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标准解读】
[课标解读]
1、能力要求。本课有两个层次要求,前者是一般层次上的具体史实、历史概念的记忆。“贞观之治”的表现主要掌握政治、经济、、对外关系和思想文化政策;后者是高层次的学科认知能力要求,将唐太宗的历史功绩放在整个封建社会发展进程中进行理解、把握。
〔1〕从内容看,主要考查唐太宗的治国理念及其实践活动和影响。
〔2〕从题型看,主要是材料解析题,个别省区会出现单项选择题。
〔3〕从命题形式看,多采用新材料、新情景的方式,反映历史研究的新成果。
〔4〕从难易度看,难度适中。由于历史资料多以以文言文出现,个别题目阅读理解的难度较大。
3、学法指导:
〔1〕对唐太宗各项活动和措施的准确记忆。
〔2〕综合把握、理解唐太宗在继承中发展、在守成中开创、完善的政治理念。
【情境激趣诱思】
玄武门之变右图为玄武门之变的情景。唐武德九年〔公元626年〕,秦王李世民伏兵玄武门,杀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史称“玄武门之变”。事变后,唐高祖李渊被迫立李世民为太子,不久,便被逼传位于李世民。
【诱思探究】玄武门之变违背了中国历史上的什么制度?对唐太宗的政治生涯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有的历史学家认为,唐太宗不过是个中等人才,其文韬武略不及梁武帝等人,之所以出现盛世,“皆时会为之,非尽由于人力也”。你怎样看待这一观点?试从“时会”与“人力”两个方面,分析促成“贞观之治”的原因。
【教材内容详解】
【一】玄武门之变
1、背景
〔1〕李世民的个人才能:与父李渊建唐;为统一全国立下汗马功劳,功高盖世,位在王公上;设“文学馆”,笼络人才。
〔2〕太子李建成深感威胁,设法除患:太子与齐王李元吉结成反李世民联盟,多次谋害不成;收买心腹未遂,调离李世民的智囊房玄龄、杜如晦。
〔3〕李世民先发制人:收买太子心腹;设计剪除祸患。
2、概况:李建成、李元吉入朝之际,李世民射杀太子,其将尉迟敬德射杀李元吉。
3、后果:太祖李渊无奈,诏立李世民为太子。
对“玄武门之变”的认识:“玄武门之变”是一场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宫廷,是中国封建社会里的一个政治现象。对于此类事件的评价,既不能简单地以成败论英雄,也不能以道德评判代替客观的历史评价。
[学思同步探究]
图文探究:见网上购物哪个网站好P8图片《随唐太宗征战的坐骑——飒露紫的浮雕》。鲁迅曾把“长安的昭陵上,却刻着带箭的骏马,还有一匹鸵鸟,那么办法简直前无古人”,当作唐代豪迈宏放的象征。你认为有道理吗?
提示:有道理。飒露紫等昭陵六骏表现了唐太宗对异域文化的尊重和爱护。
问题探究:见P9《学思之窗》。你怎样看嫡长子继承制和李世民的玄武门之变?
三元催化器清洗
提示:嫡长子继承制对富有才干、但庶子出身的皇室子弟取得帝位非常不利,容易造成皇室内部争夺帝位的残酷斗争,玄武门之变就表达了这种残酷性。但由于李世民最具有统治国家的能力与智慧,因而将唐王朝推向更为辉煌的发展阶段。
例题探究
例题1“玄武门之变”对唐朝产生的影响是
A、奠定了唐统一全国的基础B、加剧了唐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
C、为李世民控制唐政权扫清了道路D、加速了唐政权的灭亡
解析:解答此题,要明确“玄武门之变”实质上是唐朝统治阶级内部对政权的争夺。
答案:C
【二】贞观之治
1、含义:唐太宗在位时期封建政治开明、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社会秩序比较,文化繁荣。
2、措施
〔1〕善于用人:选官不拘一格,用人扬长避短。重用敢于进谏的魏征、能谋善断的房玄龄和杜如晦。
〔2〕以民为本: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不夺农时,推行均田制,轻徭薄赋。慎用刑法,制订的《唐律》表达了仁义为本、刑罚为末的原那么。
唐太宗的“存百姓”思想:“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这是贞观君臣从隋朝灭亡的历史教训中总结出来的治国思想。唐太宗将君主、国家、人民三者的关系概括为相互依存的三个方面。他说:“君依于国,国依于民。刻民以奉君,犹割股以充腹,腹饱而身毙,君富而国亡。”唐太宗认为:“夫民者国之先,国者君之本。”因此,他大力提倡发展生产,与民休息。他说:“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夫不失时者,在人君简静乃可致耳。假设兵戈屡动,土木不息,而欲不夺农时,其可得乎?”
〔3〕文德治国:以文德治国,崇儒尊孔;完善科举制,提高进士科地位。
3、意义:为唐朝走向全面繁盛奠定了基础。
关于贞观之治的影响和评价:贞观年间,唐太宗采取的各项积极措施,不仅造就了“贞观之治”的繁荣局面,也为唐朝的持续发展和“开元盛世”的出现奠定了基础。贞观之治的政策调整,在一定程度上调整了生产关系,其根本目的是维护封建王朝,力求长治久安,但并不能改变封建社会的基本矛盾,“治世”的繁荣是建立在剥削和奴役广大劳动人民基础之上的。
善纳谏吸取教训重人才兴国造福
存百姓休养生息行均田轻徭薄赋
慎用刑仁爱表达善科举文德永固
[学思同步探究]
问题探究:见P9《学思之窗》。想一想,这些名言对一个封建帝王会产生什么作用?
