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不能参加活动人词语
    8月31日,央视《开讲啦》栏目迎来了一期全新栏目,它由前央视主持人董卿主持。本期开讲嘉宾为央视著名主持人白岩松。在开讲前,白岩松在微博上发了一条关于“活动人词语”的消息,引发了网友们的热议。很多网友在得知消息后纷纷表示不解:“这条微博简直是恶意中伤啊。什么活动人词语!”
    一、“活动人词语”是什么?
    “活动人词语”是由原国家语委在2008年发起并发布的一项关于网络用语规范化的新标准,它是由网络用户自发发起并邀请社会公众参与,通过网络发布传播后引发广泛关注并被人们广泛认同的、使用频率高、表述效果好且能体现中华传统文化精髓和语言风格特征的网络用语。“活动人词语”所指内容是根据《网络用语使用规范》中有关词语使用数量标准以及网络用户留言数量标准等相关规定制定的。其标准中提到“要结合新时代文化特征和语言风格特点,倡导积极健康的网络用语规范,积极运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感情”“要以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语言风格特征为标准,充分挖掘其内涵并丰富其表达形式”。而据了解,白岩松在微博上发布这条微博之后便引起了网友关注并迅速转发了这条微博,并以其为例“有网友评论说你这样
回复有点伤人”。白岩松是如此回复:“我们都不太会说话而已!”网友纷纷表示:“白老师你这样回复有点伤人啊!”
    1、《网络用语应用规范》中关于用词数量的标准
    《网络用语应用规范》规定:所有网络用语都要使用规范中推荐使用的专用词语。用语文字用词应当符合国家语言文字规范,不得违背国家语言文字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应当使用规范中推荐使用的专用词语,不得使用不规范的词语。网络用户用语应保持正常语境下用词的规范和恰当;应保持良好的语感和表达习惯;要尽量避免使用不规范的词语。网络用语应在尊重社会规范、体现积极健康语言风格和内容健康等原则下使用。网络用户用语应当保持自然和规范,避免网络用词过度或过于娱乐化。
    2、《网络用户留言数量标准》中关于留言数量的标准
    2009年1月15日,《网络用户留言数量标准》(国家语委、工信部、公安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四部门联合发布。其中提到“网民应根据上网时间、使用频率等因素合理确定留言数量标准。留言数量应根据用户行为特征,并结合其对内容评价及评论对象的喜好程度,科
学合理确定并动态调整留言数量标准”。《网络用户留言数量标准》中提到:网民留言应遵循三个原则:(1)不违背公序良俗;(2)体现理性平和心态;(3)兼顾个性与道德。在具体实践中,网民留言也可以分为以下三个等级:(1)无人身攻击倾向;(2)不涉及人身攻击且未对网络用户造成实质性伤害;(3)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一定倾向性。
    3、《网络用语开发规范》中关于词语开发的要求
    在《网络用语开发规范》中,从开发形式上对“活动人词语”的开发提出了具体的要求。首先是词汇开发形式:网络用语具有高度的互动性、交互性、互动性等特点,因此需要对常用词语进行再开发;其次是词汇开发内容:对常用词语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充分整合与开发,从而实现词语的功能与形式完美结合;最后是词汇开发形式与内容:通过多种方式对常用词语进行再开发并形成系统库;最后是词汇开发功能:采用技术手段使相关词语在短时间内快速出现、广泛使用。
    4、《网文经营许可证》是网络用语在网络环境中传播的依据
    在互联网文化活动中,没有取得《网文经营许可证》从事互联网文化活动是违法活动。根
白岩松怎么了出什么事了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第三章“网络文化经营”中第五条规定,网络信息服务提供者通过互联网向公众提供互联网文化产品或者服务,应当取得《网文经营许可证》。通过互联网向公众提供互联网文化产品或者服务等业务,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安全法》第三十九条、第四十条相关规定申请办理网文经营许可证。
    二、“活动人词语”是如何形成的?
    所谓“活动人词语”,是由上海外国语大学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教授徐昕在上世纪80年代初提出的。徐昕认为:“在西方语言中,一种很常见的现象就是某些常用字被大量使用,这些常用字往往有着悠久、丰富和独特的含义,却很少能被人们用得恰如其分和恰到好处,这就是所谓‘活动人词语’。”徐昕教授认为,在中国语言中,出现这种现象是正常的,因为中国语言与西方语言有很大不同。西方语言通常表达一种感情或态度;而汉语则表达一种思想、情感或态度;再加上汉语的修辞手法非常丰富多样,即使是相同词语也可以用得非常生动鲜活和优美动听,这就是所谓“活动人词语”形成最重要要素之一——情感因素起着决定性作用而非语言因素起着次要作用这一结论所在!”徐昕教授说:“我认为活动人词语形成过程中主要有三个因素:一是词语本身就是一种情感,而情感是一种动词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很高、甚
至有时根本没有使用频率;二是成语的使用没有规律可循;三是使用不当,错误百出。”(来自《语言生活学》)四大因素相互关联、相互制约。因此将其作为语言现象进行研究并作出分析是十分必要的!”(中国语言学会会员)(来自《语言生活学》)
    1、词语本身就是一种情感
    “语言的情感力量是巨大的,正如牛顿所说:‘只有用心灵的眼睛看世界,才能理解周围事物。’(培根)”情感作为一种“思想活动”和“感情状态”,不仅决定着人们可以在语言中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想法,而且对人类语言行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情感+话语”、“情感+言语运动”,正是因为这种关系的存在,才使人们会不断地改变自身的行为方式而成为具有情感因素、表达自身观点与感受的主体。语言不仅是一种符号,而且是一种思想活动。如果这个世界上缺少了某种或某些词语,这个世界便失去了它存在的意义!所以,语言是人类交流、感情交流与对话必不可少的媒介之一,同时又是维系人类思想文明和价值观念最重要形式与工具之一。
    2、成语的使用没有规律可循
    成语作为一种修辞手法,通常是通过一定的修辞手法使一个句子或一组词语的语义表达达到一定的境界!因为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对成语几乎没有什么固定的使用方式。例如:“以身相许?爱情至上?男女之情?”
