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船舶·一
中国古代船舶·一2010-06-15 20:15浮具比筏子和独木舟更早出现,是人类最早使用的水上工具。浮具所使用的物料包括倒下的树干、脱落的树枝,以及随处可见的竹竿和芦苇。树干、竹竿、芦苇等本身浮力小,需要束捆起来使用;而葫芦则具有体轻、浮力大、防水性强的优点。古人一般将三、四个葫芦串接起来,缚在腰间,入水后人半沉半浮,利用手脚划水前进,古代称这种浮具为腰舟。人类有一段很长的时间利用树枝、葫芦等物料作浮具,1949年之前,山西省一些临近黄河的村庄,有些地主拥有黄河对岸的土地,每到耕种季节,就叫长工、佃户过河劳动,他们就是把两个以上的葫芦缚在一起,人骑伏在上面,以往返于黄河两岸。自从独木舟、木板船兴起之后,浮具虽然也为人所用,却已退居为次要的工具了。古书中的浮囊和皮船插图筏子的制作材料多为树干、竹竿、芦苇等长条形的物体,把它们横向排列,然后用野藤、草绳、皮条捆扎起来。后来,人们又将树干或竹竿扎成长方形框架,在框内缚上其他具有浮力的物体,如皮囊、葫芦、陶器等,以制成不同材料的浮筏。与单体浮具相比,筏子的浮力增强了,行驶时更平稳和安全;筏面面积扩大,可运载更多货物,人在筏面上可立可坐,无需使半身浸在水里。筏子确实是一种更为有效的水上工具。与舟船相比,筏子虽有缺点,但也有其长处。例如制造筏子的材料来源广泛且容易取得;筏子结构简单,技术要求不高,可因应需要制作不同大小或长短,制作十分方便,也省时省力。正是这些优势使它在舟船出现后仍有存在的空间。
出土于四川彭县的东汉渔筏画像砖
海帆筏(后)和夏代的席帆筏(前)是古代的海上交通工具据古籍记载,伏羲氏时代人们主要使用筏子,到黄帝时才出现舟。换言之,是先有筏子而后有舟船。独木舟最迟在大约七千年前就已经出现,初时的独木舟结构极为简单,一般是捞取一段槽状朽木并将其内部稍加整理,或者将一段树干砍挖成槽,然后削去外面的旁枝和树杈。当时制造独木舟的主要工具是石刀、石斧等,以如此简陋的工具制造独木舟,特别是在整段树干上挖槽,当然是困难重重,所以制造独木舟时必须使用火。制作时,先选取一段长短粗细均匀的树干,将其中一
面砍平,然后在平面上勾划出需要挖掉部分的轮廓,同时将这部分分为若干段。开挖时,逐段逐段地依次加工。在挖掘各段时,先用刀、斧砍削,然后在木屑
堆上点火燃烧。火焰烧光砍下来的木片碎屑,也烧焦了周围待削的木质部分,
于是减轻了第二次砍削的劳动量,直至挖成一只完整的独木舟。
云南泸沽湖摩梭人使用的独木舟出土于湖北江陵毛家园一号西汉墓的独木
舟
早期的木板船是比较简单的,而且还保留着独木舟的某些痕迹。1979年上
海市川沙县出土的唐代木船,其船底就是由三根独木舟前后连接而成,中间挖
空成槽,两侧再加舷板,先弯成弧形,再将它钉在船底上。这条古船虽然在不
同部位保留着独木舟的特点,但显然已经是独木与板材复合组装的木板船。夏、商、西周三代时还没有铁钉,也未见到船用铜钉的文献资料,那么木板之间是
古代春交性插图如何连接的呢?其实是用榫接法来连接船体的。古代木板船不但从独木舟演化而来,而且它那矩形船体还保持着整木的基本造型。但因增加了许多拼接点,船
体牢固性较低,为弥补这个缺陷,除了用木榫加固外,还在船体内增设横向的
支撑木。
1972年出土于四川郫县的东汉木船画像石拓片
1973年湖北江陵西汉墓出土的木船模型舫,就是两船并列。中国早在西周
时就有舫,汉代也常使用。舫的船行速度较慢,但航行时相对地平稳,古代皇室、贵族们往往加以装饰,乘坐游幸,称为画舫。双体画舫的图像资料很缺乏,目前所见最早者是东晋顾恺之所绘《洛神赋图》。图中画舫有两条并列的船身,船上重楼高阁,装饰华美。可见,东晋时双体船的制造技术已经十分成熟。两
船并联之后,甲板面积扩大了一倍以上,加之有两组船底舱,大大增加了承载
能力;由于船体加宽,提高了稳定性,航行时更加安全。古人一般利用双体船
载客、运货,它是交通运输工具,而不是战船。双体船还可以拆开来使用。西
晋末年,顾荣被朝廷任命为侍中,从苏州启程到洛阳去,不料刚刚行至徐州,
战乱骤起,他弃车乘作舫船打算返回故里。由于双体舫不够快,他就把它拆开,乘坐单体船连夜赶路,终于安全地回到故乡。
