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改变世界工业革命
【课程标准】了解两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探讨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一、蒸汽时代的到来
1.条件
(1)政治方面:英国“光荣革命”后,英国社会稳定。
(2)经济方面:人口、资本流动自由,经济稳步发展,工场手工业十分兴旺。
(3)直接原因:18世纪中期,海内外市场的不断扩张。
(4)科技:牛顿力学的创立和普及,为机械发明准备了知识。
2.成就
(1)棉纺织业:①约翰·凯伊发明飞梭,提高织布速度。②18世纪60年代,先后发明了手摇纺纱机和水力纺纱机,提高纺纱工效,接着出现了水力织布机。
(2)冶金业和采矿业:出现一系列重大技术发明,提高了炼铁和采煤技术。
(3)动力:瓦特改进的“万能蒸汽机”,1785年,开始在工厂使用,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4)交通运输业:①火车机车:1814年,史蒂芬孙成功地研制了第一台用蒸汽作动力的火车机车;19世纪中期,人们迎来“铁路时代”。②汽轮:对加强洲际之间的联系起到了重要作用。
3.完成:19世纪中期,机器制造业的机器化,标志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完成。
4.影响
(1)工业革命使生产力飞速提高,新兴工业部门涌现,城市化进程加快,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2)欧美国家纷纷效仿,在政府主导下开展工业革命,纺织业和铁路业成为两个领先部门。
二、进入电气时代
1.时间: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
2.背景
(1)在自然科学取得重大突破的情况下发生的新技术革命。
(2)争夺世界市场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一个动力。
3.特点
(1)科学成为技术进步的最重要推动力。
(2)重要发明大多出自科学家的实验室,而不是手工业者的实践经验。
(3)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显著特点。
4.成就
(1)电力的广泛应用是标志性成就,世界开始进入“电气时代”。
(2)内燃机的发明与应用。
(3)新兴的化学工业取得显著的发展。
圈地运动(4)技术革新也推动了钢铁工业的大发展。
5.影响:新的工业部门兴起,旧的工业部门得到飞跃发展,重工业成为整个工业的主导。
三、工业时代的经济组织
1.工厂制度
(1)出现:工业革命实现了从工场手工业到机器大工业的飞跃,开启了工业时代。工厂制度成为最普遍的生产组织形式。
(2)特点
①实行细致的分工和严格的纪律。
②中小企业占多数。
③企业主既是资本所有者,又是企业经营管理者。
2.大企业时代
(1)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经济迅猛发展,生产和资本出现集中趋势,企业规模越来越大。
(2)特点
①它们控制一个或多个部门的生产与经营。
②由高级专业人才进行管理,开始将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提高了生产效率。
四、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1.时间:19世纪末20世纪初。
2.主要方式:国际贸易、资本输出和武力逼迫等方式。
3.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的表现: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美列强利用坚船利炮,把全球卷进了世界市场。这样,以欧美工业国为主导的统一的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了。
[讨论交流]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对外经济扩张发生了什么变化?
提示: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经济扩张以商品输出为主;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经济扩张以资本输出为主。
1.劳动力的大量出现是英国率先开展工业革命的根本前提。(×)
2.伴随瓦特改良蒸汽机的逐步推广,新的生产组织形式工厂随之出现。(×)
3.发电机和电动机的问世,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4.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改变了广大殖民地、半殖民地的面貌。(√)
主题一两次工业革命及其异同
材料一:新生的工业能够这样成长起来,只是因为它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工具,用工厂代替了作坊,从而把中等阶级中的劳动分子变成工人无产者,把从前的大商人变成了工厂主;它排挤了小资产阶级,并把居民间的一切差别转化为工人和资本家之间的对立。
——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材料二:1870年以后,随着科技的巨大进步和工业生产的迅速发展,特别是重工业的兴起,企业的规模越来越大,要求的资本也就越来越多,于是股份公司这种早已出现的集资经营方式开始得到广泛发展……此外,资本主义的激烈竞争也加速了大资本吞噬小资本的进程……1873年的经济危机使许多中小企业破产,进一步推动了生产的集中。
——摘自《世界近代史》材料三:我们迄今所提到的纺织工业、采矿工业、冶金业和运输业方面的种种发明,极少是由科学家做出的。相反,它们多半是由相对非凡的有才能的技工完成的。不过1870年后,
科学家开始了更加重要的作用。渐渐地,它们成为所有大工业生产的一个组成部分。工业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昂贵的仪器,配备着对指定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它们取代了孤独的发明者的阁楼和作坊。
——《全球通史》请分析:
(1)根据材料一,概括说明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关系的变化。
(2)根据材料二,概括19世纪下半期垄断组织产生的主要原因。
(3)两次工业革命在技术发明的人才素质、科技含量等方面各有何特点?
