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三语文主题阅读创新学案
(第549期)
晨读素材篇
名言警句
中国文学
51.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李清照
52.书是别样的空间,是时间机器,是爱丽丝的镜子,是通往女巫、狮子和风雪大陆的衣橱。——纳兰妙殊
53.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54.明足以烛理,故不惑;理足以胜私,故不忧;气,足以配道义,故不惧。——朱熹
55.世上的人与人邂逅之际,手里都应该有一本诗集,或者一朵玫瑰花。——纳兰妙殊
56.放风筝的人的愉悦,来源于有一条线始终拽在手中,风筝在高空中遇风而起的每一丝震颤,都能通过那根线转达回来。——纳兰妙殊
57.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红楼梦》
58.一个功能正常的社会,不可能只有解构,而无建构;只有瓦解,而无粘合;只有自由,而无责任。(获取更多高中作文素材请搜索关注:高中语文作文)没有敬畏,没有尊敬,没有神圣,没有向上的力量。——熊培云
59.草在结它的种子/风在摇它的种子/我们站着,不说话/就十分美好。——顾城
60.辛酸的眼泪是培养你心灵的酒浆。不经历尖锐痛苦的人,不会有深厚博大的同情心。——傅雷《傅雷家书》
61.现实中更本质的冲突不是来自于勇气和懦弱,而是来自于反抗的勇气和承受的勇气。拒绝乌托邦和追求它一样需要勇气。——刘瑜
62.苦练七十二变,笑对八十一难。——六小龄童
63.我一直在寻那种感觉,那种在寒冷的日子里,牵起一双温暖的手,踏实地向前走的感觉。——三毛
64.海到无涯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
六小灵童65.在行进时,也时时有人退伍,有人落荒,有人颓唐,有人叛变,然而只要无碍于前行,则越到后来,这队伍也就越成为纯粹、精锐的队伍了。——鲁迅
66.所以阅读一种精神操练,阅读能够改变我们自己,读书不是让人变坏,而是让我们对人性有一个纵深的理解。——梁文道
67.人的命运改变,既需要个体意义的向上流动,也需要社会层面的整体提升。舆论不应消费个体的苦衷,而应该去透视泡沫折射出来的深层问题。
68.有两句话我经常讲: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遇到突发意外毫不惊慌,无缘无故的错怪冤枉也不生气)。(获取更多高中作文素材请搜索关注:高中语文作文)这是古人的至理名言,很有道理。季羡林写过《牛棚杂忆》,各种罪名,都不要生气,都不要惊慌。——周有光
69.任尔密雨倾斜,我自坐拥皇城。——梁漱溟
70.真正的宁静不是避开车马喧嚣,而是在内心修篱种菊,纵然往事如流,依然涛声依旧。——白落梅记林徽因所写
71.醉心艺术的殉道者是世俗人的精神支柱。
72.生命长远,但若是为了得到所谓的社会承认而永远要做不愿意做的事,不如生命短暂,做了自己愿意做的事。——熊培云《自由在高处》
73.上帝的眼睛从来不往下看,然而,人的眼泪却往下流。
74.简单生活不被视为一种堕落,勤劳的人节制勤劳。——熊培云
75.苏世独立,横而不流。——《九歌》
76.让本身成为一块诗意的土壤,进而于此思考自我和存在。——周国平
77.情贵淡,气贵和。——梁漱溟
78.我们都看到花开了,赞美它的美丽,却常常注意不到它底下的枝叶、根,它需要的土壤、阳光和雨水,而这些全部加起来才是它开放的条件。
79.和谐,不是一百个人发出同一种声音,而是当一百个人发出一百个声音时,他们同时彼此尊重。——《天与地》
80.真正的成熟,应当是独特的个性的琮琤,真实自我的发现,精神上的结果和丰收。
81.学者应当具备人文情怀,把人间情怀压在纸脊,方为第一流的学术。——孔庆东
82.人情冷暖,朝推杯换盏,夕灯火阑珊。
83.如果你对生命有深情,一切看起来不存在的东西,都会变成你在意和珍惜的部分。在这个世界上,(获取更多高中作文素材请搜索关注:高中语文作文)当你对许多事物怀抱有很大的深情,一切看起来无情的东西,都会变得有情。——蒋勋
84.在千姿百态的浮世绘里,在光怪陆离的名利场中,热就如一剂兴奋剂,使人们在短暂获得刺激后陷入更加的空虚中,失去了理想,放逐了希望。
85.讽刺的生命在于真实。——鲁迅
86.学着那日本僧侣吧,仔细呵护那片潮湿的苔痕,大抵也就是呵护心中的抑郁烦愁,而不是时时清扫,时时搏斗,也许自开一片清静天地。——蒋勋《忘言书》
87.我们最大的悲哀,是迷茫地走在路上,看不到前面的希望,我们最坏的习惯,是苟安于当下的生活,不知道明天的方向。——麦家
88.管他什么真理无穷,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胡适
89.思索是一道大门,通向现世上没有的东西,通向现世上没有的东西,通到现在人类想不到的地方。——《思维的乐趣》王小波
90.心之何如,有似万丈迷津,遥亘千里,其中并无舟子可以渡人,除了自渡,他人爱莫能助。——三毛
91.一个不能融入现代潮流的人,是一个落伍者,一个无所坚守的人是一个随波逐流者。——周国平
