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谏太宗十思疏》学案
【学习目标】
1.掌握重点实、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翻译重点句子;
3.体会文中的忧患意识,认识“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在当时的作用和今天的借鉴意义。
一、基础积累:
1、作者简介:
魏征(580- 643), 字玄成,巨鹿(今属河北)人,唐代政治家。少时孤贫,出家为道士。隋末参加瓦岗起义军,李密败,降唐。太宗即位,擢为谏议大夫,前后陈谏二百余事。贞观三年(629)任秘书监,主持校定秘府图籍。后封郑国公,世称魏郑公。公元643年,魏征病死。谥号“文贞”,入凌烟阁。
曾提出“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多次劝唐太宗以隋亡为鉴,认为君好比舟,民好比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必须“居安思危,戒奢以俭”“薄赋敛,轻租税”。
魏征从政十七年,上书言事二百多次,达十万言,起奏疏收在《魏郑公谏录》《贞观政要》中。辅佐唐太宗17年,以“犯颜直谏”而闻名。他那种“上不负时主,下不阿权贵,中不侈亲戚,外不为朋党”的精神,千百年来,一直被传为佳话。
2、写作背景:
这篇奏秦疏是魏征于贞观十一年(637)写给唐太宗的。
当时,经过战后的休养生息,社会经济得到了发展,人民生活也富裕了起来,加上对外战争连年胜利,唐太宗逐渐骄奢忘本,大修庙宇宫殿,四处巡游。魏征在这一年的三月至七月,“频上四疏,以陈得失”,这是其中的第二疏。
唐太宗看了这些奏疏后猛醒,感到很惭愧,写了《答魏征手诏》,称赞魏征,表示从谏改过。魏征死后,唐太宗悲痛不已,亲自为他写了碑文。
3.题目解说
本文是魏征写给唐太宗的奏章。也称“论时政第二疏”。
“谏太宗”交代了写作目的;“十思”则高度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即十种值得深思的情况;“疏”是一种文体,属古文体中的奏议类,专指臣下向国君陈述意见的奏章。疏,是分条论述的意思。
4.文体知识:
疏,奏文的一种。作为文体,是古代官员向皇帝进言以使下情上达的进谏文书。“疏” 始创于汉代,后世又以“奏疏”作为这类进言文体的总称。“疏”的用途广泛,论谏、劝请、陈情、待罪、推荐、辞官等,均可用“疏”。比较著名的如贾谊的《论积贮疏》、晁错的《论贵粟疏》、诸葛亮的《街亭自贬疏》等。有时私人交往的书信也称为“疏”,如陶渊明的《与子俨等疏》。
5.给加点字注音
浚其泉源(jùn) 戒奢以俭(shē) 殷忧(yīn) 载舟覆舟(zài )
虑壅蔽(yōng ) 黜恶(chù) 谬赏(miù) 弘兹九德(zī)
二、阅读第一段
1.解释字词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形容词使动,使……稳固)其根本(根);欲流之远者,必浚(疏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理,臣虽下愚(极其愚昧无知 ),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明智的人)乎!人君当(主持、掌握)神器(指帝位)之重(重权),居域中之大,将崇(推崇)极天(指至高无上的皇权)之学插花峻(高峻),永保无疆之休(喜庆,福禄)。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这)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
2.翻译重点语句:
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
国君掌握帝王的重权,处在天地间重要的地位上,就要推崇皇权的高峻,永远保持永无止境的福禄,(如果)不考虑在安逸的环境中想着危难,戒奢侈,行节俭,道德不能保持敦
厚,性情不能克制欲望,这也(如同)是砍断树根来求得树木茂盛,堵住源泉却想要泉水流远啊。
3.理解文段大意:
炯(1)本段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什么观点?
①比喻论证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②正反对比论证
正面论证:求木长→固根本→欲流远→浚泉源→思国安→积德义;
反面论证:根不固→求木长→源不深→望流远→德不厚→思国安;不念居安思危 戒奢以俭(根本、泉源)→伐根 求木茂 塞源 欲流长(国之安、国之治)
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
(2)作者认为人君怎样才能治理好国家?(用原文回答)
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三、阅读第二段
1.解释加点字词
凡百(所有的)元首,承天景(大)命,莫不殷忧(深深忧虑)道著(治道显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能够)终者盖(表示推断,大概)寡。岂取之易而守之难乎?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在殷忧,必竭诚(竭尽诚心)以待下;既得志(成功),则纵情(放纵自己的情感)以傲物(看不起别人)。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督察)之以严刑,振(同“震”,威吓)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在表面上)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车朽索,其可忽乎!
2、翻译重点语句:
(1)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
无不是在深深的忧虑中实现治道显著,但大功告成后品德就开始衰微了。
(2)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竭尽诚心,就会使敌对的势力(和自己)联合,看不起别人,就会使亲骨肉成为毫不相干的陌生人。
(3)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
即使用严酷的刑罚督察人民,用威风怒气威吓人民,(人民)最终只是苟且免于刑罚,但并不会怀念皇上的仁德,在表面上恭敬但在内心里却不服气。
3、理解文段大意:(用原文回答)
(1)作者认为得天下之君王为何易失人心?