提示:(1)产生了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两大直接对立的阶级,两大对立阶级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
(2)科技革命和重工业生产的发展;股份公司的发展和生产的集中;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激烈竞争。
(3)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的技术发明主要是由具有实践经验的工匠、技师完成的,而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技术发明是由科学家、工程师完成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技术发明科技含量更高。
工业革命最早发生于英国的原因。
提示:(1)政治前提:资产阶级代议制度的确立,为工业革命的发生提供了巨大动力和可靠的政治保障。
(2)条件——资本、市场、劳动力、技术:
①海外殖民扩张和掠夺,提供了资金来源,也扩大了海外市场。
②圈地运动提供了劳动力资源,扩大了国内市场。
③手工工场的发展与近代科学的兴起,特别是牛顿力学的建立促进了技术的改革和机器的发明。
工业革命的影响。
提示:(1)积极影响:
①生产力: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欧美资产阶级确立了对世界的统治。
②社会关系: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
③城乡关系:人类社会从农业文明转向工业文明,城市化进程加快。
④思想:促进了科学教育的发展,科学共产主义思想和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的产生。
⑤世界市场:大大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2)消极影响:
①阶级矛盾:无产阶级遭到日益深重的剥削和压迫。
②东西方关系:亚非拉等落后地区加快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化进程,受到日益严重的掠夺,东方从属于西方。
③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以煤为燃料的蒸汽机车和蒸汽轮船的出现,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人与自然的矛盾日益突出。
第二次工业革命出现的条件有哪些?
提示:
政治条件19世纪下半叶,资本主义制度在欧美普遍建立,出现相对稳定的政治局面资本条件第一次工业革命后,欧美国家实现初步的工业化,积累了大量资本
劳动力条件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无产阶级队伍进一步壮大
市场条件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各国通过革命或改革进一步拓宽国内市场技术条件科学技术的突破性成果和创新,直接推动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兴起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
提示:(1)特点:
①具有坚实的科学基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得到生动体现。
②侧重于基础工业、重工业、能源工业部门。
③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
④一些相对落后的国家如俄国、日本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
(2)影响:
①从经济结构来说,产生了一些新兴的工业部门,如化学工业、汽车工业、飞机制造业、石油工业等,人类从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
②从生产关系上来说,出现了垄断及垄断组织,随着垄断组织的形成,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③从帝国主义殖民侵略来看,国际垄断组织促使帝国主义国家加紧了侵略扩张的步伐,殖民侵略进入以资本输出为主的时期,整个世界的经济成为一个整体。
④从世界关系格局来看,英国的核心地位开始动摇,世界力量对比发生改变,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趋向尖锐。
比较两次工业革命的不同。
提示:
项目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
发生国家
首先发生在英国,其他国家工业
革命的发展相对缓慢
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
主义国家
经济组织
确立了现代工厂制度,进入中小
企业时代
确立了大企业制度,国际联合企
业、跨国公司等新的经济组织形
式产生
科学与技其成果多是工作经验的积累,科其成果是科学研究的结果,科学术的关系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结合成为技术进步的最重要的推动力工业部门轻工业领域和交通运输业重工业领域(如钢铁、汽车、化工) 主题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材料一:工业革命后,其(资本主义)扩张是建立在占据工业发展优势的基础之上。英国依靠其商品和重炮轰击其他民族国家闭关自守的大门,在亚洲、非洲、北美洲和大洋洲占领大量殖民地,建立起“日不落”的庞大殖民帝国。……工业革命结束了民族地域历史,实现了从民族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
——杨宁一主编《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材料二:众多改变了人类生存和生活方式的信息通信技术都会在世博会这个舞台上展现给世界,如电报、电话、电视、电脑。1876年费城世博会上,爱迪生发明的电报机首次展出。也就是这一年,贝尔发明的电话展出。如果没有世博会,也就没有现如今的信息社会。
请分析:
(1)根据材料一概括工业革命对整体世界的影响。
(2)电报、电话的出现与世界市场有何关系?