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语文的事
作者:朱小如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11年第04
        回顾去年有关语文的事,印象较深的是两件。一是杨争光的长篇小说《少年张冲六章》发表,二是叶开关于陪读女儿语文的感受文章。
        首先,我以为杨争光的这部小说当是如今的老师、家长必读之书。
        为什么我要如此认为呢?因为《少年张冲六章》讲的是一个有独立思考能力的少年,在家长、老师、社会不谋而合地教育下,最后成为少年犯的故事。只要是承担了教育者的身份,就有必要认真地读读这部小说。
        读过《红楼梦》这部伟大之作,当知道贾宝玉为什么要拒绝成长。封建家长式的教育必然会导致受教育者的叛逆性格。而《少年张冲六章》虽然历史社会背景变到了今天,但写的也还是这一主题,尽管封建不在了,但教育方式的简单、粗暴依旧。教育者不懂得如何顺着受教育者的自然天性的发展而施教,而是逆着受教育者的自然天性的发展,靠强制白岩松怎么了出什么事了
奴化标准化的手段来拔苗助长。什么时候,教育者才能完全摆脱所谓师道尊严的教师爷臭架子,平等的对待受教育者呢?所谓的师道尊严又该如何建立起真正的尊严
        都说家长是第一任老师,而家长充当老师的弊病,早就显而易见。所以,才有了学校教育。如今的学校教育,从低幼到小学、初中乃至到高中,孩子们在学校和老师一起的时间,比家长多得多。有什么理由把学校教育应尽的责任,推还给家长呢?
        现在的中、小学老师布置回家作业需要家长签名,甚至动不动就要叫家长来一趟学校。原本是作为反封建家长式教育而诞生,同时也已经立法为义务学校教育发展到如今还需要家长来陪读,岂不怪哉?
        更可怕的是学校教育似乎从来就意识不到自己的教育无方以及无能,意识不到自己的教育出了大毛病教育者自己不首先树立信任、平等、自由的教育思想,又如何使受教育者培养出自主、独立、能动的学习态度?
        虽然,学校教育在我看来,突出的矛盾是难以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但,作为学校老师首先就应当具有针对不同受教育者的不同有效的学校教育方法,并严格限制在学校内实
施完成。因为,无论语、数、外,还是音、体、美的学校老师最首先的专业教育者而不应当是语、数、外,还是音、体、美的专业,把学校专业教育者的角责任推委给非专业的家长,显然是错误的。
        而按照如今通常的做法,将学校专业教育者的角完全由班主任(通常是教语、数、外的主课老师)来独自担当,在我看来也是相当危险的。在当今再三强调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下,还把音、体、美当作副课来对待,尤其矛盾。其实,从艺术和体育的角度来说,也是越年幼越容易培养。学校教育的最大问题,当然就是教育思想的问题,这样的问题解决不好,其他的问题自然就会接踵而来,但这样的问题,也不能仅仅依赖于政策文件规定,而需要由每一位承担教育责任的人都具有了清醒的认识,才能改变过来。所以说,教师这门职业关乎子孙后代的健康成长是一种良心职业。
        《少年张冲六章》里的张冲也曾遇到一位有良心的老师,但其最终成为少年犯的原因,说复杂也的确是多方面的。说简单也很简单,无非是当下的学校教育和家长,社会都还缺少一些因材施教的机制和有效方法。
        其次,小说《少年张冲六章》里举了许多语文教材的例子,语文老师尤其需要读。
        都说语文教材是的,语文老师不应该是的,但,如今的语文老师有几个真正敢说自己着呢?
        就拿叶开陪读事件中网民争议最多的有关诸葛亮孔明一题的标准答案来说,叶开认为自己女儿的答案是对的,理由太简单。有网民认为孔明在历史上另有其人。但显然回答任何问题是有语境对应的,三国里的孔明当然就是诸葛亮,这叫意明省略。有网民认为回答问题要有名有姓才算完整,这就有吹毛求疵之嫌。其实细究起来,问的是三国里谁最聪明?就一个字来考学生,答案应该只能是一个,而不是两个。叶开女儿答孔明、庞统两个的确与字不符,但是叶开女儿答了两个,也说明她在思考,在犹豫聪明的标准不止一个?更有网民认为三国里司马懿最聪明,因为最后三国归晋了。显然这位网民聪明的标准是以成败论英雄的。这位网民也许不是语文老师,如果是语文老师当会意识到这样的语文考题本身有问题。聪明能用来判断,只能限止在某一具体事情上,如单指草船借箭一计,那么答诸葛亮或许才对,扩展到三国里,答诸葛亮就未必是准确的。一个本身没有基本是非、好坏、对错,这样明确客观标准的问题,怎么可能会有明确的客观标准答案呢?