鸬鹚船是一种流行于汉江支流一带的双体船临潼华清池车船石舫北宋《洛
神赋》之双体船,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较大的诸侯国都
有自己的造船业。其中尤以地处长江中下游的楚、吴、越三国及雄踞山东半岛
的齐国最为发达。吴、越两国的造船基地都有相当规模的造船能力。此时,舟
已经广泛地应用于日常生活和作战,吕不韦曾说:「以其所能托其所不能,若
舟之与车。」让舟行于陆,让车行于水,如同用人舍其长而取其短一样,必然
失败。孙子也说过:"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济而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意思是说:即使互相仇视的人,当同船遇险时,也应像一个人的左右手一样协调一致,共度难关。这是成语"同舟共济"的由来。战国时期的《吕氏春秋》载:"夫有以噎死者,欲禁天下之食。悖!有以乘舟死者,欲禁天下之船。悖!",后来这句话就成了"因噎废食"。从成语、警句的诞生,可以看出舟的发展对当时人们的影响很大。
《天工开物》中的六桨课船图
船舶装置篙是一根长竹竿或木棒,是一种最简单的推进工具。近代人为了
避免篙头被磨损或破裂,常在篙的下端安装铁箍、铁尖和铁钩。篙的制作简单,使用也十分方便,最适合于浅水河道和近岸航行的船舶。一般利用篙撑水底或
岸边物体,按照力的作用与反作用原理,使舟船向用力的相反方向前进。一艘
船通常由二人分别持着两支篙轮流撑着,其中一人将篙撑在水底或岸边,然后
由船首走到船尾,则船会向撑篙人行走的相反方向前进。另一撑篙人则持空篙
由船尾返回船首,如此反复撑船,则船可以持续前进。目前已出土的四只汉代
船模,船之两舷都装有瞰板,即舷伸甲板,为撑篙人的通道,是为撑篙的需要
而设计的。每艘船各有不同数量的篙,视船只大小而定,有一双篙至数双篙。
篙的特点是「撑」,但「篙」的局限性也在于此,要是江宽水深,船在江中,
那就篙长莫及,无处可撑了。
明代万历年间《玉簪记》插图上的船夫正在撑篙桨是最原始的船舶推进工
具之一,大概在舟产生之后才出现的。有人认为最早的桨是人的双手,因为初
时人们是抱着一根树干或乘坐在独木舟上,利用两手划水,舟的漂流速度更快,所以,桨是手的延伸。桨,早在新石器时期就已经出现,浙江余姚河姆渡曾出
土了七千年前的古木桨。出土于湖南长沙的西汉木船模型共有十六把桨,古时
称为长棹。操作方法为将桨柄穿过舷板上的圆孔,这圆孔实际上构成桨的支点,行船时,桨手必须站立着划水。出土于广州的东汉陶船模型的船首部左右也各
有三个用来支撑棹的支架,由于棹较长,力矩大,有了支点,棹就能按照杠杆
原理操作,桨手划动时可以较小的力量得到较大的推船效率。分别出土于广州
和湖北江陵的西汉木船模型上有四个木俑,每个木俑各持一把短桨,最特别之
处是它们均坐在船凳上划桨,而不是站立着。
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的东汉陶船八桨船用来刺探敌营军情橹的发明是中
国对世界造船技术的重大贡献之一,它最早出现的年代目前尚不可考,传说鲁
班看见鱼儿在水中挥尾前进,遂削木为橹。橹的外形有点像桨,但是比较大,
一般支在船尾或船侧的橹檐上,入水一端的剖面呈弓形,另一端则系在船上。
用手摇动橹檐绳,使伸入水中的橹板左右摆动。橹摆动时,船跟水接触的前后
部分会产生压力差,形成推力,推动船只前进,就像鱼儿摆尾前进。古人有"一
橹三桨"的说法,认为橹的效率可以达到桨的三倍,因为从橹到桨的变化,事实上就是从间歇划水变成连续划水,提高了效率。橹不仅是一种连续性的推进工具,而且具有操纵船舶回转的功能。麦格雷戈(J·McGregor,英国人)就认为螺
旋桨的发明,与欧洲人看到中国人使用橹后受到的启发不无关系。事实上,现
代广为应用的螺旋桨推进器,其不间歇作旋转运动的叶片,与在水中滑动的橹
板十分相似。《清明上河图》之摇橹图橹的装置