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
(2)作者肯定人民力量的语句是哪句?
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四、阅读第三段
1、解释加点字词:
君人者,诚(如果)能见可欲(自己贪图的东西),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建造,兴建)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谦虚)以自牧(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惧满溢则思江海下(居于……之下)百川,乐盘游(游乐)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耳目被)堵塞蒙蔽姜昕言老公)则思虚心以纳下,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排斥)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总此十思,弘(光大)兹九德,简(选拔)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争驰,在君无事,可以尽豫游(cad批量打印出游,游乐)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垂拱(垂衣拱手),不言而化(不用多说话(百姓)就可以得到教化)。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管理)职,役(役使,劳损)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哉?
2、翻译重点语句:
(1)文武争驰,在君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垂拱,不言而化。
文臣武将争先恐后前来效力,国君就会没有大事烦扰,可以尽情享受出游的快乐,可以颐养像神仙那样的长寿,皇上弹着琴垂衣拱手就能治理好天下,不用多说话(百姓)就可以得到教化。
(2)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哉?
为什么一定要(自己)劳神费思,代替臣下管理职事,劳损自己灵敏的耳朵、明亮的眼睛,违背无为而治的大道呢?
3、理解文段大意:
(1)作者从哪些方面提出了“十思”?
化州市中考成绩查询见可欲 将有作 戒奢侈 (第1、2条)
念高危 惧满溢 戒骄傲(第3、4条)
乐盘游 忧懈怠 戒放纵(第5、6条)
虑壅蔽 想谗邪 戒不听忠言(第7、8条)
恩所加 罚所及 戒赏罚不公(第9、10条)
2、君王按“十思”去做会有怎样的结果?(用原文回答)
(作者认为理想的政治境界是什么?)
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争驰,在君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垂拱,不言而化。
五、艺术特
1、梳理本文的行文思路。
①人君当思(比喻)引出观点→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提出问题
②为什么思 总结历史(对比)说明道理→善始实繁克终概寡;反面警告: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分析问题
③思什么 正面提出十思 并预想达到的效果:文武并用垂拱而治→解决问题
2、本文语言有何特点?
(1)骈散结合,华美流畅
唐代的奏疏,习惯上都用骈文写。这篇奏疏虽然也用了许多骈偶句式,却突破了骈体的束缚,骈散语句交替运用,既有骈文的整齐华美,又有散文的自然流畅,易于诵读。
(2)比喻排比,生动有力
文章以浅显的比喻衬出中心论题,比喻作为一种推理手段,起到了生动、直观的效果;全文的论述多用排比句式,铺排罗列,勾连而下,气势不凡,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成语积累】
卑以自牧:牧,养。保持谦虚的态度以提高自己的修养功夫。
垂拱而治:垂拱,垂衣拱手,旧时用以谀颂封建帝王的所谓无为而治。君王不做什么,而使天下太平。
载舟覆舟:老百姓可以拥戴统治者,也可以推翻统治者。
择善而从:挑选其中的好的采纳或采用。
善始善终:有好的开头,也有好的结尾。
居安思危:处在安逸的环境里,要考虑可能出现的危险和困难。《左传·襄公十一年》:“书曰:‘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恃才傲物:恃:依靠、凭借;物:人,公众。仗着自己有才能,看不起人。
【资料链接】
鹞死怀中
一天,唐太宗得到一只雄健俊逸的鹞子,他让鹞子在自己的手臂上跳来跳去,赏玩得高兴时,魏征进来了。太宗怕魏征提意见,回避不及,赶紧把鹞子藏到怀里。这一切早被魏征看到,他禀报公事时故意喋喋不休,拖延时间。太宗不敢拿出鹞子,结果鹞子被憋死在怀里。
君臣恩怨
魏征本来是李世民的政敌。在玄武门之变以前,魏征是太子李建成的谋士,但太宗却重用了这位前太子的心腹。
在李世民夺权成功后,质问魏征为何要离间他们兄弟关系时,魏征却神自若的表明,如果太子能听他的话,早就登基了,没你李世民什么事。李世民听了没有生气,反而很赏识魏征的坦率,毕竟各为其主,于是马上重用魏征,魏征也吃惊于李世民的度量,于是对李世杜汶泽黄秋生民知无不言。
魏征为“贞观之治”局面的形成贡献了杰出力量,他向李世民说“兼听则明、偏信则暗”,使得贞观年间形成兼听纳谏的风气。唐太宗也在魏征的建议下大办“自古理政得失”的辩论会,邀请百官一同参与,力图寻求一条实现天下盛世的途径,并最终采用魏征的“以民为本”的治国理念。
贞观十七年,魏征去世,唐太宗万分悲痛,宣布罢朝五日,令文武百官均要参加魏征丧礼,出殡之日,太宗登上皇家禁苑西楼遥望魏征送殡队伍,悲痛不已道:“无复昔时人,芳
春共谁遣”。可见太宗对这位倚仗的大臣是何等的感情,后对百官说起魏征时讲到“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