    3、使用不当,错误百出
    使用不当,不仅造成词语使用不规范,还造成词语使用中出现错误。如《读者》编辑部:【《北京晚报》副刊记者高子欣】“当了这么多年记者,我一直以为我在写作时有很多地方用错了。比如:我写《新闻记者》没有‘活动人’这个词。但是看过很多报纸,就不会认为这只是个成语了。现在想来这个成语用得还真是不错。”(来自《北京晚报》)以上事例说明很多活动词本身都是一种语义上比较敏感和感性上较强、但人们往往不易把握之间关系的动词,所以在使用时往往存在很多错误。
    三、对于使用频率高的“活动人词语”一定要慎重表达吗?
    这个问题我们在前面的文章中有讲到,其实现在说到“活动人词语”,大家肯定会想到那个词,那就是褒义,使用频率高的一个词语。其实大家不会使用这类词语,只是在日常生活中
能听到它在使用,频率高一些,所以就对其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吧。当然也有的人在表达这种观点时选择了后者,比如说喜欢就应该反对,不喜欢就不能表达等等。但我相信不会出现什么问题,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肯定有一些这样那样的不愉快,比如遇到一些事情之后我们可能会去比较消极地看待这些事情,而不是选择逃避或抵触这些事情。所以我们平时用得比较多的一些词语,其实可能我们在平时生活中就已经接触多一些了,所以不需要再去特意改变这种状态了,如果在遇到一些情况的时候选择了沉默或许并没有什么问题吧?
    1、我们不是专业的老师,不知道什么时候给你提供这种专业的建议,这种建议可能对你也很重要,但是有时候你不知道怎么回答这样的问题。
    很多人都会在遇到这样的问题时选择沉默,那么他们在沉默中选择了沉默,其实这是一个非常不明智之举,也有很多人把这种做法叫做“沉默是金”!如果我们在沟通中,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的话,那这种情况会直接让人感觉到有种火冒三丈般的感觉。如果我们不去直接说明问题,而是通过沉默来逃避问题,那么我们永远都无法去解决问题。其实在生活中我也看到过很多这种例子,很多时候是因为没有到合适的答案,或者是没有方法能够到合适的答案,那么我们想要通过沉默来逃避问题就变得非常困难了。这是对自我成长中需要克服而必须要面对的问题,而不是简单地去选择沉默。
    2、可能你自己也有其他事情需要处理,在处理这件事时,自己内心是不是有些害怕,那么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沉默。
    我们现在所看到的社交软件,它其实就是一种帮助我们处理一些棘手问题的软件,这个软件不能说一无是处,只是对于遇到困难的时候它比较方便,能够帮助我们解决一些问题。但是我们要知道沉默也是有风险的,因为当我们一个人遇到问题的时候,我们可能会产生一个很不好的感觉,这个时候我们很容易产生依赖或者说有一些负面想法。如果我们这个时候选择沉默或许我们会对事物产生一些消极的看法。而在这个时候我们如果选择沉默或许是对于我们自己心理上也就没有什么负担或者说没有什么帮助了。
    3、有时候感觉自己好像对某件事已经厌倦了,在不了解的情况下可能会做出一些无意义的事情来让自己觉得厌倦。
    很多人可能觉得自己已经很努力了,也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但是发现自己并不了解时又做不出什么。所以如果我们想要表达这种感受甚至做出一些无意义感,其实并不是必须要让自己这么做。那么为什么还要让自己那么做呢?如果我们不想做出这种无意义感也没什么太大用吧,但是如果让你产生这样一种错觉你可能还没有那么努力。就像有些人会觉得自己很
努力,然后就是很厉害,然后把自己变得很强一样。所以这个时候我们就应该看清自己所做出来这个事情对我们所带来的影响,而不是为了让自己觉得很厉害就去改变一个事情。
    4、在工作时可能发现某些事情有些问题,又或是当你面对一件事情的时候感觉无能为力。
    对于这种情况,我觉得可以选择沉默吧。因为不管你是在职场中还是在日常生活中也会遇到一些状况,这种状况下我们就可以先不去进行回应,我们应该先去出事情出现的原因,然后再去进行解决。比如很多人在发现工作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之后,首先会想到的就是自己去努力去解决,不需要去向领导反映。但你不应该这样认为,你要知道很多问题出在个人而不是团队方面。所以如果你发现事情的起因就是一个团队出问题的话,你也应该以团队利益为重,先去了解一下事情所发生时有哪些原因在那里你能解决或者说我们不知道为什么出现这样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