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活动中培养学生自信心[五篇]
第一篇:在体验活动中培养学生自信心
在体验活动中培养学生自信
体验活动就是少先队组织帮助少年儿童从学校生活、社会生活和大自然等各个方面,寻一个岗位,获得一种感受,明白一个道理,养成一种品质,学会一种本领,进而提高自己的全面素质。团中央、全国少工委在《关于动员和组织少先队员在实践中体验的实施意见》中指出:“引导和组织少先队员在实践中体验是少先队服务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作者在实践中也深刻感受到,在对小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通过各种体验活动,培养他们完整的人格和塑造他们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是非常有效的。而其中重要的一环是树立了学生的自信,让他们有勇气面对挑战,有毅力自主完成困难的事情,有活力在大家面前展示自我。
可以说,体验活动确实是培养学生自信心极好的契机。但关键是:如何在体验活动中帮助学生树立自信。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此问题加以阐述。
一、自主——自信的源泉
传统的教育观念是老师领着学生走,“包”得太多,即使是组织活动也是如此。这样做束缚住了学生的思维空间,令学生只会依赖老师、父母,永远都觉得自己还小,构成学生自信心培养的极大障碍。所以,体验活动首先应该是一种自主性的自我教育活动。无论是体验项目、体验角、还是体验方式都应该是充分自主的。老师必须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就是体验的主角。
在还学生以充分的自主之后,学生往往便会从一个他(她)最擅长的方面来寻体验的岗位。有的同学口头表达能力较强,就选择体验做记者或导游;有的动手能力强,就体验做家务“当一天家”。有的数学较好使去做超市的收银员„„,这样一来,每个人都能在自己选择的岗位角中尽情发挥、如鱼得水,自信便随之而来。也有学生特长不明显,平时又不善表现,故迟迟无法自主选
1 择,其实这就是一种缺乏自信的体现。于是,我做了如下尝试:先给学生讲《长颈鹿和羊》的故事,故事中长颈鹿长得高能吃到高处的枝叶,羊虽然矮小却吃到长颈鹿所无法吃到的窄小的门里的青草,告诉同学们人各有所长,关键在自己挖掘和开发。然后再通过“你好我好”游戏,让同学们互相说优点,建立“优点卡”。“优点卡”上的优点还可以不断补充,只要你
从各方面搜集到自己的长处、好人好事等就行。几周下来,同学们的热情极高,对自己有信心后再投入到体验活动中就更有劲头了!
二、信任——自信的阶梯
体验活动是以锻炼能力、自我教育为目的的,老师应从尊重学生的角度出发,信任他们的能力,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感受。因为充分的信任是孩子们敢于实践,也有信心实践的保障。正如皮格马利翁效应所述:要想使一个人发展得更好,就应该给他传递积极的期望。期望对于人的行为影响巨大,积极的期望能促使人们向好的方向发展。
在学生感到不确定、没有信心时,特别需要得到老师的信任,哪怕仅仅是一个由衷的微笑,都能给予他们极大的鼓舞。我校有一个想和大自然亲近的孩子,他通过一段时间的准备后,悄悄告诉我他想以《长江水质污染状况及其治理措施》为题写一篇论文。我一听愣住了,这是一个10岁孩子能完成得了这课题吗?从他躲闪的眼神中我知道他没有信心,这时我想到了美国式的开放教育,他们不限制学生的发展,让学生从各种渠道获取知识和信息,给学生充分的信任。所以,美国的孩子常常能完成诸如《我看人类文化》这样的论文。于是,我对其微笑,认可他的体验设想,一时间我分明看到了在他眼中的自信与自豪。
三、指导——自信的臂膀。
当然,自信心也是脆弱、需要扶持的,特别是在它遇到挫折和障碍时,更
2 需要外力的支持。如果老师站在服务学生的角度给予指导,必能令同学们少走弯路,体验到更多的成功,更有利于自信心的健康发展。
在我们学校有不少同学去体验做小导游,但他们对南京的了解太少,困难挺大。于是我就组织同学开了一次“我爱我家乡”的大队主题会,调动集体力量查资料,还请来了专业导游来做现场指导,又提议几个同学分工合作,一人介绍一处景点,降低难度。随着难题一个一个解决,学生们信心十足,纷纷走上了街头。当我们春游雨花台时,就给了小导游们一个实践的机会。因为准备很充分,即使面对那么多老师、同学也毫不胆怯,娓娓道来,令其他同学刮目相看,同时也使小导游们信心倍增。
由此可见,适时、适当的指导能帮助同学扫清障碍,克服因难,有利于树立自信。对能力强的孩子可谓“如虎添翼”“锦上添花”;对于能力弱的孩子,及时的帮助也能称得上是“雪中送炭”了。
四、鼓励——自信的秘诀
学生之间存在差异,在体验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组织能力、思维能力、观察能力、想象能力都有所不同,体验的结果就有高下之分,为保护学生的自尊与自信,我们必须从认知、情感等方面采取分层次评价的方式,多给予鼓励。在评价中我更看重的是通过活动其能力是否得到了锻炼,有没有进步。形象地说就是不跟他人比,只跟自己比。“战胜自己,就是最棒的!”这句话我常用来和学生共勉。
信心名言我校有一个学生记忆力较弱,学过的知识忘得很快。导游词他记不住,可他喜欢吃小吃,在介绍夫子庙这一景点时,把秦淮小吃记得牢牢的。于是我就给他创造机会在众多学生面前展示,果然博得“满堂彩”。我说:“你的记性这么好呀!这么多品种的小吃都难不倒你,真了不起!不久,奇迹出现了,我惊
3 喜地发现以前总是觉得自己不如别人的他常能和大家交流了。
