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节日习俗
中元节节日习俗 篇1
  接亡客
  湖南人们从农历七月初七或初十开始接新亡客,初十以后接老亡客,有“前三后七”一说,每日三餐饭茶,礼仪相敬。
  接客是一件很讲究的细致活,特别是家中的有老人,更是分外的隆重,准备工作也是极为细致与充分。
  祭拜的用具,如桌、椅、板凳、餐具以至香炉、灯盏等,都要清洗干净。准备好祭品、纸钱香烛;准备好丰盛的菜肴,其中一只雄公鸡是必不可少的,甚至还有一些对祖先许下的诺言或者祖先托梦交代的事情等等。
  放河灯
  河灯也叫“荷花灯”,河灯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灯盏或蜡烛,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
漂泛。少林足球演员表
  放河灯的目的,是普渡水中的落水鬼和其他孤魂野鬼。
  烧包
  每逢中元节前后,不少众会在路口或水边“烧包”,绵延千年祭祖的传统习俗。
  “烧包”包括“金银纸包”、“衣冠箱”,这些“财包”也都是一早就已经写好收件故人,并且按一定的规则折好的成捆的冥钱,按亲疏关系在祭文中作了分配,在路口或水边焚烧,让他们领着后人的.孝敬,开心快乐回家。
  吃鸭
  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这天,全国很多地方都会选择吃鸭子。为什么呢?
  原来“鸭”就是“压”,取其谐音,吃鸭子是为了压住鬼魂。
  祭祖
  祭祖节在阴历七月十五日,所以简称为“七月半”祭祖。
  民间相信祖先也会在此时返家探望子孙,故需祭祖。
  祭拜的仪式一般在七月底之前傍晚时分举行,并不局限於特定的一天。
  祭祀土地和庄稼
fn键不能用
  七月十五,民间还盛行祭祀土地和庄稼。
  将供品撒进田地。
  烧纸以后,再用剪成碎条的五纸,缠绕在农作物的穗子上。
  传说可以避免冰雹袭击,获得大秋丰收。
  一些地方同时还要到后土庙进行祭祀。
  放天灯
  鬼节这天放天灯也有两个说法:
陈茵微
适合女生的礼物  其一是把自己家的小鬼用天灯放出去,把霉运带走,带的越远越好,让这些小鬼永远也回不来。
  这时候就很忌讳别人家的天灯落在属于自己家的地方,如果落下来,就要重新放飞出去。
  其二是说,家家都希望自己逝去的先人都能进入极乐世界,鬼节这天放天灯,是为在阴间准备飞升极乐世界的先人们照亮升天的路。
中元节节日习俗 篇2
  1、七月半做普度
  中元节七月半做普度,主要活动虽在七月十五日,但在泉州鲤城区地界即有三十六个铺境,如果都在七月十五日这一天举行,买菜办筵席、演戏酬神、请客饮宴等等方面都十分不方便,所以经耆老绅士公议,三十六个铺境的普度,分别从七月初一至七月三十日举行,所以旧鲤城区在七月这一个月是无日不普,天天演戏酬神宴客,整个七月都在忙于做普度。经过协商安排,七月初一日由后城做普度,以后各铺境轮流。直到七月三十日为止。
  2、祭魁星
  永和县读书人於此日祭魁星。长子县的牧羊人家於中元节屠羊赛神,俗传如此可使羊只增加生产。又赠肉给诸亲戚,家贫无羊者则蒸面作羊形来代替。阳城县农家以麦屑作成猫、虎及五谷之形,於田间祭祀,称为“行田”。马邑县民中元节以麦面作儿童的形状,名为“面人”,互赠亲戚家的小孩。忻县农民於中元节在田梗上挂五纸。
  3、送羊节
  农历七月十五,还被称为“送羊节”。汉许慎《说文解字》中说:“羊,祥也。”甲骨文《卜辞》中也称羊通祥。可见在古代,羊这种动物,一向代表吉祥之意。旧京及华北地区的农村,民间流行七月十五由外祖父、舅舅给小外甥送活羊的习俗,后来逐渐演变为送一对面羊。
  七月十五节前,民间妇女盛行面塑活动,晋北地区最烈。一家蒸花馍,四邻来帮忙。首先根据家庭实有人数,给每个人先捏一个大花馍。送给小辈的花馍要捏成平型,称为面羊,取意羊羔吃奶双膝下跪,希望小辈不要忘记父母的养育之恩;送给老辈的花馍要捏成人型,
称为面人,意喻儿孙满堂,福寿双全;送给平辈的花馍,要捏成鱼型,称为面鱼,意喻连年有余。现在已经不那么严格讲究了,完全依据主人的情趣,羊、虎、牛、鱼、兔、人各种造型的馍都有。人均一兽的花馍捏完以后,还要再捏许多瓜、果、桃、李、莲、菊、梅等造型的花馍,点缀以花、鸟、蝴蝶、蜻蜒、松鼠。个头较前要小,做为走亲戚,看朋友的礼品。这些面塑蒸熟以后,再经过五着彩,看上去栩栩如生,每一件都可以称为绝佳的手工艺品。七月十五看面塑,已经成了农家妇女一展灵巧手艺的节目了。
  李铁个人资料简介4、祀先祭祖
  农历七月十五日乃是传统的中元节,也是祭祖祀先的重要节日。中元节与除夕、清明节、重阳节(除、清、九)等三节,都是中国传统节日里祭祖的四大节日。
中元节节日习俗 篇3
篮球假动作  中元节不但要上香,上香还很有讲究。香的颜现在社会上一般都只有红、黄、青三种,这三种香并非凡是烧香都可用,其中是有着明显区分的。红代表喜庆,一般用于喜事场中,过时过节,搞庆祝方面最为合理。黄代表敬意,一般用于祝寿、请神、拜佛、解灾,最为合理。青代表阴暗的含意,一般用来收鬼、送花盘、开灵、做斋等事方可。
  在每次上香前,都宜先考虑要上什么颜的香才好,才能得到上乘福荫,才不会上错香。不论什么东西,都不是越多越好,上香亦是有极限的,一般上香是一柱为好(三支),一柱为开泰香,主家庭圆满,父慈子孝,福禄齐来,健康长寿。三柱(九支)为进取香,主六亲和睦,地邻安稳,名利双收,健康长寿。九柱(又称为九品,把香横顺插成三柱一排,四方形体)为转还香,可以四通八达,转迁升位,万物不存,四大皆空。此香一般情况不可烧,用于每年正月初一去旧迎新。
  在桂东的习俗中,“七月半”是清明节之后的另一重要的祭祀时节。其最大的差别就在于:清明节往往聚族而祭,“七月半”大多是一家之祭。自七月之初,在墟市街道中就可看到成山的祭品,冥纸、冥衣、灵屋、线香和鞭炮,琳琅满目。自初十日开始,家家户户便要将厅堂打扫干净,神龛前置香案、置先祖牌位,备酒肴馔品连日供奉,以迎故祖。
  家人不许吵闹、不许赤身露体,在家中看到蛇蛙蝶鸟等一列不能打死,并且要焚香烧纸,说这些东西极有可能是祖先变化的。到了十三日,焚烧冥衣、冥钱、灵屋祭奠新逝的长者;十四日是送祖之日,用冥纸写上祖先的名讳在户外焚烧以祭奠故祖。烧纸钱是不能只独给自己的亡亲,也要给无后人的亡灵烧一点,否则难免他们不会在阴间为难自家故祖,于是这便有了十五日夜为孤鬼“烧孤衣”传统。
中元节节日习俗 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