风帆是推动船舶前进的推进工具,利用自然界的风作为动力,使船舶的航速、航区大为扩展,为船舶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风帆的出现可说是船
舶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为船舶的大型化和远洋航行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帆
出现的年代,外国可能比中国早得多,埃及方帆船出现的年代可推溯至公元前3100年。中国船舶风帆的出现年代,迄今虽尚无定论,但大部分学者认为殷商
时代就已经出现了风帆,认为甲骨文中的「凡」字即为"帆",因此,商代的人
可能已在船上设置帆,利用风力来行船。而且商代的纺织技术已能织出世界上
最早的提花织物,那么用恰当的原料来织成帆幕也不是没有可能的。中国风帆
的出现和使用,虽然较国外为晚,但因有船尾舵与之相配合,最迟从汉代起,
就有相当成熟的驶帆技术,从而使中国的帆船能够跨越海洋,领先于国外。古
人利用帆船出深海1982年随法石古船出土的竹帆残片船尾舵的前身为船尾舵桨,在商朝已经使用,用来控制船只的航行方向,其形制经历了几个阶段的演变。
出土于长沙、广州和湖北江陵的汉代船只模型都有一个共通点,就是船尾都设
有桨手,用来控制和操纵舟船的航行方向,这种设于尾部的桨通常称为操纵桨。桨柄增长就成为梢,用以控制船的航向。舵与梢相比,后者的结构更简单,因
此梢比舵更早出现。操纵桨在长期的应用中增加了桨叶的面积,便于控制船的
方向,然后逐渐产生了真正的舵。舵的前身是船尾舵,是安装在船尾后的导航
装置,最迟在东汉时期就已经出现。出土于广州的东汉陶船模型为我们提供了
早期船舵的实物资料。陶船船尾有一支舵,舵面呈不规则的四方形,面积较大,已脱离了船尾舵桨的形制,这种舵称为船尾舵。舵虽然是小小的装置,但它能
使庞大的船体运转自如,其奥妙何在?原来,航行中的船只,如果要向左转,就要将舵向左偏转一个角度,水流就在舵面上产生了一股压力,即舵压。舵压本
身很小,但它距离船的转动中心较远,所以使船转动的力矩比较大,船首就会
相应地转向左方。船尾舵的出现,在船舶发展史上是一件重大意义的事,舵结
合风帆和指南针就成为确保船只安全航行的三大条件。出土于广东德庆县的舵
船清海天后娘娘传说画《托梦护舟》中的船尾结构、舵与舵楼
碇是船舶最早的停泊工具,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曾出土新石器时代晚期的
石碇,可以说是最早的锚。早期的碇是用绳索缚石头制成的,当船在水中要停
泊时,就把石头放到水底,利用石头的重量固定船只。如果要开船,只需把绳
索连同石头拉上来,十分方便。碇石的构造,到了汉代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按
照东汉陶船模型的碇进行复原,我们看到的是一种木石结合的木爪石碇。木爪
能深深地扎入泥层,增加了固定船只的力量。近代西方所发明并曾风靡全球的
有杆锚,即海军锚,就是采用这种构造形式。海军锚的优点是可以较小的锚重
来获得较大的固定船只能力。木爪石碇沿用了很长时间,而且不断有所改进。
在《天工开物》第十卷锤锻和在第八卷冶铸中记载了四爪铁锚的锻造工艺和锚
爪的焊接工艺。由此可见,明代在制造和应用四爪铁锚的技术已十分成熟。四
爪锚是中国独创的系泊工具,其优点是必须有两爪同时抓泥,日本人称它为"唐人锚",后来流传到西方。《天工开物》中的锤锚图秦代石碇
宋代铁锚
大型船舶的停泊工具,如石碇、木碇、锚等一般很大、很重,单靠人手来
控制锚的升降是很吃力的,因此,古人在船上安装绞车,以进行起锚或抛锚的
工作。绞车实际上是辘轳的演变,施力的横杆更长、数量也比一般辘轳更多,
初时在陆地上应用,用来提拉重物,后来才广泛地在船上使用。绞车的绞床一
般用较大的木材制成,前面设置两根叉手柱,可以力挽千斤。船上用的绞车,
一般是立式绞车,只需直接把绞床固定在甲板上。绞床上还有用来卷缆索的轮子,轮上盘结藤索,藤索比手腕还粗,长五百尺,下端捆着碇石。船还没有出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