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选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已经着手实行犯罪,但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犯罪行为是()。
A. 犯罪预备
B. 犯罪未遂
C. 犯罪中止
D. 犯罪终止
【答案】B
【解析】参考答案:B
答案解释:B。解析: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
2. (多选题)下列()属于犯罪中止。
A. 甲用猎瞄准正在骑马的乙,欲将其打死,响后即逃走,结果将马打死,乙负轻伤
B. 甲潜入一超市盗窃,忽然听到外面有响声,以为行迹败露,遂离开
C. 甲人户抢劫时,看到客厅电视正播放庭审纪实片,意识到犯罪要受到处罚,于是向被害人赔礼道歉后离开
D. 甲欲杀乙,向乙食物中投毒,乙食后呕吐不止,甲顿生悔意急忙将乙送医院救治,乙经抢救脱险
E. 甲夜间潜入某妇女房内企图实施,往妇女床前走时不慎踢响了地上的脸盆,该妇女惊醒后大叫,甲见状逃离
【答案】CD
【解析】【答案】CD。解析:《刑法》第24条规定,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CE属于自动放弃犯罪行为,,D属于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故本题答案选CD。B属于犯罪未遂,E中“踢响了地上的脸盆,该妇女惊醒后大叫”,踢响了脸盆,见状逃离属于犯罪未遂。
3. (单选题)丁某欲放火,将火点燃后,突然后悔,赶紧呼喊人,众人将火扑灭。丁某的行为属于()。
A. 犯罪预备
B. 犯罪既遂
C. 犯罪中止
D. 犯罪未遂
【答案】B
【解析】【答案】B。解析:放火罪是一个行为犯,只要实施了故意放火的行为,使易燃物独立燃烧即为既遂,事后的弥补行为不会使犯罪形态逆转。故本题答案选B。
4. (多选题)下列选项中,哪些属于犯罪中止的要件?()
A. 必须自动放弃犯罪
B. 必须是彻底放弃犯罪
C. 必须有效防止犯罪结果发生
D. 必须是在危害结果产生之前放弃犯罪
【答案】ABCD
【解析】【答案】ABCD。解析:《刑法》第24条第1款规定,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
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本题中ABCD四项均是犯罪中止的构成要件。故本题答案选ABCD。
5. (单选题)—小偷准备在一小区偷窃,观察了几天准备下手,在准备行窃的当天发现小区内新安装;了红外线的装置,遂决定放弃。不料被保安发现神情可疑,被保安讯问后道出了事情经过,请问小偷的行为属于下列哪种情况?()
A. 犯罪既遂
B. 犯罪预备
C. 犯罪未遂
D. 犯罪中止
【答案】D
【解析】【答案】D。解析:我国《刑法》第二十二条规定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第二十四;条规定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第二十三条规定:;“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
题中,小偷在准备行窃的当天发现红外线装置,于是主动放弃,属于预备阶段的中止。故本题答案选D。
6. (判断题)犯罪中止是指犯罪过程中,犯罪分子停止了犯罪或者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行为。()
正确
错误
【答案】N
【解析】【答案】N。解析:犯罪中止是指犯罪分子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的行为。故本题判断错误。
7. (单选题)犯罪未遂与犯罪既遂区别的关键在于()。
A. 犯罪行为是否已经着手实施
B. 犯罪行为是否已经实施完毕
C. 犯罪行为是否已经造成犯罪结果