提示:前者提醒封建帝王最应具备的是把握统治策略,制定统治大政方针的能力和知人善任的本领。后者提示封建帝王要多方听取不同意见和建议,减少决策的失误。
例题探究
例题2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可爱非君,可畏非民。天子者有道,那么人推而为主;无道,那么人弃而不用,诚可畏也。”
材料二“〔太宗〕谓侍臣曰:‘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假设禾黍不登,那么兆庶非国家所有。’……今省徭赋,不夺其时,使比屋之人,恣其耕稼,此那么富矣。”
材料三唐太宗曰:“设官公职,以为民也,当择贤人而用之,岂以新旧为先后哉!”
——《资治通鉴》
材料四太宗谓公卿曰:“朕终日孜孜,非但忧怜百姓,亦欲使卿等长守富贵。”
——材料【一】【二】四均选自《贞观政要》
请回答:
〔1〕材料一说明唐太宗认识到什么实质问题?引用古人的话如何解释?
〔2〕材料二反映了唐太宗的什么思想?客观上有何作用?
〔3〕材料三反映的唐太宗用人原那么是什么?
〔4〕结合材料四评述唐太宗调整统治政策的实质。
解析:此题考查唐太宗的思想和主张。前三问注意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最后一问从阶级立场的角度回答。
答案:
〔1〕人民众的力量。“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2〕民本思想,重视农业。〔2分〕客观上有利于当时生产的恢复和发展,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要求。
〔3〕“任人唯贤”。
〔4〕实质是保证地主阶级长久的统治。
学校岗位设置方案【三】促进民族团结和发展
1刘洋个人资料、与突厥的关系
〔1〕政策:“战而后和”,对不同的民族地区采取不同的统治措施。
〔2〕措施:
①629年,派兵打败东突厥,唐政府在其旧地设置羁縻府州,以突厥首领为都督、刺史,官职可以世袭。
②630年,接受西北各族首领“天可汗”的尊称,唐政府负责册封这些首领的后嗣。
③设安西都护府,管理西域西突厥各部。
2、与吐蕃的关系
〔1〕文成公主入藏,带去中原文化,有利于民族融和。
〔2〕吐蕃子弟到内地学习《诗》、《书》。
3、及作用:
〔1〕政策:开明、平等、团结。
〔2〕作用:巩固了唐朝的统一,有利于民族融合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唐朝时中央政府处理与边疆少数的主要方式:唐朝统治者针对少数民族不同的地域、发展程度、力量强弱和对中央政府的态度,有原那么地采用不同方式灵活地加以处理。一是战争征服,对威胁中原地区的少数民族的进扰,用军事手段打败少数民族。二是唐政府在边疆地区设置都督府或都护府,代表中央行使管辖权。三是实行册封。四是实行联姻。五是会盟。如9世纪中期的唐蕃“长庆会盟”。
战而后和主安抚羁縻府州重本族
后世继任唐册封安西都护定西部
唐番和亲促交流四海一家国巩固
[学思同步探究]
图文探究:见P10图片。阎立本《步辇图》描绘松赞干布使臣向唐太宗请求通婚的情景。这幅图片透露了哪些历史信息?
提示:真实地记录了1300多年前唐王朝文成公主和西藏松赞干布的联姻佳话,是汉、藏两族的团结和睦、世代友好的历史见证。
问题探究:见P10《历史纵横》。关于唐皇室的介绍说明了什么?
提示:当时民族间交往频繁;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在加强。中华民族是各民族融合而形成的。
例题探究
男孩常用名例题3唐朝时,回纥首领请开“参天可汗道”,政府应允。关于这条道路,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选项是
A、开通于唐太宗时期B、是唐代民族融合不断加强的见证
C、为地区间商旅活动提供了方便D、直接导致了回纥各部归附唐朝
解析:630年,西北各族首领尊唐太宗为各族共同的大首领――“天可汗”,唐太宗欣然接受。这时西北各族基本已经归附唐朝。因此,D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正确答案。
答案:D
【四】开放的对外政策
1、鼓励对外交往
〔1〕政府在六部下设置鸿泸寺作为接待各国使者的官方机构。
〔2〕鼓励外国商人到中国贸易,允许他们在中国居住、做官,与中国人通婚。
〔3〕唐朝都城长安成为世界性的大都会。
2、对外来宗教的开明政策
〔1〕大量翻译佛教经典,景教、回教、摩尼教传人中国。
〔2〕派玄奘去天竺取佛经,促进了中印文化交流。
3、重视传播唐文化
〔1〕中国的古代典籍、诗歌、艺术、典章制度在朝鲜半岛上广泛传播,高丽、百济,特别是新罗,大量吸收汉文化。
〔2〕贞观年间,日本在唐文化的影响下,进行了“大化改新”,促进了日本的封建化过程。
唐朝对外交往频繁的原因:一是中国的经济文化处于世界先进地位,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二是对外交通发达,有陆路和海路将中国同许多国家较方便地联系起来;三是唐朝鼓励外国人来华贸易、读书、做官。
[学思同步探究]
图文探究:见P11图片《玄奘从天竺取经返唐,官员、僧侣和佛教信徒在路边迎接取经队伍和经书》。有学者认为,中印两国自古有着许多共同的文化及思想基础。结合图片和所学知识分析这一观点的历史依据。这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影响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提示:依据:源于印度的佛教传入中国,广泛流传;唐朝时期玄奘到印度取经,加强了中印文化交流。影响:唐宋时期形成儒道佛三教合一的趋势;儒学吸收佛教的有益成分发展成为理学;以佛教为题材的文学艺术作品大量涌现,广为流传。
例题探究
例题4唐朝时期,周边国家中,大量吸收汉族文化推动本民族封建化进程的是
A、高丽B、百济C刘雨欣舞动奇迹、新罗D、日本
解析:日本学习唐朝文化,实行大化改新,促进了日本的封建化过程。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