满足,不能形成干物质。
a.纬度
 通常纬度越低,获得太阳辐射能量越多,热量越充足,山地林线分布越高。纬度越高,气温越低,山地林线分布越低。
b.坡向
 一般情况下,同一座山体的向阳坡热量充足,山地林线分布较高;背阳坡,山地林线分布较低。
c.海拔 
同纬度相比较,海拔越高,温度越低,山地林线分布越低。
【影响林线分布的水分因素】:降水减少会使植物叶和芽出现干化现象,从而限制树木在更高海拔高度生长。高山林线高度随降水减少而降低。
a.纬度
受信风带或副高控制的中低纬度地区,降水少,山地林线分布较低。
b.坡向
一般情况下,同一座山体的迎风坡降水丰富,山地林线分布较高;背风坡降水较少,山地林线分布较低。
c.海陆位置
同纬度相比较,沿海地区降水丰富,山地林线分布较高;内陆地区降水较少,山地林线分布较低。
注:山地的降水一般从山麓到山顶呈现的变化,因此在基带为
草原、荒漠的高山,随着山地海拔的升高,降水增多,会出现森林带
2.带谱数量的影响因素:
山体所在纬度;② 山体海拔高度
山顶、山麓之间相对高度(相对高度越大,自然带谱越复杂)
3.自然带的高度
1)自然带的南北高度:阳坡自然带较宽,海拔高度较高。
注意:南、北半球阳坡和阴坡的判别;山谷中阳坡和阴坡的判读与山地不同。
2)同类自然带的分布差异的影响因素:
纬度:同类自然带的分布,在低纬的山地海拔高,在高纬的山地海拔低;
海拔:同一山体,同类自然带分布阳坡高、阴坡低。
(三)非地带性
1.概念:
由于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洋流等因素的影响,陆地自然带不具备水平地域分布规律和山地垂直分异规律,或者是陆地自然带表现得不完整或不鲜明,称为非地带性。
2.非地带性地域分异现象的判断方法:
非地带性地域分异表现可以总结成“缺失”“改变” “约束”“块状”。
缺失:如由于海陆分布差异,南半球缺失亚寒带针叶林带和苔原带。
改变:如由于地形的影响,南美洲安第斯山脉南段东侧是温带荒漠带。
约束:如南、北美洲西部沿海地区,自然带分布范围很窄并很长。
块状:如我国新疆温带荒漠中的天山和昆仑山山麓的绿洲。
因素
地区
自然带和地表景观
成因
理想状态
现实状况
海陆
分布
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
苔原带针叶林带
南半球该纬度几乎没有陆地
北极地区
冰原带
北极地区以北冰洋洋面为主
地形
起伏
南美洲巴塔哥尼亚高原
海陆资料
温带草原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温带荒漠带
安第斯山脉阻挡西风进入,处于背风坡
科迪勒拉山系西侧
东西延伸,南北更替,呈带状
南北延伸,南北更替,呈狭长条状
科迪勒拉山系的阻挡
东非高原
热带雨林带
热带草原带
地势高,气温低,对流弱,降水少
各大洲的高山和高原地区
与当地的水平自然带一致
高山植物区
地势高,水热条件差
因素
地区
自然带和地表景观
成因
理想状态
现实状况

北半球中高纬大陆东、西两岸
东、西两岸自然带的纬度应该大致相当
东岸自然带向较低纬延伸,西岸自然带向较高纬延伸
东岸有寒流,降温减湿;西岸有暖流,增温增湿
北半球中低纬大陆东、西两岸
东、西两岸自然带的纬度应该大致相当
东岸自然带向较高纬延伸,西岸自然带向较低纬延伸
东岸是暖流
西岸是寒流
南半球副热带地区大陆西岸
森林带或草原带
热带荒漠带
寒流起降温减湿作用
欧洲西岸
针阔混交林带
温带落叶阔叶林分布范围特别广
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

昆仑山麓
温带荒漠带
绿洲
冰雪融水和地下水丰富
尼罗河谷地
热带荒漠带
绿洲
尼罗河河水灌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