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商银行信贷风险防控策略
    在后疫情时期下,我国经济发展速度有所减缓,银行面临的信贷风险也不断显露。尤其不良贷款的日渐增加,给银行的快速发展形成了巨大阻碍,银行经营风险变得更大。若不注重银行信贷业务监管体系的优化完善,则会给银行的经营业绩形成直接影响,进而阻碍银行的长远发展。与此同时,我国尚未迈入发达国家行列,农业依旧是我国重要的产业支撑,占据着很大的经济产值比重。部分城市商业银行与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基于自身的经营与发展观念,不能提供给农村经济发展有力的支持。但农商银行在成立之初,其根本目的就是推动农村发展,伴随国家不断加强对“三农”的重视,农商银行所肩负的使命也愈加沉重。并且,作为传统金融机构,农商银行的主要收入来源,便是通过吸收公众存款,进行贷款投放来获得存贷利差。因此,能否管控好信贷业务,直接关乎农商银行的实际盈利水平,唯有加强信贷风险的管控,才可实现经营收入的最大程度提升。
    一、农商银行信贷业务面临的主要风险
    (一)识别风险时的信息不完全
    信贷风险管理的一项重点和基础工作内容,即为贷前的调查,做好这一项工作,是防范与化解信贷风险的关键。农商银行为了最大限度降低自身的信贷风险,在发放贷款前都会展开贷款
前调查。贷前调查的主要内容为去到借款人的实地经营场所,深入调查借款人的借款合法性、盈利性、真实性、安全性及信用评价;分别评估与核查抵质押物与保证人,对借款存在的风险进行预测。然而,部分农商银行在办理贷款的时候,贷前调查存在对借款人信息采集不科学、不充分、风险监管不到位等种种问题。许多农商银行不够重视借款人还款来源,更多是关注借款人是否能按时偿还贷款本息,经常出现信息不对称的情况。
    (二)缺乏完善的风险控制措施
    现如今,国内外并无统一的信贷风险控制制度,农商银行所设置的风控制度,难以实现风险的有效防范及控制。农商银行现行的不良资产管理制度、贷款五级分类制度、审贷分离制度等,已然难以良好满足当前的信贷风险控制需求。所谓审贷分离制度,指的是结合类型不同的贷款,设置两个或以上的岗位,分别负责放贷与贷款审批,以起到互相制约、牵制的作用,达到信贷风险的防控。但受到人员与机构的限制,农商银行往往仅设置了信贷审查岗与信贷业务岗,信贷审查责任由审查岗承担,审查程序缺乏规范、内容较为简单,无法使风险得以有效降低。农商银行采用的贷款五级分类制度,是结合贷款内在风险程度来进行划分,分为了损失、可疑、次级、关注及正常等类别,其中损失、可疑、次级为不良贷款。农商银行对还款情况展开分析时,由于未明确划分界限,缺乏明确规定,致使了常常采用的措施缺
农村商业银行贷款
乏科学性、合理性,错失风险控制的最佳时间,增加了信贷风险。不良资产管理制度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等所制定而成,是面对贷款对象违约采用的补救措施,以使银行信贷风险得以最大程度降低。
    (三)优质客户资源紧缺
    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需要扩大客户体。农商银行前身为农村信用社,众多客户分布在农村或城郊,中老年体为主要的服务对象。这一人较为传统,不能较快接受新事物和新产品,甚至是抵触,不能接受。同时,农商银行的信贷客户也主要集中在市郊和乡镇。现如今通过手机银行就能够自动办理许多业务,但许多客户认为网上的东西摸不着、看不到,在办理业务的时候更愿意多花时间跑去银行网点,也不愿意接纳新事物。另一方面,农商银行的信贷业务较为传统,因此,很多客户对于农商银行的认识,也基于较为传统的模式、当前,农商银行出台的一些新信贷业务,无法及时传递到客户那里,这也体现出宣传力度有待加强。由于宣传不利,以及客户本能更信赖国有大行,致使农商银行信贷业务出现持续萎缩,信贷业务较为单一,坐等业务的情况时常可见,无法良好普及新产品,给农商银行的不断发展形成了较大阻碍。
    二、农商银行信贷风险的防控策略建议
    (一)健全风险识别管理机制,有效防控及化解风险
    一是,农商银行需立足信贷风险的监管要求,合理配备专业人员,设置专门的风险管理部门,同时,要明确管理规范及相应工作职责。制定合理的风险管理政策与目标,在人力、物力层面加大投入,以加强农商银行信贷风险识别工作的有效性,进而建立起具有科学性、合理性的信贷风险识别机制。二是,依托信息技术手段(大数据、互联网等),结合贷款大客户、大项目建立信息台账,深度挖掘一些客户信息,并有效动态管理这些信息,同时,要能够及时了解一些涉及信贷业务的资讯。三是,立足贷前、贷中及贷后环节,对客户信息做充分利用,合理构建相关风险追踪机制,通过对各环节风险要素变化情况的跟踪分析,结合其实际情况,及时采用有效措施防控与化解风险,最大程度规避信贷风险。