总而言之,自信是一种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也是一种积极乐观的情绪,是孩子们健康成长的催化剂,从小树立自信正是素质教育所赋予的时代内容。通过体验活动这种形式,以信任
的态度放手让学生自主体验,再结合积极的指导,及时的鼓励对学生自信心的培养是很有好处的。
第二篇: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信心
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信心
古浪县海子滩初级中学 李治民 叶小玲
居里夫人有一句名言:“我们应该有恒心,尤其是要有自信心。”的确,自信心对一个人一生的工作、学习和生活都是很宝贵的。胜负是体育比赛永恒的主题,成功和失败是体育参与者都会遇到的。真正的自信心并不仅仅表现在认为自己将是一个胜利者,也不是只有在成功时才具有的,在失败时,自信心恰恰是更加宝贵的。真实的、稳定的自信心就是在这种成功和失败交替体验中培养和形成的。那么,如何运用体育教学的优势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呢?
一、利用师生情感调节功能激发活力。
教师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并以高超、娴熟的技艺引发学生渴望学习;
轻松、愉快、信任、关心的气氛能提高学生的练习积极性,使学生思维活跃,精神焕发,甚至超水平发挥。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前面练习者的“成功”能使后面的练习者情绪活跃,增添练习的勇气;反之,前者的“失败”往往导致后面的学生产生不安、害怕的心理。尤其是在难度较大的体育教学中更易反映出来。例如在双杠滚杠教学中,让体育骨干或技能较好的学生排在前面依次练习,当他们轻松活泼地做好之后,对后者是具有极大的精神鼓舞,使学生产生跃跃欲试的情绪,产生想练习的欲望。
二、运用积极的心理暗示树立信心。
著名作家卢勒曾谈到“我能行”三个字有一种神奇的力量,它能让平日“软弱无能”的孩子变得十分能干。一些学生在练习某些技术动作时,因为害怕自己做不好而畏缩不前。为了使学生克服这种自卑
心理和树立自信心,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在练习前默念“我行、我能行”,通过自我积极心理暗示,增强学生的情绪稳定性,消除或减轻因练习动作而产生的神经和肌肉的紧张程度,让学生在练习中充分相信自己的实力和能力。
三、因人而宜培养自信心
在体育课的练习时,教师应把每次课的练习任务定得难度适中,使大多数学生可以通过努力掌握。对运动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提出高一些的要求,而对那些运动能力较差的学生,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情况适当降低要求或者换项使其完成任务,力争使每一名学生都体会到成功的快乐。例如在学习足球(正脚背踢球)时,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直接模仿教师示范时的完整动作,教师也可以对其要求高一些,如动作的准确、熟练和优美以及踢球命中率等,对其他学生可以采用慢动作学习和走着练习的方法,对学生所做的动作要求不要太高,只要能把技术动作基本完成就可以。
综上所述,作为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除了要运用多种策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之外,还要发挥自己专业技术的优势,让学生在宽松和谐的环境中愉快成长,并积极创造条件、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此文发表于《少年文摘》2012年第16期、总第651期
第三篇: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
刘泽云
重视和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是现代教育区别于传统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明确提出了“要增进学生的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学习目标。在以往的体育教学中,教师主要关注学生体能、技术和体育基础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对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关心和辅导,使部分体育学习较困难的学生“望跑兴叹”、“望投兴叹”,也不愿参加体育活动,造成这部分学生在体育兴趣、运动能力、心理状态等方面的发展与体育教学不相适应,完不成体育教学任务。在“健康第一”的体育观指导下,如何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摆脱心理阴影,增强自信,是体育教师的责任,我们有必要通过体育教学来培养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从而完成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