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哈佛路》
2003年这部电影曾荣获艾美奖,它主要体现的是美国梦和个人主义的文化特征。从整体影片艺术感效果及体验上看,这部电影拍得很励志,也很深沉。
考验智商的电影第一点,在对比中,女主的个人奋斗历程,心灵成长历程非常励志。女主角在父母,爷爷违背伦理的家庭下成长,并没有自怨自艾,尽管心里面也会很失落,她很渴望亲情,很希望自己的父母亲能够戒毒成功,成为正常健康的人,这样她就能够感受到曾经那么真切感受过的亲情。
第二点,感触较深的是美国政府对儿童教育及家庭教育的重视。美国政府几次三番地将女主角送到儿童教养所,在剧中表面看似乎很残忍,强迫骨肉分离,但看懂的人才会明白美国政府在以他们认为正确的方式去让孩子远离这种不健康的家庭成长环境。记得有一次是因为老师很不忍心这么聪明的孩子一个学期却来不了几次学校而去举报的。可见小孩子的教育在美国人看来是很重要的。
第三点,父母一词太过沉重,如果没有准备好,就不要选择去成为父母。女主角很心酸的一句
话”我才是妈妈,一直都是我在照顾她“。女主的父亲在一次跟她的谈话中,谈到很小之前女主就会拿着碗去乞讨,把要回来的东西放冰箱里冻着,估计是想夸她很自立,然后问了一句,那年你几岁?女主淡淡的说了句8岁。女主的父亲便不知道说什么了。是因为懊悔?抑或是因为羞愧?who knows?惟一可以确定的是,女主的父母亲几乎是没尽过父母之责的。如果不是因为女主本身自立自强,说不定会成为又一个的社会的负担。
但是,从视频的拍摄思路和剪辑技巧上看,又似乎不够励志。影片励志与否,其实是相对个人化的。毕竟,每个观众的经历不同,情感触发点不同,移情于主人公的原因也不尽相同。在这样的情况下,又该如何给「励志」划上界限呢?怎样的励志片才算好呢?
从众多励志片的共性来看,主人公从生活困境中走向成功,这可以说是故事发展的大方向。但在看《风雨哈佛路》的时候,我就感到困惑。《风雨哈佛路》的故事其实也是在这个大框架内的,也就是说,其剧情发展模式可以划分为励志片范畴。
主角从小生活在非常贫困的家庭,后来曾在孤儿院生活,并一度流浪街头。但她很坚强,也很聪明,她认识到唯有读书才能为自己博一个未来。经过努力后,她成功的获得了奖学金,并走进了哈佛校园。不过,有不少人和我的感觉相似,并未受到很大触动,似乎不够励志。
说实话,《风雨哈佛路》的故事本身是不错的。很多励志片都是真实改编,并且偏向传记风格。《风雨哈佛路》中的主人公,其起点远比其他学生要低很多。很尴尬的一点是,电影并没有很好的展示主角克服困难的过程。看完电影后,如果硬要总结出主角成功的原因,那就只有一点——主角智商超高。
电影前半段,电影展示了主角经历的各种困难,但主角基本都是被动接受命运的安排;电影后半段,主角学习的环节只是个剪影式的剪辑拼接,并没有场景直接展示她学习的过程如何克服困难。结尾时,主角获得了奖学金,发表了演讲。但这次获得的奖学金,也并非全靠主角努力获得,评选时的运气成分还是颇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