    (二)引进先进风险控制技术及制度,完善风险控制措施
    一方面,积极引进优秀的风控技术及制度。例如,在风险管理方面,新加坡商业银行和金融监管当局都十分重视,且形成了特较强的一套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新加坡商业银行在董事部下设风险管理委员会(董事部主席任委员会主席),风险管理委员下面又设置了营运风险委员会、信贷风险委员会和市场风险委员会,分类管理风险。农商银行可借鉴这一做法,结合自身特点设置由执行层、监督层与决策层所构成的授权授信管理部门、风险管理机
构及银行信贷管理机构,分类管理风险,形成与自身发展实际相符的风险管理体系。同时,农商银行应对信贷业务处理系统做积极引进,结合贷款评估、贷款和授信等级分类、客户信用等级评定,有效预警和预测银行信贷风险,对SOA架构与工作流技术做充分利用,整合业务流程生成相应的信贷系统,完成段时间内的系统重组,推动信贷管理逐步迈向信息化。另一方面,加强风险控制措施的完善。第一,增加审批与贷款部门人员配置,扩大部门规模,设置两名以上人员分别开展放贷业务与贷款审批,以实现互相制约,信贷风险的有效防控。并且,要结合借款人的具体情况,进行审查程序及内容的拓展,严格审核关键信息。第二,做好五级分类法界限的明确划分,对不良贷款做合理把控。第三,建立健全风险预警机制,以信贷风险预警系统为基础,明确划分信贷风险预警实施的责任人(各公司部、网点、零售部的客户经理)。依托大数据风险预警系统合理监控借款人账号信息异常情况、经营数据财务报表、日常资金往来及上下游客户源经营情况等,综合评定客户的风险等级,旨在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展开相应分析,同时对客户的还款能力进行判断,结合风险预警提示,给出合理的解决措施,如终止客户授信额度、进行现场和电话沟通、尽早做好诉讼准备、提前收回贷款,若出现欠息欠款的情况,及时保全资产提起诉讼,从而有效控制损失。
    (三)优化信贷业务结构,增强农商银行行业竞争力
    在当前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农商银行要想实现自身的良性发展,应突破传统信贷发展模式的局限,不能只做传统贷款业务,要与国际接轨,与大行接轨,多渠道、多方面发展综合业务,做好宣传工作,以使中间业务营收情况更理想。作为农村和城郊资金的主要供应者,农商银行要将自身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进行新业务领域的拓展,精简原有的客户体,对一些优质客户展开深入挖掘、拓展。同时,对政府政策方针予以实时关注,针对政府支持的产业要加强资金投入,或是通过与政府的双方合作,采用利息补贴的方式扶持一些具有创新性的企业,鼓励乡镇企业发展。发放一些信用类、抵押类及保证类贷款,是农商银行当前的主要信贷业务,就业务层面而言相较于其他股份制银行,较为简单,创新性不足,业务范畴缺乏灵活性,较为死板,难以使大众对贷款业务的实际需求得以良好满足。伴随经济市场的日益成熟,农商银行应结合国家相关政策,设计与市场需求相符合的信贷业务,以使广大用户能够享受的服务更为优质,如此一来,不仅有助于农商银行风险的分散,整体信贷风险的有效降低,也有助于自身同行业竞争力的提升,从而实现盈利收入的增长,促进自身的稳定、健康发展。
    三、结语
    总之,自农商银行改制以来,为了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做到与时俱进,对新业务展开了
不断尝试。但就实际情况而言,农商银行在改制后不够注重信贷风险的防控,忽视了放贷易收款难,采用粗狂的方式展开信贷业务,若发生大规模风险,将难以实现及时控制。在此背景下,要想满足自身的实际发展需求,发挥自身在地方经济发展方面的促进作用,就需要不断加强信贷风险的防控,积极探寻有效的信贷管理方式、信贷风险防控策略,以使自身风险管理水平不断提升。作为地方性银行,农商银行唯有保证自身发展稳定,才能对政府号召进行更好地响应,配合地方经济的发展,使自身逐渐发展为当地的标杆性金融单位。
    :白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