        我想问题只能是错在出题的语文老师和判卷的语文老师身上。同时我也更想问问他们三国里谁最聪明?的标准答案诸葛亮究竟是怎么得来的?另外,在这样的语文考试题目上,又究竟想考学生掌握哪些语文知识呢?
        幸而,叶开女儿遇到这样的有问题的语文考题,还只是在小学阶段,如果是发生在高考中,那又会坑害多少考生呢?
        其实,我并不是要有意放大这样的有问题的语文考题坑害学生的严重性。说的不客气,作文考试事实上也就是最有问题的语文考题的典型。即便是我们每年都会在高考中推出一些所谓的优秀作文人才,但如果我们追踪下去,这批人才真正能成为语文人才的又有多少?而我们又为什么不能统计一下有多少个考生是被高考中的作文考试坑害了的呢?
        就我个人的经验来看,只要学校教育始终还是跟着应试教育的指挥棒走,语文教学,就只能是死路一条。理由很简单,要使学生减负,首先要给老师减负;要使学习减负,首先要给教学松绑。语文教学,更应如此。
        怎么给语文教学松绑
        我以为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提出的大学语文,所针对的是当时社会普遍的重理轻文思想,以及大学毕业生不会写论文的现象。因此大学语文主要功能和目的就是弥补中学教育因高考急功近利过早文理分科所造成的偏课问题。
        但是,这么多年过去了,现在的大学也已经普遍的扩招,而中学教育因高考急功近利过早文理分科所造成的偏课问题仍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去年中央电视台曾经做过一套文理分科还是不分科的专题讨论节目,请了人大代表、专家学者、许多老师、学生、家长参与,甚至还惊动了央视名嘴白岩松和董倩的加入,讨论似乎十分热闹。但在我听来却是与真正的、专业的中学语文教学关联甚少。因为争来争去,就是没争出语文究竟和数学是怎样一种有机的基础相联。基本还停留在把语文和数学看成是两种绝然不同思维逻辑的观念上。
        说实话,持如许观念的可能还远远不仅仅是人大代表、专家学者、许多学生和家长们,就连一些语文老师也未必不这么看。
        何谓语文在我看来,是语言占先,文字居后。任何一个孩子都是先学会了说话,以后才学会了用文字来表达话语。现代汉语由拼音方法来识字,不仅仅是为了快捷方便的认识汉字,更重要的还是体现了语文要以语言思维训练为基础的教学原则。虽然,汉字的方块
字系统不同于拉丁文字的符号系统,但,现代汉字毕竟除了本义之外,还有许多引申义是需要放在特定的语境里才能得到解释的。
        当然,也有观点认为语文教学就应该从文字学的小学开始教,甚至主张恢复繁体汉字。过分夸大汉字的人文传统和思想精神,其实并不能提高全民的语文水平。难道,不用汉字的人就没有了人文传统和思想精神?这样的观点和主张,显然首先考虑的不是语言思维问题,其弊病就在不利于将在基础的教学层面上打通。
        举个简单的例子,学生每读一篇课文,老师分析课文时都会提到这篇课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但是,有几个老师和学生能具体回答出来中心思想究竟从何而来?又能用何种方法来检验出中心思想概括的还是呢?