92.像冰箱,打开门,亮着,关上门就黑了,而且冷冰冰的。——木心
94.居斯塔夫·福楼拜,一位以“面壁写作”为誓志的世界文豪,却在写信时写道:“我拼命工作,天天洗澡,不接待来访,按时看日出”,他把再寻常不过的晨曦之降视若一件盛事,当作一门必修课来迎对。那是因为迎接晨曦,不仅仅是感官愉悦,更是精神体验。
95.“按时看日出”,是生命健康与积极性情的一个标志,更是精神明亮的标志!它不仅仅代表了一记生存姿态,(获取更多高中作文素材请搜索关注:高中语文作文)更昭示着一种热爱生活的理念,一种生命哲学和精神美学。——《一个精神明亮的人》
96.在那里,你可以坐在时间的溪水里垂钓天上的星星,不必终日奔波于风尘,看大地寒来暑往,四季消长分明,看种子播散信念,古树支起苍穹。——熊培云
97.“死去何足道,托体同山阿。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己歌。”真理往往最朴素不过,这两联如大白话一般的诗句,却道出了生与死、个体与世界千变万化的纠葛的真相。
98.朴素是生命的动力,放弃朴素,也就丧失了生命的动力。朴素既是坚持又是失去,失去的是无限膨胀着的享受欲,坚持的是人类与生俱来的纯洁性。
99.一个作家的笔必须违背大多数人的意志,并非人云亦云,而是突出个人争取自由的天性。
100.血沃之地将真正生长出金麦穗和赶车谣。
写作指导篇
作文指导 |材料作文思辨话题——“拙与巧”
【文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杨振宁先生曾对弟子翟荟说,做科研要“宁拙勿巧”。翟荟教授也说,“宁拙勿巧”是一种科研态度,一方面是说做科研不要投机取巧,必须诚实;另一方面是说做学问没有捷径可走,必须一步一个脚印。
俄罗斯谚语:“巧干能捕雄狮,蛮干难捉蟋蟀。”这句话道出了一个普遍的真理,即做事要讲究方法,巧干胜于蛮干。
读了上述材料,你有何看法,请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立意】
此题是典型的二元关系题,考查基本的思辨能力。材料的关键词是“拙”与“巧”、“巧干”和“蛮干”等。抓住这些关键词,注意彼此关联,注意理性辨析,到合适的角度来写即可。
材料一:从“科研态度”的角度,提出“宁拙勿巧”的观点:诚实、不投机取巧、一步一个脚印、踏实肯干。注意的是,此处的“拙”做褒义解,相关的词条有:拙朴、拙诚、守拙、大巧若拙。
“巧”偏向于贬义的“取巧”:用巧妙的手段谋取利益(多指不正当的)或躲避困难,类似的词语还有:投机取巧,奇技淫巧,巧言令,巧舌如簧,巧伪夸饰等。
材料二:从“讲究方法”的角度,认为“巧干胜于蛮干”,即要学会使巧劲,用巧力,巧妙行事,灵巧变通。注意的是,此处的“蛮干”(不顾客观规律或实际情况去硬干)是贬义词,和前面的“拙”有所不同,新以不宜立意为“巧干不如蛮干”。
作文要求是“读了上述材料,你有何看法”,最好是结合两则材料来谈,可以侧重“拙”与“巧”的某一方,可以辩证思考二者的关系,但不宜完全抛开某个角度来写。
立意:
宁拙勿巧,脚踏实地。
实诚为人,不投机取巧。
守拙务实,踏踏实实做事。
大巧若拙,处事智慧。
学会巧干,不可一味蛮干。
灵巧处事,灵活变通。
讲究方法,提高效率。
重视巧干,轻松获胜。
既要脚踏实地,又要讲究方法。
亦拙亦巧,因时因事而异。
【写作示范】
拙中得巧,清光自来
古语曰:“宁拙勿巧。”有人又云:巧干胜于蛮干。巧意味着机数,拙则意味着踏实稳干。二者看似相悖,但巧有巧的简便,拙有拙的稳妥,二者结合,先是有“词劣而后工”般拙的积淀,再随着它“新去月婆安”,巧妙应变,也会悟得那条“人道是,清光更多”。是故在拙中觅巧,清光自然来。
老歌《笨小孩》近期刷屏网络,便是大众对“拙”这样持续努力的态度认可。无论是《阿甘正传》里的励志阿甘,还是《垫底辣妹》里逆风翻盘的女孩。全社会都在肯定这不怕重头再来的勇气,这沉心静气的心境。但他们,是智慧之“拙”,是头脑清醒的拙。而反思当今,为何那么多人,在高中只能是“小镇做题家”,不注意方法,无论如何也换不来理想大学通知书;在工作里,被迫“乙里乙气”,带着乙方的“奴”姿态,仅被指挥付出全力,而不去主导局面,终
究成了心底抑郁的、沉默的大多数。如阿麦克·韦斯的“后视镜”理论,只顾着当前之路,而忘记来因与去路。
这是“拙”的悲哀,而反之,“巧”又如何不是一样?
的确有人取巧夺胜:在改革开放初期,随意游深圳,获一身黄金,在文物并购低谷时二两拨千金,成顶级收藏家。但这样没有积淀的巧,不死守,很难出位。所以有明星乘直播快车敛财,终获丢脸进监狱,所以有《看不见的城市》云:所谓得巧而沉醉在城市者,终成欲望之奴。”
“拙”与“巧”孤立则均有风险,然合则有无穷的制胜潜力。
就文学领域而言,我们深知杜甫苦心孤诣,不成好文不罢休。“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来的是多么自然与灵巧,可反观时人授机取巧“萧萧搏黍声中日,漠漠春鉏影外人”,博黍与春鉏就是黄鹏与白鹭,“萧萧”与“漠漠”也来自名篇的寻章摘句。怎的,就让该诗默默无闻?这倒反衬出了杜甫深厚的文学功底与深谙平易近人的传唱之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