D. 犯罪行为是否具备了全部构成犯罪的要件
【答案】D
【解析】【答案】D。解析:犯罪的既遂是指行为人所实施的行为已经具备了刑法分则对某一具体犯罪所规定的全部构成要件。而犯罪未遂是指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情形。故本题答案选D。
8. (多选题)有关犯罪预备,正确的说法是()。
A. 犯罪预备具有社会危害性
B. 刑法规定对犯罪预备予以必要的处罚
C. 犯罪预备尚未造成犯罪客体的实际损害
D. 刑法规定对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答案】ABCD
【解析】犯罪预备,是指做实施犯罪前的准备工作。如预备犯罪工具、创造犯罪条件等。犯罪预备行为
虽然尚未直接侵害犯罪客体,但已经使犯罪客体面临即将实现的现实危险,因而同样具有社会危害性。因此,犯罪预备行为同样具有可罚性。同时考虑到犯罪预备行为毕竟尚
未着手实行犯罪,还没有实际造成社会危害,《刑法》又规定,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故本题全选。
9. (判断题)甲为了谋杀乙,在乙的饭菜中投毒,但乙因有急事未吃饭,甲的行为属于犯罪预备,应负刑事责任。()
正确
错误
【答案】N
【解析】本题考查刑法中的犯罪停止形态。犯罪预备是指直接故意犯罪的行为人为了实施某种能够引起预定危害结果的犯罪行为,准备犯罪工具,制造犯罪条件的状态。犯罪未遂是指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本题中,甲在乙的饭菜中投毒,属于犯罪实施阶段,“但乙因有急事未吃饭”,这属于意志以外的原因导致甲的犯罪目的最终没有得逞,构成犯罪未遂。考生在区别未遂和中止的时候,关键就看停止的原因是主动性的还是无奈的。
10. (多选题)犯罪预备,未遂,中止三者的相同点有()。
A. 存在于故意犯罪过程中
B. 存在于以危害结果作为犯罪构成要件的直接故意犯罪中
C. 具有一定程度的社会危害性
D. 具有应受刑罚惩罚性
【答案】ACD
【解析】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有定义可知,三者均只存在于直接故意犯罪过程中,故A 正确。但三者并不一定都以危害结果作为犯罪构成的条件,如危险犯、行为犯等,B项错误,三者均属于犯罪行为,具有社会危害性和应受刑罚惩罚性,相同的是三者都是犯罪过程中的形态。都不具备刑法规定了的一个完整的犯罪所具备的全部要件。故CD项均正确。故本题选ACD
1. (单选题)叶某(男)酒后使用暴力将与其同行的朋友徐某(女)拽到一处空地,将其压倒在地并欲
与其发生关系。在扭打的过程中,徐某假意对叶某说我们别在这,到你家去如何?此时,叶某酒意稍醒并觉得不妥,便松开徐某,徐某舰起身离开,叶某跟在其后。走到分忿口时,叶某与徐某告别,独自一人回家。结合案例,叶某的行为属于()。
A. 犯罪未遂
B. 犯罪预备
C. 犯罪中止
D. 犯罪既遂
【答案】C
【解析】【答案】C。解析:犯罪中止是指犯罪分子在实施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的行为。根据题目中的描述,叶某的行为属于犯罪中止。故本题答案选C。
2. (单选题)甲某以70元的价格向他人购买非法印刷的发票13本,然后在下午五点半分别向某电机维修中心等四个单位的店员及店主兜售,均未能售出。警察接到举报后,于当日
下午7点钟在甲某的住处查获藏匿的发票13本。甲某的行为构成出售伪造发票罪,属于()。
A. 犯罪既遂
B. 犯罪中止
C. 犯罪预备
D. 犯罪未遂
【答案】D
【解析】参考答案:D
答案解释:D。解析:犯罪未遂,指行为人已经着手实行具体犯罪构成的实行行为,由于其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完成犯罪的一种犯罪停止形态。本题中甲某已经完成了犯罪实行行为:购买了非法印刷的发票十三本、向电机维修中心等单位兜售,只是因为其意志以为的原因没有售出。且出售伪造发票罪是结果犯,须以获得利益为犯罪成立要求,故甲某的行为构成犯罪未遂。