        三十年前,我教初中二年级的语文时就提问过学生,学生们回答不知道。于是,我给了学生一个公式答案,那就是每个自然段落大意的加、减、乘、除。而检验中心思想概括的还是的方法就是能涵盖每个自然段落大意的是,有遗漏的为。学生说我教的不是语文,而是数学,学生的话也没错,要想迅速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分析能力,还真要有点简单而基础的数学头脑。学生们通过这样的反复训练之后,其实,我已经用不着每
教一篇课文,就由自己来概括课文的什么中心思想了。换句话说,我上语文课几乎不用教学参考书(那个时代的参考书概括出的所谓中心思想常常并不是从文本中得到的,而是外加上一些牵强附会的所谓进步思想),我给自己从教材上松了绑。而学生们也从的基础层面打通中受益,掌握了阅读分析文本的自学能力。因为,这一语文阅读分析文本的过程,其实和数学中的根据已知条件来求证未知的推断过程是同一思维逻辑。
        语文老师在我看来主要就是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思维逻辑,尤其要注重把相对枯燥的说明文和议论文教得灵活、顺畅。
        记得有一次,校长突然来听我上课。正好那堂课,教到《蜘蛛》的科普说明文,这篇文章前面讲的都是织网的蜘蛛,最后,一个自然小段讲的是也有不织网的蜘蛛。于是,我让学生们先分部分(以前语文教学习惯了用老三段来划分),学生们有分三段,也有分四段的。我说你们分错了。织网的蜘蛛和不织网的蜘蛛是不能合并同类项的(依然是用一个数理概念名词),所以,这篇文章准确的应该先划分成两部分。织网的蜘蛛介绍得十分详细,对比之下,不织网的蜘蛛介绍得也确实太简单,但并不等于简单就比详细不重要了,蜘蛛的特性在织网,但不等于所有的蜘蛛都织网。它的重要性在于告诉我们认识事物,当然也包括阅读
分析理解课文都要以科学的态度,建立缜密的思维逻辑。不能以偏盖全,避免犯下常识性的错误。课后,那位校长也承认他都分错了。
        通常来说,人们都以为语文比数理化好教。许多老师、学生和家长也大都这样认为。其实不然。语文要教出智慧来谈何容易!
        当年,我还真在上语文课时干过一件还算智慧的事。那是大学毕业刚到中学任教不久。校方通知我说,教育局的语文督导要来听课。我选的课文是王鲁彦的《听潮》。计划两堂课上完。正副校长、教导主任、年级组长陪着督导一起坐在我的教室里,好严肃、好威风。
        第一堂课开始,我在黑板上写下课文名后,就简单地布置学生默读一遍课文。于是,课堂上没有了声音。我观察校长和督导坐立不安的样子,心里暗笑:你们要听我的课,可不是那么简单的,不要以为认识汉字就自然能听懂。十五分钟时间过去之后,我又布置学生齐声朗读了一遍课文。在学生的朗读过程中,我把学生有读错的词汇加上拼音写在黑板上,等学生朗读后再纠正了一下。第一节课就到点了。第二节课开始,我首先提问学生们读完课文后有没有读出什么疑问?学生们回答没有。我说你们没有,我有,比如其中一句停止了一切思
维和情绪,通吗?停止了一切思维,通的,停止了一切情绪,有点不通。为什么?一个动词管不住两个宾语学生们回答。于是我边问学生用哪个词更合适一些,一边在黑板上写下思绪思绪这个词虽然也是思维和情绪的意思,但在动宾搭配上用法却并不完全一致。又如,教材中有一处关于云汀的注解为水边空地。我问学生对照原文这个注解有无疑问?学生不知可否。我说原文用不断地蠕动来修饰云汀这个词,说明这里用不动的水边空地来解释云汀显然有误,我以为这个指的是汀线,也就是海水与陆地接壤,形成了云状的汀线,这样的解释才能和前面不断地蠕动的修饰对应起来。整个这堂课,我并没有自己来串讲课文内容,仅仅是由浅入深的提了几个问题。当我最后提问学生为什么作者在写了潮之后,却又不强调相反却突出了潮,理由究竟是什么?仅仅是为了写作上的别出心裁?我说不是的,作者在写了潮,享受到了自然的美,而作者在写潮时,强调的是陪伴着妻子坐在房中我也心满意足了,享受到了人生的美。由此,作者在《听潮》中真正要表达的整体意思是自然的美和人生的美的相得益彰。当我把相得益彰这四个字写在黑板上后,就此结束下课时,回头发现只有副校长一个人点了点头。其他的听课者几乎没什么反应,我想他们也许比我的学生还听不明白。因为,我所讲的意思,在课文里并没有确实的文句表达出来。但我却坚信,作为一个语文老师就是要将潜藏在文字背后的思想内容教出来,而那些已经用文字明确表达出来的思想内容,还用得着我们重复教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