3. (单选题)甲到某小区收废品,发现乙家中无人,遂进入屋内将一部手机放入随身携带的包内准备离开时,巧遇乙返家便忙将手机放下。甲的行为构成()。
A. 犯罪预备
B. 犯罪中止
C. 犯罪未遂
D. 犯罪既遂
【答案】D
【解析】【答案】D。解析:甲入室并将手机放入随身携带的包内,甲的盗窃行为已经实施完毕,手机已经失控符合盗窃罪既遂的构成要件,属于犯罪既遂。故本题答案选D。
4. (单选题)甲扬言杀害乙全家,乙报案后公安人员即尾随追赶,在通向乙家的公路上,将携带凶器的甲截获。甲的行为属于()。
A. 犯罪预备
B. 犯罪中止
C. 犯罪未遂
D. 不构成犯罪
【答案】A
【解析】【答案】A。解析:犯罪预备,是指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但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未能着手实行犯罪的情形。本题中甲在前往犯罪地的途中被擒获,未能着手实施犯罪,即属此类。故本题答案选A。
5. (单选题)甲偷乙的财物,因害怕被追究,过了一段时间又偷偷地返还,这是()。
A. 犯罪未遂
B. 犯罪中止
C. 犯罪既遂
D. 犯罪预备
【答案】C
【解析】【答案】C。解析:犯罪未遂是指犯罪分子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其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行为。犯罪预备是指实施犯罪前的准备工作,如预备犯罪工具、创造犯罪条件等。犯罪中止是指在
犯罪过程中,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从而避免了犯罪结果的发生的行为。犯罪既遂是指行为人所实施的行为已经齐备了刑法分则对某一具体犯罪所规定的
全部构成要件。本题中甲偷了乙的财物,乙已经失去对财物的占有,因此甲的行为构成犯罪既遂。事后返还的行为不影响犯罪既遂的成立。故本题答案选C。
6. (单选题)犯罪的未遂可能发生在()。
A. 犯罪着手以前
B. 犯罪着手之后
C. 犯罪预备阶段
D. 犯罪中止之后
【答案】B
【解析】【答案】B。解析: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
7. (单选题)胡某于某日晚潜人本厂财务科办公室行窃,当他将事先配制好的保险柜钥匙接触保险柜时,慑于法律的威力,他离开了现场。其实,他所要打开的保险柜内没有任何物品。胡某的行为()。
A. 不认为是犯罪
B. 属于犯罪中止
C. 属于犯罪未遂
D. 属于犯罪预备犯罪未遂
【答案】B
【解析】【答案】B。解析:犯罪中止是指行为人在实施犯罪的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一种犯罪未完成形态。本题中,甲本可以继续实施盗窃,但出于自己的意志自动放弃了行窃行为,属于犯罪中止。故本题答案选B。
8. (单选题)贾某教唆郭某去杀情敌杨某,在郭某买好支弹药准备出发时,贾某怕情人责怪且感到悔悟,就让郭某不要再去杀杨某,但是郭某仍然执意前往并将杨某杀死,贾某的教唆行为属于()。
A. 犯罪预备
B. 犯罪未遂
C. 犯罪中止
D. 犯罪既遂
【答案】D
【解析】【答案】D。解析:贾某教唆郭某故意杀人,属于共同犯罪,应当对犯罪行为整体结果负责,由于贾某没有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所以仍成立犯罪既遂,而不是犯罪中止。故本题答案选D。
9. (单选题)罗某与王某因为好逸恶劳、手头拮据,于是密谋寻路人抢劫财物。某日晚7时许,罗某与王某带上事先准备好的作案工具,来到市区某路物抢劫对象,到了晚上9时许,欲行抢劫的罗某与王某在一路口看见110巡逻车,因身上携带作案工具、害怕被盘查,遂仓惶分头逃跑。巡逻警察发现罗某两人形迹可疑,遂进行围堵,当场抓获并缴获其作案工具。罗某与王某的行为属于()。
A. 犯罪预备
B. 犯罪未遂
C. 犯罪中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